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15年考研各院校民俗学真题汇集贴

  我觉得现在的考试越来越“怪”,看似紧贴前言,实际上没有抓住基础!记得施爱东老师曾在《中国民俗学检讨》一书中讲过“概论”的问题,但现在的民俗学学生,有几个的“概论”知识较为扎实!泛滥的“民俗学概论”、“民间文学概论”、“人类学概论”、“社会学概论”……让人不知道这是在传递基础知识,还是在卖版税!
  
  我们现在用的“民俗学概论”基本都是钟老于1998年主编的,民间文学则是各取所长了,可以说十个硕士点用十个版本甚至十一个,十二个也不足为奇。我们的基础实在太差了!昨晚看了一篇关于考研的文章,说的就是研究生泛滥得就像蝗虫,而我个人也觉得我也是一个不折不扣,地地道道的蝗虫。
  
  虽然民俗学与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宗教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实际的操作也的确证实了这一点,但这并不是民俗学没有相关学科就失去活力的借口。相信,读过民俗学研究生的人都有这种体会,我们在学习期间,究竟学的是什么呢,我个人都有点脱离民俗奔向人类学、民族学的倾向了,这不仅仅是因为老生常谈的学科理论的匮乏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进入研究生阶段以后接受的教育本身就出现了偏差,我们尚没有属于自己的“民俗学经典导读”的文本,相反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宗教学的经典则成为我们民俗学的经典,这种导向自考研那天起就已经落下了病根!
  
  我并不反对考研时的相关学科的交叉和应用,毕竟我们现在似乎还没有像人类学、民族学和社会学那样有那么多东西,相应的考试科目如“理论与方法”和“概论”等,而我们除了“民俗学”就是“民间文学”,这不得不让我们的考研试题有选择性的进行相关学科的考察,但是这种倾向,恰恰为后面的研究生学科本位的培养奠定多元手段的同时,也消磨了学科本位意识的存在。固然20世纪初期以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具有“通才”的性质,但他们对民俗的研究与应用则是基于自身学科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我们民俗学有什么呢?
  
  记得读过孟慧英老师的《西方民俗学史》,从头到尾真正属于我们民俗学的东西似乎寥寥可数,基本都是人类学家及其学派理论和实践,看后感觉与读其他人类学家的理论史作品没有什么区别。与此相反,王文宝先生的《中国民俗学史》则真真切切将我们中国的民俗学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理论,甚至民俗学家进行了罗列评述,但我总觉得这似乎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重视,作为年轻的一辈,我们似乎并没有将老一辈民俗学家“放在眼里”,总觉得去追求所谓的“新理论”,评介西方的“理论模式”是一种时髦,而我们又总是用本土的民俗事项去验证来自他国的理论实践,难道这不是很可笑么?我们是需要多元的理论和实践模式,但我们却不能忘记自己是谁,我们能否认清自己,正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为何创造不出自己的理论模式呢,钟老所谓“中国民俗学派”,该是一种怎样的“学术团体”,我觉得不是一个“民俗学会”就实现了的!难道不是么?我们不能再以别人看自己,更不能总是看别人,我们是否应该回头看看我们自己呢?
  
  蝗虫的一点牢骚,姑妄说之,姑妄听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