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古籍“御医”
——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师
  作者:记者 陆培法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7-11 | 点击数:2344
 

   修复前后的《赵城金藏》

  进行古籍修复的4位老师傅

  经过层层安检,本报记者进入了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一楼宽大如厂房的办公间让人豁然开朗。一个个作业台排列其间,毛刷、糨糊、书槌、放大镜、照明灯等工具摆放其上。

  这里,就是古籍馆的修复室。10多位修复师正埋首于故纸堆中,在灯下如外科医生般细致地对古书进行着揭、拆、压、包、订……

  “枯灯独坐”“皓首穷经”,是记者最直接的观感。

  “如果修坏了,那就是千古罪人”

  《永乐大典》修复计划早在2002年初就已经提出,因为是国宝级文物,修复计划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对10名参加修复工作的人员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

  张平已经做了近30年的古籍修复工作,曾是古籍馆文献修复组组长,现在已经退休。言谈间他始终不疾不徐,大概正是做这行磨砺出来的“慢性子”。“干这行要有匠人精神,要精益求精,总感觉这样才对得起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贝。如果修坏了,那就是千古罪人。”

  2002年的7月,北京正经历着桑拿高温天的考验。而时任国图善本修复组组长张平更是对那个7月记忆犹新,因为当时他正顶着高温满北京城寻找永乐大典修复时要用的生丝。

  骑车、找布店、挨个儿问,拿样品对比……就这么奔忙了一个月,在百年老字号瑞蚨祥布料店里,张平终于找到了与永乐大典封面材质接近的生丝。从瑞蚨祥出来,看看被日头照得晃得耀眼的街面,张平这才觉出浑身燥热,“我那时候才领教了什么叫桑拿天。”

  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对书页修复材料的选取,《永乐大典》首开以文物作修复材料的先河。由于找不到满意的纸张,修复人员提出采用国家图书馆收藏的一批清代早期的“高丽纸”作为修复材料。张平说,这种“高丽纸”本身就是文物,目前生产技术已经失传,用一点就少一点。

  永乐大典有一册是无天头书,也就是整册书的头行字以上书页缺损。这是国图库藏永乐大典里损坏最严重、修复难度最高的一册书。修复时,这项艰巨的任务落在了杜伟生身上,他当时50多岁,是大典修复组里年龄最大、经验最丰富的组员。修复古籍善本,他干了近30年。

  掏补、咬合缝隙、粘贴……无天头书的修复是繁琐、细致的。杜伟生说,修复类似的善本,除了技术还要有心劲儿,“你只有从心底里珍爱它,才能不厌倦一干就是几个月的绣花活儿。”

  现任国图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介绍,《永乐大典》修复工作中,第一次提出了古籍修复“数据库”概念并开始推行。所谓“数据库”,就是把此次《永乐大典》的整个修复工作,包括修复材料、修复方法、修复原则的选择以及古籍进行修复的位置、时间、操作人员等所有的详细资料,全部记录下来,变成资料库,随同修复完成的《永乐大典》一同保存,为后来人的再次修复提供参考。

  “有时修复师要戴上口罩,不能喘气”

  上世纪80年代,在张平进入国家图书馆工作之前,馆内修复有著名的“三肖”——肖顺华、肖振棠、肖振邦。张平了解到“他们同为肖氏家族,不光会修书,还懂书。所以,如果像他们一样懂古籍,会修得更好。”古籍馆的另一位享有盛名的是与“三肖”同时期的“国手”张士达,他原先是琉璃厂的古籍修复师傅,鲁迅、郭沫若等诸多文化名人都曾慕名找他修古书,后来被古籍馆延请,培养了一众仍活跃在国内的古籍修复大师。

  张士达、“三肖”等师辈们的修复功力让张平叹服不已,其中,最有名的案例当属国宝古籍《赵城金藏》的修复。这是一套金代佛教大藏经,共计约7000卷。当它经历战火,被辗转运到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时,因为长期遭受水浸,近一半的经卷已是面目全非。许多经卷皱缩成一根根棒子,无法打开。有的长满黑霉,还有的一碰即碎。

  面对这令人一筹莫展的局面,师傅们的解决方案却举重若轻:一个字——蒸。将这些粘连在一起的经卷用宣纸包好,再包上一层毛巾,放入柳木笼屉里,像蒸馒头一样地蒸。这样,表层的经卷纸张可以被蒸汽慢慢润松,但又不会被水滴浸泡。每蒸几分钟,就取出经卷,用针或镊子慢慢地将其表层松软的部分一点点挑开,直到挑不动了,再放入笼屉蒸。这样循环往复,直到经卷全部被揭开。

