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海大学民俗学展示周5——讲座读书会展

上海大学民俗学展示周5——讲座读书会展

上海大学各专业历来就有举办各类形式讲座、研讨会的传统,特别是社会学专业。早在社会学系自隶属于文学院的时候,就经常邀请校内外的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专业的专家、学者举办讲座。下面先按时间顺序列举近段时间相关的讲座信息,并附几个民俗学老师曾经做过的演讲具体内容。
1、2012-11-30  题目:“社会”是什么?人类学的社会与仪式研究
主讲人:陈玫妏(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区域研究中心”博士候选人)
主持人:张江华(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2、2012-11-05   题目:
1.论民间信仰人物故事的“护城现象”;
2.台湾“新”乡土小说的特色
主讲人:钟宗宪(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主持人:黄景春(上海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3、2012-11-04   主题:宗法与丧服礼制
主讲人:吴飞(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主持人:徐冰(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4、2012-10-26  题目:韩国市民社会的演进
主讲人:李时载(韩国东亚社会学会会长、韩国天主教大学教授)
主持人:张海东(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5、2012-6-14  题目:族群空间与历史记忆:中国西南的诸葛亮传说
主讲人:彭文斌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员
主持人:张江华(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6、2012-6-8   题目:“共有地”的制度发明
主讲人:张佩国 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主持人:张江华 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7、2012-6-8   题目:生成“公共喜剧”的传统力量
主讲人:陈志勤 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主持人:张江华 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8、2011-11-28  题目:民俗主义与本真性问题
主讲人:王霄冰教授(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主持人:耿敬 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详见: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forum/viewthread.php?tid=25840&extra=page%3D2
9、2011-11-28  题目:人类学、社会学与民俗学——以德国学术传统为例
主讲人:Prof. Berthold Riese(波恩大学民族学和古美洲学研究所终身教授)
主持人:张江华 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详见: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forum/viewthread.php?tid=25840&extra=page%3D2
10、2010-9-30  题目:“中国人类学的学术自觉与全球意识”
主讲人:麻国庆教授(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张江华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 本帖最后由 ymmelon 于 2013-1-25 12:11 编辑 ]

