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萧放:胜芳现象值得关注
  作者:萧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5-29 | 点击数:5069
 


  南有苏杭,北有胜芳

  2011年8月13日至15日,亚细亚民俗学会中国分会同仁应河北廊坊胜芳古镇管委会邀请,前往胜芳考察中元节河灯会及相关民俗,并参加胜芳镇与亚细亚民俗学会等单位组织的“中国传统节日保护与胜芳古镇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

  胜芳在北京、天津与保定之间,距北京只有120公里,离天津70公里。从前这里水域宽阔,属于白洋淀以东的洼淀地区,称为东淀或胜芳淀。胜芳历史悠久,在春秋末期,已有村庄出现,当时称为“堤头村”。战国时期改名武平,北齐又改名为渭城。苏东坡父亲苏洵曾在文安县任主簿,将南方的水稻与莲藕种植技术引入本区,该地夏日如同江南,稻浪滚滚,菱荷飘香。人们对此发出“胜水荷香”、“胜水流芳”的感叹,胜芳由此得名。民间还有“南有苏杭,北有胜芳”的美誉。历史上的胜芳属于水陆交通的要区,《文安县志》称:“水则帆樯林立,陆则车马喧阗,百货杂陈,商贾云集”,是京津地区物资进出的重要转运地。在100多年前就有400余家商铺,仅钱庄就有30余家,是京畿地区的著名商埠。胜芳人依水而生,当地传统行业是苇行与渔行,这两大行业曾经是地方民众的主要生计来源。胜芳古镇围绕着民生主业形成了独有的文化生态,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强烈地感受到胜芳文化的独特魅力,如果说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要确定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话,胜芳是华北地区难得的传统与现代和谐共处的文化生态区。我是第二次来胜芳,这次调查虽然暑热难当,但对胜芳传统文化的鲜活印象深刻。

  说不尽的花会

  胜芳是工商兼备,移民汇聚的古镇,古镇人的社会结构常以“会”的形式出现,胜芳花会闻名遐迩。胜芳花会分陆地花会与水上花会两类:水会是渔民举办,时间在五月十三,祭祀关公。水会已经失传;胜芳陆上花会在历史上有72道,由苇行(亦称草行)人举办,花会祭祀主神是火神,传统祭祀时间是六月二十三。直到今天,胜芳仍有30档花会,这些花会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但摆会的时间改为正月十三到十五。摆会由胜芳乡艺总会负责,当地人称乡艺总会为“大会”、“杠会”或“总会”。下面各档花会称为小会。据现任大会会首王志计介绍杠会在明朝初年即已出现,出会行走各档花会有固定的位置,总会大旗在前,作为旗门;其次是炮会,遇到要害处即放炮赶鬼;第三档是中幡会,为火神爷出殡扛幡;第四档是保婴会,专门负责收留花会期间走散儿童;第五档是跨鼓会,当地人说它是火神爷的耳朵,以锣鼓为火神开道。这五道花会是扛会的基本队伍,缺一不可。其他花会随后排列,最后是八人抬的火神驾,。花会行走路线固定不变,现在仍然如此。

  现存花会中我有幸见到的是武术会与跨鼓会。武术会在胜芳拥有盛名与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老年到少年,从干部到百姓都以胜芳武术自豪,在胜芳充溢着尚武习武的风气,习武的老者神清气爽,中年沉稳内敛,青年英气勃发,少年天真活泼,从人们的眼睛中看到的是平和与安定,这样的眼神不要说在城市里,即使是乡村也很难见到。武术给胜芳人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强壮与防身的技艺,更多地是心里的充实。这里的十余挡武术会仍保持数百年来免费教授武艺的传统,甚至还有师傅给徒弟置装、备办器具。小孩子八九岁就开始拜师学艺,师傅传授武艺时,首重道德教育,“学艺先学礼,习武先习德”。学艺的过程也是道德教化的过程。这次看到了东公平、同仁等武术会的表演,赤手空拳的对打与传统冷兵器的操练,腾挪奔越,一招一式,男女老少都是功夫了得,我们看到了民间武术的真功夫,从形体动作与相貌看,他们都是功夫演员的好料。

