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首页民俗与教育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刘慧]非遗走进校园
——以长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会为个案
  作者:刘慧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7-07 | 点击数:724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从世界范围到单一国家民族,从政府到基层,从社会到个人,都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积极行动着。其中,高等院校也逐渐显示出它的独特效能。

  为了顺应全球性抢救与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潮流,响应我国政府关于抢救和保护非遗的号召,2009年4月,长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会成立。

  这个学生社团组织,旨在推进当代大学生熟悉和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培育家乡文化传统的深层情感,担当起传承和传播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

  走出校园:深入调查非遗传承人

  关于传承人,首先要做到摸清家底,只有走出校园深入实地了解传承人,进行细致的田野调查,才能掌握真实、准确、全面、系统的第一手资料,也才能使传承人的保护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

  开展田野调查,促进了当代大学生保护非遗传承人的使命感。以“马山民歌调查与研究课题”为例,在长江文学社社长李春阳的强力推动下,赴荆州市马山镇调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马山民歌”,得到了长江大学团委和荆州市荆州区文化馆马山民歌搜集整理者、研究专家汤斌先生的大力支持。田野考察日志得到专家学者的好评。同时,长江大学调查团队与马山民歌团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马山民歌艺术团并于2010年5月24号应邀来长江大学作了一场十二首代表曲目的原生态民歌展演。

  2009年中秋,长江大学非遗社团第二个课题组“荆州传统工艺杰出传承人研究”召开合作会议,汉绣、青铜器、木雕、微雕、剪纸、根雕、蛋雕等工艺的八位杰出传承人与课题组九位同学交流,初步建立起非遗研究的社区课题框架。参与课题的八位同学利用近半年的时间分别对相关工艺的历史沿革、流布地域、艺术特色、相关习俗、传承情况及其主要传承人的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健康状态、家庭、收入、演出区域、授徒、艺术特长、艺术活跃程度、代表性作品等作了初步调查。

  2010年1月,“家乡非遗文化大调查”之湖北长阳土家族调查与马山民歌调查正式启动。分别就土家族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查,走访了著名民间故事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孙家香老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撒叶儿荷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延科、针对马山民歌的传承状况进行了第二次综合调研。在这次调查中,最大的收获是针对长阳土家族的民风民俗,我们借助现代媒体技术制作了两部原生态纪录片,真实地展示了长阳土家族风貌。

  在与民间艺人零距离的接触中,深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扶持任务的艰巨。

  调查是非遗保护的基础,社团调查采取“三人团队”模式,争取通过影视手段,直观性、全景性的使非遗的“传统性”被重新记录,“活态性”被完整呈现,加大传播面,使非遗保护被大多数人接受和认同。

  “引进校园”:非遗传承人的有效传播

  “非遗进课堂”是大势所趋,不再是一句口号。为了抢救、传承剪纸文化,长江大学非遗社团于今年5月份开设了剪纸培训班,面向全校招收大学生中的剪纸爱好者,免费学习剪纸。非遗培训班是大学将非遗引进课堂的一种尝试:

  内容上的选择性,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引入;文化形态地域依托的选择性;传承对象的选择性,非遗保护项目适合学校传承。把非遗引进课堂教学,是为了增强大学生热爱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这和当下教育的本质也是一致的。

  长江大学非遗社团自成立一年多以来,其非遗保护行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又以媒体的关注度较高。新华网、光明日报网、中国民俗学网,海上风民族民间文化论坛、荆楚网、荆州新闻网、荆州日报、荆州电视台、荆州晚报、长江大学网等十多家媒体和专业网站进行过报道。也正是有了外界的关注,我们的社团活动才一步一步走向深入,也进一步密切了我们大学生与非遗传承人的关系。

  文化遗产的保护离不开学术研究,“学者们站在中华民族文化的角度去思考民间艺术的诸多问题,形成了多学科、多层次、多视角的研究方法。”但长时间以来,非遗保护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学理性,更多的集中于研究所和高等院校的学术会议上,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使非遗的保护工作带上了“贵族化”的色彩,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它的实践性本质。笔者认为,应该有一个团队,从文化遗产的传承、理念主题、风格技法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市场信息、产业发展等进行系统研究,这样才能确保非遗传承人的良性发展。同时,长远地规划方面,不仅可以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一些基础的理论著作,帮助他们提供一些网上的最新资料,还可以创建网上交流平台,为传承人开设博客,建立非遗陈列馆,树立文化精品意识和主流艺术市场的大概念,才能更好地发挥当代大学生的传承优势,一方面继承了传统工艺中至今仍有价值和生命力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与时俱进,融入今天的现代生活,创造出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让民族艺术与科技手段结合起来,为社会创造更加丰富的非遗精品。

  非遗进高校系列活动,为更多的当代大学生进入非遗传承人保护这一领域搭建了有效平台。高校是知识群体、青年群体和信息、智能的集聚地,有利于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得到多元提升。同时,非遗代表作的展示、学术交流的推广、非遗课程的开设,从知到爱,可以提高年轻学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甚至愿意投身于剪纸、雕刻等非遗艺术的公益事业之中,这样就有可能培养出一批未来的杰出的知识型传承人。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6-2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民间艺人登大学讲堂 传授蒙古族濒临失传艺术
下一条: ·长江大学将开设剪纸培训班抢救剪纸文化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巴莫曲布嫫代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读懂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云南实践·【我当代表这一年】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为非遗系统性保护鼓与呼
·颐和园非遗插花展区 “花团锦簇、龙凤呈祥”·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
·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
·[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朱红梅]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的活化实践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
·[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张玲 杜天龙]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鲁南五大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