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李子贤]被固定了的神话与存活着的神话
——日本“记纪神话”与中国云南少数民族神话之比较
  作者:李子贤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8-10 | 点击数:11810
 

 

内容提要:云南与日本存在着许多共同的古文化要素及神话母题,云南少数民族至今仍存活着吟诵出来的神话史诗,与“纪记神话”有某些相似之处。二者不仅在内容上有许多共同特点,而且都具有若干活形态神话的特征。本文从神话学、原始文学、文化生态学的角度,通过比较,寻觅“纪记神话”写定之前日本古代神话的存在形态与原始面貌。
关键词:纪记神话;云南少数民族神话;存在形态;古文化要素;文化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1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913(2000)01-0074-06

 
 
日本在8世纪就出现了《古事记》、《日本书纪》这样用文字将神话系统、完整地写定下来的古籍,在东亚各国中是不多见的。这充分表明了在“记纪神话”写定之时,日本神话的丰富、多样性,以及神话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支配地位。日本古代神话成书以后,当有一段文献神话与活形态神话的并存期。应当说,在“记纪神话”成书前后,人们不难看到日本古代神话的原始形态——即存活于某种特定文化生态系统中的活形态神话,也不难理解神话所述的一切。但是,随着历史的流逝、时光的推移,曾经存活于日本民间的许多活形态神话渐进消失,加之“记纪神话”是用中国汉字记录写定的,其中许多神名、神物、神话中的地名等都只能用汉字记音,而不能准确地表述其原义,因此,后人就难以对其作出准确理解,有些可能成了一堆“哑谜”。至于“记纪神话”是怎样形成的,其原始形态如何,若研究视野有局限,就更加难以探讨了。
自本世纪以来,尤其是50年代以后,以日本学者为主力的世界许多神话家,已对日本“记纪神话”作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10多年来,日本神话的研究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术视野、理论层次、研究方法都上了一个新台阶。(注:松村一男:《日本近十年神话研究》,《思想战线》1997年1期。)笔者对“记纪神话”的内容尚未进行过深入研究,不敢冒昧奢谈。这里,对“记纪神话”写定之前的存在形态及特征进行初步的探讨。因为云南与日本存在着许多共同的古文化要素;云南与日本共同存在着许多独特的神话母题;云南各少数民族至今仍存活着吟唱出来的神话,与“记纪神话”有某些相似之处;云南不仅有活形态神话、口头神话及文献神话,而且在藏、彝、白、纳西、傣等民族中,仍保留着活形态神话与文献神话并存的格局;云南至今还可视为一部活的文化史,是世界罕见的民俗文化宝库。因此,可否从原始文学、文化生态学的角度,通过比较,寻觅“记纪神话”写定之前日本古代神话的原始面貌?这显然具有假说的性质,希望得到相关学者的指教,以便笔者对此作更深入的思考。
 
 
写定于8世纪的“记纪神话”,尤其是《古事记》神代卷,是在大化大革新之后古代皇制已经确立、日本统一国家业已形成的背景下,为了确立天皇“万世一系”、天皇即国家、天皇是“现人神”等思想观念而将日本古代氏族神话(主要是天皇系氏族神话)上升为民族神话、国家神话的。虽然如此,“记纪神话”显然是在当时民间流传或已被写入《帝纪》、《旧辞》中的神话之基础上,加以选择、编纂而成的。应当说,它仍然保留了日本古代神话的基本面貌。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吕凤棠]宋代民间的佛教信仰活动
下一条: ·[张玉梅]中国古代舞蹈教育流变
   相关链接
·[高志明]存在形态:一个认识神话的维度·[董秀团]云南少数民族神话中的女性意识及其传承价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