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17民间文学2课堂第7小组研讨【持续更新】

我最喜欢的神---支格阿鲁

我喜欢的一个神是支格阿鲁,又译为支格阿尔,是彝族中的射日英雄,也是彝族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创世英雄,是全体彝族人民认同的最崇敬的祖先。
传说在远古时期,龙鹰从空中滴下三滴鲜血,滴在贤美的濮嫫娌依(也译作蒲嫫里伊)姑娘身上,姑娘因此受孕。
支格阿鲁的母亲一开始以为这是个坏兆头,请毕摩指点,但毕摩说这是命运来叩门,应该是件好事。 过了几天,妇人肚痛如绞,于龙年龙月龙日晚上生下支格阿鲁。根据彝族传统,婴儿在白天出生比较好,但支格阿鲁却在晚上出生。他一出生,就不听母亲的话。母亲要抱他,他就挣脱开来,成天以摇动天地为乐,搞得天摇地动。第二天,他不肯喝母乳,也不愿被包在襁褓里,更不肯让人背。第三天,他不肯睡在母亲旁边。到了第四天,他完全不听母亲的话,还露出一副鬼灵精样。第五天,屋里的人都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就把他放到铜盒里,带到山坡上去。过了一个礼拜,母亲回去看他,他已经不在那里了,这时他们才了解原来支格阿鲁的出身不凡。阿鲁生下后整天大哭,哭声惊扰天界。天帝恩体古子(也译作恩梯古兹、恩特古滋)派食人魔王堂博阿莫来捉拿阿鲁母子。当母子俩被抓至空中时,母亲为救儿子将阿鲁抛下来,落进万丈深渊中的龙巢里,支格阿鲁从此在龙的养育下成长为一个神力无比的英雄。支格阿鲁的英雄事迹,在几千年的流传过程中,被彝族人民完美地塑造成一位英俊潇洒、心地善良、智勇双全、爱憎分明、神力无比、决胜一切的神话英雄人物。据说,拥有神奇力量的支格阿鲁,骑着一匹叫斯木都典的由神鹰变成的飞马,到天牢里救出了自己的母亲,一路上,他专门为民除害。他消灭妖魔鬼怪,征服毒蛇猛兽,训服雷公闪电,他用神弓仙箭射落了天上六个太阳和七个月亮中的五个太阳和六个月亮,只留下一个太阳和一个月亮,从此让人们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纵观祖先成长的故事,可以发现很多叙事结构和汉族神话传说如出一辙。比如身世是人与神(动物)的结合,天生神力,为民除害降妖魔等。并且透过这个神话,我们可以看出支格阿鲁生存的时代为母系社会,因为他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而以摇动天地为乐,哭声能够上传上天都显示出人们对原始力量的崇拜,为什么要对原始力量加以崇拜,因为自然环境太恶劣了,因而才会有降服妖魔,征服毒蛇猛兽,驯服雷公闪电等行为。将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降到相对较低的程度,种族便能得以延续。之所以说喜欢支格阿鲁,不是因为他天生神力,能够降妖除魔,而是在追贤思远的传统下,我们不能忘却祖先所做的工业。正如每个彝人去世后,毕摩都要念《指路经》,沿着祖先迁移的路线,最终到达“六祖分支”的地方,魂魄随着祖先一起继续开拓事业。这种追贤思远的传统依旧值得我们传承下去,在祖先光辉的照耀下不断前行。
同时,这个神具有更多的“人性”,和人一样具有喜怒哀乐,有着鲜明的特点,而不是一个“符号化”的存在。

