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微信公号】“六月六”——节日知多少(6.29)

【微信公号】“六月六”——节日知多少(6.29)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我想你一定知道一月一春节,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上巳节,五月五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九月九重阳节,那,你知道“六月六”吗?下面小编带大家来一探究竟,擦亮双眼跟我来。
  六月六的节日名称多到让人咋舌,天贶节、洗晒节、晒秋节、洗象日、伏羊节、晾经节、虫王节、回娘家节、禾苗节、祭神节、半年节等,都叫“六月六”。汉族人给六月六起的名字已经多到让人头晕目眩,少数民族的六月六更是丰富多彩,布依族的六月六又叫“过小年”,苗族的六月六叫“山歌节”;壮族的六月六叫“六郎节”。不同地方的六月六有不一样的节日名称,因而节日习俗也各有差异。

“六月六”——节日的发明
  节日“六月六”起源于宋代,相传宋真宗自称上天在六月六日赐给他一部经书,因而将这一天改名为“天贶节”,并在泰山脚下修天贶庙以祝之。
  在此之前,六月六也曾作为特殊的日子在文献中留下痕迹,但尚未形成节日。比如,传说六月六日是大禹的生日,晋代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称:“郡人以禹六月六日生,是日重修裸飨,岁以为常。”《月令广义》则说六月六日除是大禹生日外,也是北极玄武真君的生日。再比如,《四民月令》中提到:“(六月)六日可收葵,可做曲。”唐代《四时纂要》中提到:“(六月)六日造法曲,收楮实,此月六日收为上。”此时,六月六虽然尚未形成节日,但“六月六”这一特殊时日已经凸显出来。“以六日收为上”,体现了传统中国人对数字“六”的偏爱,有择吉的寓意在其中。
  宋真宗将“六月六”命名为“天贶节”,从此“六月六”作为节日被人们广泛流传。宋代陈元靓著《岁时广记》卷二十四载:“祥符四年五月,诏以六月六日天书再降日为天贶节。在京禁屠宰九日,诏诸路开禁。”元代诗人许月卿的《天贶》诗云:“天贶逢佳节,地灵钟异人。”民国《北平风俗类征》:“六月初六。又称天贶节(贶,读如况,赐也。宋大中祥符四年,以六月六日天书再降,定为天贶节)等。”从这些文献可以看出,宋真宗发明的六月六“天贶节”被人们广泛接受。
  “六月六”天贶节之所以能作为节日被广泛接受,是因为人们对数字“六”有着共同的心理认识,在中国人看来,“六”意味着吉利、顺利。不仅如此,中国人对重日亦是偏爱有加,“重日”即月份与日期相同的日子。如,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等都是“重日节日”,这类的“重日”多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已经有了这么多“重日节日”的基础,再发明出一个“六月六”,人们欣然接受。

