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陶立璠]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刘伯温传说》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陶立璠]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刘伯温传说》

[陶立璠]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刘伯温传说》




2015年7月,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温州大学和文成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中国·温州刘伯温文化遗产高峰论坛”,这一论坛的直接学术成果是2016年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刘伯温文化遗产研究论文集》。我曾为这一论文集写过序言《漫说刘伯温传说研究》。在序言中特别提到刘伯温传说和太公祭传承人保护和研究。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传承人和传承群体的保护,既是理论问题,也是现实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算起,已经经历了10多个春秋,而传承人保护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保护工作的前期,各地是“重申报,轻保护”。为争取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各级政府付出艰巨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之后,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保护工作进一步深入,许多地区在保护工作出现了不少问题。许多“非遗”项目的保护走向单纯的展示平台,出现舞台化、表演化、广场化、娱乐化、产业化、商业化趋向。在这种情况下,“非遗”传承人被严重边缘化、道具化。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担忧。本来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留住历史、留住记忆、特别是留住一些“非遗”项目的仪式和技艺,借以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但是过多的利益追求,包括政绩的追求,往往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变得十分功利。

文成的《刘伯温传说》和“太公祭”,分别在2008年和2011年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两项名录的保护中,不可或缺的仍然是其主体——传承人或传承群体。传承人始终是《刘伯温传说》和“太公祭”文化的创造者和这种文化的持有者、传承者。要明白这种文化的创造者和持有者不是政府,也不是某些专家学者,而是《刘伯温传说》和“太公祭”的传承人,传承群体。作为国家级代表作名录,每一个项目都应该认定它的代表性传承人或确定它的传承群体。没有传承人和传承群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不可思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一章第一条就确定了《公约》的宗旨:“(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尊重有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在地方、国家和国际一级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相互欣赏的重要性的意识;(四)开展国际合作及提供国际援助”这里有几个关键词是非常重要的,即“保护”“尊重”和“相互欣赏”。首先是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制定《公约》的前提。为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设立了两项代表作名录,即“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进入30项)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进入7项,如浙江瑞安的木活字印刷技艺、中国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中国是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最早的缔约国,并设立国家四级保护名录体系,颁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目前进入国家级名录的项目有1372项(包括扩展项目),这是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果;其次是“尊重”。尊重什么呢?尊重社区、群体和个人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尊重传承人和传承群体。这在保护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尊重传承人和传承群体,就是尊重文化遗产的主人。目前在传承人保护中,角色是混乱的。官员(代表政府)、专家学者,传人和传承群体三者之间,谁才是保护主体?理论上大家都认知是传承人和传承群体,实际上仍然是“官本位”。11月19日习近平接见道德模范代表,邀请村支书黄大发93岁的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名誉所长黄旭华和他坐在一起这件事轰动全国。为什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知识和人才都产生在传承人和传承群体之中。传承人和传承群体,们才是文化创造的主人。但是我们在非遗保护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是否尊重化创造的主人,或在实际工作中牢牢树立起传承人至上的观念,是保护工作的试金石。以往我们为保护工作举办过无数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但在这些论坛中,突出的角色是各级领导和所谓的专家学者,传承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更没能和领导、学者平起平坐。官员、学者总是居高临下,而传承人受到冷落。尊重传承人和传承群体,不是一句空话,要落到实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是要尊重、倾听传承人和传承群体的心声,他们是文化的主人,要用心听取他们对保护工作的意见,而不是政府包办代替。最后是“相互欣赏”问题,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注重情感的问题。欣赏是情感的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有的流传上千年,有的流传上百年,是养育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对这种文化要有敬畏心理。文成的《刘伯温传说》和“太公祭”,是文成人的精神财富,也是全国人民的精神财富,理应敬重。对创造和传承这一文化的文成人及其传承群体;对于接触这种文化,施加保护的政府官员、学者专家,他们之间应该建立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感情。这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一再强调的“认同感”问题。《刘伯温传说》能在文成乃至全国传播,正是这种认同感,“相互欣赏”的结果。只有认同和相互欣赏,才会使保护工作产生良性循环,保持刘伯温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刘伯温(刘基)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他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多方面的。既有文献记载,也有民间传说和民间仪式(太公祭)。刘伯温时代距今已经600多年,他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一直延续至今。无论是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刘伯温都被认为是集道德、功业、文章于一身的三不朽伟人。他的身世、功业在《明史·刘基传》中有详细的记载和评价。刘伯温去世后,谥号文成文成县县名也是由此而来;刘伯温还被追赠为诚意伯、太师“王佐”、“帝师”之称。而民间传说正是在文献记载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传播的。文献记载除正史之外,影响最大的是广为流传的《烧饼歌》和《郁离子》。考察《刘伯温传说》,许多篇章都和上述两部著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不知道民间口头创作中文人的染指有多深,但由此演绎出的《刘伯温传说》,可以从历史典籍中找到依据。在明史·刘基传》的末尾,有这样一段含义很深的,对解开《刘伯温传说》之谜很有帮助。《刘基传》记载基虬髯,貌修伟,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帝察其至诚,任以心膂。每召基,辄屏人密语移时。基亦自谓不世遇,知无不言。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暇则敷陈王道,帝每恭己以听,常呼为老先生而不名。曰:‘吾子房也。’又曰:‘数以孔子之言导予。’顾帷幄语秘莫能详,而世所传为神奇,多阴阳风角之说,非其至也。”这是正史对刘伯温的评价。这种评价就多少带有某种神秘感。因为刘基关于安邦定国的锦囊妙计,都是与朱元璋在密室中交谈,帷幄语秘,人莫能测,所以世间自然传为神奇。而世间传说最多的是“阴阳风角之说”,这恰恰和《烧饼歌》《郁离子》有关,表现出刘伯温传说的另一特点——神机妙算。史家留给人们的这种神秘感,为民间《刘伯温传说》的产生、传播,预留了许多空间。经数百年的积淀,目前《刘伯温传说》流传地遍布全国,并且已经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加之“太公祭”的历史延续,两者被认定为具有历史性价值和文化史价值,予以保护,自是情理中的事这也说明各地流传的《刘伯温传说》大都可以在文献记载中找到它的影子。所以《刘伯温传说》的保护存在着历史文献与现实传承两个领域,它们之间互为借鉴,使传说具有了历史性与现实性特点。
纵观《刘伯温传说》的流传,从故事发生学的角度,它的源头在文成和福建青田,其次是浙江温州文中心的瓯越地区,扩大的范围遍及全国,这既是一个“刘伯温传说圈”,又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刘伯温传说》能不能得到很好地保护,关键看文成;保护成功与否,看文成对《刘伯温传说》传承人和传承群体的保护。文成已经采取了许多办法,比如《刘伯温传说》进校园,举行“太公祭”,举办刘伯温文化节等。但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在文成发现更多的《刘伯温传说》传承人,形成传承群体,为《刘伯温传说》营造良好的传承生态环境;其次可考虑在刘伯温故居筹建刘伯温文化或刘伯温传说博物馆,将全国的《刘伯温传说》以文本、图像、影像作品形式加以展现;其三,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专门召开《刘伯温传说》传承人论坛,邀请全国讲述刘伯温传说的传承人到文成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扩大《刘伯温传说》文化圈,促进刘伯温文化研究。
刘伯温文化已经成为文成旅游文化的支撑点和亮丽的名片,我们更希望文成能在武阳建成具有刘伯温文化特色的乡村小镇,使刘伯温所留下的精神财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实际的作用,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养成良好的精神品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