TOP

《格林童话》世界十大经典童话中的成长主题

关于《睡美人》中的成长主题
      《睡美人》取材于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经典童话故事之一,版本众多,最出名的有法国作家夏尔•佩罗童话故事集《鹅妈妈的故事》中收录的《林中睡美人》,以及德国格林兄弟合著《格林童话》中的《玫瑰公主》。尽管各个版本的结局不同,但故事情节无一例外相同:爱罗拉公主出生时,众仙女给她送去祝福,唯一没有受邀的女巫给她下了一个可怕的咒语,公主16岁生日那天将被纺锤扎破手指,沉睡100年。英勇的王子为爱劈荆斩棘,杀死黑巫婆,用真爱之吻破除魔咒。
关于《睡美人》的成长主题,首先要从仙子的祝福说起,在公主出生之际,国王请来十二位占卦婆赠送祝福,“这一个送‘道德’,另一个送‘美貌’,再一个送‘财富’,总而言之,送给孩子世界上希望获得的一切东西”。这三个清晰明了的祝福便是彼时对完美女性的要求,出自格林童话 1857 年的最终版。比对第一版,可以清楚地发现“财富”这一项是后期版本里才有的,是中产阶级崛起的重要条件。纵观上述三个祝福,可以看出在每个版本里都出现的“道德”(Virtue)和“美貌”(Beauty)是浪漫主义文学传统中女性的必备条件,两者总是相伴相依。其中,
“道德”,亦可译为“美德”,是对公主们的性格要求。她们要温文尔雅、和蔼懂事,最重要的就是要顺从忍耐、严守妇德。拿睡美人来说,对于飞来横祸她从未抱怨,而是依照命运的安排,沉睡百年,耐心等待,直到王子将她拯救。这些祝福都显示了一个女性应该具备的大学,尤其是:道德和美貌。当然,由于每个人对美的定义有所不同,美貌并不是单纯的外貌。
除了对女性的道德和外貌提出要求外,其中关于成长的一点便是:要遵循长辈的话。国王为了保护公主,下令全国都不能有纺锤,但是在16岁生日那年还是碰到了一个老婆婆,去碰纺锤然后中了魔咒。这有点像生活中大人对小孩千叮咛万嘱咐,但小孩还是由于好奇去尝试,最后受到伤害。
关于历险,只有经过苦难,才能获得成功。王子要拯救睡美人,就要经过大片的荆棘,拯救睡美人可以获得奖励,即公主的爱,同时要获得这份爱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经过苦难才能见到公主,获得真爱。
但是正如有些人所说的,很多童话都有着男权的色彩,公主需要王子来拯救,对女性的要求更多的是逆来顺受,比如睡美人就得遵循魔咒沉睡百年,并且还体现了“父债子偿”的思想,睡美人为何会沉睡,是由于国王和王后只邀请了12位女巫而没有邀请邪恶的女巫,没有平等的对待女巫,女巫出于报复下的诅咒,公主并没有错,但是却得承担长辈过失所带来的后果,当然这是题外话,和成长主题没有太多关联。

TOP

回复 9# 的帖子

孙老师的指导很有借鉴意义,但个人还是觉得从叙事层面来研究研究难度大,实地走访不方便,同时相关资料也较为匮乏。

TOP

彝族成人礼访谈

访谈时间:2017年11月22日
访谈方式:通过QQ线上访谈
访谈对象: 张秀萍,彝族,云南师范大学本科在读
记录:李丽仙

访谈记录:
李:您本民族的成人礼表现形式是什么,可以仔细谈一谈吗?
张:一般是父母宗族赐私房地,赐私房地主要是针对男子,让其锻炼劳动能力,以后好养家糊口,还有可以解决自己的零花。 还有父给零花钱,成年以后,除去维持家用的,父母会想方设法多给孩子零花钱,让女孩子买五彩线脑,小伙子配白衣白鞋。还有给自家孩子牵线结缘,找个好归宿。

李:你参加过本民族的成人礼吗?可以谈谈当时的过程与感受吗?
张:没有参加过,听我爸说过。我爸到了十七岁时,请了本家比较有威望的长辈来分地。我爸分得了他应得的那一部分。我爸说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管理这些地,对以后的生活也比较迷茫。不过他还是像大多数男子一样勤劳的耕作,盘算着差不多娶个媳妇,一起管理这些田地。

李:关于本民族成人礼,有没有相关的神话或者说是来源吗?
张:跟宗法制有关吧,我们在分地的时候也会分房子,右边的房间会分给长子,右为尊嘛。听老人说很久以前是不分家的,但是容易产生矛盾。可见与经济形态还是分不开的,我觉得应该是生产力发展,还有私有制的出现。

李:您认为现在本民族的传统成人礼消亡的原因是什么?
张:跟宗法制有关吧,我们在分地的时候也会分房子,右边的房间会分给长子,右为尊嘛。听老人说很久以前是不分家的,但是容易产生矛盾。可见与经济形态还是分不开的,我觉得应该是生产力发展,还有私有制的出现

李:您觉得有必要恢复以前的成人礼仪式吗?+原因
张:民族融合趋势越来越强。时代的快速发展,当一种文化形态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时,它会被取代或是消亡。但我觉得这个过程也不是被动的,人们也会将这种成人礼的文化融入其他文化中,以更加符合时代潮流的形态呈现。

