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乌丙安]文化生态不需“打造”
  作者:乌丙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7-13 | 点击数:1159
 

  在目前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着所谓“打造”、“营造”文化生态的做法。我觉得,一些所谓的“打造”、“营造”就是折腾,既折腾钱也折腾人,劳民伤财。如果文化生态用这种方式保护下去,不仅达不到保护的目的,反倒破坏了原有的文化生态。

  什么叫文化生态,就是各地区各民族自然而然的原生性的、祖先传下来的文化生活,这个文化生活就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就像端午节一样,到过节那天,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早晨起来采艾草、菖蒲开始,包粽子啊,赛龙舟啊。这样过节,不用政府部门通知,不用下命令,老百姓自己有自己过节的一整套程序,文化生态保护区所要保护的正是这些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融入到百姓生活中的东西。

  又比如,客家文化是中原祖先辗转流离,最后在梅州等地形成的;羌族由北到南流动、迁徙,把羌族文化带到了西南羌寨;苗族的红苗,根就在湘西,至今,苗族文化中祭祖的鼓声依然响彻在湘西的山山寨寨;在闽南,男女老幼随口哼唱的就是古老的“南音”,就是耳熟能详的高甲戏、歌仔戏、梨园戏和闽南山歌……这些文化生态不是我们一两天能打造出来的,那都是人家祖祖辈辈“打造”出来的,是当地家家户户的老百姓“打造”出来的。所以要真正保护这些文化生态,靠的是当地的老百姓,靠的是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的老婆婆、老公公们。

  我们现在已经批准建立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有的做得非常好,因为他们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当成点,把日常生活作为线,真正串连了起来。老百姓不是天天在过什么文化节,而是怡然自得地过日子!这才是真正的文化生态。我不主张地方政府大张旗鼓地造势,今天这个文化节,明天那个文化节。我们应该想办法逐渐调动其内在的自愿,让习俗自然而然地延续。只有老百姓接受并习惯本地域、本民族或族群的生活方式,用这样的方式安居乐业,其所承载的文化生态才会可持续。

  文章来源:《贵州民族报》2009-06-11期003版
【本文责编:张世萍】

上一条: ·[乌丙安]带徒传艺:保护民间艺术遗产的关键
下一条: ·乌丙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
   相关链接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问题·[肖永晖]山花烂漫新时代、凝心聚力话民艺
·[李晓松]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研究·[谭娟]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打造与传播研究
·[赵迎芳]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和保护的实践与思考·[柯小杰 余林玲]民俗与旅游相融合 打造羌族文化名片
·[王明月]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手艺人的身份实践·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的通知
·[林继富]家园重建与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研究·[宋俊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非遗保护的中国探索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解读·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
·文化和旅游部出台《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赵艳喜]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公共性及其发展方向
·[陈华文]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王明月]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手艺人的身份实践
·[王明月]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手艺人的身份实践·20卷本《中华民俗文化精粹》致力打造民俗百科全书
·项兆伦: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非遗整体性保护—— 让“鱼”和“水”相互成就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