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余昕: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幻象 ——读《 迈向一种人类学式的价值理论》

余昕: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幻象 ——读《 迈向一种人类学式的价值理论》

  从严格意义上说,《迈向一种人类学式的价值理论》书如其名,是一本从人类学角度探讨价值理论的论著,这也是人类学者 Graeber (David Rolfe Graeber)的主要目的。然而,作为一位肩负社会思想使命的学者, Graeber 坦言“:如果要寻找一条不同于所谓‘新自由主义哲学’的路径,从价值理论入手不啻为上选。”这表明本书的意义不仅在于纯粹的知识关怀,也在于社会政治思想批判,正如《礼物》一样。
  
  背景和脉络
  
  20 世纪 80 年代,“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开始遭到思想界的广泛批判。然而讽刺的是,这些批评声音的中坚力量——后现代主义,从未有力地打击“对手让它反感的一切”。这是因为“后现代状况”恰恰是全球化市场体系的产物:一方面,新自由主义追捧的全球市场作为迄今为止最庞大的垄断体系,摧毁了除市场价值之外的其他所有价值;另一方面,整体性价值体系破碎的结果使后现代主义者“发现”了 “后现代状况”“:价值”成为了个人判断,表现为政治上中立或自由的个体“市场行为”,尤其是消费行为。新自 由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无非从正反两个方面强化了对于“自由市场”的想象,Greaber 则提倡“第三条道路”,即回归对价值本身的反思。
  
  人类学不乏针对价值的思考,其中结构主义可能提供有益的借鉴。然而,由于结构主义视角将价值视为结构上的“差别”(difference)而非“重要性”(importance),难以解释人类不断再生产社会,或社会让人服从的动力。20 世纪 80 年代,学界进一步发展这种观点,认为结构主义理论无力解释社会再生产和变迁,并“无力解释活生生的个体如何被激发去维持和再造一个抽象系统”。所以急需一种“动态的结构主义理论”(a dynamic theory of structuralism),将人类行为的不可预料、创造性和变化纳入考虑,价值理论是首先被提出的解决方案。然而从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阿帕杜莱(Arjun Appadurai)到斯特 拉森(Dame Ann Marilyn Strathern),要么将价值等同于个体欲求或视为源于交换,要么将价值视为已然存在的意义差别或抽象类别,从而一只脚踏进了结构决定论的陷阱,另一只脚又陷入了经济学关于“经济理性人”的圈套。
  
  在漫长的讨论中,有一位几乎被遗忘的先驱——Clyde Kluckhohn(Clyde Kluckhohn,1905~1960),上述观 点缺乏的正是他的“比较价值项目”(comparative values project)核心观点:人类社会的价值不仅是“看待世界 的不同方式”,而且是“生活世界应该是怎样”的想象。文化之间的差别,不在于文化持有者认为这个世界本来 是怎样,而是这个世界应该是怎样,以及何种需求是适宜及道德的信念。这样的人类学是“现实生活哲学的比较研究”(comparative study of practical philosophies of life),是不同文化“重要性”而非分类世界的研究。换言之,价值是道德规划(moral projects)。可惜的是,这个项目由于缺乏“结构”的理论或“观念如何组合成为整 体系统”的理论而搁浅。后继者中,Dumont(Louis Dumont,1911~1998)虽然是“人类学界唯一持续探讨价值问题的学者”,却最终因为无法沟通西方社会与“古式社会”而与发展一套价值理论失之交臂。
  
  原文发表于《西北民族研究》2014年第三期



余昕: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幻象 ——读《 迈向一种人类学式的价值理论》|中国人类学评论
http://www.cranth.cn/1409/00004.html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