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首页民俗与教育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成立三十周年:学科展示
  作者:民俗学论坛·辽大版主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7-15 | 点击数:8397
 

  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民俗学(含民间文学)专业基础雄厚,学术研究历史较久,成果丰富。迄今已出版学术专著40余部(卷),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获国家级、 省级奖励32项。本专业于1982年开始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迄今已毕业30余名,其中有9名考取了博士研究生。本专业于1990年成立了“民俗研究中心”,已同日本、 德国、韩国、蒙古等有专业学术交流,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

  现今已确定了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1. 民俗文化研究;
  2.民间文学研究;
  3.应用民俗研究。

  围绕上述研究方向,本专业设置了一整套较为科学的课程体系,它们既可自成学术体系,又为考取博士研究生奠定坚实基础。主要课程有:社会文化人类学;民间文艺学;民俗学方法论;民俗学史;中国文化史;应用民俗学;民俗调查理论与实践等。

  本专业学术队伍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专业图书资料、杂志齐全;科研、教学条件优越。目前,正按照新制定的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大幅度提高专业综合实力,以满足过内外对于民俗学高层人才的普遍需求。

  学位授予单位代码:10140
  学科、 专业代码:030304
  学科、 专业名称:法学、民俗学(含民间文学)

  辽宁大学民俗学学科历史

  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学科历史悠久,迄今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早在辽宁大学创建之初,民俗学的学科建设就已经开始了。1955年,乌丙安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在中文系(此时为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1958年,原沈阳师范学院、东北财经学校,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辽宁大学)开设“人民口头文学概论”课程”,并指导学生创办了民间文学刊物《青苗》。1956年8月,乌丙安完成了近18万字的《人民口头文学概论》专著,并作为授课教材。这部在内部印刷出版的教材被高教部确定为新中国第一部民间文学高校交流教材,乌丙安先生在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开设的民间文学课,是继北京师范大学之后全国大学文科里第二个开设民间文学课的高校,在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此后,这门的课程一直讲到1957年末期。

  1981年,辽宁大学民间文学教研室正式成立,由乌丙安先生任教研室主任,专任教师主要有乌丙安先生和唐呐教授。1981年,乌丙安先生率先在辽宁大学开设了民俗学课程。1982年,辽宁大学获准招收民间文学专业民俗学方向硕士研究生,1986年,辽宁大学获得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本专业原学术带头人乌丙安教授所著《中国民俗学》先后被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24所院校作为教科书;《民间文学概论》、《民俗学原理》等著作也都具有学术领先意义。另外,本专业与日本、韩国、德国、蒙古等国家也开展了多次双向学术交流活动,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

  为使民间文学专业向民俗文化方向拓宽,以及加强与国外的学术交流,1990年3月10日,辽宁大学民俗研究中心成立,由乌丙安教授出任该研究中心主任。乌丙安教授退休之后,由杨太教授接任研究中心主任。

  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创建时间较早,一辈又一辈的学者为专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从1981年民间文学教研室成立,先后有乌丙安、唐呐、张朝柯、俞智先、金天一、孙绍先、吴秀杰等先生在本专业授课,培养了一批有一批优秀的民俗学毕业生。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上述教师先后退休或者调离。乌丙安先生退休后,杨太教授任民俗学教研室主任,2011年,杨太教授退休。教研室主任由周福岩教授担任,教研室现有教师专任教师4名,分别为周福岩江帆隋丽吉国秀。此外,曲彦斌、王巍老师也在民俗学专业授课。目前在职教师中有教授5名,讲师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名,博士3名。

  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教师除了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各项科研、教学任务外,还积极关注国家的文化建设、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论证、鉴别和调研,同时为许多省、市的移风易俗、民俗旅游、现代化发展的民俗应用、民俗节会、礼仪规模策划等多种民俗文化活动,献计献策、咨询论证。

  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依托辽宁大学和辽宁大学文学院先进的硬件基础,拥有多套摄像、照像、录音设备,以及一个非线性编辑实验室,这些硬件条件为田野作业调查以及后期的加工制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另外,辽宁大学图书馆和辽宁大学文学院资料的大量藏书和电子期刊数据库,为民俗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此据民俗论坛·辽宁大学版,更新时间2012年12月18日)。

【相关链接】  

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论坛:会议日程
       

辽大图书馆  
 
辽宁大学民俗学学科展示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辽大版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钟敬文先生高等教育思想与学术文化著述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
下一条: ·风雨一甲子,耕耘六十年:乌丙安先生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专辑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
·[文忠祥]沉浸交互,互补双赢: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的思考·[潘思薇 王晓宇]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视域下非遗文创开发研究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昆明举行·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云南大学文学院顺利开班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
·辽宁大学成功举办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会议·[陈趣联]非遗难题与高校学科建设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预备通知·杨利慧:让高校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科建设和合作交流的重要阵地
·辽宁大学新增中国民间文学博士点·[何彬 马文]日本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学科构建及其反思
·[于富业 管仲]“我他边界的消失”·“首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在复旦大学举行
·首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复旦大学开班·高校民俗学、民间文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即将开班
·高校民俗学、民间文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1)预备通知·[郭翠潇]口头程式理论在中国研究生学位教育领域的应用(2000-2017)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