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杨冬燕](白马)藏族信仰习俗现状调查研究
  作者:杨冬燕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9-04 | 点击数:59826
 

 

内容提要: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本文对(白马)藏族信仰习俗中至今存在的自然崇拜、苯教信仰、中国道教信仰以及“朝格(sprul rgan)”、“杨氏爷”、行业信仰和藏传佛教信仰的状况做了如实清理和描述,并对(白马)藏族的丧葬、民间禁忌以及种种信仰习俗的特点和它们与(白马)藏族整体生活的关系做了必要的探讨。
关键词:(白马)藏族;信仰;习俗

 
一、(白马)藏族信仰习俗现状
 
(白马)藏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端大岷山山脉的白水江、涪江流域的高山峡谷之中。那里高山林立,沟壑纵横,交通不便,气候宜人。平均海拨二千多米,最低一千二百多米。大部分河谷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著名的王朗自然保护区、白马河自然保护区像两颗珍珠,镶嵌在风景秀丽的(白马)藏区。
(白马)藏族即指今天甘肃文县的铁楼藏族乡及石鸡坝、上丹、丹堡、城关、中寨、马营等乡的藏族,还有四川平武县的(白马)藏族乡、木座藏族乡、木皮藏族乡及南坪县的下塘(安乐、永丰、保华、双河、罗依、勿角、马家、郭元、草地)诸乡的藏族,共一万多人口。(白马)藏族这个名称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他们的民风民情及服饰、节日等表面看有一定的特色,因而引起学术界的较大争议及关注,其族属也有多种观点,一时间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作为一名年轻的藏族学术工作者,我根据自己所进行的实地调查与自己的理解,对(白马)藏族这个名称谈点看法。当地藏族自称为“贝(pey)”,(白马)藏族自称为“达嘎贝(rta dkar bod)”或“达布贝(rtevu bod)”。“达(rta)”,藏语意为马;“嘎(dkar)”, 藏语意为白或白色;“贝(pey)”,藏语意为藏人。“白马”,藏语音为“达嘎布”,而文县将“白马”称为“达嘎(rta dkar)”,平武将“白马”称为“达布(rtevu)”,所以“达嘎”“达布”均译为汉语的白马, 显然是能说得过去的。 那么“白马”二字究竟是藏语还是汉语呢? 笔者觉得这里有文章可做。已故藏族著名学者毛尔盖·桑木旦认为,(白马)藏族是唐蕃失和后的八年战争时期的一支吐蕃军队即藏军(bod dmag),笔者也同意这一观点。当地藏族把这两个字读作pey ma,把“藏军人”读作 pey ma ni。这批藏军与当地土著藏族及氐裔一起镇守边疆,他们驻扎在今平武县和文县的白马峪一带。当地山大沟深,人们只能生活在河的两岸,这部分藏军人(pey ma ni)驻守的地方,也随之被称作汉语的“白马峪”。随着唐蕃和盟、八年征战结束,甚至往后更长一段时间,蕃唐边界相安无事,藏汉民族间的相互往来也随之频繁,汉人仍称这些地方为pey ma,而藏军人及当地土著藏人将汉人称他们的“白马”(藏军)译为“达嘎”或“达布”。这就是历史长河中(白马)藏族称自己居住地为“达嘎”或“达布”,而汉族则称其为“白马”的原因。这就是“白马”二字的由来。
有的学者认为(白马)藏族很可能是历史上的(白马)氐。的确,当今的(白马)藏区,历史上曾是氐羌活动、生活的地区,《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说:“自冉 龙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又说:“白马氐者,武帝元鼎六年开,分广汉西部,合以为武都。土地险阻,有麻田,出名马、牛、羊、漆、蜜。氐人勇戆抵昌,贪货死利。居于河池,一名仇池,方百顷,四面斗绝。”奇怪的是,今广汉以西的武都、成县、西和等地均未出现过诸如“白马”、“白马峪”这样的地名,更没有类似于(白马)藏族即“达嘎贝”这样的民族存在。“白马”一词在汉史上出现甚早,那么历史上的氐族人又怎样对“白马”二字发音?如也读作“白马”的话,氐族岂不是跟汉族一样吗?如果不是这样,那读音又会是怎样的呢?这一研究目前还是个空白。因此,笔者认为,“白马”即藏军(贝玛)——汉译音“白马”——藏语意“达嘎”“达布”这样演变而来的。
(白马)藏族有自己的藏语方言,有相当一部分词汇与邻近的松潘、南坪上塘及舟曲、迭部相同。诸如天、地、日、月、星、人、水、火、土、山、头、眼、口、耳、发、吃饭、走路、穿衣及1~100的数字之类均与藏文字完全相同,这些基本词汇更古于现代藏语。在他们的语言中至今保留着大量的古藏语。著名的语言学家黄布凡先生曾深入(白马)藏区,对其语言进行比较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虽然(白马)话与藏语书面语的语音系统的差别很大,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比较严整的语音对应规律,同源词比例高达83.4%(含部分语素同源的词14.1%)。重要的语法范畴相同,而且语法形式有对应关系。”(注:黄布帆、张明慧.(白马)话支属问题研究[J].中国藏学,1995,(2):115.)“(白马)话是藏语,在藏语三大方言中最接近康方言。”(注:黄布帆、张明慧.(白马)话支属问题研究[J].中国藏学,1995,(2):115.)藏文在(白马)藏区未能普及和发展。解放前甚至更早的时候,藏文只掌握在贵族、土司、头人、番官等权贵手中,广大的藏族群众没有机会学习藏文,直到今天,有的苯波巫师((白马)藏语即“贝木”)还仍保存有《苯教经文》,巫师也是念念而己,许多内容也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由于(白马)藏区处在汉藏交界地带,有的地方甚至藏汉杂居,当地政府也未能提倡藏文的普及,所以(白马)藏区就形成了今天“平时交流用藏语,孩子上学用汉语”的现状,结果直接导致了“学不好汉文,又丢掉了藏文”的局面。笔者在此将(白马)藏族加以概述,目的在于以此为引线,全面地探讨研究(白马)藏族的信仰习俗。
(一)自然崇拜
天、地、日、月是(白马)藏族普遍信仰的神。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巴莫曲布嫫]语言的魔力:凉山彝族咒经的意义指归
下一条: ·[薛羽]邂逅神田古本祭
   相关链接
·[鞠熙]狐仙故事与北京城的宇宙论意义·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
·[朱现省]社会变迁视角下“做社”习俗的演变与当代价值·[朱钧 朱敏]论明代无生老母信仰的概念发生
·[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张结伟]试论《猗觉寮杂记》中的民间习俗
·[扎西卓玛]礼物与信仰:一个藏族村庄中的礼物交换习俗研究·[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
·[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叶玮琪]唯有天太拜魔王:清代京西慈善寺魔王信仰中的“旗人记忆”
·[杨丽云 刘玉珍 秦婕]苏元春与抢花炮习俗之间关系研究·[闫建微]冀南地区十八村奶奶信仰与姻亲关系研究
·[徐进]琅琊祭海节的原真性问题探讨·[徐慧丽]多元身份:浙南杨府爷信俗嬗变及文化心理
·[吴秋林]藏佛刻:符号化生存的智慧和精神·[韦成]桂西北民间禁忌文化的实践逻辑与乡村社会秩序建构研究
·[王晓鸣]浅谈节气习俗特点·[王晟聪 李浩昇]民间信仰组织的村庄治理参与机制
·[王仁之]泰山商铺的民俗存留与新变·[王静斯]北京地区中秋习俗考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