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叶涛]泰山香社传统进香仪式研究
  作者:叶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13 | 点击数:30649
 

 

 

    香社,或称作香会,是民众由于信仰志趣相同而自发结成的民间信仰组织。在中国历史上,可以把普通民众的信仰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个体为主的神灵祭拜行为,如对灶王、土地、以及众多家庭性、区域性神灵的祭祀,这类信仰行为的发生地点往往是家庭或者以家庭、村落为中心的区域;另一类则是以集体为主的带有组织化特征的神灵祭拜行为,这种组织化的神灵祭拜便形成了民间信仰组织,香社则是这种信仰组织的主要形式。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中国普通民众走出家门的朝山进香行为主要是通过香社这种形式实现的。顾颉刚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对北京妙峰山庙会进行调查后,曾对民众的朝山进香以及信仰组织发出如下感慨:“朝山进香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决不可以用迷信二字一笔抹杀的。我们在这上,可以看出他们意欲的要求,互助的同情,严密的组织,神奇的想象;可以知道这是他们实现理想生活的一条大路。他们平常日子只有为衣食而努力,用不到思想,惟有这个时候,却是很活泼的为实际生活以外的活动,给予我们以观察他们思想的一个好机会。”[1]

     泰山香社是指以泰山神灵为奉祀主神、以到泰山朝拜为结社目的的民间信仰组织。泰山香社兴起于唐宋,繁盛于明清,一直延续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对泰山信仰中民众进香行为的研究,离开了泰山香社则无从谈起。历史上,尤其是明清以来视碧霞君为奉祀主神的泰山香社的活动,构成了泰山信仰发展史上颇为壮观的一页。

在泰山香社的活动中,围绕着泰山进香而形成的一系列仪式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结合香社活动的特点,我把泰山香社的传统进香仪式分为集体进香仪式、个人祈愿仪式和日常活动仪式三类。

 

一、集体进香仪式

 

泰山香社的主要目标就是到泰山朝拜,因此,全体成员集体赴泰山的进香仪式是泰山香社的核心内容。整个进香仪式分为进香前的准备阶段、到达泰山的进香过程和从泰山返回后的有关仪式。

(一)      进香日期

民间香社到泰山进香有“春香”和“秋香”的说法,其中以春香最盛。

春香,是指农历的三四月份到泰山进香。泰山从农历三月初三王母池庙会开始,就进入了民众进香的高峰期,三月十五、三月二十八、四月十八等日子,都是进香的日子。在四月初一至四月十八期间进香的人员最为集中。秋香,主要是在九月九前后,王母池有庙会;过去,泰安城民众还有九月九登虎山祭奠“眼光奶奶”的习俗。[2]九月九前后,进香的香客较平日增多,但比春香期间明显要少,而且香客主要集中在山前小泰山、王母池、虎山一带,上顶的人不多。

除春香和秋香以外,春节期间(从除夕到正月初三)也是进香的高峰期。其中,大年初一有烧头香的习俗,人们在除夕夜就上山,在碧霞祠外等候“大年初一头炉香”,以示虔诚。据说烧了头炉香,一年内可得到泰山娘娘的保佑。正月初三上午也是烧香的高潮。正月初九,传为玉皇大帝诞辰,岱顶玉皇庙上香人数明显增多。

一般来说,春节期间从初一到初三来上香的,主要是河北沧州、衡水、河南商丘、山东鲁西北的香客居多,尤其以河北东光县、山东德州的香客为最;春香和秋香期间,主要是鲁中、鲁西北和鲁西南、鲁南的香客,以春香为多。泰安及其周边地区,因靠近泰山,四时都可以进香,因此没有十分集中的时间,春香、秋香都可以见到他们的身影,春节期间山顶一般没有当地的香客。

另外,过去,农历六月初一腊月初一红门宫有醮会;六月六,有附近民众进香小泰山的说法;清朝初期,六月六还有上顶烧团圆香的习俗,康熙《泰安州志》卷四·张奇逢《筑墙禁止舍身记》一文有“州境居民,每岁六月六日,老幼男妇,登顶瞻拜者,类数万计,俗名曰团圆香”;七月十五,也是进香的高潮,这或许与该日为“鬼节”,而东岳大帝又有“治鬼”之说有关。

(二)      进香前的准备

去泰山进香的准备工作非常繁杂,有时需要耗费数月乃至半年的时间。像明恩溥所提到的鲁北进香泰山的“行山会”,为准备泰山进香,仅筹备资金就需要三年的时间。[3]为了做好准备工作,有条件的香社要在社内设置部分职位,以使准备工作做得更加充分。