  跨鼓会,是鼓、钹的合奏,其间常四人配合摆出梅花的阵形图案,音乐节奏威武有力,具有战斗操练的特征,传说是明朝卫所军队遗留下来的军中战舞,应是可信的口头证据。我们在8月14日(农历七月十五日)晚上观看了镇上童子表演的跨鼓。当我们来到街道调节委员会办公室时(跨鼓会经常演练地方),小朋友开始穿上演出服,包上黄头巾,戴上有绒花地方头饰。都是孩子的妈妈在给孩子上妆。我问一个年轻的妈妈,你如何知道头饰的松紧,她说看小朋友的感觉。演出空间不大,二十多个孩子在前面表演,家长与我们考察人员在旁边观看,天气闷热,我们大汗淋漓,家长担心小孩热,有的在后面给孩子扇风,但那些孩子全神贯注,没有一个松懈。鼓舞表演非常专业,而这些孩子才练半年,他们周六周日下午6-8点练两小时。负责活动的王晟老师告诉我,小孩子的最大心愿是到北京表演一次,我在听到王老师不止一次地说到此事时,心里沉甸甸的,我能帮助孩子完成心愿吗?!

  元宵鸭子灯与七月十五荷花灯

  胜芳花会集中表演的时间是元宵节。元宵灯会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没有看过正月元宵节期间的摆会,但从资料中知道那是胜芳人一年中的盛会。我曾经在韩国东亚灯会的国际研讨会上介绍过胜芳,当然那时我还没有到过胜芳,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是在网上看过胜芳相关灯品,这次到胜芳见到胜芳花灯协会会长牛俊启老师,牛会长告诉我,那网上的灯品不是胜芳自己的独特产品,胜芳灯品以小巧为特色,传统灯品有鸭子灯、鸭子驮楼、鸭子驮笙、鸭子卧篮、渔灯、虾灯、蟹灯、小车灯、羊羔灯、狮子狗灯、八戒灯、荷花灯、西瓜灯、蝈蝈白菜灯、蝎子葫芦灯、龙凤灯、麒麟灯、十二生肖灯、宫灯、走马灯、什锦灯、亭台楼阁灯、神佛灯、传说人物灯等等,其中鸭子灯最普遍,是水乡特色灯,也是胜芳花灯的精品。而且是民俗生活中重要象征物,胜芳人有正月娘家给出嫁姑娘及外甥送灯的习俗,一来祝福晚辈,二来乞求添丁进口。当地民谣有:“头年鸭,二年瓜、三年小车拉”。意思是姑娘出嫁后头年的正月十三娘家人给她送去一盏鸭子灯,正月十五晚上将灯压在床席下,取其“压子”之意。如果后来有幸怀孕得子,次年就送瓜灯,祝贺瓜熟蒂落,喜获人口丰收。第三年送小车灯,既是孩子的玩物,也寓金银满车的祝愿。

  胜芳除了元宵灯会外,七月十五的河灯会也有着久远传统。七月十五是胜芳的重要节日,除了寺庙举行盂兰盆会,放焰口外,唱戏酬神外,人们还要在镇内的中心河道上放河灯。传统河灯多为荷花灯,用蜡纸为底,上面为粉色荷花,中间有小蜡烛,点燃后,有小船放入河中。放灯小船一般三人,一人持篙撑船,二人在船上放灯。几十只小船排队顺河而行,船与船间隔30米左右,人们一路放下去,漂浮的河灯将十五里河道装扮成蜿蜒的彩龙,成为吸引两岸百姓的中元胜景。我们在七月十四晚上到了崔各庄,在这里吃晚饭,饭未竟就听到炮响,原来河灯已经开放了。我们忙着跑到河边,之间对岸已经放下了无数彩灯,河面上有两条彩色小船,船上有民乐演奏,当然吹出的都是当今流行的曲调。彩船来到岸边,因为船体小,上面又有乐队,所以能上去的人不多,我有幸在船上小伙子的帮助下爬上船,站在船尾部。接着船游荡到河道中间,在河上看河边又是别样感觉。一会儿岸上放起了礼花,礼花与河面的彩灯相印成趣。我忙不迭地拍照,但由于距离与光线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技术),拍的照片不大理想。在彩船上我们见到旁边放灯的小船,拍下了几个珍贵的镜头。当然,这里的河灯是由崔各庄村委组织的,河灯是塑料电池灯,观看效果没有问题,而且可在事后回收,卫生环保,也不失为传统民俗的新创意。当然与传统祭祀中放走河灯的心愿不大协调。我觉得最好的方式是用传统玉米叶子作的小河灯,让老百姓自己在河中燃放,比较来说,这样更近人情。在回去的路上,我们也见到路边有人在烧纸钱给亡人,对亡灵的祭祀是中元节的核心,娱乐成分在传统民俗中有,但是它是从属的部分,今天强调观赏的娱乐是当代的新变。值得一说的胜芳还有一种螃蟹灯,这里是水乡,这季节螃蟹特别多,螃蟹喜光,人们用灯照见螃蟹后,就将荷花灯粘在螃蟹背上,让其自由行走,别具一格的螃蟹托灯,成为中元又一奇景。

