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国际经验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经验

“一村一品”振兴日本乡村
  作者:综合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4-24 | 点击数:5420
 

 
 

日本传统农家民居——岐阜县白川乡“合掌造”村落,
村内现保存“合掌造”建筑100多栋,目前还居住着600多人。 (新华社发)

  文明看他国

  日本向来非常重视对自己民俗文化的保护。而作为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日本更是将其视为保留传统、复兴民族的重中之重。

  上世纪60年代后期,日本各地的开发浪潮使历史街区、地方特色大量消失。面对这一紧急状态,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大规模地对以前的环境保护条例作了大量的修订和增补。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日本政府1975年对原来的《文化财产保护法》进行了修改,增设“传统建造物群”为新的一类文化财产,设立“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制度。国家选定具有较高价值的地区或地区的一部分为全国重要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给予必要的财政援助及技术指导。传统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区的保护不仅仅是考虑有形文化财产,保存地区的环境及传统文化活动也是保护的内容之一。

  “一村一品”因村制宜发展特色

  1979年,日本大分县知事平松守彦提出“一村一品”计划,旨在提高农村地区的活力,挖掘或者创造可以成为本地区标志性的、可以使当地居民引以为豪的产品或者项目,并尽快将其培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一流的产品和项目的农村开发模式。这些项目以农特产品为主,但也可以是文化和特色旅游项目。

  以最早开始实施“一村一品”运动的大分县为例,大分县的汤布院町,人口不足1万人,但是每年却有380万人的游客前来旅游。除温泉之外在资源上几乎一无所有的由布院(人口1.16万人),打造出世界一流的旅游业。观光游客在1979年仅为190万人,而到2003年达到了412万人。

  “一村一品”运动发展到今天,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延伸,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定义。“一村”可以扩展到“一镇”、“一县”,甚至“一国”;而“一品”也不仅仅是农产品,可以是工业产品或文化、旅游等服务业产品。“一村一品”其意义不仅在于振兴农村,而且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产业乃至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今天它已在日本全国得到有效推广。

  绝活老艺人获认定为“人间国宝”

  日本的乡村建设大多具有以下特点:多数乡村设有自己的乡村博物馆;几乎每一个乡村都有几座或十几座古老的民居被政府认定为保护单位,政府给予民居主人以资助,以便为民居进行修缮保护;把乡村里在工艺技术上或表演艺术上有“绝技”、“绝艺”、“绝活儿”的老艺人认定为“人间国宝”。一旦认定后,国家就会拨出可观的专项资金,录制他的艺术,保存他的作品,资助他传授技艺,培养传人,改善他的生活和从艺条件;建立了覆盖全国乡村的保护重要乡村文化的专业协会,凝聚了千万乡村文化艺术的传人,从事乐舞表演和传承活动。

  几十年来,对乡村文化激励机制的推行,已经使日本乡村戏剧、乐舞、曲艺等表演艺术比如“能”、“文乐”、“狂言”、“讲谈”等从濒危到重生再走向新的繁荣。

  对于乡村文化的保护,不仅是日本政府在政策、立法、制度上的支持,还有日本民众广泛的认识和坚实的社会基础。 (综合)

 

  文章来源:凤凰网-广州日报 2013年04月21日 07:06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沃尔夫冈·卡舒巴 安德明]形象与想象:柏林的都市民族学
下一条: ·[帕蒂达耶]文化遗产:沟通世界的桥梁
   相关链接
·[孙敏]母题共享与话语耦合:日本英雄祖先故事的信仰图景·[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陆薇薇]日本灾疫叙事中的妖怪传说·“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3)”在山东大学开幕
·[岛村恭则]柳田之外:日本民俗学的多样化形态与一贯性视角·[孙笑非]新式家具下乡: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家庭生活的变奏与空间秩序重构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研究的新动向·[刘雪瑽]《山海经》传入日本年代再考辨
·[季中扬]新乡贤与乡村民俗文化治理·[王晓葵]“休闲”中的文化记忆——以日本的“花见”为例
·[毕雪飞]丝绸之路的开拓、往来与牵牛织女传说在日本的传承·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2):现代社会的民俗与现代民俗学
·[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菅丰]民俗学的悲剧:学院派民俗学的世界史纵览
·[岛村恭则]柳田之外:日本民俗学的多样化形态与一贯性视角·[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的vernacular研究
·[周星]关注世事变迁、追问“生活革命”的民俗学·[刘守华]比较故事学的中日之旅
·[程梦稷]朝向“一国民俗学”:柳田国男的传说研究·[刘守峰]柳田国男的海上心路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