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民俗影像

首页民俗学文库民俗影像

[郝颜]怀旧的影像与乡愁的生产
  作者:郝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4-02 | 点击数:9274
 


  所谓“乡愁”,只是承担了塑造国家认同功能的摩登都市在遭遇到现代性的危机之后的焦虑转移,乡村成为文化想象中的“那里”和“过去”。

  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里说,“现代性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把我们抛离了所有类型的社会秩序的轨道,从而形成了其生活形态。”在历史的层面上,正是19世纪后期,现代性的各种负面症状日渐显露出来之时,“西方人开始热衷于发明传统,产生了所谓‘有意的乡愁’。说它是‘有意的’,是说它并不关心与过去的对话关系,并不关心去接近本原,而只表示对现代性种种举措的一种反弹和自卫……不仅欧洲是这样,东方的中国和日本也是如此。”(张汝伦,《乡愁》)而在中国情境中,这一反应更强烈地出现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

  张艺谋在谈及他对《我的父亲母亲》的理解时说,“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人们为物质利益奔忙是很现实的,人们的想法中,有很功利、很商业的部分,这些部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还在逐渐扩大,正是针对这种状况,我想在世纪末拍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这是我们对今天商品物质社会不断发展的一种想法。”不过,这里的“商品社会”更多的是中国城市状况而不是他在影片里制造的农村状况。就在拍摄“当时”,中国农村人口是城市人口的两倍,但消费总量仅为城市居民消费总量的91%。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中,正如王德威所说的,“乡愁是乡下人消费不起的奢侈品”。所谓“乡愁”,只是承担了塑造国家认同功能的摩登都市在遭遇到现代性的危机之后的焦虑转移,乡村成为文化想象中的“那里”和“过去”。

  影像制造了有意的乡愁

  这种乡愁的“有意”清晰地显露在从小说《白狗秋千架》到影片《暖》的改编中。小说中的高密白狗不见了,只留下秋千作为“一种假想的飞翔”的道具,外景地则改到“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画面上出现的是清亮的河流与静谧的山脊,作为回忆出现的另一时空的场景,则在清亮的冷色和温润的暖色之间来回置换。如果说回忆中的乡村因为审美的观照而显得不那么真实,那么,这个现实的乡村同样因为这个乡愁故事的抒情意味而与真实无关。在小说里,井河对暖说他想念“家乡的小河,石桥,田野,田野里的红高粱,清新的空气,婉转的鸟啼”;而暖却说,“有什么好想的,这破地方。想这破桥?”

  影片开头用了8个不同角度和时长的镜头表现井河回家的情景,没有一个是近景或特写,人物始终都在阔大的背景中保持着适当的比例,这意味着井河将与故乡重新融为一体。然而正如王德威所言,“故乡之成为‘故乡’,亦必须透露出似近实远、既亲且疏的浪漫想象魅力。当作家(在此是导演)津津乐道家乡可歌可记的人事时,其所贯注的不只是在兹念兹的写实心愿,也更是一种偷天换日式的‘异乡’情调。”一旦美好的想象触碰到糙砺的现实,原本貌似纯粹的乡愁立刻就显出暧昧的本质来。

  小说里的暖嫁给哑巴之后一胎生了三个孩子,都是又聋又哑,因而在结尾处,暖要主人公井河与她生个会说话的孩子。王德威说,“当代文学里,再没有比这场狭路相逢的好戏更露骨地亵渎传统原乡情怀,或更不留情地暴露原乡作品中时空错乱的症结……《白狗秋千架》未必是莫言最绚丽最炫目的作品,却能切中迩来寻根、乡土情结的要害。”但电影却通过人物与情节的改写重新赋予了这一原乡神话以温情的面目。三个聋哑儿子被替换成一个聪慧可爱的女孩,而且结尾也修改为井河向这个孩子许诺,将来一定要带她去城里念书。

  正是“城里”二字暴露出了这支乡愁谣曲的软肋。井河带来的鲜艳的糖果和奇妙的雨伞以及他几句话就将老师多年未能办妥的事搞定的情节,处处都在显示着难以周全的原乡神话的虚弱处。无论乡愁有多么深,在暖时不时冒出的那句“你们城里人”的称呼面前,顷刻就会显得矫情无比。这似乎浓烈的情绪并不是乡下人有心也有力来享受的。恰如王德威所说,“‘故乡’的人事风华,不论悲欢美丑,毕竟透露着作者寻找乌托邦式的寄托,也难逃政治、文化乃至经济的意识形态兴味。与其说原乡作品是要重现另一地理环境下的种种风貌,不如说它展现了‘时空交错’(Chronotopical)的复杂人文关系。”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1-1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蒙古族生活的历史影像
下一条: ·[王菲宇]台湾“草莓族”的影像纪录
   相关链接
·[朱红梅]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的活化实践·[周福岩]民俗/民间文化的伦理理性: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文化政治之间
·[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赵季淳 丁峰]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路径研究
·[张兴宇]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利用·[张筠]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俗学主动:传承、实践与现代性
·[张洁]体验式传承与具身化技艺·[张洁]宁夏乡村旅游与非遗融合发展研究
·[余静林 胡燕]论中国农谚的背景、类型与功能·[韦成]桂西北民间禁忌文化的实践逻辑与乡村社会秩序建构研究
·[王雨铭]城镇化进程中豫北乡村社会集市文化研究·[王卫华]乡村振兴中的非遗传承
·[王凌志]电白乡镇非遗文化治理实践探寻·[王芳]西南地区百年客家村落的变迁与发展
·[马光亭]认猪为母:苏北乡村的动物信仰·[李瑜恒]龙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案例研究
·[李欣然]童谣,游戏与操场: 艾欧纳·欧匹和彼得·欧匹的儿童民俗学研究·[李盛]文艺现代性的中国实践
·[赖伟鸿]“香火”的隐忧:从身体实践到数字民俗的仪式变迁·[孔军]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空间规划的要求、模式与建设原则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