  这项国内第一个大型文物修复工程开始于1950年,到1965年完成,前后用时16年。

  谈起古籍修复的过程、手法,张平如数家珍,“如同医生给病人建立病例档案,修复古籍首要的一步,就是根据古籍的破损情况确定修复方案,如果修补方案不科学,会对文献造成二次破坏。”其中,制订方案的过程就像“会诊”,会聘请古籍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一同为古籍诊断开方”。

  之后便是固定的修复套路,“遇到霉烂古籍,要先用同色纸将破损处补齐,然后用排笔在书页背后刷上糨糊,再粘上一层薄棉纸,拂拭平整,逐页依此进行。”“虫蛀书籍,先将要补的书页有字一面向下放在隔板上,在蛀洞周围抹上糨糊,用配好的同色纸对顺纸纹,按在蛀洞上,用左手按住,用右手依糨糊湿印把纸撕下。”

  受潮严重的书籍,极为脆弱,哪怕轻轻呼一口气都会让纸张碎开,“有时修复师要戴上口罩,不能喘气,旁边也不能有人走动。”

  “不遇良工,宁存故物”,向来是书画修复行业的准则。经过世代总结,修复师为古籍修复立下了“整旧如旧”“最少干预”“可逆性”“抢救为主、治病为辅”四大修复原则。

  修复古籍是个漫长的过程。“修复一本破损几十页的书,就需要一两个月。”古籍馆修复师胡泊告诉记者,现在他们手头正在修复的是清代乾隆皇帝的藏书“天禄琳琅”,共有3500余册,需要修复的300余册,“已经进行了两年多,但完全修好,大概要用近5年时间。”

  “不敢买外面的淀粉,怕损坏古籍”

  在浩如烟海的存世古籍中,“天禄琳琅”的尊贵清朝皇家地位无可取代。

  据介绍,两年多前开始修复的“天禄琳琅”主要以线装书为主。这些典籍初到国图时有些无编目,部分还遭过水浸,保存状况不太好。目前有10%即300多册破损严重,达到一级破损程度,也是修复的重点。

  国图资深古籍修复专家、“天禄琳琅”修复组核心成员朱振彬解释称,当书叶的鼠啮、虫蛀、粘连面积达到40%以上,或者酸化的PH值在4以下,就可定为一级破损,“酸化严重的,一动就会掉渣儿”。

  配纸,是将这些纸面上的方案渗透到古籍修复中的第一步。要做到“修旧如旧”,补纸首先得用旧纸,薄厚、纹理、工艺越接近越好。如果纹理不一样,纸跟纸会“较劲”,补出来的书凹凸不平。

  所用修复材料必须讲究,确保“纯天然”。为此,修复师需要练就“十八般武艺”,最关键的是要有双巧手——他们会动手将橡碗子(橡树籽)或茶叶煮成泛黄的汁,将纸张浸入其内,然后挂起来晾晒,这样染制的补纸淡雅古朴,对古籍没有丁点儿坏处。“不敢随便在外买纸,不知道是否会添加其他成分。”朱振彬解释道。

  “小麦淀粉外面也有卖的,我们也不敢买。怕里面添加了其他东西,会对古籍有损害。”朱振彬说,每一道工序,修复师都要亲力亲为。

  传世数百年的古籍也碰不得半点化学制品及含酸原料。甚至连调糨糊的水,也都讲究到只用蒸馏水或纯净水。

  此外,作为清宫藏书,“天禄琳琅”上的函套锦缎都是纯真丝制成,不混有任何化纤成分。而国图最近准备在外采购时,发现好几个厂家出产的锦缎多少都含有化纤成分,这让负责筹备的工作人员颇为费神。

  关键靠手艺。“自非向明举之,略不觉补。”若不是举书对着光亮,根本辨不出补过的痕迹,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早有提及古人修书的工艺境界。古籍修复林林总总近百道工序,每本书常用的有几十道。

  “伤重”的古籍,着实考验修复师的耐心。朱振彬修补过虫蛀严重的一部书,书叶被蛀出几百个洞,跟筛子眼儿似的。“麻约约的,见了都会起鸡皮疙瘩。”这样的书叶,普通托裱几分钟就能搞定,但国图的修复师,需要一个洞一个洞地补,还要扯出纤维,与补洞边缘微搭。即使资深专家也得大半天才能补一页。

  遇到粘连严重的,修复师会把古籍包裹好,放在竹笼屉里熏蒸,用腾腾热气将粘连在一起的胶质物或老墨软化。这时的修复师,又成了站在笼屉前的“大厨”,他得控制好火候。据称,光这一道工序,就在国图这个环境,也得三五年后才能上手。

  此外,有些古籍修复前已经发霉,打开后霉菌飘在屋里,这种工作环境也让“过敏”成了古籍修复师的职业病,老爱打喷嚏。“有的书打开,那土呼一下扑过来;还有絮化的纸屑,毛儿特多,钻到鼻腔里特别痒。”朱振彬回忆,上世纪90年代修明刻本《阙里志》时,因书絮化严重,组里几名同事都因过敏而面部红肿了好几天。