  三寺两庵十八庙

  胜芳镇不大,历史久,人员杂,虽有八大家之说,那是就在花会中影响说的,他们是花会的主要组织者与支持者,也有张家大院与王家大院等殷实富户,但宗族势力不明显,在胜芳起作用的力量应该是行会与寺庙观堂与各种道门。据说胜芳有多少座庙就有多少道会,72道会就有72座庙。通常的说法是“三寺两庵十八庙”,三寺是东大寺、北大寺、石沟大寺,三寺今均毁弃。两庵是如意庵、海月庵,前者已拆除。十八庙有:玉皇庙、老母庙、七神庙、关帝庙、财神庙、娘娘庙(天后宫)、孔庙、蚂蚱神庙(八蜡庙)、龙王庙、玄帝庙、八神庙、药王庙、火神庙、三官庙、东西土地、东西墙里庙。这是就胜芳传统庙宇说的,其实胜芳还有建于金元时期的清真寺以及20世纪初年建立的天主堂。据说当年天主教会在传教初期,“谁入教就给谁四块大洋”,这对衣食无着的穷人很有吸引力,他们很快领款受洗。当时有流传一句顺口溜:“为什么要入教,为了四块北洋造,两块量小米,两块买山药,吃完再跟神父要,神父要不给,我就来退教”。胜芳的宗教与民间信仰在市镇中很有影响。在经历了近百年的变化后,寺庙观堂明显减少,但这里宗教信仰场所仍然比别处为多。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及民间教门散布镇中,呈现信仰多元共存的状态。

  我在两次胜芳之行中,都被带去参观正在最后完工的大悲禅寺,这座寺庙属于恢复重建,它以北大寺为原型,但从目前规制看,有着今天人的理解。大悲寺占地广阔,气势雄伟,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数十米高的汉白玉观音像,这在国内寺庙中十分少见。寺庙建设属于民间集资,有蔡姓夫妇是当地钢厂老板,他们捐资达2千万元。在观音像底座刻四周有二十四孝图,这遭到众多专家诟病。我倒觉得这正是民间文化特性所在,它利用这样的宗教场所来进行道德教化,并不考虑是否有儒佛的不同,这种局部的文化混同符合民间的思想逻辑。因为这座宏大的寺院它坐落在胜芳这片民俗的土地上,自然要考虑百姓的需要,所以它有些世俗面相无可厚非。现在大悲寺还只是建筑,基本上还没有人文活动。

  七月十五是中元节,我们进入镇内民俗世界,在民俗现场获得特别的感受。早饭后,我们乘车到镇上的玉皇庙街观音堂观看焰口演奏。观音堂是座很小的庵堂,庵堂内的佛像据说很古老。北派焰口音乐会的锣鼓等就摆在堂前,几位老师傅翻开写有“焰口”的歌册,里面标明是北派焰口。老人就着笙笛等音乐演唱焰口。听了一阵焰口,看见小广场横幅上有盂兰圣会字样,那里有妇女的舞蹈,旁边搭席棚内是舍饭的摊子,一些人正有滋味的享受着。

  接着我们被领到七神庙街,在火神庙旁有一个道教的太上门,火神庙旧址在,平时不开门,只是六月二十三请火神时才开门。而旁边的太上门是我们今天重点关注之地。那里已经有十来位中老年妇女与两位年近八十男性老人,他们是叔侄二人,不过侄子比伯大两岁,而且看起来精神也更好,唱腔也好。他们今天要唱宝卷,有好几本复印的十王宝卷,大家由老伯领着照着本子念唱。