TOP

陈志勤“大禹祭典”报告暨“费孝通学术论坛”第6期

2009年2月20日下午,“费孝通学术论坛”第6期在E研究院拉开帷幕,也是开学以来冬季下半学期第1期。陈志勤教授作题为“传统民俗文化的再创造与国家、地方、民间的互动―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禹祭典”为例―”的讲座。论坛坛主张江华教授主持,耿敬、杨锃老师评议,黄景春、董国礼等社会学系教师参与讨论。
    2000年以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盛世,国家与社会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参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工程的复兴,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涌现出具备出色策划才能的民间精英,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商机,而且,学者也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论证中,中间层似乎在国家与社会的互动中托举出来。
    陈志勤教授以绍兴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禹祭典”为事例,通过探讨在地方文化开发中“传统”创造和“民俗”利用的现象和过程,揭示这种过程运行中的国家整合、地方开发、宗族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具体事例是从民间社会的大禹信仰•祭祀到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禹祭典”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来探讨有关国家整合和地方开发的问题,而宗族变化的事例是以绍兴市禹陵村(被认为是为大禹守陵而形成的村落)的大禹姒姓宗族“后裔”为主。
    陈志勤老师以鲜活的田野素材、细致的文献梳理,描述了大禹祭典经历了从公祭到国祭、从官俗到民俗以及民祭传统重现的变化过程。“从公祭到国祭”包含了形式与意义两方面的“再创造”:从形式上增强传统色彩、从意义上强化民族意识,来自实地考察的田野照片向我们展示了大禹祭典已经形成了一个皇陵等级的复原“地景”,“大禹祭典”复原帝国时期的“公祭”景观、正统、严谨的仪式规范颇似《儒林外史》恢复孔祭的场面,而一度大禹由迎神赛会的治水、防水灾功能性的神演变为民族英雄和“弘扬民族英雄和发展旅游事业”的英雄祖先。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禹陵村被搬迁,反倒平地而起变戏法一样再造了一个表演性的“禹陵村”,官俗创造的“大禹祭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彻底实现了从官俗到民俗,陈志勤老师表述的“‘所有’的正当性”,也包括了主体的被置换。那么民祭是否就荡然无存呢?非也。“正因为政府的举措,也促使禹陵村人认识到这种民俗文化的价值。”“这个原本沉寂没有人关注的村落,因为移民使他们产生文化的“觉醒”和“复兴”,并成立了结合农村和城市的社团性组织,如姒姓研究会这样的民间学术团体以及为了每年的祭祀而生成的民间信仰组织等……”民祭的努力收到了效果,2005年7月10日(农历6月6日)和12月21日(冬至),进行了由禹陵村为主的有绍兴当地1000多人参加的民祭活动。
    在得出民族志基础上缜密、平实的结论后,报告人在结语中概括道:“在这样的民俗空间中,各方面的利害关系者互相纠葛、互相缠绕,孕育了民俗文化的衰退、消失、继承、再生和创造的复杂的运动状态。国家、地方、民间在互动中,互惠互利,各得其所,呈现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复杂趋势。”
    报告人并非描述大禹祭典,而是关注大禹祭典背后牵动的国家、地方与民间的互动演变,即“复杂的运动状态”。这和黄晓春博士试图探讨技术与制度的互动背后的制度逻辑有所不同,后者关注的是“技术扎根期”这样一个技术嵌入制度的成熟过程,而陈志勤在厚描“互相缠绕”究竟是怎样互相缠绕,而不是泛泛而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视角论述“多元权威”的并存,从“大禹祭典”生动的个案中,可以看出市场的原动力、地域认同等汇聚而成的“地方性权力”正在崛起,这也正是主持人张江华教授提纲挈领式的发问:地方史何时插入历史,成为独立的地方?相对于以往地方的衙门仅是皇权的人而言。如果再回顾“费孝通学术论坛”第1期肖瑛的“复调社会”涵盖性的“社会”概念,在“复调社会”的大作中,肖瑛提出了将“传统的复兴”即共同体传统嵌入公民权、财产权所代表的“公共领域”中,以此描述三种传统“互相缠绕”共同构建的“复调社会”,在第一稿中,肖瑛以“社会治理”来统辖互动论,到了第二稿,我们发现,“社会治理”被轻轻地弹去了,而代之以无有结论的“悬置”,是的,只能悬置,而没有斩钉截铁的理想国,哪怕是众声喧哗。那么在社会学的背景下再来重现“大禹祭典”民俗学范畴的个案,值得检讨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了从官俗到民俗,所有的正当性,质询的是“缠绕”中的不平等关系,地方主义在市场与政治的干预下重塑自身的主体性,也在建构民之主体,“再创造”的过程也是重新寻找客体之主体的过程,同时也是挤压趋力下被边缘化的过程,虽然被边缘化也是重新发现自我的反思过程。于是,该过程就和路易莎宣描述的西南少数民族苗族因边缘而获得展演(performance)的主体性异曲同工,在自我认同的同时保持着清醒的反思能力,“我表演给你看看你想看的”!禹陵村的姒姓宗族重获了“英雄祖先”历史心性的生命力,且是原旨性的,这一点倒是和王明珂所描述的羌族(四川茂县)攀附“大禹故里”遥遥呼应,浙江一度闻讯而来寻根,被挤压的“兄弟祖先”历史心性不过漂移到了华夏边缘,而这一切究竟如何与社会学、人类学均被困住的(stuck in)我与他者缠绕的“社会”触类旁通,贡献民族志的知识论贡献,无论是人类学,还是民俗学,对于它们而言,均是共同的挑战与并肩的战友。借用张江华教授在课上一句平淡之极而感人至深的言论:我依赖于他者,只不过我不承认,但等我老了,我总要承认。