李:您认为将传统成人礼融入旅游经济中,以表演或者游客参与体验的方式可取吗并说明原因?
张:可取,将文化和资本结合起来,为文化注入了活力。

李:您认为传统的成人礼该怎样在现代社会中传承下去?或者说该不该传承下去?
张:该传承下去,我们要吸取成人礼中的积极的文化内涵,弃其糟粕。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服务与人民,发挥群众的创造性,不对为其注入活力。

访谈小结:
张秀萍同学所提的成人礼其实更像是现代社会家长对后代人生道路的指导,它没有严格的仪式,但是会通过对财产进行分割的方式迫使年轻一代独立自主,在无形当中促成了孩子的成长。同时仪式的变化与社会时代的发展密不可分,单纯的说恢复原有的仪式是没有太多可能的,所以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让传统的古老的礼仪在新的时代下迸发出新的活力。同时,上述所提到的成人礼与农业社会生产密切相关,离开了农业生产的大环境,该仪式也难以存在。

[ 本帖最后由 李丽仙 于 2017-12-20 08:47 编辑 ]

TOP

汉族成人礼访谈

汉族成人礼访谈
访谈时间:2017年11月22日~2017年11月24日
访谈方式:通过QQ线上访谈
访谈对象: 徐欢,汉族,华中师范大学本科在读
记录:李丽仙

访谈记录:
李:您本民族的成人礼表现形式是什么,可以仔细谈一谈吗?
徐:举办成人礼典礼,具体的仪式是由受礼者在宗庙中将头发盘起来,戴上礼帽。由于要穿戴的服饰很多,包括冠中、帽子、幞头、衣衫、革带、鞋靴等,于是分为3道重要程序,分3次将不同材料制成、代表不同含义的帽子一一戴上。"三加"之后,还要由父亲或其他长辈、宾客在本名之外另起一个"字",只有"冠而字"的男子,才具备日后择偶成婚的资格,但现在简化了大多由老师连续3次进行加冠,亲属只是在旁边观看。

李:你参加过本民族的成人礼吗?可以谈谈当时的过程与感受吗?
徐:我作为观众参加过,觉得很庄严肃穆,大家都全神贯注地看礼仪老师的动作,做工精美的汉服,悠扬的古乐.....活动主要是宣扬了古时人们的三姿和高雅的气质。

李:关于本民族成人礼,有没有相关的神话或者说是来源吗?
徐:古时成人礼指冠礼和笄礼,这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朝。应该没有具体的来源,可能是逐步演化来的。

李:您认为现在本民族的传统成人礼消亡的原因是什么?
徐:古时成人礼需要通过老辈与子辈的口传心授,当代社会代沟日愈加大,彼此间沟通减少,所以这种文化就逐渐式微了。

李:您觉得有必要恢复以前的成人礼仪式吗?+原因
徐:有必要,因为: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他们: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承担成人的责任、履践美好的德行,才能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通过这种传统的仪式,可以正视自己肩上的责任,完成角色的转变,宣告长大成人。

李:您认为将传统成人礼融入旅游经济中,以表演或者游客参与体验的方式可取吗并说明原因?
徐:不可取,经济气息过重;相关人员不具有资历;社会导向不好;流于形式,不够深入。

李:您认为传统的成人礼该怎样在现代社会中传承下去?或者说该不该传承下去?
徐:应该传承,可以这样做。
1、        与时俱进,形式创新
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它所存在的特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笔者认为在传承保护成人礼文化时应遵循成人礼文化的独特之处,尊重其强烈的成人意识,还原文化的本色,在学习成人礼文化的同时与之相关的风俗民情、节日传统都应该得到相应的保护。立足于成人礼文化的本质特色打造一个成人礼文化的教育环境。在此基础上,创新成人礼文化的传播方式是让成人礼文化在文化教育领域重新焕发生机的关键。充分利用动画、音乐、视频影像等现代高科技技术来扩充成人礼文化的传播领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2、深化内涵,重在育人
提倡成人礼要坚持育人为本,不能只重视内涵。社会和教育机构要对提出参加成人礼的青年提出要求。如仪容仪表要端庄大方。举止行为要彬彬有礼,要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文化技能等。青年人要接受系统的教育和培训。通过认真的学习和锻炼,是否正确的内涵定位是成人礼教育功效大小的决定性因素。功利化的内涵只能导致成人礼教育的功利化作用影响。学生也许对成绩更有热情和动力了、更有干劲了,但是长远看来,这都比不上学会承担成人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具备优秀的公民素养、积极而正确地面对社会人生、适应社会生活创造美好未来有深度和意义。
纵观成人礼的发展历史,古代成人礼之所以被废除,主要是因为其存在诸多弊端,如礼仪程序过于繁琐,存在封建迷信思想以及浓重的巫术色彩,有过多阶级统治的痕迹等。近年来,成人礼似乎又登上时代的舞台,但以形式化和口号化居多,这样形式简单、内容空洞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因生制宜,更没有深刻挖掘仪式本身的功能及其携带的的文化内涵,难以引起新成人们的足够重视和参与热情,难以达成活动初衷。 过于形式化的成人礼表现了教育因为工具化而对生命本身的漠视,对教育过于外求而置认得内在生命本能和生命精神于荒芜的状态。外求和工具化带来教育生态的破坏,分数和成绩至上的纯粹功利化取向,甚至于原本应该内在于人的生命体验的法律尊严、道德崇高、集体意识和爱国激情的量化取向。纯粹形式化的成人礼仪式漠视生命的教育过程可谓互为表里,前者构成后者的一种表征,而最终的结果是又进一步降损了成人礼本应具有的文化功能,而这种功能的降损,使得很多人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漠视他人的利益,只考虑个人的得失,特别在处理个体与社会关系时,价值取向往往倾向于个人,不愿承担过多的责任与义务,这对社会的发展极为不利。

