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陶立璠]“梁祝”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作者:陶立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07-26 | 点击数:10486
 


  《梁祝传说》是2006年第一批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文学代表作之一,当时的申请保护地是江苏的宜兴,浙江的宁波、杭州和上虞,山东的济宁和河南的汝南。在此之前,笔者曾经到过汝南和宜兴,考察那里的梁祝文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还将宜兴命名为“中国梁山伯祝英台之乡”,将汝南命名为“梁祝文化之乡”。国家名录在介绍四省六地的《梁祝传说》时,作了这样的推介:“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它以提倡求知、崇尚爱情、歌颂生命生生不息的鲜明主题深深打动着人们的心灵,以曲折动人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奇巧的故事结构而受到民众的广泛喜爱。梁祝传说和以梁祝传说为内容的其他艺术形式所展现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中国民间文学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还说“梁祝传说自1600年前的晋代形成以来,主要流传于宁波、上虞、杭州、宜兴、济宁、汝南等地,并向中国的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流传辐射。在流传的过程中,各地人民又不断丰富发展传说的内容,甚至还兴建了众多以梁祝传说为主题的墓碑和庙宇等建筑。此外,梁祝传说还流传到朝鲜、越南、缅甸、日本、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其影响之大在中国民间传说中实属罕见。”纵观如上推介,我们可看到《梁祝传说》具有如下特点:首先是这一传说历史悠久,流传千年以上;其次是流传地域很广,不仅在中国各地区、各民族中广为流传,而且传播到“汉字文化圈”的许多国家;其三是以梁祝传说为内容的各种文学艺术体裁介入,形成壮美的梁祝人文景观;其四是由于传说的深入人心,在全国各地形成众多的梁祝文化遗迹;其五是梁祝传说的研究历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研究成果累累。这一研究对中国传说学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中国不仅是民间故事大国,同样是民间传说大国,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传说学的建构中,《梁祝传说》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问题回到《梁祝传说》的传承与保护上。《梁祝传说》已经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且有了它的保护单位和保护地。但是如果我们从其传承和保护的角度考察,就会发现,当我们检阅国家名录的代表性传承人时,却发现这一流布极广的《梁祝传说》,居然没有它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这里所讲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是指《梁祝传说》的创造者或这一文化的持有者的身份是不明确的、或者是缺位的。我们不否认在江苏宜兴,浙江宁波、杭州和上虞,山东济宁、河南汝南以及广大的汉族和民族地区,存在《梁祝传说》的口头传承,有大量的《梁祝传说》作品保存,不论是哪种形式的讲述或歌唱,也肯定有不少的传承人在讲唱这一故事。遗憾的是他们的传承现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梁祝传说》的生态环境没有得到正确的反映。正是因为《梁祝传说》的保护主体是不明确的。因为《梁祝传说》的保护主体不是这一传说的传承人或传承群体,所以最后的保护必然落在政府职能部门,各级的文化厅局、文化馆站成了保护单位。显然这一现象是不正常的。

  大家知道,民间文学的特点是口头讲述,它是由传承人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真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间文学。它不含有物质文化的因素。在目前设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分类中,除民间文学外,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和游艺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都含有物质文化因素在内。正因为民间文学有它特殊的口头传承形式,所以没有传承人的民间文学是不可思议的,没有国家级名录项目的传承人更是不可思议。如果现状是这样,那么既使《梁祝传说》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也很难得到有效的传承保护。在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为这不只是《梁祝传说》存在的问题,而是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共四批1517项,其中民间文学有154项,包括了神话、传说、故事、歌谣、长诗和英雄史诗等。在这154个项目中,传承人的情况如何呢?事实是,凡是少数民族的代表作,大都有国家级传承人,有的还不止一位。相比之下,汉族的民间文学代表作,大部分没有国家级传承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主要是许多少数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民间文学的传承保持着口头传承的习俗。比如《梁祝传说》这样的作品,至今少数民族中仍然在传唱。在云南大理洱源白族地区流传的《读书歌》,就是根据《梁祝传说》传唱的,形式是白族“打歌”。《读书歌》不是散文体的讲述,而是韵文体的歌唱,也就是长篇叙事诗。其故事情节和汉族地区流传的《梁祝传说》基本相同,但人物、情节、环境都有了许多变化。故事中的梁山伯、祝英台是结拜兄弟;他们同游点苍山观音寺、本主庙,请方先生做老师;没有学堂,自己动手盖学堂,造桌椅;自己挑水、做饭;十八相送的情节被改为下棋、弹琵琶展示梁祝爱情。广西的壮族、瑶族、侗族,贵州的苗族、水族,四川的土家族,福建的畲族等民族中都有《梁祝传说》流传,传承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大都是韵文体的歌唱,这和少数民族的歌唱传统有关。这就是说,《梁祝传说》无论是在汉族或少数民族地区,是有传承人的。