习俗:节俗丰富的“六月六”
  1.六月六,洗晒节
  六月六一项重要的节日内容是洗浴和晒物。洗晒一开始并非六月六的节日内容,六月六洗晒习俗从七夕节那里移植而来。在古代,七月七不仅是乞巧节,也是洗晒的日子。《世说新语?任诞》中载:“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韦氏月录》曰:“七月七日晒曝革裘,无虫。”又提到崔寔《四民月令》曰:“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习俗然也。”《全唐诗》选有沈佺期《七夕曝衣篇》:“曝衣何许曛半黄,宫中彩女提玉箱。”
  然而,到了明清时期,七月七的节日习俗则集中于乞巧,洗晒习俗移植到了“六月六”,大概是因为人们渐渐意识到六月六比七月七的太阳更足,是一年最燥热之时,且少雨,故将晒衣物、经书的日期挪到了六月六。且六月六作为人们心目中的吉日,认为在这一天洗晒,可以祛病除灾。
  于是,人们在六月六这一天大洗特洗,“妇女多于是日沐发,谓沐之则不腻不垢。”猫猫狗狗也要凑个热闹,“至于骡马猫犬牲畜之属,亦沐于河”,可以去疾却虫,洗去百病。
  2.“六月六,洗象忙”
  明清时期的六月初六,皇宫要举行洗象仪式。在这一天,象房的象奴和驯象师打着旗敲着鼓,引着大象出宣武门,到城南墙根的护城河中,由监官给大象洗澡。这天在洗象处还要搭棚张彩,也会设很多茶棚、小吃摊,洗象活动如同赶庙会一般,万人空巷,车水马龙。
  大象对那时的百姓来讲,是稀罕的动物。为了观看洗象活动,有钱的人家会提早占据附近酒肆茶楼的好位置,一饱眼福。为了营造节日气氛,驯象师还会指引大象做出各种动作,或扬鼻声吼,或举鼻喷水。于是,大象的戏水声,观者的惊讶赞叹声和小商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
  3.“六月六,晒经会”
  六月六,为佛寺晒经日。《北京志·宗教志》记载:“每逢农历六月初六,观内(白云观)的老道长,洗手漱口,衣冠整齐,把 《道藏》请出来翻晒,古称‘晒经会’”。
  说起晒经,你还记得《西游记》里的情节吗?唐僧师徒四人在去雷音寺的途中,经过通天河,通天河里的老龟将师徒四人驮过了河,并让四人帮个忙,问问佛祖,自己还有多少阳寿。四人到达雷音寺取经后,兴奋之余,忘记向佛祖询问老龟的阳寿。回来时,师徒四人仍要过通天河,仍是老龟驮着他们,当老龟向四人索要答案时,得知四人忘了问它的阳寿,愤怒地将四人掀入河中。狼狈的师徒四人好不容易爬上了岸,历经八十一难求取的经书却全都被海水打湿,便在大石上晾晒。民间传说,唐僧师徒四人将经书晒干的日子正是农历六月初六,因此有了在六月六这一天洗晒衣物、晾晒经书的习俗,并流传至今。
  4.“六月六,晒红绿”
  六月六除了晒经书,皇帝还要晒龙袍。在皇宫,会有专人奏明上级,将皇上的御用衣物,如龙袍、龙冠等拿到太阳下晾晒。太后、皇后、妃嫔等的辇兴、仪仗、衣服也都要陈放到殿外晾晒,其场面十分壮观,如盛大庆典一般。
  在民间,六月六文人曝书籍,妇女曝衣衾,认为这样可以预防蛀虫。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京师于六月六日抖晾衣服书籍,谓可不生蛊蠹。”所以,六月六这天,人们争相“晒红绿”。
  5.六月六,回娘家节
  在晋南地区,六月六又叫“回娘家节”,有“六月六,请姑姑”的说法。
  传说春秋战国时,晋卿狐偃骄傲自大。狐偃的亲家是当时的功臣赵衰。他对狐偃的作为很反感,就直言相劝。但狐偃听不进苦口良言,当众责骂亲家。赵衰年老体弱,不久因为生气去世了。一年晋国遭灾,狐偃外出放粮,说好六月初六日回家过寿。女婿决定乘给狐偃祝寿的时机,刺杀丈人,替父亲报仇。
  女儿得知这件事后,赶回娘家报了信。狐偃放粮归来,看到了民间疾苦,后悔没有听亲家忠告,后悔自己做错事情。狐偃不但没有怪罪女婿,还当众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后来,每到六月初六日,狐偃必将女儿、女婿接回家中团聚。传到民间,百姓们纷纷效仿,相沿成俗。
