【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0年两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0年两会专区

[刘晓春]个人本真性的建构
——本真性的知识谱系论述之一
  作者:刘晓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1-05 | 点击数:5363
 

 

中国民俗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
 
个人本真性的建构
——本真性的知识谱系论述之一
刘晓春
(中山大学)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了16世纪以来西方思想界关于个人本真性的论述。在16世纪开始,面对社会的急剧变化,人们开始关注“社会”中的个人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公开表示的感情和实际的感情之间一致性”的“真诚”,成为现代早期本真性的表现形式。18世纪,随着浪漫主义的兴起,本真性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卢梭将自我本真性与道德紧密联系起来,认为本真的自我才能完成自我的道德拯救,将人的自我本真性赋予了更繁重的道德经验。存在主义哲学家真正从人类生存的哲学高度探讨了个人本真性问题。海德格尔将时间性的维度纳入到对人的本真存在的考察之中,认为向死而生是人的本真存在,而日常存在却又不断掩藏死的可能性,人的日常存在处于非本真之中,所以本真的向死存在只是人的存在的一种可能性。萨特从人面对自己的存在时所采取的真诚与自欺这两种态度出发,探讨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这两种存在方式的真实性与超越性。在萨特看来,人就是在真实性与超越性的分裂、矛盾的张力中,维持了自己的本真存在。
 
关键词:本真性;16世纪;真诚;卢梭;道德;海德格尔;向死而生;萨特;自为的存在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刘晓峰]重阳节在日本
下一条: ·[刘慧]当代大学生与非遗传承人保护
   相关链接
·[唐璐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实践中的概念误用与路径混淆·[周星]现代民俗学应该把乡愁与本真性对象化
·[邱月]本真性的困惑:汶川地震后北川羌族的文化展演和身份焦虑·[胥志强]民俗学中本真性话语的根源、局限及超越
·周星、王霄冰 主编:《现代民俗学的视野与方向》·[刘晓春]民俗与民族主义
·[韩雷 刘宪]从本真性视阈看甘肃西和乞巧节的传承与展演·[朱刚]社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原则及其确立和实践
·[郑文]多面的他者:16世纪到20世纪中叶西方视野中萨满形象·[赵京伟]东阳木雕的本真性研究
·[王学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层实践中的问题与反思·[蔡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体系探究
·深切缅怀民间文化的真诚守望者周巍峙先生·[刘宪 韩雷]从本真性视阈看甘肃西和乞巧节的传承与展演
·[阴卫 衣晓龙]金华黄大仙传说的本真性研究·[刘晓春]文化本真性:从本质论到建构论
·[刘晓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王霄冰]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的衡量标准
·[王霄冰]民俗文化的遗产化、本真性和传承主体问题·[沃尔夫冈·卡舒巴]文化遗产在欧洲──本真的神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