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敦煌研究院院长:莫高窟的保护始终不够
  作者:记者 冯志军 信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5-22 | 点击数:4501
 

        中新网兰州5月22日电 (记者 冯志军 信江)在莫高窟面前一片林荫遮掩下的休闲广场上,75岁的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近日接受媒体专访。对于记者提出的“数字敦煌”、“莫高窟保护与开放”、“国际合作”以及“游客承载量研究”等问题,这位坚守于此半个世纪的老人认真而幽默的进行了解答。

  莫高窟建“档案”

  采访一开始,面对摄像镜头的樊锦诗首先纠正了外界提到“打造‘数字敦煌’这一说法”。她说,“数字敦煌”是一个形容词,文化不是“打”出来的,实际上是要把敦煌艺术数字化,国家规定文物单位必须“四有”:有机构、有保护范围、有标志、有档案。目前,莫高窟唯独缺少的就是数字“档案”。

  樊锦诗说,莫高窟的“档案”是在上世纪文革过后才开始“制作”的,但当时完成的测量图和文字都是“大概值”。基本的平面示意图,简单的文字和照片记录,有的一两页纸就是一个洞窟的档案,只有一个影子,这个洞窟真正什么样子无法呈现,这有什么用啊?

  莫高窟档案的简单与那个年代的大环境不无关系,“当时连一部像样的相机都没有,争取一个洞窟有一张照片都困难,我要求一个洞窟至少需要六张不同角度和截面的相片,如此才能全面记录洞窟。”樊锦诗说,这在当时都达不到,直到好多年以后才逐渐实现。

  樊锦诗称将敦煌艺术数字化的初衷源于她第一次接触电脑后的“灵感”。当时,她从别人那里第一次了解到“经过电脑数字化的东西都能得到永久保存”,这让“一直思考如何建立文物保护档案问题”的她马上提起了兴趣。

  紧接着,莫高窟文物数字档案建设就悄然开始了。虽然樊锦诗从别人那里询问能否用电脑做莫高窟保护“档案”时得到了确定答复,但当时说话的人不明白具体该怎么做,她自己则更不明白。

  “开始为莫高窟洞窟制作数字档案的尝试比预想的还要困难,照片怎么拍?用什么灯光?用什么胶片?用什么技术手段?”樊锦诗回忆,当时的敦煌研究院面临着数字化探索中一系列的难题,最困难的是无论如何尝试,拍出来的相片呈像效果还是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

  后来,敦煌研究院在自己摸索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向了与海外科研机构合作。这个过程大约持续了十年左右,双方共同讨论研制了一些办法。随着科技发展,数字化和数字技术不断得到发展,并且做法越来越成熟。

  “现在所建的数字档案不仅高清晰、色彩逼真、数值也很接近,这样的东西留下来,敦煌艺术就可以得到永久保存。”樊锦诗说,如果管得好、保护得好,敦煌艺术就能永远流传下去,可以永续利用。“莫高窟最早的“简单档案”陆续也被建成了数字化档案。”她透露。

  “几十年来,莫高窟几代人一直在为文物保护不懈努力着,但拿出一百年前的莫高窟老相片与现在对比,发现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且它还在‘变’。”樊锦诗指出,生态问题可以通过长时间的“养护”逐渐得到恢复,但文物的退化是不可逆转的,莫高窟的文物会在多年以后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坏”,所以要赶紧做数字化档案。

  洞窟的承受能力好比人的胃

  采访中,记者提出的“如何平衡莫高窟开放与保护”的问题又一次提起了樊锦诗的“兴趣”。她说,莫高窟的管理机构——敦煌研究院始终在琢磨怎样让观众更好的体验莫高窟,“我们绝对不是为了单纯的保护。为了保护,也是为了观众”。

  “实际上我们一直在寻找保护和旅游之间的平衡,并不像外界说的我们光知道保护,甚至过度保护。”樊锦诗解释说,比如说这个洞窟明明太小了,那就是不能开放。洞窟也有它的承受能力,这就好比胃口再好的人,最多能吃三碗饭,总不能一口气吃三十碗饭吧?

  “这就是承受量,也就是它的极限,这个我们必须顾虑。莫高窟的保护实际上始终是不够的。”樊锦诗称。

  作为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近年日益激增的游客数量给莫高窟带来的保护压力越来越大。自从1979年莫高窟正式对游客开放30多年来,截至2012年底,这里已接待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40余万游客。根据预测,莫高窟的游客数量仍将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

  2001年,敦煌研究院在中国内地首开先河,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合作进行敦煌莫高窟游客承载量研究。根据对关键参数研究和长期经验,目前最终确定其每日比较安全、合理的游客接待量为3000人。

  樊锦诗表示,经过不断探索,敦煌研究院找出了解决文物保护与旅游开放之间矛盾的思路,即改变过去敦煌艺术只能在洞窟参观的展示方式,利用数字展示技术,将敦煌艺术移至窟外展示,以求充分扩展敦煌艺术的展示空间和场所。

  于是,一座能实施多种数字技术展示的莫高窟游客中心于2007年底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至2014年5月正式对游客开放。樊锦诗说,通过游客中心与莫高窟“绑定”参观的模式,从而压缩游客在洞窟内的滞留时间,有效地缓解敦煌莫高窟文物保护与旅游开放的矛盾。

  届时,莫高窟的合理游客承载量由目前的单日3000人次左右提高到未来的单日最大6000人次。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3年05月22日 19:33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杨早 施爱东]青年学者张晖之死
下一条: ·社科学者走基层:寻“宝”探“卷”三十年
   相关链接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
·[许诺]集体记忆视角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苏州路径·[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合作路径与中国方案
·[孟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动物伦理:以法律间张力重塑部门联动机制·[王心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故事传统的公共化
·[杜韵红]以村为馆:乡村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研究·[程瑶]饮食方式与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之反思
·[杨利慧]“将社区的声音带到最前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参与的多重实践模式·[程瑶]转危为机:紧急情况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活用
·[林继富]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本方向与问题导向·[王娜]关于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欧静]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新探索·[马桂纯]民族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康丽]概念张力与学术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学科建设的思考·[杜韵红]乡村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研究
·[东主才让]做好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讨·[程瑶]浅析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贯通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