1、会启与约香会

香社准备要去泰山进香,首先要印发会启以联络香客。会启也称作“会招”、“会报”、“会贴”,主要内容包括:(1)会所和设驾所。“驾”就是泰山娘娘的神像或神位,朝山之前要在社内或附近的娘娘庙里设驾致祭,有的香社在朝山时还要抬驾登顶。(2)守晚、起程、上山、朝顶、回香的路程和日期。守晚是指出发朝山的前一个晚上,人们聚集会中,准备第二天清晨一起出发。(3)到泰山后应该做的事情。(4)说明化缘与不化缘。

过去,香社成员主要由乡村或城市中的女性组成,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妇女识字的不多,即使在今天,农村中的文盲大多都是中老年妇女。因此,以文字形式传播香社活动信息的会启,对于众多的女性香客作用不大。在这类香客中采用的更多的联络方式为口耳相传的口头方式,也就是所谓的“邀会邻里,连社祀神”、“比邻相约”。香社的会首选定进香日期后,用“捎信”(捎口信)的特有方式进行联络,香客接到口信后,决定参加时就用同样的方式告诉会首,或直接到约定地点集合,这种方式称作“约香会”。

2、烧信香与演社

出发朝山之前,要举行烧信香和演社的仪式,一为祈求路途平安,二是给泰山奶奶先报个信。

所谓信香,按照香客们的解释,就是向泰山老奶奶发出信息,报告本香社就要启程上山进香。《醒世姻缘传》中,素姐他们烧信香的时间是在出发前的两天(八月十五启程,八月十三烧信香),地点在当地的娘娘庙内。香社去泰山进香提前给泰山神灵报信的习俗,在明代万历年间已经出现。马迁在万历三年(1575年)的《泰山别庙纪胜碑》中,写到鲁北临邑民众进香泰山时,“率先期具香楮告行”[4],这已经有后来烧信香报信的意思。

有的地方,不但烧信香,还要“演社”,或者就叫“烧信香演社”。演社,就是抬着泰山奶奶的圣驾,沿街烧香游行,使地方上的人们都知道香社要动身去泰山了。

3、守夜与饯顶

守夜是泰山周围地区的习俗。

泰山周围的香社,进香日期确定之后,一般是清早动身,动身前的最后准备工作多放在前一天的夜里。这天傍晚,香社成员聚集会首家中,先谈些进香准备事宜,然后举行起身的祭祀仪式。先将奶奶驾(一般是碧霞君的画像)挂在正堂中,下设供桌。桌上摆好供菜及酒茶、水果。供品的类型和数量各地不尽相同。在泰安上高一带,一般是摆5个菜,放5个茶杯、5个酒盅、5双筷子,这在当地称作“大礼”。5个菜分别是整鸡、整鱼、方子肉、丸子、豆腐。鸡放中间,其他的菜分别放在两边。香客的解释是,鸡象征大吉大利,鱼象征吉庆有余,豆腐象征都有福,丸子象征圆圆满满。茶酒不可倒得太满,水果则取时鲜。烧香焚纸时,由会首带领众香客祭拜。香客们集中在会首家中,当夜都不睡觉,称之为“守夜”,如同除夕过年一般。第二天不等天亮,进香的队伍便出发了。[5]

有的地区还有“饯顶”的习俗。在朝山前,家里的亲戚为进香的亲人设宴饯行,因其将登泰山顶上香,故将此宴称作“饯顶”。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原载《思想战线》2006年第1期
【本文责编:叶涛】

上一条: ·[叶涛]论泰山崇拜与东岳泰山神的形成
下一条: ·[叶涛]论碧霞元君信仰的起源
   相关链接
·[叶玮琪]唯有天太拜魔王:清代京西慈善寺魔王信仰中的“旗人记忆”·[王仁之]泰山商铺的民俗存留与新变
·[李一]薄下的祭祀圈:基于鲁中草庙寺进香礼簿的个案研究·[孔祥翔]从《山海经》论及泰山信仰认知的发生与解构
·[段青丽]泰山周边玄帝文化研究·第三届泰山文化与泰山文献高级研修班招生启事
·[徐永安]新时期武当山朝山进香民俗·[刘晨]早期道教死后世界观念与“泰山治鬼”
·[刘晨]泰山府君“东渡”日本考·[严曼华]身份认同与情感共振:朝山进香群体的祭祀圈研究
·[林孟蓉]台湾彰化福海宫风水传奇与签谱探析·[贾国立]新冠疫情下大石桥村泰山老奶奶信仰的求平安仪式活动研究
·[鞠熙]游观入道:作为自我修行的女性朝山·[牛光夏]“非遗后时代”传统民俗的生存语境与整合传播
·[何杰峰]传统节日视野下的泰山信仰重构与变迁 ·[刘明菊]民间香社社头活动与承继之民族志研究
·[李向振]冀南涉县娲皇宫庙会香社组织的田野考察·第三届民间信仰研究高端论坛在泰山学院成功举办
·[华智亚]人生仪礼、家庭义务与朝山进香·[程鹏]民俗文化产业化的三条路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