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刘东旭]中间人——东莞彝族工头及其社会功能
  作者:刘东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5-13 | 点击数:10299
 

摘  要:20世纪90年代晚期以来,大量彝族口逐步迁至东莞打工,在他们中形成了一些工头。这些工头作为“中间人”实现与当地非彝族群体互通与共处,并以此间接性融合的方式在当地扎根下来。工头在此间形成一定体系,发挥着劳务中介、族群文化交流媒介和劳务纠纷代言人三种具体的功能。工头作为“中间人”的功能是多元群体在移民社会重组过程中自发生成的彼此互通的重要方式,是该社会运行和发展的一种需要。然而,工头本身在此过程中又在固化、形塑和再造新的群体边界。

关键词:彝族;工头;城市移民;中间人;社会功能

作者简介:刘东旭(1984-),男(仡佬族),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部少数民族农民人口流动调查研究:缘起、现状及理论意涵研究”(项目编号:11AMZ0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中央民族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项目“城市化和空巢化:西部少数民族衣村人口东流的缘起、路径、后果及意涵调查和分析”(项目编号:1112KYZD0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中央民族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项目“中国移动因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口双向流动的影响和管理服务需求研究”(项目编号:0910KYXJ01)阶段成果。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人口大规模地跨区域迁移而造就了大量的新移民城市,尤以东部沿海地区为甚。广东省东莞市正是这样一批新兴城市的典型代表。1978年的统计显示,东莞户籍人口仅为111.23万,而到2010年底,其常住人口为822.02万,加流动人口总量已经达1200万左右。这个地方汇聚了不同地域,各种族群、民族的人群,形成了一个多样性文化杂糅的移民社会。而这种新移民社会中各群体之间的关系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一直以来都是学界重点关注的话题。

  对此话题的讨论,学界一直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可泛称为‘‘同化论”另一种为‘‘多元文化论’。“同化论”肇始于学者对于美国社会的研究,是“熔炉论”的普遍表述,其基本观点认为,生活在同一区域内具有不同种族源流、不同文化传统的群体之间形成一种共同文化的过程,这种文化的共性至少应当达到足以使国家得以延续的程度。移民社会的社会文化最终趋于一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多元文化论”则认为多元文化是移民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强调和尊重其多样性是解决民族、种族、宗教矛盾的良方。围绕着这两个最基本的观点,后来的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相关讨论。

  而这诸多理论争论的关键点都在于,多元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新移民社会中最终是会被转变成同质性的个体,还是会保持或发展其相对特殊的群体文化特征。笔者看来,至少在移民社会的前期,不同群体的差异会被强烈地保持,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差异可能会演变成其他的形式,更或者生成新的群体差异。正如巴斯所言,族际身份的差异是实现社会互动的必要前提,因此它必然会随着彼此互动而得到延续或再生。如果族际差异在任何层面都不可能完全消解的话,那么群体之间的交流、互通和共处必然不可以采取完全一致的方式。因此,社会和文化的趋同未必会是移民社会发展的最终结果,而认为移民群体必然要经由“经济、社会和心理”三重适应以绝对同质于城市性的说法也可以再商榷。在这一问题上,东莞的彝族群体及其在当地的发展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富于启发的经验。

  相对于其他群体来说,彝族到东莞是比较晚的事情。在笔者的调研中,彝族最早到东莞打工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当时主要采取零散务工的形式。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于劳工需求的极大增加,彝族工人在当地的规模也迅速增大,到2006~2007年达到高峰,估计当时活跃于整个珠三角的彝族数量在10万人以上,而东莞占据了很大_部分。他们在东莞主要以打工为生,从事低端的生产线普工工作,其中很大一部分属于临时工。尽管身处闹市,人群流动频繁,但是彝族在很大程度上却保持着自身相对独立的群体性,大多数作为个体的彝族与他群的交流非常有限。必须在生计和生活方面需要与他群交往时,大多数都是通过领工工头来实现的,工头实际上充当了彝族在东莞与他群互动的中间人。因此,与其他生活在东莞的外来群体不同的是,彝族群体更倾向于自我隔离,但在隔离的同时彝族也会通过工头作为媒介,实现与其他人群的互动与交流。笔者认为,彝族这种中间人模式对于新兴移民社会的整合与良性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本文中,笔者将在总体介绍彝族工头的基础上,分别从其作为劳务中介、族群文化交流媒介和劳务纠纷代言人三个方面来阐述工头在群体交流中所具有的重要功能,以及这种功能又如何延续和再生了群体边界。