  在中国民间传说类作品中,《梁祝传说》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兼有人物传说和地方风物传说的特点。传说的流传突破地域、民族和国家界限,传播面很广,影响最大。这是因为它的主题是爱情纠葛。这一纠葛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在封建婚姻至酷下,对美好婚姻的追求,是那个时代青年男女对婚姻价值的期盼和追求。正因为如此,《梁祝传说》才为民间所喜闻乐见。今天的时代完全不同了,婚姻自由使《梁祝传说》失去传承的社会和思想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梁祝传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价值,文化史价值和审美价值。通过对《梁祝传说》的保护,留住记忆、留置历史,可以使我们的后代知道我们的祖先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对于婚姻生活是怎样处理和思考的。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为什么要保护,保护什么,怎样保护。为什么要保护是一个理论问题,相对比较好解决。但保护什么,为什么保护的问题就没有那么简单。目前民间文学代表性作品的保护,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传承保护,即保护什么。传承保护最棘手的问题又是传承人的保护和传承生态的保护。比如宜兴作为《梁祝传说》的保护地区,这一传说的传承人有多少,传承现状及传承的生态环境如何。像梁祝这样家喻户晓的传说,既然这一传说已经进入国家名录,即便没有国家级的传承人,也应该有省级和市级的传承人。像今天这样的“梁祝文化论坛”应该有它们的身影,应该听到他们的声音。但是没有,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因为没有传承人的传说,是否能得到有效地保护,是值得质疑的。如果保护的主体消失了,那么此类传说还能不能传承下去,也成为问题。我们知道宜兴是有《梁祝传说》的传承人的,分布在村落和社区,建议在普查的基础上,绘制出这一传说的民俗地图,标明传承村落、社区,传承人,传说遗址保存地等等。如果能绘制出全国《梁祝传说》地图,不仅对传说本身的保护意义重大,而且对研究梁祝传说的产生、流传、变异也是大有益处的。其次是传说遗址的保护。宜兴有许多《梁祝传说》遗址,这些遗址是在《梁祝传说》传承过程中形成的,是传说的物的见证。全国有许多梁祝文化的遗址,许多地方还出现了梁家庄、祝家庄、马家庄,梁祝读书处、梁祝坟墓等,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实有其事其人,无论如何都表达着传承者对传说价值的的认同。最后是《梁祝传说》的研究,研究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但是如果将活生生的民间传说,变成书斋式的学问,以研究取代保护,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梁祝故事本是一种地域性传说,但是它又突破地域界限,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具有了跨地域的特征,而且在传承、传播过程中形成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这对梁祝文化的传播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另外,这一传说穿越了太长的历史时空,留下太多的文献记载。最近读宜兴路晓农先生的大著《梁祝的起源与流变》,并为该书写了序。路晓农先生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细致的田野作业,梳理文献,考证古籍,认为“宜兴梁祝,记载最早;宜兴梁祝,记述最丰;宜兴梁祝,遗存最多”。我很赞赏路晓农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也很赞赏他的观点。如果真是这样,宜兴在梁祝传说的传承与保护中,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梁祝文化旅游节和观蝶节是宣传《梁祝传说》的很好的方式,而保护《梁祝传说》传承主体——传承人,更加重要,保护这一传说的传承生态,更是十分艰巨的重任。我们寄希望于宜兴,宜兴应该像制作紫砂壶一样,创造出《梁祝传说》保护的品牌。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岳永逸 张睿萌]视频化时代的节庆与曲艺
下一条: ·[杨杰宏]南方民族史诗的类型问题探析
   相关链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2024年3月17日上午9:00)·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