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人文学术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人文学术

[奥撒格哈尔]文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
——Culture: at the heart of SDGs
  作者:尤缇·奥撒格哈尔 (Jyoti Hosagrahar)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8-26 | 点击数:3576
 

  
  Culture is who we are, and what shapes our identity. Placing culture at the heart of development policies is the only way to ensure a human-centred, inclusive and equitable development.
  ©REZA/Webistan

  文化塑造了我们的身分,也代表着我们。唯有将文化置于发展政策的核心,才能确保以人为本,包容且公平的发展。

  尤缇·奥撒格哈尔(Jyoti Hosagrahar)

  在联合国于2015年采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里,文化首度在国际发展议程中被提及。教科文组织将此举誉为对文化的“空前重视”。

  文化的保护和推广本身就是值得追求的目标,同时它也能够直接促进许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例如安全并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体面的工作、经济的发展、不平等情况的减少、环境保护、性别愈加平等及和谐且包容的社会。通过以文化视角去有效实现发展目标,将带来间接的文化收益。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体现了一个超越经济发展的思维观念的转变,预见到的是一个公正、包容、和平且具生态可持续性的未来。这个大胆梦想的实现有赖于创新的发展途径,以跳脱近几十年来大部分国家所采用的线性发展模式,或各部门独立的发展方式。

  如果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以经济、社会和环境为三大支柱目标,那么文化和创造力则对每个支柱都横向做出重要贡献。同时,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也反过来有助于保护文化遗产和培养创造力。

  文化遗产(无论是物质或非物质的)和创造力都是需要受保护和用心管理的资源。如果以文化为优先的举措能够成功介入,那么,创造力和文化对于这些目标的实现便具有驱动和赋能的作用。

  包容性城市

  对于可持续发展目标11: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城市和人类住区,文化扮演着重要角色。可持续发展目标11.4呼吁“进一步努力保护和捍卫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在2015年正式开始上述工作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已经开始朝这个目标迈进。从2013年5月联合国于中国杭州举办的国际大会上采纳“将文化置于可持续发展政策核心”的《杭州宣言》到2015所采纳的“杭州成果”,教科文组织持续重视以人为本的城市,并推动《联合国新城市议程》的发展。

  这一议程于2016年10月在厄瓜多尔基多召开的“人居三”会议中,由全体与会国正式采纳。此议程旨在改造世界上的城市,并提供了二十年发展蓝图,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南。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发布了《文化:城市未来》全球报告,介绍了世界各地的城市遗产保护、保存和管理情况,以及文化和创意产业的推广。

  巴勒斯坦纳布卢斯就是一个成功案例,通过对荒废或遭破坏的建筑进行改造再利用,使当地居民受益。Khan Al Wakala城古老的沙漠客栈被改造成可举办文化活动的多用途公共空间。这些努力为当地社区带去活力,有力刺激了当地的经济增长。通过将分散的不同个体、不同群体联合起来去开发某一个项目,可以有效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可持续发展目标17:提振全球伙伴关系,谋求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快速成长的产业,无论是在某个国家里还是在全球范围内。而文化旅游则占全球旅游营收的40%。这对所有可持续发展目标都有直接的积极影响,尤其是对目标8: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妥善管理的文化遗产对旅游投资相当具有吸引力,并能在不破坏遗产地区的情况下让当地民众共同参与。

  文化促进多样性

  创意产业和文化基础建设是创造生计的珍贵资源,尤其是那些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而且,从事这个产业的人中相当高的比例是女性。(可持续发展目标5:性别平等)。

  增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贸易能够刺激当地和全国的市场,从而增加“体面工作”(可持续发展目标8.3和8.5)的机会,提升当地的生产力。对本地产品在贸易上的优惠政策有助于减少国家内和国际间的不平等现象(可持续发展目标10)。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普拉塔剧院就是一个例证。这家剧院在国际文化多样性基金(IFCD)的赞助下向610名无业青年和成人提供职业训练,教给他们舞台管理和其他有关表演艺术的技能,旨在帮助学生增强技能,以利就业或创业。

