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田野考察工作方法研讨会在京召开
  作者:杨秀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7-06-18 | 点击数:5640
 

   (本网讯)2007年6月2日至4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台湾东吴大学共同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和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共同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田野考察工作方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艺术研究院张庆善副院长、台湾东吴大学王秋桂教授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开幕式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方李莉研究员主持。乌丙安、宋兆麟、刘锡诚、刘魁立、王秋桂、石计生、郝苏民、何翠萍、高丙中、周星、王建民等30余名海峡两岸学者在三天时间内,围绕会议中心议题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学术探讨与交流。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样一个前提下,与会学者纷纷结合自己的学术领域和田野考察经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此次研讨会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一、议题鲜明,讨论集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田野考察工作方法这一中心议题得到了深入全面的研讨。
    二、涉及学术领域非常广泛,与会学者在研讨中先后涉及了民俗学、考古学、艺术人类学、民间文学、民间戏曲、民间曲艺、民间工艺、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等门类。
    三、切入角度多元,传承人确认、仪式空间脉络、资料真实性和记录手段等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视。
    四、影视器材和数字化技术等高科技产品在田野作业中的重要性得到一再强调,这无疑是对田野作业记录与演示手段的丰富。
    五、在会议上,台湾学者还介绍了台湾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为大陆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参照的对象。会议后期,台湾学者还向与会者演示了他们近年来将GIS高科技手段应用于田野考察和文献整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传统的田野考察工作提供了新“工具”和新思路。

    会议期间学者们最强烈的呼吁是,在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一定要研究先行,田野考察先行。如果没有扎实的田野考察,没有深入的研究工作相配合,我们的工作就容易出现偏差。但如何进行田野考察,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理论指导,会使我们最后得到的研究成果有所不同。因此,这次有关非物质文化保护中的田野工作方法的讨论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及时的。

    整个会议开得热烈而紧凑,学者们的发言精彩而犀利,有许多高校的研究生们闻讯赶来傍听,并参与会议的讨论。新老学者的对话以及著名学者与年轻学子的交流,使会议形成了非常良好的学术讨论气氛。这次研讨会的及时召开,从学术理念和调查方法两方面,都将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促动。(作者 杨秀  编辑 飞仪)

 

  文章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多维视野下的民间文化研究:“后钟敬文时代的中国民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下一条: ·《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第三批优秀成果出版座谈会在京西宾馆举行
   相关链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