TOP

说话的艺术”系列讲座之一:黄景春《唐代变文的源与流》

我院中文系黄景春副教授于2009年5月7日13:00在上海大学新校区A317教室做了题为《唐代变文的源与流》的学术报告。该讲座系马丹丹老师组织的“说话的艺术”系列讲座的第一讲。“说话的艺术”系列讲座是马老师在教授“中国民俗史文献导读”教学与学术的双重困境中寻求突破而策划的,它主要针对下面两个问题:1. 面对民俗学内部种种二元对立:文本与语境、案头与场上、文献与田野等,如何突破二元对立的认知方式,寻求整体社会事实的可能性;2. “在路上”的立场选择问题,这次“说话的艺术”算是对悬置的反抗——庶民性去向何方,寻求文化他者给我们的“自反性”,把“路岐人”引入学术视野,关注他们以“说话”担负起与神、法律、道德的交流与体认。
       黄景春博士主要研究民俗学、民间文学、道教文学,已出版著作《中国古代小说仙道人物研究》、《民间传说》等多部,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在本次讲座上,黄老师向大家揭示了唐代俗讲的渊源及其影响。他认为:变文固然如美国学者梅维恒(Victory H Mair)在《绘画与表演——中国的看图讲故事和它的印度起源》一书中所论述的那样,它是发源于印度、后来经中亚传入我国的一种讲唱结合、看图讲故事的宗教艺术,但是在中国本土,说唱结合、图示故事也有其悠久的历史,这是变文来到中国并得到广泛接受的文化土壤。黄景春还认为:把变文理解成“说转变”的底本是不准确的,应该是所有俗讲的底本;北宋以后,由于变文与宗教异端的结合,朝廷对它采取了严厉的镇压措施,它迅速衰落了,但是变文讲唱结合的艺术形式在瓦肆勾栏的艺人那里得到了继承,随后其题材和内容分化到讲经、讲史、讲小说三家。瓦肆勾栏的说唱活动对我国元明清时期的小说戏曲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继变文之后,民俗学08级研究生刘凤与王育婧分别就各自的研究兴趣作了江西萍乡傩戏与唐山皮影的文献汇报。
     受到黄老师讲解“变文在北宋的衰落”启发,按照鲍曼的表演理论:叙事作为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具有转变的潜在能量。马丹丹指出,变文并非纯文艺的概念,而具有社会动员、社会控制的“危险”力量,与农民起义结合的天然形式,以异端或邪教遭到了北宋政府的镇压;而1949年前、延安文艺讲话之后,面对“唤起民众”特殊的使命,民间文艺再度以社会动员、社会控制的形式掀起了俗讲的高潮,流传民间的荤曲被替换为革命民歌,道情被改造为“翻身道情”,结合“看图说故事”的通俗文艺,“活报剧”成为政治游行的新形式,“夫妻识字”等街头戏剧占据了农民文艺的主导,秧歌则更是作为普罗艺术绝好的素材贯注了翻身的热情。