访谈小结:
     汉族的成人礼可能是由于文学作品、电视剧之类的影响,人们对其了解的深度相对较高,但在现今人们举行成人礼的时候,仪式以及简化了很多,仪式的简化一方面是由于有些仪式已经不适应现今的时代,另外一方面是在传承中逐渐失传了。当然,仪式简化有其好处,有更强的操作性,也更利于传播,但简化背后带给我们的思考是如何在简化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存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这也是传统习俗在当代社会面临的困境。

TOP

彝族男性成人礼

相较于彝族女性成人礼的隆重,彝族男性的成人礼就显得简单的多。
云南西北地区的彝族男孩在10岁左右的单岁,如9岁、11岁、13岁时进行,举行时间一般要通过毕摩测算而定。当日大家聚集在家中堂屋火塘边,火塘里点燃熊熊大火,毕摩或家中长者担当主持人,主持人把一块石头放进火中,等到石头烧得火烫后取出来,马上往石头上泼冷水,石头会散发出大量的热气,支持人把预备好的男孩的裤子放在蒸汽上反复熏蒸,以驱除污秽之气,同时口中念叨祝词,然后迅速给受礼的男孩穿上,在场的成年男子都围过来向他表示祝福。这个仪式完成后,就意味着男孩已经成长为一个男人,有了男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也可以尝试去交异性朋友。在有些彝族聚居地,男孩长到13岁左右,就要举行“带刀”仪式,由一位德高望重的成年男子给他戴上佩刀,并向他讲述本族辉煌的历史和男人神圣的职责,通过这种仪式促使一个少不更事的男孩向一个成熟稳重的男子汉的转变。
彝族短体插刀

另有一说楚雄州双柏县大麦地乡的彝族在为13岁以上的男孩做成人礼时却以一种孩子们扮成豹子的方式来完成孩童到成人的过程。不过查阅文献后发现这一仪式是当地的“跳虎节”,与成人礼的联系并不大,只不过在侧面印证了彝族对祖先、生殖、自然等的崇拜。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彝族女性成人礼的文化意义

民俗学家范·根纳普提出的“通过仪礼”这一术语认为,这些人生仪礼具有共同的意义,就是都可以使人实现从一种社会状况向另一种社会状况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看,这些仪式过程都向人们展示了三个阶段,即“脱离仪式” “转变仪式” “合入仪式”。在成年礼中,这种结构模式表现得最为充分。先是象征“死亡”的与原先社会地位脱离的仪式,接下来是进行转变仪式,使当事人得到改造。最后是象征“再生”的仪式,他获得一个新的社会位置并返回社会共同体。
彝族女性成人礼的文化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发式与服装的改变象征着姑娘的童年时期已经结束,步入了成年社会。这一仪式完成了从童年到成年这一人生的转折,标志着姑娘生理的成熟和进入成年社会。仪式使姑娘从心理上、思想上完成了从童年到成年的飞跃,把一个女孩子一下子、突然地,或者说一天之间铸造成一个女人,仪式就是这种人生未成年与成年的分界。仪式以前姑娘还是女孩子,不能进入社交活动,受习惯法的严格保护。受习惯法的保护彝族山区奸淫未成年幼女的案例极为罕见,而在成年仪式后,姑娘获得了性生活的权利,如果发生被强奸的案件,只要作案者不是同一家支的,处罚很轻。男方打酒赔礼,出一只羊为姑娘做去污仪式就行了。
(二)通过了成年仪礼的姑娘,不仅意味着获得了性生活的权利,同时也意味着为家支、为社会担负起联姻和生育后代的义务和责任。
仪式的主持者其实就是姑娘的楷模。在彝人的观念中,中年妇女是生育母体的象征,选择儿女多、能干、貌美的中年妇女主持仪式,是为姑娘们设定目标,设定一种价值取向。从仪式的内容看, “沙拉洛”仪式好像是将成年与性联系在一起,其实背后更为深沉的观念则是把成年与生殖联系在一起,让姑娘意识到成年的一项重要义务与责任是生育后代。
(三)“沙拉洛”成年仪式的另一个意义是姑娘族籍的改变与社会角色的变换。
仪式前,姑娘还是自己父亲家支的成员可以参加家支的活动;仪式后,就被视为姻亲家支的人了,成了外人,婆家的人了。从仪式这一天起到住进夫家前,姑娘不能参加自己父母家举行的宗教仪式,在家庭生活中不能参与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与彝族社会重视家支的渊源密不可分,是别婚姻的举措,也是在男权社会下女性地位的体现。

