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刘志琴]从本土资源建树社会文化史理论
  作者:刘志琴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2-02 | 点击数:13982
 


【内容提要】 社会文化本身乃是人类社会共有的现象。它融通物质生活、社会习俗和精神气象,从上层和下层、观念与生活的互动中,揭示社会和文化的特质,对历史悠久、积累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来说,更具有本土特色和发展的优势。生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不同国家、种族和地区的人们,都需要吃饱穿暖,而理解却有不同。中国人对“生活日用”的理解,看重的是物与物的关系以及人对物的感知,自古就有百姓日用之教。从生活日用中提升概念,是中国人思维的特征。传统中国为礼俗社会,礼与俗分处于国家与民间的不同层次。俗一旦形成为礼,上升为典章制度,就具备了规范化的功能和强制性的力量,要求对俗进行教化和整合。礼俗整合的后果,使得礼中有俗,俗中有礼,礼和俗相互依存,双向地增强了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渗透。礼俗互动是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特色。

【关 键 词】社会文化;生活日用;礼俗互动

【作者简介】刘志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一、走上人文学科前沿的社会文化史

  史学在人文学科中是历史最悠久、知识最密集的学科。它涉及人类生存、发展的广阔领域,既有物质的、制度的内容,又包括非物质的精神活动和风俗民情。改革开放后,随着文化史和社会史的复兴,史学研究突破既定的框架,表现出生气勃勃的活力,以丰富的题材和多向度的视角,刷新了史学的风貌,史书从枯燥无味的说教,变为生动具体的叙事。

  文化史本是历史学和文化学交叉产生的综合性学科,它是在近代中国形成的新兴的学术领域,既有与社会史共生、共荣的特点,又各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知识系统。伴随学术的积累和开发,各个专业之间经常交叉,到一定程度发展出边缘学科乃是现代科学发展常有的现象。在法学与哲学之间兴起的法哲学,对法学的发展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建构;从语言学与哲学交叉中产生的语言哲学,被认为是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一种突破。尽管这些新兴学科还很稚嫩,有的还存在学术分歧,但毫无疑义的是,它以跨学科的长处,提出新的见解,愈来愈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近年来在国外兴起大文化史的概念,国内有社会文化史的兴旺,不同国家有相似的学科出现,说明社会文化本身乃是人类社会共有的现象。社会文化融通物质生活、社会习俗和精神气象,从上层和下层、观念与生活的互动中,揭示社会和文化的特质,这对历史悠久、积累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来说,更具有本土特色和发展优势。

  在当前的社会文化史著述中,普遍存在叙述烦琐、细碎的现象,有的按词条堆砌材料,进行简单的描述。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对象大都是具体的细节,但这不等于研究的碎化和支离,能不能对零散、割裂的资料进行统合研究,关键在于是否有理论的支点,这是建构学科大厦的重要支柱,有了理论来搭桥架屋,那些零散的砖石、瓦块才能成为有机的整体。

  西方人类学、新社会史、大文化史、民俗学等最新理论和方法的引进,对正在发展的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起了重要作用。杜赞奇的《文化、权力与国家》、周锡瑞的《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孔飞力的《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等著作中译本的出版,在学术界有热烈的反响,也有人尝试借鉴其研究方法,并取得丰硕的成果。一般来说,作为人文学科,有它普遍的法则,可以在不同的国家、民族中发挥作用,然而,基于西方文化背景形成的学术话语,未必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如在西方民俗学中把渔猎民族的神职人员都叫萨满,可在中国,这一名称特指通古斯族的神职,用西方的萨满信仰来分析满族的萨满信仰,就会发生错位。中国自古以来的礼俗观念和礼治,在西方也很难找到相应的词汇。

  一门学科的建构首先要有科学的概念,而概念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有时通行已久的概念,也会经受新形势的挑战,当前哲学界关于有无中国哲学的争论,就源于哲学概念的不确定性。一个概念会关系一门学科的盛衰,这是新学科尤需重视的经验。

