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学术传真

首页动态·资讯学术传真

纪念“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启动30周年
——中国民协召开座谈会
  作者:刘洋   摄影/图:张志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6-06 | 点击数:3473
 

“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启动30周年座谈会人员合影 张志勇 摄

  2014年5月28日是“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启动30周年纪念日,为此,中国民协召开座谈会纪念这一跨世纪的文化工程。刘锡诚、贺嘉、李耀宗、陶立璠、陈子艾、赵书、万建中、安德明、刘晓路、朱芹勤等各集成卷本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以及对三套集成做过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出席座谈会,畅谈三套集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对于学科建设的意义以及编纂三套集成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深刻记忆。

  三套集成包括《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和《中国谚语集成》,其搜集整理工作始于1984年。1984年5月28日,由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民研会(中国民协前身)联合签发了《关于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通知》(文民字(84)808号),简称“808号文件”,该文件和同时发出的《关于编辑出版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意见》、1985年11月中宣部《转发民研会〈关于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第二次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中宣办发文〔1985〕1号)以及1986年5月第三次集成工作会议制定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纂总方案》,成为三套集成工作的总的指导性文件。中国民协是搜集整理、编辑出版工作中的主力军,为此投入了巨大的劳动,付出了无数的心血。2009年三套集成的省卷本部分全部出齐,省卷本90卷(计1.2亿字),地县卷本(内部出版)4000多卷,总字数逾40亿。它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普查、广泛搜集的基础上,按照“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原则编选出来的,是具有高度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的中国各地区、各民族民间故事、歌谣、谚语优秀作品的总集。从开始搜集整理到省卷本出版完成历时25年,这25年的艰难跋涉,砥砺前行,造就了中国民间文学的辉煌巨作,其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值得所有民间文学爱好者、研究者永久铭记。

  “三套集成工作是具有重大意义、彰显民族辉煌的事件。”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在致辞中说,三套集成中倾注着民间文艺工作者的汗水、情感、智慧,彰显着他们的文化自觉,也表现着他们对民族民间文化的热爱,他们的功绩值得铭记。

  “三套集成是前无古人的中国民间文学总汇,其编撰工作是中国民协60年来工作中的大事,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创举,这种工作在将来很难再有,意义重大,30周年纪念会议非常有必要,很有价值。” 中国文联研究员刘锡诚在谈到三套集成的价值时这样说。在三套集成工作的组织、启动阶段,刘锡诚对普查、采录、编纂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编纂原则作了学术层面的思考,他对三套集成的性质给出了明确的定位:“三套集成不是一部文艺读物,不是一部适合思想教育要求的读物,而是一部具有高度文学欣赏价值,又具有高度的学术研究价值的民间文学总集。”今天呈现在世人眼前的三套集成,是对这一定位的完美诠释。

  “三套集成不仅是艺术的、情感的、鉴赏和审美的,也是历史的、社会的、民族的和传统的,研究作家文学的方法、视角、观点及理论等均可纳入文艺学学科,而对民间文学的研究则是民间文艺学难以单独胜任的。尽管三套集成属于纯文学的范畴,但其毕竟来源于民间的社会生活,本身的特质远远超越了文学本身,为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可能。”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万建中曾经撰文从学术研究角度深刻解读三套集成的意义。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为开创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现在已进入了研究民间文学条件最好的时期,他认为将三套集成编纂工作过程的口述史等衍生课题纳入学术话语系统之中乃当务之急。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李耀宗是《中国谚语集成》的副主编,他在会上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作诗一首:“千古长存价值观,无余一览铸民间。江山代有奇书显,最是斯成绝后前。”他认为,《中国谚语集成》既唤醒了亿万民众对谚语瑰宝的自觉珍视,更积累了自觉地大规模抢救性保护此类文化的成套经验。他更惊喜地看到,“谚语保护”势头并未就此止步:2010年岁末,中国民协接踵上马更为声势浩大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其中“谚”库工程,立足全国集成普查所有县卷本等,更是广集个人藏谚。“民协此库,规模之巨、内容之丰、检索之便、功效之奇,皆堪称人类民间语言‘总汇’之最!”

  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张志学在总结时表示,三套集成是中华大地上的一座民族文化长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脉,这次30周年纪念会探讨和再认识了它无可比拟的价值,了解了它对于中国文化史和民间文学学科的作用,未来中国民协还将继续努力,启用更加多元化的方式来有效地利用和保护这座文化长城。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2014年05月30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5年度课题指南:中国文学
下一条: ·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30年后再出发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目录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
·[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
·[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
·[孙华月]网络语境下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机遇·[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秦选涵]论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的审美理想与实践逻辑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刘文江]《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甘肃卷》相关文献的编纂与传说学四个基本理论命题的实证
·[梁家胜]论数字时代民间文学的开源性·[黄景春]民间文学研究向田野要什么?
·[胡南]回到人的立场·[符腾]浅论《搜神记》民间文学的小说编成之我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