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张辉]文体即意义?
——试论穆齐尔、尼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回答
  作者:张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2-02 | 点击数:3337
 


    摘要:文体与意义具有非常重要的关联,这是被普遍接受的事实。而小说家罗伯特·穆齐尔和诗人哲学家尼采,则以他们的卓越写作实践进一步提示我们,不仅要在文体与意义之间进行思考,而且要特别关注此二者所存在的“重合”与交融现象。为此,我们有必要进入“文体即意义”——这一看似极端而又深具内涵的特殊情形。主要以长篇小说名世的穆齐尔为什么对“随笔体”格外情有独钟?哲学家尼采又为何不愿仅以论文体进行惯常的哲学写作,而要刻意进行林林总总的文体实验?这两位富于对照性的杰出作者,不遗余力地试图突破既有文体的规定性,究竟有何思想动因和目的?尝试回答上述问题,不仅可以为打通文学与思想史研究寻找一个有意义的新人口,而且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层面重建诗与哲学的对话关系。

  【作者】张辉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

  【关键词】文体;意义;文学;思想史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第34-43页
 


↓阅读全文,请下载PDF附件↓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2014年12月01日 15:22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富晓星 张有春]人类学视野中的临终关怀
下一条: ·[陈晓阳]“子孙的自画像”:祖先图像的视觉人类学解读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目录
·[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鞠熙]狐仙故事与北京城的宇宙论意义
·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王尧]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邓启耀]相、义、法:民族艺术的认知与研究方法
·[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郑新胜]关于民俗审美问题研究的思考
·[赵屾]寺庙楹联“白贲无咎”的审美意蕴及其对中国新文学审美建构研究·[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
·[张子健]浅析泰伯形象的政治隐喻意义·[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
·[张丽]“合欢枝”:竹枝词生成、演进、流布中的两体文学特质·[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
·[于佳卉]“历史的截面”:尼山萨满故事成型年代考·[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
·[杨俊安]文学与民俗的交融:《窦占龙憋宝》中的民俗生活·[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