  宝卷讲的都是劝善内容,太上门供奉的主神是太上老君,旁边有一位观音菩萨。神龛下有地藏菩萨。唱诵宝卷时,先普请过去未来罗汉圣僧、普天星斗、日月三光、顶上娘娘、王母娘娘、眼光娘娘、注生娘娘、催生娘娘、送生娘娘、斑疹娘娘、东岳天齐仁生大帝、十殿阎罗同来赴会。然后开唱:“十王卷,展放开,奥妙无穷,宣宝卷”等。宣卷时敲着木鱼,还有鼓钹、铜铃等乐器伴奏。唱腔曼妙可听。我跟着学唱一段,大妈热情地给我指引唱词。

  我们第二次到太上门时,还听了老者给我们特别演唱的太平歌词,还有一段调侃尼姑的小调,幽默可笑。老人应我们所请念了一段当地求雨的歌谣,老人口齿清晰,语词朴素直白。旁边老人说,这是“童谣”。这位老人一般盘腿而坐,有时也放松一下,但我将相机对着他时,他马上调整姿势,看来这是一位有镜头感的老人。中午太上门的主持,要留我们吃饭,被带队的王老师婉辞。

  我们回到宾馆吃饭,饭后又回到镇内。到北音乐观看敬五道神的演奏。五道神庙在马姓人家供奉,门口有一面大旗上书“五道圣会”,属于道教系统。五道神像是一个将军模样,神像上方文字为“查善恶”。我们在这里看到了来念唱宝卷的太上门诸位,她们来时,先向神像行礼,然后落座,主家十分客气地给她门送毛巾与水。今天还会有音乐会来演奏。来参拜的人都会带着礼物来。主家管饭。马家出嫁的姐姐也回来帮忙。我们采访了她。

  后来我们就没等到音乐会,因为要去看武术表演。

  胜芳现象值得关注

  15日上午胜芳镇政府、亚细亚民俗学会、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文化遗产专委会、北京联合大学文化遗产研究所、河北民俗文化协会等单位联合召开了“中国传统节日保护与胜芳古镇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各位专家都有体会,对胜芳的文化调研与建设、胜芳环境以旅游规划方向都受很好的建议,镇领导出席静听。大家都有一个强烈感受,胜芳人很自在,很愉悦,胜芳的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水乳交融,他们的幸福指数比一般城里人要高出许多。对于这样一个经济发达,而文化底蕴丰厚,文化形态多样,社会和谐安定的古镇,我们实在关注不够,目前是研究者在工作,少有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胜芳今天的声名与文化软实力极不相称,胜芳应该成为我们今天社会文化建设的样板。

  胜芳是一座文化富矿,应该组织专门队伍、对于胜芳的民生、民信、民艺、民间节日、仪礼等,进行深入调查,并提炼其与今天社会对接的文化形式与文化内涵。胜芳的文化品牌需要扶持,不需要打造,只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与社会各界真正重视,胜芳将不仅是霸州的胜芳、河北的胜芳,更应该是中国的胜芳与世界的胜芳,这是我在研讨会总结时说的几句话,以此作为本文的结语。

  我期待着胜芳的明天,当然我也愿意为胜芳鼓与呼。

  (作者简介:萧 放,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分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与民俗研究所所长。)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4-05-2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迈向学术概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一条: ·民俗专家解读端午民俗传统
   相关链接
·[刘师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昆明官渡古镇土主信仰研究·[沈昕 黄琳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三河羽毛扇的保护与传承
·[西萍]丰盛古镇田野行·[胡芳芳 刘益嘉 陈玲]大运河畔的劳动号子
·[季全保]古镇民俗留痕 城市融入乡愁·[陈趣联]古镇开发的喜与忧
·成都评出首批非遗特色小镇 10个古镇入选·[王雪嫣]贵州省青岩古镇节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谭祖武]湘西茶洞古镇苗族文化旅游空间的生产·[胡晶]有“故事”就有魅力及如何积极彰显魅力
·[白佳雨]河北蔚县暖泉古镇“打树花”调查与研究·项阳:富裕了,传统就丢了吗?
·[韩平德]简述青岛渔盐古镇韩家民俗村民俗文化“魂”与“体”相结合的辩证关系·中国客栈(民俗酒店)联盟在杭州成立
·[项阳]传统音乐文化视野中的“胜芳现象”·河北廊坊举行《中国民间故事全书》首发仪式
·[陈勤建]都市更新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利用·禅古寺经书抢救记:这是喇嘛们最宝贵的东西
·千灯古镇探人文之光·[陶立璠]古镇、古村落——重要的文化遗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