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首页民俗与教育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宋本蓉:非遗“第一”博士
  作者:记者 童丽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7-29 | 点击数:12988
 


宋本蓉在制作雕漆作品


  耳戴一对天蓝吊坠耳环,身穿蓝色背心、灰色外套,最惹眼便是那条大大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印花裤子,眼前的宋本蓉与平日印象中的博士生截然不同。健谈爱笑随和,这是她留给人的第一印象。

  7月3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届博士、硕士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典礼上,宋本蓉成为我国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博士毕业生,这意味着中国在非遗保护领域开始培养出高层次人才。那么,非遗保护博士是怎么“诞生”的,学些什么,未来从事哪些工作?带着一些疑问,记者采访了宋本蓉博士。

  从小喜欢传统文化

  宋本蓉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的一个普通家庭,但是这个家庭却充满艺术气息。“我父亲以前是做园林设计的,我们家族里学画的很多,我们家3个孩子和舅舅家3个孩子都是学画的。”宋本蓉介绍道。

  家庭的艺术氛围和宋本蓉本身对艺术的热爱对她以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小时候父母工作都很忙,她经常一个人在家。那时出版物很少,但是父母把能买的书全部买回家,家里有很多书和杂志,她一个人在家就看书。

  “我最爱看的书是《红楼梦》,小学2年级就开始读《红楼梦》。”宋本蓉说,“在书里看到了好多令我动心的东西,后来上大学到北京,我想在北京肯定能找到这样的东西,可是费尽心思还是没有找到,我才发现,书中那些美好的东西已经慢慢消失。”

  那些美好的东西其实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宋本蓉萌生了想去阻止这些东西消失的想法,也为她后来选择“非遗保护”方向作为读博的专业打下了基础。
三次“吃螃蟹”

  宋本蓉把自己的很多成绩都归于幸运。

  “因为我赶上了3个‘第一次’。”宋本蓉说起自己的求学历程。1994年,宋本蓉顺利考入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那一年是首都师范大学第一年在四川省招生。毕业后宋本蓉做了中学美术教师。六年后,宋本蓉又考入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文化遗产专业,那一年也是文化遗产专业第一年招生。

  十年前,文化遗产还鲜为人知。“当时我在查询专业时发现了‘文化遗产’这个词,就觉得特别喜欢。”宋本蓉笑着说。据宋本蓉介绍,她的硕士论文写了一个很好玩的题目,是关于明清惜字塔的研究,惜字塔是用于烧毁写有文字的纸张的地方,是古人“敬惜字纸”理念的体现。正是这篇论文,引起了她的博士生导师田青的注意。

  2007年,宋本蓉选择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第三个“第一次”,同样是第一年招收博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向,师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

  博士在读期间,宋本蓉一方面做论文,另一方面也参与一些与非遗保护相关的活动,比如每年元宵节和春节都有一个“传统手工技艺大展”,她的工作就是,开始前联系各地传承人,开始后为观众们做讲解,通过亲身参与,对国家非遗保护的整体状况、传承人的生活状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人民网天津视窗 2010-7-20 10:58:06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萧放]重温师道
下一条: ·高校非遗专业缺少理性 侗歌“本科班”凑不齐学费
   相关链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