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7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7年会专区

[宣炳善]从民俗事象研究到生活事件研究的方法转换
  作者:宣炳善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0-21 | 点击数:3182
 

 

 
从民俗事象研究到生活事件研究的方法转换
宣炳善
(浙江师范大学)
 要:传统的中国民俗学习惯于从复杂且互为关联的生活中抽取模式化的文化事象展开研究,形成了民俗事象研究的民俗学学科传统。但在日益复杂分化的现代社会,这一传统研究方法因脱离生活语境逐渐失去对现代复杂生活的学科分析能力。在日益发达的媒介时代,从民俗事象研究转向生活事件研究,或者从民俗事象研究转向民俗事件研究,已成为实践民俗学的重要探索路径。
媒介呈现的新闻事件需要还原成生活事件,从而为民俗学学科引入“生活事件”的民俗学分析方法。“生活事件”这一概念强调事件的利益相关方对民俗发展及当事人生活的影响。因为媒介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而不是日常生活中的“事象”,所以生活事件就成为联系日常生活与媒介的桥梁。从民俗事象研究转向民俗事件乃至生活事件研究,实际上是关注民俗发展的变异性而不是其传承性,这也正是实践民俗学需要讨论的话题。
关键词:民俗事象;生活事件;媒介时代;新闻事件;民俗事件;实践民俗学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许静]生态民俗学视角下社会变迁中山林管理的延续与重构
下一条: ·[鄢玉菲]民间文学资源的传承与创新
   相关链接
·[韩雷]多维度视角下的文艺民俗学研究·[孙岩]新媒介时代赫哲族文化传承方式的现代转换
·[汪宝荣 姚伟]《洛阳伽蓝记》中的民俗事象英译策略·[汪宝荣 姚伟 金倩]《洛阳伽蓝记》中的民俗事象英译策略
·[王新艳]论“村改社区”政策下民居结构变化对民俗事象的影响·[周俊]苏轼儋州文学创作中的民族民俗事象
·[杨金源]民间戏曲作为重建在地社会符号之区域民俗事象研究·[于晓雨]个人生活史之于民俗学的重要性
·[王作栋]对《中国民俗志》县卷本记载百年民俗事象的思考·[王小块]商丘“火文化”民俗事象研究
·刘德龙:山东应尽快建设省民俗文化博物馆·[李建宗]民俗事象的嬗变与产业的开发
·[万建中]中国生养民俗的构成及其文化意蕴·[白莉/熊寒喁]论民俗事象的文化生态环境保护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