  朱振彬说,“天禄琳琅”修复中强调“保真”,如有残缺部分,修复师也不会给它加字、补栏,而以往,划栏补字是前人修复时的“常态”。

  “做古籍修复工作,不能大喜大悲”

  国图馆藏珍贵古籍《天禄琳琅》的修复工作已经正式启动两年多。这是国图建馆以来继修复《赵城金藏》《敦煌遗书》《永乐大典》《西夏文献》之后,又一项大型古籍修复工程。《天禄琳琅》是乾隆皇帝的藏书精华,国图文献修复组的19位古籍修复师计划用3到5年,修复国图馆藏的270多部、3500多册中的1/10。

  据国家图书馆最新统计,全国包含图书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博物馆等在内的公藏单位有3800多家,拥有古籍总量超过5000万册。而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以来,全国博物馆、图书馆内部的专业古籍修复人员已从不到100人增长为现在的近700人,却仍无法填补人才缺口,修补的速度远赶不上书籍折损的速度。

  朱振彬的工作台上摆着刚刚修补好的《天禄琳琅》中的一卷,当记者感叹整部书像没修过一样时,他显得特别高兴:“修补古籍,如果听到别人夸赞,‘像新的一样’,对我们来说是莫大的讽刺。最好的赞扬,就是‘像没修过一样’。”

  年过六旬的杜伟生,头发花白,目光却犀利明亮,带着常年修书磨砺出的老练精准。大英博物馆处理馆藏敦煌遗书,曾使用过塑封、丝网加固等方法,甚至为了上墙考虑,将原本图卷并不规整的遗书拉平装裱上墙,对遗书本身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提起这些杜伟生连连摇头。杜伟生回国后全面展开《敦煌遗书》修复工作时,不破坏古籍原貌的“最少干预原则”贯穿了修复全程。

  朱振彬屡被问及修复人才最需要具备什么素质。

  “当然首先要坐得住。但很多人包括一些记者,会以为搞修复只需要坐得住。”朱振彬略显无奈,“我们招收的人才中,有学化学的,有学印刷的,也有学美术的……需要各方面知识的融合,更要爱古籍。”

  “我们现在最看重心理素质,最重要的是,不把生活中的情绪带进工作。”朱振彬和杜伟生不约而同地提到这一点。

  “一定要耐得住性子。必要的时候,大气都不敢喘一口。”杜伟生曾修复过一件破碎成300块残片的手卷,正屏息凝神拼补得头晕眼花,身边一位同事撂下一摞古籍,掀起的气流直接将残片翻转乱了……

  这样重头来过的瞬间,对修复师来说是古籍修复工作中最“惊心动魄”的时刻。

  “很多人就觉得做这个有一些传奇的经历,其实做这个工作恰恰很平凡,做古籍修复工作不允许心情有大喜大悲,这都对书不好。要求修复古籍的人要平和。‘心静如水、心细如发’。”朱振彬总结道。

  虽然人员数量翻倍,但“古籍修复还得要口传心授。古籍修复有些东西是潜移默化的,必须要坐在师父旁边,靠师父传、帮、带,潜移默化得到提高,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培训就能够达到的,培训的只是入行必需的基础概念、基本操作规程。”

  2012年,杜伟生被选为第4批国家非遗项目古籍修复技艺传承人,年过60的他现在虽然已经退休,但还在图书馆作为返聘人员带徒弟。每天下班后,他喜欢上上网,查查有关的资料。对这份全国从业人员不足700人、需要长期坐冷板凳的工作,他依然热爱如昔。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7月08日第11版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中国“非遗”保护变迁:从“田野笔记”到数字档案
下一条: ·全面提升非遗保护专业化水平
   相关链接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王晓宇 潘思薇]新疆面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陈岱娜]自我经营、性别与边界:社区语境下的非遗传承人现状探析
·[杨文]知识生产与制度赋权:中国非遗传承人制度的当代实践·[孙立青]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媒介呈现的问题与对策
·[罗婷]我国少数民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保护现状及云传承机制研究·非遗传承人冉艺飞:传承古技艺助力脱贫攻坚
·[孙正国 熊浚]乡贤文化视角下非遗传承人的多维谱系论·湟中堆绣传承人:坚持30载只为传承民族文化
·非遗传承人赵树宪:当下是非遗最好的发展时期·2017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情况报告
·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优秀成果(上海高校专题)展在京开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分布大地图
·非遗传承人衡阳张紫映与世长辞·新生代非遗传承人的“刻版”生活
·回归生活,才算存活——非遗传承人的无奈与希望·访非遗传承人·雕漆马宁
·敖朝宗:六十年钻研青铜器修复术的国家非遗传承人·项兆伦:传承发展传统工艺要“用”字引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