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民俗影像

首页民俗学文库民俗影像

民族志电影中关于自身的观点:《兰屿观点》(纪录片)
  作者:木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07 | 点击数:18017
 

  片名:《兰屿观点》(纪录片)

  长度:73分钟

  时间:1993年

  导演:胡台丽

  地区:中国台湾


  《兰屿观点》纪录了台湾兰屿雅美人的社会价值观、宗教信仰与传统生计活动等,以及和外界接触后所产生的文化困惑、矛盾、调适与冲突。开头的一段极耐人寻味。海边,导演与3个兰屿居民谈论合作拍摄影片的事,“医生”对大众媒体持抗拒的态度,但考虑到胡台丽导演的人类学背景后还是认可影片的拍摄;另两位雅美人的看法也不一致,一个希望“站在少数民族研究的立场……发生一些效果”,而另外一个的回答则近乎质问:人类学者在兰屿做的研究越多,对雅美人的伤害就越深,把兰屿当做得到某一个社会地位的工具,并没有回馈给它所研究的对象。“怎样回馈?”,导演似乎在这里主动接受了这个问题,并努力通过影片作出她的回答。在影片正文之前的这一段前奏,导演不仅意在影片中展现兰屿岛的民俗文化及其与外界侵入的各种冲突,也似乎在探索,民族志电影应该怎样介入到少数族群的记录,如何处理与研究对象的关系,影片又是如何影响它的观众,怎样回馈它的研究对象?

  在这些问题之下,影片中讲述的摄像机介入到原住民生活造成冲突就有了另一层的意义。在《兰屿观点》中,许多观光客与原住民形同陌路,他们抱着一种猎奇的态度来看这一切。这本无可非议,既为“观光”,自然要看些不同之物。但镜头并不为拍摄者完全操控,它的“暴力”倾向在于观影者也能在其中解读出无数的意义,这意义或许从拍摄者所延伸出,或许可溯源于观影者的观念。在《兰屿观点》中我们隐约窥见冲突的原因所在,比如原住民认为游客所拍的丁字裤的照片是对他们的一种伤害,在没有经过允许的情况下拍这照片就纯然出于观光客脑海中“雅美人是野蛮人”的观念。观光客自然是不肯承担起这庄罪名的,声称自己并无带有色眼镜去看待拍摄对象。摄影如此,纪录片何尝不是如此呢?对于拍摄者来说,纪录片是动态的,而照片是静态的,纪录片产生误解的歧义更小,而对于被拍者来说,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窥见其整个生活的动态无疑更恐怖。这就涉及到介入的问题。不介入地去拍摄似乎更能展现一种客观,介入之下影像的真实性就不可避免地降低,到底真的是这么一回事吗?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不介入的拍摄往往造成更大的误解,一种强势主导下的观念更容易从影像中解读出或者误读出。对于以促进民族或文化交流的人类学者来说,这无疑是最糟糕的结果。胡台丽在题为《民族志影像认识多元文化》的讲演中说到,“我们发现没有一个社会可以独立存活于世上,一定会与外界有着各种交流,而外界强势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力量无时无刻不在侵入原住民社会,将他们打为弱势。而学界是最温和的力量,可以帮助原住民社会认清自身的情境而有所警惕,再做抉择。” 这一席话也点出了民族志电影的最大意义,“没有理由以客观的理由自我退缩”。 正是基于“介入”的关怀态度,人类学者才赢得原住民的尊重与合作,原住民不喜欢“偷偷摸摸的拍摄”,他们大多相信研究者的良心。

  至于那一句“人类学者在兰屿做的研究越多,对雅美人的伤害就越深”,这实际上是原住民对人类学者的一种道德上同时也是技术上的要求,只有“关怀”的研究才能做到真正出色的人类学研究,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做出真正好的民族志电影。当然对民族志电影来说,还需要人类学者的专业素养,比如在影片中原住民吟唱时,对前文字时代的腔调的理解就很有必要;另外民族志电影不仅仅志于“民族”,它到底还是以电影作为技术手段的,视听建构的知识基础也十分必要。

  至于回馈什么,就像影片中经过3年得到身份证明的医生在现代医疗与传统文化观念之间整合抉择所作出的努力一样,民族志电影希望能帮助原住民重新思考理解自己的民族与文化,“不是一定要他们保留什么,但是理解是很重要的第一步”。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08-9-5

上一条: ·光晕中的香格里拉:《西藏的诱惑》(纪录片)
下一条: ·同一片蓝天,不同的土地:《龙脊》(纪录片)
   相关链接
·[朱靖江]追寻中国民族志电影史的学术脉络·[鲍江]民族志电影:在学术与艺术之间
·[莎伦·谢尔曼]聚焦:电影与21世纪民俗研究的生存·主位(emic)、客位(etic)
·[雷亮中 张世文 杨志伟]民族志电影的历史及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