TOP

“说话的艺术”系列讲座之二:河洛大鼓专场表演之《访苏州》

2009年5月13日在上海大学新校区A602教室举行了马丹丹老师组织的“说话的艺术”系列讲座的第二讲,此次讲座特为邀请了河南偃师著名的鼓书艺人王太平和陆永成来表演河洛大鼓,黄景春老师友情观演。两位艺人为我们展现了一场别开生面很精彩的鼓书表演,声情并茂地表演了《访苏州》的一个片段;给在场的观众、老师、同学们留下了深深的震撼和感动。这次专场表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民间的艺术走入我们的课堂中,让学生们能结合课本上的理论去理解民间的口头表演是如何进行的。可以说,王太平和陆永成两位艺人首次将民间表演带入学校,为学生们对民间艺术的田野实践打开了一扇窗。
    在介绍两位艺人的表演前民俗学08级研究生许晶晶首先做了对鲍曼表演理论的介绍,让我们在领略现场版表演之前,对表演的理论有个大致的梳理和印象,以期可以将文本理论与民间表演间能有个衔接。随后,两位艺人进行了他们的表演。
    王太平和陆永成两位艺人的家乡河南偃师是河洛大鼓的发源地;偃师河洛大鼓已被评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集说唱、表演为一体的曲艺形式,河洛大鼓经历了近一百年的历史。“鼓书艺人代表着与灵媒、巫医、风水等有关的象征,是作为信仰艺术体系的一部分”,因此可以理解为何在河南偃师那带河洛大鼓如此盛行。王太平师傅是“河洛大鼓”第三代艺人,也是此次表演的主唱,陆永成老师的父亲是河洛大鼓第三代传人陆四辈老先生,现任偃师市文化馆主任,为王太平师傅司弦。当王太平师傅一次次栩栩如生地表演着剧中的角色,尤其是表演剧中姑娘的角色时,他的仪态和神色俨然如个大家闺秀,引得在场观众一阵阵笑声,同时我们也为第一次能欣赏到这样的民间表演而感到震撼,尽管当老人敲着小鼓唱着段子的时候,由于方言的原因我们不太能听清曲词,但是依然为这样的一种民间艺术的表现力和形式而觉得格外新鲜。
    《访苏州》讲述了明嘉靖年间,张廷秀与王月英自小订婚,苦读八年,赴京赶考,中途奸人所害,历经六年艰难,南京赶考,北京中举,怀揣大印,乔装乞丐,暗访苏州,一为查访蓄谋逆反的奸人,二为试未婚妻是否变心,最后斩奸除恶、夫妻团圆的故事。朝鲜长篇叙事诗《春香传》也有相似情节。
      观赏了这样一场特别的演出,根据鲍曼的表演理论,表演是在一个特定情境中,要求演员和观众之间形成互动,在这种互动中根据观众的要求,演员的表演具有创造性,演员承担着对观众的一种责任以及控制力。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在表演中,王太平师傅也同样考虑到观众因为方言的原因或是地域的差异,所以他在演唱中对剧本进行了一些调整,试图让观众更容易理解。

