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郝佩林]苏州评弹与近代江南乡民日常教化
  作者:郝佩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6-12 | 点击数:7204
 

摘要:与按时定点的正规教育不同,乡民的知识教育应该化入其赖以存活的日常共同体内。评弹作为扎根于吴地乡土的民间曲艺,以其独具特色的展演方式,随时随地诠释着教化乡民的生动过程。在时间上,短到一日之间,长到年关节庆,无限伸缩,俨然成为江南乡民日常生活的固定节律;空间上,茶馆地摊,田园场头,说书艺人活跃在乡民的日常生活场域之中;艺人们依托吴地方言,通过角色形态的刻画,契合乡民心理的书路改编,日常元素的摹效等方式,不断演绎着书中的世俗民风、人情冷暖。评弹用这种契合日常场景的内容与式样,使江南乡民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生活中接受着来自经典世界的知识化育,也生动地诠释了日常生活共同体内乡民接受知识教育的延展性与持续性。

关键词:评弹;江南乡民;日常空间;教化

作者简介:郝佩林,苏州大学社会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


引言

  小桥流水,茶馆密布的江南风土孕育了吴侬软语、弹唱说噱的评弹。悠悠的评弹音乐和声如金石的评话,与枕河人家、粉墙黛瓦融合成一幅有声有色的近代江南图景。近年来,随着新文化史研究的勃兴,备受水乡文化浸润的评弹走进了研究者的视野,成为社会文化史特别是江南文化史研究的热点。但是时下研究多集中于弹词文本、艺人以及都市书场评弹表演的探讨。对于评弹在江浙地区市镇乡村的跑码头演出以及与乡土社会关系方面观照略显薄弱,这为本文的写作留下了探索的空间。

  评弹是江南社会独具魅力的人文标识,也是透视乡村社会的独特窗口。在江南的乡镇里,遍布着大大小小的书场码头。浙江吴兴县双林镇“是一个极小的乡镇码头,并无其他娱乐,只有书场数处,乃唯一之游艺场所,故镇民大都爱嗜评弹。以前光裕社响档老辈,莅临者不少”。常熟“吴墅镇,属于琴川东乡,地接海濡,鳞次栉比,商贾辐辏,市廛殊为热闹。眺览郊野,阡陌纵横,茅屋两三,点缀于绿杨老树间,风景绝幽。……该地人士,村居多闲,亦唯品茗听书为至上之娱乐。……书场中亦多年高听客,经验綦丰,固尽素识者,辄与同座,为予纵谭书坛掌故,或名家书艺,如数家珍,举凡今日成名之李伯康、赵稼秋、张少蟾辈,早年皆尝隶该场弹唱者,予虽未聆及,然诸父老辄津津乐道之。壬申夏,女弹词家谢乐天应聘该镇同羽春茶楼,四乡人士,震谢之声誉,尤轰动一时。”“江南水乡的大小集镇,很少有剧场,一年中难得演出庙台戏,平时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上书场听苏州评弹。我的故乡小镇上,人口不到一万,书场倒有三家。”这些大大小小书场成为乡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娱乐和休憩空间。

  常年频繁的评弹演出即是乡民们休闲娱乐的主要内容。“中国农民的劳动时间向来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歇’。平时有空的时候则至茶馆里谈天或于夏间晚上工作毕后群集祠堂前广场上乘凉消遣。最好的亦不过上茶馆听听说书与滩簧。”“乡下茅草屋的小茶馆里,聚集了许多黄泥腿的乡下人,静悄悄地恭候着说书先生上台,一块醒木,一只弦子,是安慰劳苦大众的恩物。”同时,也是他们接受知识教育的重要渠道。“说书,取材于《三国演义》《封神》《水浒》《岳传》《三笑姻缘》等说部。用之不得其道,可以保持神权教化和封建思想。若加以改良,亦可以唤起民众民族观念和民权思想。改良的法门不在改变说书正文,而在改良其插科。如《水浒传》众好汉逼上梁山,说得不好,可以教人做草泽英雄,不守法纪;说得好,即反对官僚政治的腐败,而见得民权政治的需要。教育人员虽不习此道,然能会声绘形,善为说辞,多加穿插,亦可以宏教育之效率。”说书先生使农民大众从说噱弹唱中既获得了感官享受,而且接收到了知识教化。说书先生的知识输入方式各有特色,“有的在插科里说些时事新闻,有的则在插科里,引经据典。其中有一个说《封神榜》的,说到龙的时候,插了一段关于‘龙生九种’的解释。”还有的“老先生开讲《东周列国志》——好像是郭少梅,登台第一回书,这位老先生文绉绉地背诵了一大段‘庄公寐生,惊姜氏’的古文,然后在演绎故事中,不厌其烦引经据典解释‘寐生’二字,批评一些私塾老师误解为‘姜后困梦头里生儿子’,不对,应当是‘产儿脚先出来。寐生也,逆生也’。如是等等。”尽管“渐渐地台下听众打哈欠者有之,悄声说俏皮话‘勿是进书场,来上学堂者’也有之”。但是客观上,这些知识还是有意无意地揉进听客的思想观念之中。因此,在民众的印象中,“觉得说书先生真有学问。唱戏的不叫先生,只有说书的才配叫先生。”可见,评弹在乡土社会中扮演着愉悦大众和传播知识的双重角色。那么,评弹表演又是如何实现传播知识、教化乡民的目标呢?

  在时间上,无论是平素里的日场和夜场,还是年关节庆,一声“开书了”几乎成为农民生活节奏的基轴。听说书这种群体社会生活已经成为乡民们固定的生活节律,反映在对时间的表达上即为群体的社会时间。这样,群体时间嵌入个体时间,从而构成乡民们的一个完整的社会时间体系,这种社会时间体系成为了乡民们日常生活基本节律。这种被结构化的时间包含和支配着乡民们的集体生活和社会文化节奏。空间上,不管是夏日的场院,还是深秋的土地庙前,叮咚之音都会随时在乡民身边响起。另外,书场内也是尽量为乡民们添设了诸多便民设施。在空间场域上,评弹力图将表演置入乡民日常生活的场域之中,以其不可比拟的伸缩性活跃在江南乡民周围。内容上,评弹演员用方言演绎着每一个经典的角色。并且,评弹艺人们深谙乡民生活和心理,将传统书目、剧本改编,将日常元素在书台上情景再现。评弹演员通过手眼身法的展示,使忠孝信义,才子佳人,闺怨世情等知识还原为日常版本,将评弹说唱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紧紧勾连在一起。

  总之,评弹用这种契合日常场景的内容与样式,使江南乡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生活中不仅感官、身心获得轻松愉悦,同时也接受了来自经典世界的知识化育。长此以往,融合日常元素的评弹表演生动地诠释着日常共同体内乡民接受知识教化的延展性与持续性。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牛淑萍 徐畅]20世纪前期济南市民休闲生活变化
下一条: ·[王笛]茶馆、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对20世纪后期成都茶馆业的实地观察
   相关链接
·[苏长鸿]“何处是江南”抑或“处处是江南”·[郝佩林]论江南民间说唱艺术的乡野表达
·[范长风]上海大都市的第三空间与文化活力·[美]马克·本德尔:《梅与竹:中国传统苏州评弹》
·[王振忠]听苏州评弹感受历史沧桑·吴侬软语“天籁之音” 苏州评弹艺术无国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