  所以每到六月六,晋南地区的人们都要请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这时,紧张的收获季节刚刚结束,接女儿回娘家,阖家团聚,欢庆丰收,享受天伦之乐,成了庄稼人的一件快事。
  6、六月六,虫王节
  每逢六月六,晋北地区的农村人还要在自己农田或者村里的虫皇庙祭祀虫王。传说虫王手拿着一个瓶子,里面装满了害虫,如果他发现有人对他不敬,就会放出害虫,惩罚世人。
  农民十分关注农时。六月六,谷物开始抽穗,庄稼成长进入关键期,这一年能否丰收,此刻至关重要。俗语道:“知了叫,河水响,你看庄稼长不长。”于是就有了祖辈流传下来的“六月六,看谷秀”的说法。农民在这个重要的时段祭祀虫王,祈求风调雨顺,庄家无虫无灾。
  7.六月六,祭神节
  六月六节日中,祭祀是重要的习俗,不同地区的百姓在六月六祭祀各自的神灵。前文提及,六月六日是大禹和北极玄武真君的生日,此外,南宋《梦梁录》载:“六月初六日,救封护国显应福普佑真君诞辰,乃磁州崔府君,系东汉人也。”杨荫深先生曾指出过的:“至于现在,则(六月六)各地有祀神赛会的……或为城煌,或为土地,祀城煌则灰以攘灾,祀土地则所以祈谷。又各地自祀其神,如山东荣成为藤将军,江西德安为杨洒菩萨,广州为龙母娘娘,不一而足。”
  8.“六月六,荷浓香”
  渐渐地,人们将祭神的节俗发展成为娱神娱人的庙会。《武林旧事》卷三在描述杭州天贶节时的风俗时说:“六月六日,显应观崔府君诞辰,自东都时庙食已盛。是日,都人士女,骈集炷香,接着登舟泛湖,为避暑之游。”
  天气炎热的六月需要消暑纳凉,人们借消暑和祭神及时行乐,由此演变出娱乐习俗。人们为了避暑,在六月六日出门宴游,划船游湖。老北京还有赏荷的传统习俗活动。此时,什刹海、北海等地的荷花都争奇斗艳,吸引各地的游客观赏。两岸杨柳依依,绿树成荫,人们在湖边赏花、野餐,在树下纳凉,下围棋、钓鱼、聊天,十分惬意。
  9.“六月六,食清凉”
  节日怎么能少了吃呢!六月天气炎热,人们最喜欢清新凉爽的食物,所以这一时节的民间饮食,主要以清淡、爽口、解暑的时令小吃为主。六月六庙会上,荔枝、杨梅、甜瓜、桃子、金桔,各种新鲜水果应有尽有,在井水里泡过,冰凉爽口,既美味又解暑。
  10.六月六,把酱酿
  受择吉观念的影响,人们将六月六视为“吉日”,认为在这天用井水做出的酱醋不容易坏。华北地区各地县志均有记载“六月六日,晨汲井水贮之,经年不坏,可以合酱、造曲渍醯(醋)。”
  总之,“六月六”作为被统治者发明的节日,能被普通民众广泛接受,是由于它“重日”和“吉日”的特点契合了中国人共同的文化认知。六月六的节日习俗围绕“盛夏时节、天气炎热”的时令特点产生,比如消暑、祛病、洗晒是为应对炎热天气而产生的习俗。其中,吉日是六月六的核心内涵,从而延展出了吉日晒书、吉日洗浴、吉日做酱具有的节日内容,和人们吉日祭神以求丰收的心理诉求。

  参考文献:
  1.钟敬文﹒中国民俗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欧阳询﹒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应劭撰.吴树平校释·风俗通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
  4.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M]﹒北京:中华书局,2008
  5.丁世良等﹒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

荣誉顾问:乌丙安
顾  问:江 帆、周福岩、吉国秀
指导老师:隋 丽、邵凤丽
撰  稿:冯姝婷
图文编辑:李泽鑫
联系邮箱:lnufolklore2017@163.com

来源:辽大民俗学微信公众号
链接:http://mp.weixin.qq.com/s/LotBNIb0zAOEYbW672RUxg
QQ:怀克特;微信:huaiket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