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妖怪博士──记日本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学者小松和彦
  作者:乌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3-17 | 点击数:11706
 

小松和彦近照

  小松和彦教授有个外号,叫“妖怪博士”,这位戴了一副眼镜,看上去相当绅士的先生一直钻研日本妖怪,而且越是到了夏天,他的讲演活动也变得越多,日本人认为,妖怪出没的季节是一年之中的夏天。

  在日本每年过鬼节,又叫“盂兰盆节”。盂兰盆节在飞鸟时代传入日本,现在已成为日本仅次于元旦的盛大节日。盂兰盆节在日本又称"魂祭"、"灯笼节"、"佛教万灵会"等,原是追祭祖先、祈祷冥福的日子,现已是家庭团圆、合村欢乐的节日。每到盂兰盆节时,日本各企业均放假7-15天,人们赶回故乡团聚。节日期见家家都设魂龛、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祭奠祖先。现在一般在阳历的8月13日前后迎接祖先的灵魂,和活人一起生活4天,16日以送魂火的方式把祖先的灵魂送回阴间。京都的“大文字烧”就是这个活动的顶峰。另一种欢送的形式是盂兰盆舞,夏夜,在太鼓声中,男女老少穿着浴衣起舞,现在已成为日本著名的观光活动。

  日本妖怪研究领军人物小松和彦教授指出,没有哪一个外形奇特的妖怪,是由帝王或朝廷下命令才创造出来的。相反是成千上万的普通百姓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在过去的生活经验中创造了妖怪文化。而妖怪文化正是观察一个民族民间创造力、想象力的重要视角。

  小松和彦从正面对妖怪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他的《凭灵信仰伦》是那一时代的代表性作之一。当时学者们更多地关注点是“异界”“异类”“异形”以及其背后展示出的人和自然的接点。二战后,小松和彦编写了《日本妖怪学大全》,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将1.6万条有关妖怪的传闻存储于庞大的数据库内,以供人们检索查阅。日本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的《怪异・妖怪传承数据库》就是他们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日本妖怪五花八门,根据小松教授的研究,其数量之多也是世界上罕见的。

  小松和彦解释:鬼是用来表示超自然存在与异民族的ONI(鬼、おに)。他们的共同点以记录者的眼光来看就是用来表示不祥之物。

  小松和彦在《日本妖怪异闻录》中如是说:说白了,也就是强大符咒力的外来者,将只拥有弱咒力的原住民赶走了。即原住民=败者=鬼,征服者=胜者=人类。

  过去的知识告诉我们,“民”和“民俗”是客观存在的,似乎人和事象一旦被贴上“民”和“民俗”的标签,那他(它)们就永远成为了“民”和“民俗”。另外,“尽管现代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研究对‘民’有不同理解,但‘眼光向后’和‘眼光向下’的学术姿态是一致的。” 民俗学家小松和彦指出这种“圈地”式的界定,这种对“民”和“民俗”走向固定化和形式化的要求是错误的,它必然导致作为现代文明或城市文化的“他者”的研究对象随着前面二者的泛滥而逐渐消失直至消亡。那么,“民”到底是什么?小松和彦指出:“民”是主观的,“是现代学者想象出的一个共同体或建构体”, 是民俗学者在将其列入民俗学考察对象时所贴的标签。

  小松和彦对萨满教研究也非常关注。他在《灵魂附体型萨满教的危机》一文中指出:“萨满教”这一词是一个极其模糊的字眼。人类学家特别是美国的人类学家,运用“萨满”一词来称呼与神秘治疗有关的专职神职人员,例如巫医、妖术医、咒术师、邪术师、占卜师、预言家等等。小松和彦认为,使“萨满”的概念变得模糊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那些研究者们自身。

  小松和彦认为,“埃利雅德把萨满教视为人类最古老的宗教。把与他所复原的范本不相符合的萨满教一概定为改变了的萨满教或拟似萨满教, 其结果使好多与神灵直接接触的人. 和他们的世界观被置于萨满教的边缘地带。” 他本人对“萨满”的理解是:“在某种特殊意识状态下能够直接制御神灵的人。”并说: “这里所说的制御一词, 不仅包含着自由地操纵神灵之意, 而且还包含着能够打退恶灵的意思。”小松和彦的观点是, 只要能够在特殊的意识状态下,“制御神灵”和“自由地操纵神灵”的人就是萨满, 而不同意埃利雅德所提出的, 只有“飞翔”是本质的、古代的, 而“附体”则是次要的、后发的, 不具备“飞翔”这一要素的人就不算是真正的萨满的主张。在同一篇文章中, 小松和彦还介绍了根据自己在1996 年至1999年的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大多数的变性意识状态下直接与精灵接触这种意义的萨满, 都是附体型萨满。”可见, 学术界对萨满与神灵交往的主要方式归结为:灵魂出游(或称飞翔、脱魂等) 和神灵附体(显灵)两种, 并以后一种为主。不管是灵魂出游还是神灵附体, 萨满在昏迷术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精神体验和心理技术方面的特质, 才是最受人们关注的具有代表性的萨满教特征。

  文化人类学家、民俗学家小松和彦毅然长年投身于妖怪世界的研究之中。在他供职的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的网页上,我们可以找到关于江户时代几乎所有日本妖怪的资料。这是以小松教授为核心的课题组多年的心血。它被小松和彦看成是日本人“心灵的故乡”之一部分。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4年01月29日 14:52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海峰]李福清与中亚回族语言文化的情缘
下一条: ·赵景深:“著编书籍等身”
   相关链接
·[孙敏]母题共享与话语耦合:日本英雄祖先故事的信仰图景·[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刘雪瑽]科学与妖怪 :学术史视角的井上圆了妖怪学·[陆薇薇]日本灾疫叙事中的妖怪传说
·“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3)”在山东大学开幕·[岛村恭则]柳田之外:日本民俗学的多样化形态与一贯性视角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研究的新动向·[刘雪瑽]《山海经》传入日本年代再考辨
·[王晓葵]“休闲”中的文化记忆——以日本的“花见”为例·[刘晓峰]怪异与边界——对唐人小说中边界与秩序的个案分析
·[毕雪飞]丝绸之路的开拓、往来与牵牛织女传说在日本的传承·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2):现代社会的民俗与现代民俗学
·[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菅丰]民俗学的悲剧:学院派民俗学的世界史纵览
·[岛村恭则]柳田之外:日本民俗学的多样化形态与一贯性视角·[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的vernacular研究
·[周星]关注世事变迁、追问“生活革命”的民俗学·[刘守华]比较故事学的中日之旅
·[程梦稷]朝向“一国民俗学”:柳田国男的传说研究·[刘守峰]柳田国男的海上心路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