  对于企业来说,文化遗产丰富和创意产业发达的城市地区比较具有吸引力。通过增设文化和创意产业的职位,推动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成长,有助于实现体面工作的发展目标。部分城市的经济相当倚赖非物质遗产,如手工艺、音乐、舞蹈、视觉艺术、传统料理和戏剧,这些常是历史城区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层面。

  

  ©All Rights Reserves

  音乐之城

  麦德林是哥伦比亚的第二大城市,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一员。这个城市展现了如何通过文化、教育和创新,用音乐为城市注入活力。除了推动公民文化、社会公正及和平(特别针对当地青年)外,这个城市还通过举办多种音乐活动和受欢迎的音乐市集,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并创造收益和就业机会。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3:良好健康与福祉,和目标4:素质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制定符合当地社群文化脉络和特色的达标途径。目标4.7特别提到了文化,并呼吁教育提倡和平和非暴力的文化,以及尊重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此外,提倡基于人权的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也能促进文化相互理解与和平(可持续发展目标16:和平、正义与强大的制度)、预防冲突和保护边缘化群体的权益。近期发生的某些事件显示了在武装冲突中,保护文化、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凝聚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文化和气候行动(可持续发展目标13)间也存有明显关联。许多传统职业和工艺的发展,都需凭借当地生态系统管理、自然资源开采和当地物质材料等方面的知识。由于其中许多产业不需要太多的技术、能源和投资,文化就能够帮助创造可持续生计,并推动发展绿色经济。

  
  ©All Rights Reserved

  知识体系

  在乌干达,一项保护非物质遗产的计划培训了手工艺者(特别是青年)制作“树皮衣”的古老技艺。而在利用这些由于战乱而被忽视的、土生土长、无所不在的Mituba榕树时,这个培训计划同样制定了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举措。这项计划除了保护树皮衣编织这项非物质资产外,也推动了当地的环境目标发展,并保障了居民的收入。

  本地和本土知识体系以及环境管理方法为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态挑战,预防生物多样性丧失、缓和土壤退化并减轻气候变化的效应提供了宝贵的见解。文化,尤其是传统知识,也能帮助抵御天然灾害和开展灾后复原(可持续发展目标13.1)。

  尽管《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多次提及文化,却不够重视文化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的重要贡献。对于文化在可持续发展中确切角色的研究需要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并易于评测。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同时,有必要进一步建立一个系统化且可测量的证据基础,用以展现文化对可持续发展起到的各种作用。


  作者简介:
  印度籍的尤缇·奥撒格哈尔(Jyoti Hosagrahar)是一名建筑师、计划者和文化专家。目前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部门主任,职务包含监督将文化纳入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工作。在进入本组织以前,她曾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和印度班加罗尔Srishti学院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聘教授。

 

  
本文刊于教科文组织《信史》2017年第1期(中文版)

  文章来源:《信使》 2017年第1期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比瓦基]本土故事的重要性
下一条: ·[肖礼彬]做好人文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六点要诀
   相关链接
·[斯蒂芬·麦克萨尔]人文科学的非预期价值·[肖礼彬]做好人文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六点要诀
·[维纳德 苗千]如果一个人完全抛弃人文学科会怎样?·[比瓦基]本土故事的重要性
·[塔尼拉·波妮]城邦核心的诗人·[阿达玛·萨马赛扣]人文性或者说如何满足人类对人文的渴求
·国际民俗学会联合会成立·科技人文携手 传承创新同行
·朝戈金:朝向可持续发展的新人文学术·人文携手科学推动社会进步
·程武:让互联网站在人类思想的河流上·国际民俗学会联合会(IFFS)在比利时列日宣布成立
·格塔丘·安吉达:人文科学的价值,正在于赋予世界以意义·“人文性”把人与人连起来
·世界人文大会上的中国声音和“中国方案”·朝戈金研究员连任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主席
·程武:与人文共享连接的力量·朝戈金:机器人可以写诗,但永远不能取代荷马和普希金
·全球转变下的挑战与责任:首届世界人文大会开幕·“2017年世界人文学术大会:面对全球转型的挑战与责任”在比利时列日市召开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