TOP

实践心得

随着对民间习俗了解的深入,越来越觉得这些存在于民间的习俗是智慧的。虽然说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以前的很多习俗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却是一种独特的智慧。
在小组开展活动前,大家对活动的主题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但后来想到了简单的成人礼,便开始进行研究了。在查阅文献前,一直以为成人礼只是儿童成长为成人的标志性仪式,但随着了解的深入,逐步发现成人礼虽比不上婚礼、丧葬礼那般隆重,但其中也蕴含着先民的智慧。
成人礼首先是用来区别儿童和成人的,那从儿童长成成人仅仅靠一个仪式能够完成吗?这当然不是的。仪式的举行只是以一种形式来促使儿童成人意识的长成。古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早当家”我们就可以看出儿童在成人意识的形成上没有一定的年龄限制。有的人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自己作为一个大人应该干什么,而有的直到老去也还浑浑噩噩,像个孩童一样没有责任意识。成人礼的举行,以仪式的形式规劝孩童进入成人世界,经过成人礼,孩童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也会不自觉的用成人眼光去看待,另外,在社会关系中,与之交往的人也会将举行过成人礼的孩童当做成人来对待,并用社会的习惯法去约束他,这样一来,在大的环境中,孩童就不得不迫使自己成长为一个大人。我想这也是成人礼存在的意义所在。
现代社会的成人礼以法律的含义来规定,经过成人礼之后,就成了一个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到后果,而自身也要承担起相应的义务与责任。可以说,成人后的孩童受到了法律的约束,这和原始社会人们受到习惯法的约束是一样的。当然,我觉得古代的成人礼更多的宣告孩童可以就此踏入到成人社会,寻找配偶,以承担起哺育下一代的任务,这在现在看来可能有点荒谬,但从人类原始的种族延续欲望来说,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另外,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独特的成人礼表现形式,在这些独特的表现形式中,参与者在仪式的氛围中也会获得民族自豪感,进而增强自身的民族意识。在原始的部落与氏族社会中,血缘以及民族身份是维系群体之间的纽带,这样的做法也不无道理。当然,值得钦佩的是在仪式进行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在更为古老的社会,教育是掺杂在劳动生产中的,但在劳动生产中又不能将所有的知识覆盖到,因此仪式在这里就有着独特的作用。有的关乎人格的养成,有的是关于两性知识,有的则是民族历史等等。我想这些东西都对人格的养成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不得不感叹祖先的智慧。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成人礼中所带有的封建迷信思想以及巫术色彩我们是要摒弃的。封建迷信思想及巫术色彩的存在有其历史根源,但这些东西已经被时代所淘汰。比如仪式中所传达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刺身纹面等习俗对身体的伤害等,这些都不应该是我们所提倡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将现存的古老习俗数字化,以便后人有研究的资料,同时也保存一份关于民族的记忆,那么这样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就不去传承了呢?不是的,数字化就是一种保护手段,同时传承成人礼中对人格养成的积极因素这才是应有的态度。对传统习俗的一味照搬,终将不能适应现在的社会生活。现代社会已经不提倡纹身了,有的行业还明确表示不招有纹身的,那么你为了继承传统习俗而去特意进行纹面,在生活中就会遇到很多困难,最终也就与社会格格不入,脱离于社会了。
总之,对待传统习俗,我们不能一味的仿古,我们要继承的是其中所蕴含的先进的思想,并寻找契合点,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不过,这其中的智慧依旧是令人惊叹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