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骑行黑龙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骑行黑龙

黑龙书香浓

秦楚交界数百里,大山绵延,峰峙岭催,溪声相闻,鸟鸣应和,却属两地。平利旧县选址白土关,关隘险峻,高昴处一线长蛇蜿蜒,却是春秋战国时代,数国交锋,运兵守土的筑土长道。后人称之楚长城,实际穿行两省交界山峁,低伏高窜时,始终位于最险要处。有一处关隘高耸,一径小道可行人,路人多叫界岭子。下得垭来,路分两叉,岭一大一小,相距数里,行者闻声遥呼,依稀可知,走来却得大半天的。大者居于北,小者居于南,于是大界岭了,小界岭子叫开了。此处位于蒋家堰镇西北十三公路,蒋家堰镇位于武陵城西十五公里。
大界岭之北一沟,沟长七公里,溪水丰沛,人称大东沟。两侧山如情人偎依,又似兄弟扶持,相传山峰夜晚头挨肩靠,到了白天却分隔开来。夜行人穿林钻坡,到了这儿往往来回打转,走不出去的。到了白天,哦,看见路了,就在眼前数步远啦。这山就被当地人叫做开门山了。哪户人家,不是夜里关门上闩,天亮抽闩开门咧。大东沟六组数户人家居住这儿,如今却远远的搬迁出去了。毕竟,行路太难啊。
大小界岭之间,多班鸠,群起掠飞如乌云,时人称班鸠窝,细溪汇聚集成河,人称小东沟。沟内多林姓人,亦称林家沟的,六十八岁王传秀说。泥墙土坯房,偏房里满地包谷,正一行行细细地瓣,说不知是凌还是林姓,反正就是这个音,然而如今无林氏,住的贺姓。住户少,溪水缓,沟长一公里,东去与西沟相交于花屋院。
小界岭之南一沟,三公里长,狭窄而急,与大小界岭之间的一沟相交。因位于西侧,多称西沟了。长三公里,始与小东沟相会。由西沟再西行,可至老阳山,那才是平利竹溪雄视对峙的高峰,与另一高峰——老阴山两两相望。到老阳山得由蒋家堰黑龙洞走,到老阴山咧,必须由龙坝上了。
西沟与小东沟相会处,就是花屋院,也是如今村委会所在地。旧时花屋依山而建,位置在今天村委会新建楼房正对面山腰间。相传旧时花屋数十间,整整一面坡的屋,齐齐地,密密地,挤挤挨挨地,尽是花纹。屋基上,墙上,门框上,窗棂上,门楼上,云纹,花草,仙人,神兽,在哪儿能够看到这样的美景呢。六十五岁梁勋国,五十三岁郑卫平,七十七岁尹安禄,三位老人介绍当地风情。花屋东北山多石,顶立一石——辗盘石,宋朝传下,打菜籽油。两沟相会,双河齐聚,这儿就叫辗盘沟了。如今普种菜籽,家多收千五,今收七八百斤。石边武昌庙,彭家院子东。一坪,大,旧称庙坪。坪东一石如鹰咀,叫鹰咀石。咀长四米,朝南,人传吃四川,湖北。北迆山一寨,彭家寨。大地主,彭裕斋,解放时镇压,仅一女,彭桂英,上门招唐世泽,唐反添一女,唐巧云,上门招甘启国,子甘绍林,外地打工,添一子。彭氏无后人。
这儿最多的,是贺姓。大东沟东有贺家老院子,小东沟西沟相会处有贺家花屋,两沟相会正东处,旧有贺姓人开一间小店,人称腰店子。三者如果连成一条线,隐隐地显现贺氏家族织网式发展路径——齐头并进东向武陵城。只是一库水,把这条路蛮横地分开了。
那是1971年,黑龙水库动工,次年峻工,大东沟,小东沟,西沟,纷纷把自己丰盛富饶的溪水,注入这个水库里。坝高37.5米,顶长116米,承雨14.4公里,水面1800亩,灌溉1.2万亩地。平利之东,大小界岭之间,大东沟小东沟西沟众多溪水,溪无分大小,水无分多少,硬是让这个水库成为县内六大水库之一的。这也是让众多武陵户外爱好者喜欢骑行此地的一大因缘吧。

早七时起身,骑行黑龙洞的。北大街头包子铺情热如火,北环路水寨村寒风凛冽花桥寺晨风如刮,廖家岭阳光如火。汤家坝处学子忙作业小学北拱拱桥。建国初,相传尹氏主持修建,技术高妙,然而身为地主,建成镇压。桥西数莲花寺遗址。这就到了黑龙洞地盘了。
进沟数里,多郑姓,人称郑家沟,好学生方鑫兰,看书作业。木匠卢作兴,现年八十二岁。租居尹群章屋,墙面正屋两侧旧标语,时代气氛浓烈,只是为时光剥落,依稀可识数句文革气息。紧邻为尹凤章屋,尹俊四十岁,据他介绍,爷爷尹维能年轻时盖。2002年老去,吋年八十七岁!当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事,时值大跃进,大革文化命事。至黑龙小学蒋堰学生就读中峰花中3袁佳俊,学习着。然后就到了水库。
水库边,我们看到的了,蒋家堰中学七1班陈冬琴,黑龙小学一年级陈康,三年级陈美艳相互帮助做作业。
两个孩子围坐于大树根做成的凳子上,三个孩子围于木桌上,看书作业咧。


《中华文学选刊》2017年十二册,每月一期,是日前参与活动获得的奖品,今日转赠黑龙悦读社李军老师,见李军老师正辅导孩子阅读传统文化典籍,诵读动人,声音悦耳。
从来没有在骑行路上,见到这么多孩子,一个地方的,聚集在一块读书,分散在自己的院子前,相互帮助做作业,看书,这是不是李军老师,在退休后办起悦读社带来的新风气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