TOP

“说话的艺术”系列讲座之三:耿敬《民俗学漫谈》

2009年5月21日在上海大学新校区A317教室举行了马丹丹老师组织的“说话的艺术”系列讲座的第三讲,此次讲座邀请了耿敬老师作为主讲人以及文学院一些博士生的参与。
     耿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宗教的界定,起源,社会展演,表演理论的梳理介绍以及说话叙事方式与宗教的关系。耿老师的讲演将宗教以及宗教与说话叙事方式的关系阐明的十分清晰,让在座的听众收益匪浅。耿敬老师指出,不应把“说话”局限在狭隘的范围,而应放在宽阔的视野中交流,不仅仅是俗讲、道情,道教仪式音乐、保留了唐代大曲遗风的纳西古乐等,都与变文有着悠久的渊源,例如,变文不仅仅与变相在叙事场景现身说法,还和梵乐、梵剧结合在一起,作为综合艺术服务于佛教。耿敬老师的“说话”在漫谈中援引众家,在不拘形式中评点民俗学史的宏大叙事:美国民俗学不同于欧洲民俗学拘泥于书斋研究故事类型的地方在于,无法对社会变革视而不见,民俗学开始对重大社会事件进行回应,从遗留物引向活生生的“当下”,鲍曼提倡民族志诗学实践、多尔逊搜集都市、工业民俗均为60年代激进的转向。讲座过后,开始了激烈的讨论。
    随后08级民俗学系的杨晓晶同学介绍了当代上海沪剧表演艺术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当代沪剧表演艺术中的表演方式不受年轻人的喜爱,所以出现了严重的观众断层的现象。因而,造成了当代沪剧艺术不景气的主要原因所在。因此,沪剧艺人如何将其表演方式革新,从而让年轻一代接受成为当代沪剧表演的主要课题。
    变文讲座已经拉开三个星期,从变文的源流到表演,再到宗教的社会事实,组织者马丹丹结合自己学习的体验,尝试对变文讲座进行不成熟的总结,她抓住变文“变”的题眼简析道:1. 变文的叙事性因素,即本事,内容多是佛本生和轮回转世的故事;2. 列维•布留儿在《原始思维》中揭示了互渗律在人生仪式从出生、成年礼、婚礼、葬礼包括寡妇再蘸的仪式逻辑,启发我们重新认识到变文乃是与仪式平行进行的,“说转变”与人生仪式的身份转变平行呼应;3. 变文的本事转化为迎神赛会的“出故事”祭祀艺能,就是故事转化为扮演造型,如“大头和尚戏柳翠”,重新被赋予民间狂欢精神。在总结了变文的三点心得后,马丹丹对变文讲座做了真切的结束语:正是“说话的艺术”系列讲座使我们认识到庶民文化的根本,欣然将知识分子的孤独融入民俗的一滴水。
    在讲座的最后部分,师生一同欣赏了电影《变脸》。电影《变脸》讲述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 20世纪20年代末,川西流浪江湖的民间艺人“变脸王”有一手“变脸”绝技令人倾倒,他孤身飘零几十年没有儿孙,为了使这一“绝活”能传于后人,“变脸王”从人贩子手里买回一个八岁男孩狗娃为孙,不料,变脸王却意外地发现,买来的这个机灵的孩子竟是女娃!盛怒之下,他赶走了狗娃。重新沦为流浪儿的狗娃深知变脸王盼儿孙心切,她冒险救出被人贩子拐骗的三岁男孩天赐悄悄给他送去,但是,警察将“变脸王”以“拐骗儿童罪”打入死牢,后来经过一系列周折,在狗娃舍命相救之下,变脸王终于获释出狱。他抱着狗娃,动情地说:“你就是我的孙子!”

TOP

费孝通学术论坛第17期——田兆元《文化的建构者和研究者》

2009年10月26日,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带头人田兆元教授做客上大b417,为群学社的本科生、社会学系研究生做了《文化的建构者与研究者——民俗学与民俗学者的使命漫谈》演讲,有关民俗学学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的思考。耿敬主持,张江华、陈志勤、黄景春等同仁参与讨论。报告集中了他这么多年从事民俗学、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既有现实关怀的积极性,又有学科建构、整合的雄心,实际上,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历,反而激励其重新表述民俗学的自信,从民俗学研究对象的重新定义可以看出,精英思想如何贯注一向强调“亲民性”民俗学,这种积极的主体表述的取向,乍看出其不意,实则是民俗学开始在建构与研究的身份转换之间寻求对文明的挑战与回应。
    讲座分为以下几个要点:1. 首先解释民俗学的双重使命:文化的建构者和文化的研究者;2. 描述是基础;3. 何谓民俗;4. 几个案例;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6. 民俗学的态度;7. 民俗学的未来。在每一个要点的讲解中,田老师都会引用许多民俗学案例,包括他参与的、发现的和经历的田野经验,使我们看到,他并非在书斋里“建构”,而是有强烈的现实辐射意识,这是这次讲座的一大特色。田老师对民俗的定义与一般民俗学教材对民俗的定义不同,通常对民俗的定义是:生活模式或下里巴人,他则认为,民俗是华彩的、凸显的、非日常的、经典的、精英的、雅致的……。他又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机会,给民俗学者提供了走入浩瀚的民俗资源或“采风”的契机,有了资源或材料,运用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建构,进而,有了描述的基础,寻求理论的提升与规则的建立,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可为我所有,又可以扭转研究者“纯研究”的思维方式,从研究者转向“资源的开发者”,就民俗资源应用方面是大有潜力可开拓,换句话说,在民俗的人领域,民俗学者可以与业余身份的民间精英争夺话语权,参与文化工程,包括民间信仰、红白喜事,积极的地方在于,我们可以运用我们的民俗知识造福人民。在致力“有为”的过程中,田老师不失幽默地表现了民俗学者迈向应用或济世应具有的智慧,点那些可燃的灯,敲发声的钟;是机会,但非唯一;不可皇帝不急急太监,不可越俎代庖等,就是保留这种灵活、容忍和退让的心态,使得民俗学者在处理民俗学学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时游刃有余、进退有章,大有道家的平常心取舍。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民俗学者与现实贴近甚或也无法规避迎合工具理性的需要,不过,田老师在最后民俗学的展望中充分表达了理想主义的超越,文化自信的到来。他具体表述道,多元世界的格局,文化遗产保护为民俗学的发展展现出灿烂的前景,民俗学的发展与从事民俗学学科的人员素质息息相关等。民俗学暂时遇到了瓶颈和困难,不过机遇与困难并存,自强不息,创造人类学美好的未来。田兆元老师的民俗学报告与其是讲座,不如说是一个学科带头人为学科的萎靡气氛注入的强心剂,一扫民俗学流露的悲观主义,不由精神浑身一震。
    主持人耿敬谈了对同门师兄、兼同事多年的田兆元的了解,作了画龙点睛的总结:彻底的理性主义者;本位主义强的人;践履精神。换句话说,始终有热情,坐得下来,走得出去。借田老师的东风,他鼓励民俗学的同学们不要放弃学术志业。

