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专访辽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吉祥
  作者:国家非遗中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7-14 | 点击数:10079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王吉祥,研究馆员,历任辽宁省群众艺术馆副馆长,辽宁省群众文化学会副会长,辽宁省艺术研究所书记、副所长,现任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辽海记忆》主编。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国家非遗中心”):非常感谢王主任接受我们的采访。2016年,各地根据自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特点,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很多工作。可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2016年辽宁省非遗保护中心(以下简称“省中心”)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王吉祥:2016年,根据文化部和省文化厅的部署和安排,省中心进一步完善保护工作体系,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调动社会积极性,扩大传承人群,增强传承活力,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

  一、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按照文化部要求,中心将该项工作列为2016年的重点工作,组建两个工作团队,开展实地调研,确定拍摄试点,并举办两期业务培训班,5次专家论证会。截至2016年底,已拍摄音视频素材331小时、图片8021张,整理传承人口述史文字稿40余万字。我省抢救性记录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成果质量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认可。

  

图1 省中心抢救性记录工作小组采访凌源皮影戏国家级传承人徐积山

  二、圆满完成省政府惠民实事工程——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作为牵头承办单位,中心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先后组织2224人次,行程25000公里,走进全省33所大中小学校、52个社区、4个村、5个厂矿、4个部队和两个敬老院,圆满完成100场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惠民6万余人。

  图2 2016年8月1日,省中心组织传承人走进抚顺雷锋团,以精彩演出慰问广大官兵

  三、顺利完成国家非遗中心组织的第二批非遗数字化保护试点工作。现已提交3个试点项目图片2352张、文档746份、音频资料810条、视频资料299条。

  图3 省中心工作人员实地指导试点项目凌源皮影戏的资源录入工作

  四、完成省级多媒体资源库的建设工作。对248项省级项目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录入,现存储文字资料230万字、图片资料25000张、音频98小时、视频资料205小时,全面系统地展现了我省非遗项目的资源和分布情况。

  五、广泛开展非遗展示展演活动。省中心策划承办“逛大展·看大戏·过大年”“时代之歌”“情满中秋”“文化遗产日”等主题性非遗展示展演活动30余场,惠民近20万人。

  

图4 2016年“情满中秋”辽宁非遗中秋主题展演活动

  国家非遗中心:省中心作为这些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或参与者,其基本建制是怎样的?

  王吉祥:省中心于2008年8月经辽宁省编办批准挂牌成立,是国内成立较早的省级非遗保护机构,起初加挂于辽宁文化艺术资料馆,2010年变更为辽宁省非遗保护中心(辽宁文化艺术资料馆)。

  

图5 省中心工作团队

  目前,中心内设保护部、数据管理部、编辑部、财务部和办公室5个部室,编制26人,在编2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9人,拥有民俗学、影视学、语言学、文艺学、文学等非遗所需专业背景。经过长期的田野一线实践和理论研究积累,省中心已磨练出一支能吃苦、敢拼搏、专业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

  国家非遗中心:辽宁地处祖国东北,有众多民族生活于这片土地上,产生了许多富有特色的文化现象,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辽宁省非遗资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王吉祥:辽宁地处辽河流域,悠久灿烂的辽河文明是辽宁非遗的源流和母体。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乡土文化、移民文化构筑了辽宁非遗种类繁多、风格别致的特点。具体来说,我认为辽宁非遗资源主要呈现出三大特点:

  一、多民族文化融合。辽宁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区域内人口的来源与构成有多民族、多地域、多层次的特点。汉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锡伯族、回族等多民族文化交汇融合、和谐共生,成为辽宁地域文化的杰出代表。乌力格尔、蒙医药、朝鲜族农乐舞(乞粒舞)、朝鲜族花甲礼、锡伯族喜利妈妈信俗等,均已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图6 锡伯族喜利妈妈信俗

  二、满族文化特色突出。在辽宁众多的民族文化中,尤以满族文化特色最为突出。明末,建州女真辗转迁至辽东长城外;清初,大批八旗子弟来辽东戍边,辽东地区的满族人口激增,成为满族的重要聚居地。由于满族先民迁徙到辽东后改事农耕兼渔猎,因此,其文化形态兼具农耕文化和渔猎文化的双重特色,这些满族传统民俗和大量活态文化仍在辽东地区生生不息。其中,满族民间故事、满族剪纸、满族民间刺绣、满族婚礼习俗、满族祭祖习俗、满族清明节插佛托习俗、满族传统小吃制作技艺、满族传统医药等较有代表性的满族传统文化先后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非遗名录。

  

图7 满族民间故事

  三、鲜明的移民文化烙印。辽宁地理区位独特,是“闯关东”移民来到关外后的第一站,大批移民携带着中原文化的优秀基因在辽西、辽南地区落地生根。这些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交汇,孕育出丰厚的人文土壤,滋养了无数具有鲜明移民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如皮影戏、剪纸、高跷、社火等。凌源皮影戏、庄河剪纸等作为皮影戏、剪纸的扩展项目,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图8 海城高跷

  国家非遗中心:针对这些独特、丰富的非遗资源,辽宁省多年来都开展了哪些主要工作来促进其传承保护,取得了哪些成果?

  王吉祥:我认为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护工作制度逐步完善。辽宁省先后建立并完善省一级非遗保护组织领导机构及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成立各级保护中心,设立非遗保护专项经费,建立健全四级名录体系,审议通过《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迄今为止,我省共有省级以上非遗项目24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7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相关扩展项目9项;省级以上传承人198人,含国家级传承人38人。

  二、形成形式多样的保护体系。数字化保护方面,我省自2013年起参与了国家非遗中心两批数字化保护试点工作,通过该项工作采集的非遗数字资源在数量与质量上均位居试点地区前列,受到充分肯定。

  

图9 2015年,省中心举办辽宁省非遗数字化保护培训班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专访内蒙古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贾凡
下一条: ·访谈丨整体性保护破解非遗传承难题
   相关链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