一、东莞彝族工头概况

  据笔者调查所知,东莞彝族领工模式早在2002年就已有发展。开始的时候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由地方政府首先组织劳务输出,后来再由个体彝族老板来经营,最后他们就逐渐成了带工工头。另一种就是纯粹在个人外出打工的基础上,一部分人模仿非彝族的招工模式而慢慢开始带工,逐渐发展成为专门的带工工头。

  无论哪一种形式,其基本形式都是由工头在老家劝说自己的亲属、老乡,将其带到珠三角以群体的形式介绍进工厂工作,工头在此过程中预支工人所有的花费并协助处理其所有的生活困难。工厂与工头签订协议,并要求工头协助管理工人。在结算工资的时候,工厂先将工资统一结给工头,工人从工头那里领工资。而工人拿到的工资就是被工头扣除了前期垫付开支、借资和管理费的那一部分。这里的管理费即是工头赚取的工资差价(即利润),其额度会根据劳动力市场紧张程度而随时波动,通常在每工时0.3元至2元之间。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工人拿到的工资保持相对平稳,工厂开出的工价也变化不大,中间能够产生的差价是比较固定的。工头扣取份额存在差别主要根据其间经手的工头数量而定,如果经手的工头较多,形成二手或多手转包的形式,那么分配到每个工头的利润就相对较少;而如果工头直接和工厂签订协议的话,那么他能够获得最大的利润收益。①但是,除了那些在当地影响比较大,名声特别好,或者已经成立劳务公司(或劳务派遣公司)的工头外,很少有人可以直接与工厂签订合同。②

  因此,一些小工头会长期依附于某个大工头或劳务公司,实现资源共享和利润均摊,这样便导致工头们相互依靠,逐渐形成内部等级化的团体。尽管这一团体内部等级结构非常稳定,但其对于个体而言却是开放的。在2002年彝族领工制肇始的初期,整个东莞做工头的不过两三人。这些早期的领军人物,后来一度发展成为势力庞大的大工头,而早期跟随他们做带班的‘‘小角色”在这一过程中也纷纷发展成为具有相当实力的工头。他们现在有的仍然依附于以前的工头,有的则自立门户,带工的规模甚至比原来的大工头还大。总体来看,后来成长起来的工头基本上都是经由工人到带班,到小工头,再到大工头,最后到成立劳务公司这样一个模式。在这一既定体系影响之下,很大一部分工人都想通过努力让自己能当上带班,而做到带班的人一般都想在将来的某一天像前辈们一样做工头。也就是说,做工头已经被工人们认定为走向成功的道路之一。然而,做工头除了需要长期积累带工经验之外,最关键的是要具备一定的资本,而这是很多一般工人都不具备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世萍】

上一条: ·[魏琳琳]蒙汉杂居区四胡演奏与族群认同研究
下一条: ·[张倩怡]“梗”与“玩梗”:ACG亚文化群体的口头文类及实践
   相关链接
·[甲巴拉则]“谷册乌”:凉山彝族民间故事中“为支格阿鲁报仇”文化逻辑考释·[黄龙光]祖先的鼓舞: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与历史记忆
·[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张译匀]龙木耳村彝族石头传说调查手记
·[巴莫曲布嫫]十年行走,不忘初心──《中国彝族传统服饰图典》小引·[朱熹晨]功能主义视阈下的彝族阿细祭火节
·[丁木乃]新冠肺炎疫情下凉山彝族禁食“野味”的生态伦理思考·[王菊]由史俗到经述: 彝族毕摩经籍中的“狸猫换太子”故事
·[王蔚]浅议彝族“灰姑娘型”故事母题特征·[唐钱华]主位、错位与归位:乡村文化振兴中政府移风易俗角色的新思考
·[贾国立]红河彝族尼苏人叫魂仪式·[陈晓颖]“礼簿”上的秩序与变迁
·[刘亚虎]彝族史诗在南方民族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王光荣 王春燕]芒佐支系彝族酒礼歌的功能与传承
·[巫达]变异中的延续:凉山彝族丧葬文化的变迁及其动因·[王丽清 董秀团]彝族土主信仰传承发展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研究
·陈永香 等:《彝族史诗的诗学研究——以<梅葛><查姆>为中心》·[叶宏 李金发]神话的结构与彝族生态文化
·[李娜]方山彝族俚濮人的生产习俗与民间信仰·[曲木铁西 巴莫阿依]凉山彝族“尼木措毕”祭祖送灵仪式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