  哲学史本是外来学科,“哲学”一词也是古希腊的用语,19世纪末由传教士引进,成为西学的话语之一。而对“哲学”概念做出最早解释的是王国维,说“夫哲学者,犹中国所谓理学云尔”;又说“哲学为中国固有之学”①,将西来的哲学等同中国的理学。这说明中国学者最初是参照中国传统思想来认识哲学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胡适,其《中国哲学史大纲》成为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可这部著作在金岳霖看来,“难免有一种奇怪的印象,有的时候简直觉得那本书的作者是一个研究中国思想的美国人”。②胡适不仅把中国哲学史写成西方化的哲学史,其笔下的哲学史与思想史也难分难解,此种套用西方哲学概念和框架写就的中国哲学史,对中国学人来说,既不生疏,也不熟悉。许多哲学概念,如感性与理性,个别与一般,存在与本体,假设与实验,唯物与唯心,等等,是中国传统典籍从未应用的语词,在观感上是陌生的,在内容上却依然相识,因为阐述的对象和内容仍是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所以这一新型的学说对中国人来说是不生不熟,从这方面说,中国哲学史从一诞生就成了夹生饭,这也势必带来不良的后果。

  用西方哲学的观念和方法解释中国思想家的思想,这一思路主导中国思想史研究,造成思想史与哲学史的边界长期混淆不清,直到近几年才有将这两者相区别的自觉。试看现代著名的思想史或哲学史的著作,如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新编》,侯外庐的《中国思想通史》,钱穆的《中国古代思想史》,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杨荣国的《中国古代思想史》,等等,诸多著作是哲学史又似思想史,是思想史又似哲学史。这两者所以很难区分,是因为思想史用以分析对象的概念、阐述的体例和框架与哲学史大同小异,学术词语极其相似,所以这两者既有分别而又分别不清,这已成为当今中国哲学史的通病。

  一门学科发展一个世纪,竟然遭遇是否具有合法性的诘难,哲学面临如此重大的困境,自然也成为思想史的困惑,因此提出为中国哲学寻根、中国思想的根在哪里的问题。呼声最高的是贴近生活,建立中国的理论体系。汤一介提出,从中国典籍中发掘解释系统,创建不同于西方的解释学;李泽厚将生活提高到新高度,认为生活是历史的本体;黄玉顺则把传统儒学归结为生活儒学;葛兆光认为思想史应扩大到一般知识和民间信仰的范畴。③从当代哲学的自省中,可以看到生活研究对中国思想形成的重要价值。

  20世纪西方文化哲学的一个重要倾向,是将日常生活提高到理性层次来思考。胡塞尔对“生活世界”的回归,维特根斯坦对“生活形式”的剖析,海德格尔有关“日常共在”的观念等等,表明一代哲人均把注意力转向日常生活的研究。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将人类文化的外显形式与深层的价值内核结合起来考察,体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深化的趋势。

  社会文化史既以研究生活为本,责无旁贷地要担当从生活中建构中国文化观念的系统、建立自己的学科理论的重任,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必将丰富甚至改写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社会文化史也因此走向人文学科的前沿。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4年12月01日 08:06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廖可斌]回归生活史和心灵史的古代文学研究
下一条: ·[杨雪云]空间转移、记忆断裂与秩序重建
   相关链接
·[邹艳梅]明清之际奉教士人的丧葬礼俗观研究·[杨涛]礼俗互动:地方民众何以融入地方节庆文化建构
·[王会珍]殡葬改革背景下鲁南农村丧葬礼俗的变与不变·[邵凤丽]礼为俗用:功能导向下“礼仪文体”的流变
·[高洁宜]由俗至礼:探析乡村移风易俗中的贺号习俗·[白廷举]仪式实践、礼俗互动与文化认知
·[龙晓添]民间礼书:仪式叙事与礼俗实践·第38期敬文沙龙在京成功举办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8期活动预告(2023年3月19日下午14:30)·[胥志强]现代民俗学中的礼俗互动问题
·[卢锐]析毫剖厘:家庭民俗学视野下的“云阳面业”家庭成员的自我民族志·重视民间工艺的社会文化建构作用
·[王素珍]民俗学的制度与礼俗研究谫论·[岳永逸]风俗与民俗: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史学根性和民族性
·[包汉毅 桂书杰]德国民俗学史上的“礼俗互动”·[张士闪]礼俗之间:黔东南光绪十四年《瑶白婚俗改革碑》解读
·[张可佳]明清时期河南浚县碧霞元君信仰的载体及其功能·[邵凤丽]礼俗互动视野下祭祖礼仪文化内涵的历史传承
·[钱寅]论礼俗传统中祭祀与婚姻的关系·[龙晓添]民间礼书:仪式叙事与礼俗实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