TOP

麻国庆教授——中国人类学的学术自觉与全球意识

2010年9月30日上午九点半,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庆祝恢复建系30周年系列学术报告第50期在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会议室B417举行。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麻国庆教授作了题目为“中国人类学的学术自觉与全球意识”的讲座。讲座由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张江华教授主持,社会学系沈关宝、巫达、陈志勤、刘春燕、黄晓春、杨锃、张亦农等老师和来自各院系四十多名本硕博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麻国庆教授从学科知识的属性出发,讨论了人类学和社会学两大学科的区别和关联。他强调对自然属性、生物属性的关注是人类学区别于社会学的重要法则,因而人类学应当特别重视自然和文化的结合点,以及“自然”是如何被地方文化所概念化的。接着,麻教授进一步讨论了研究本土自然知识体系的资源人类学、民族动物学、民族植物学、民族生态学等学科对中国人类学建设的意义。
    此外,麻国庆教授还重点介绍了当今人文学科背景下,国际问题国内化、国内问题国际化现象的复杂性,反思费孝通关于“梳理地域格差、超越社区进入区域”研究方法的现实意义。讲座过程中,师生们就麻国庆教授所论述的“日本屋号家名”和“中国海疆意识”等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

TOP

上海大学民俗学读书会

社会学系各专业(社会学、社会工作、人类学、民俗学)都会开设读书会。一般是一个学期解读一本或几本书或一些论文,由学生进行解读,老师负责总评和总结。读书会不拘泥于形式,有时在教室里围坐,准备一些水果,然后大家高谈阔论、畅所欲言;有时去餐厅边吃边聊;有时也在网络上互动。总之形式多样~读书会并不局限于某个导师自己的学生,同专业以及其他专业的同学都可以去参加,老师是非常欢迎的。只要大家有自己对某个问题的想法,就欢迎TA抛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民俗学专业由耿敬老师开设了两次读书会,内容分别是《美国民俗学杂志》和《美国民俗学手册》。全英文,由学生负责翻译并解读,以PPT讲解的形式进行;之后先由其他同学对一些问题进行提问,讲解人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解答;最后耿老师会对其中的某些问题讲解并做总结。
   寒假后耿老师会继续组织读书会;另外寒假后上海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和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所计划恢复跨校间的读书会,让“海上风民俗学社”重新热闹起来,此项活动也欢迎复旦、上师等其他高校的同学来参加哦~~~

TOP

氛围真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