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海大学民俗学展示周1——学校学科展

上海大学民俗学展示周1——学校学科展

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
1922年10月,上海大学创建,校长为于右任,教务长为瞿秋白。这是一所被誉为“武有黄埔、文有上大”的革命学校,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后,被国民党当局强行关闭。
1994年5月,上海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年)、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于1958年)、原上海大学(成立于1983年)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1959年)合并,组建为新的上海大学。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钱伟长教授于1983年出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1994年续任上海大学校长,他独树一帜的教育思想和治校方略开创了学校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的新局面,推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新发展。
上海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现设有26个学院和2个校管系;设有71个本科专业、42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74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13种硕士专业学位(其中工程硕士含18个工程领域)、20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79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11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点、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1个上海市一流学科;拥有2个科技部与上海市共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其中两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2个上海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 2个上海高校人文艺术创新工作室。

社会学院:
1922年,上海大学作为国共合作的产物在上海成立,于右任任校长。1923年秋,上海大学设立社会系,首任系主任瞿秋白,第二、三任系主任分别是中国的早期领导人施存统、彭述之。历史上的上海大学社会系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主,着力于劳动问题、农民问题、妇女问题的研究。遗憾的是,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社会系随上海大学的解散而中断。
今天的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前身为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1980年4月,经上海市高教局批准,国家教育部同意,上海大学文学院(前身为上海复旦大学分校)恢复重建社会学系。这是1979年中国大陆恢复社会学学科后成立的第一个社会学系。袁辑辉教授任第一任系主任,袁华音、沈关宝、庞树奇、吴圣苓、邓伟志、仇立平等教授先后担任过系主任职务。1981年,社会学系创办《社会》杂志。2011年7月,社会学系独立建院,成立社会学院(School of Sociology and Political Science),下设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张文宏教授任院长。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于建系之初就设立了社会学本科专业,1996年获得社会学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得社会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人类学、民俗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2005年获得人类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设立社会工作本科专业,2009年获得全国第一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包括专业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2009年,李友梅教授领衔的社会学基础教学团队先后被遴选为上海市级和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并跻身上海市第四期本科教育高地阵营。

社会学系针对性地从全国各地积极引进学科带头人和青年科研骨干,先后筹建成立了校级科研中心10多个,涉及社会科学与上海城市建设的广泛研究领域。尤其是近五年来,社会学系的科研工作在人员力量、组织规模和梯队结构等方面都取得了十分显著的进展,科研机构的情况大体如下:
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组织研究中心
隶属上海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中心经上海教委批准成立于2007年。本中心以“现代社会中的人类合作机制”为核心论题,探讨社会转型与全球化对中国社会组织方式产生的影响;围绕上海市、长三角以及国家发展战略,针对社会经济发展中提出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开展高水平的跨学科研究,把基础研究成果同国家社会建设的实践要求紧密结合,为上海市乃至长三角和整个国家的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并为学术创新提供实践动力。李友梅为中心主任。
上海市社会学E-研究院
“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首批投入的上海高校6个“E-研究院”之一,建设周期10年(2004-2014)。它吸收了国际上先进的E—Science的理念,依托现代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实行独特的组织运作机制,联合国内外知名大学与科研机构的一流学者,围绕“城市发展与社会转型”开展具有突破性的基础研究。力争通过5-10年的探索性实践,在组织社会学、转型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等重要领域确立上海高校社会学基础研究在国内外社会学学科中的优势和品牌,推出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成果,形成一支由5-6名国内外一流的学科带头人,若干名发展潜力大、创新能力强、学术视野宽、能够进行跨国、跨学科对话的中青年科研骨干组成的学术团队。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实行首席研究员负责制, 首席研究员李友梅教授,现任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2009年,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成立。中心主任李友梅,常务副主任张海东。同年10月,由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牵头、多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共同发起的上海社会调查中心成立,该中心又隶属于上海社会调查中心的9个分中心之一。中心以社会学学科为依托,整合其他学科的力量,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学术研究对相关数据资料的需要,进行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中心将通过问卷调查等研究方式,就上海社会领域的相关热点、焦点问题,直接问政、问需、问计于民,为上海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也为上海、长三角及国家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提供服务平台。
上海政党研究中心
2002年6月成立,是由上海市党建研究会和上海大学联合发起组建的一个多学科参与的综合性、开放性的研究实体。主任周鹤林、方明伦,常务副主任李友梅。
中心的宗旨是,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社会现代化和上海走向国际大都市的进程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应对上海市基层党的组织和工作的现代化需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探索“建设一个怎样的党”为目标,积极推进多学科的和实证的政党研究,联络全市相关党建研究力量,拓展政党研究的国际交流,为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性服务,为市委领导和组织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促进政党研究的学科化、相关学科的发展。
主要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累计编辑16期《政党研究通讯》、六套《政党研究参考资料》,组织开展了关于上海政党研究的十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完成各类研究课题30多项。
社会学研究所
1986年上海市教委批准成立,首任所长袁缉辉,现任所长仇立平。80年代研究方向为家庭社会学和老年社会学,90年代后向城市社会学、社区研究、社会保障、上海社会结构和阶层及社会指标等领域拓展,并在《中国社会科学》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重要的研究成果,出版了相关的著作,有些项目获得了2002年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社会建设研究院
上海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1999年11月10日成立。中心主任费孝通,常务副主任李友梅。研究方向为社区发展理论与社会变迁。
中心成立以来先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社会学系以及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组织社会学所等著名学术机构进行合作开展科研活动,举办过多次国际和国内学术研讨会,出版了《社会变迁与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组织与体制:社区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承担的课题有:上海市哲社科课题、上海市康健街道课题研究、上海市流动人口的研究、卢湾区瑞金二路街道社区发展规划研究、卢湾区社区公民道德指标体系研究、一体化社区管理体系研究等。2001年12月在上海大学主办了“社区基础理论研习班”,形成以上海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为主要力量创建的中国社区基础理论和实证方法的研究基地。
老年社会学研究所
1989年上海市老龄委批准成立,主任张钟汝。承担市老龄委科研中心课题“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研究”,为本市各区培训老龄工作办公室干部,协助静安区老龄委作“双高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
土耳其研究中心
社会文化地理研究中心
族群研究中心

2009年5月成立,主任巫达。中心以其研究对象——族群(ethnic groups)——凝聚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系所的专家学者加盟中心研究团队。研究团队以文学院学者为主,邀请院内外、校内外、国内外族群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加盟,形成非编制性学术研究团队,以期共同研究前沿性课题。中心的最终研究成果主要以人类学、社会学为主,兼顾相近的历史学、文化研究等领域的族群研究成果。
中心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四个方面:外国人的研究、海(境)外华人的研究、少数民族的研究和新移民的研究。
民俗文化研究中心
2003年2月成立,首任主任程蔷,副主任田兆元。现任主任耿敬。2007年2月开始,与华东师范大学“海上风民俗学社”联合主办刊物《海上风民族民间文化论坛》。2010年4月开始,与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所联合举办定期的跨校读书会。
移民研究中心
2001年11月17日与崇明县政府联合发起成立。主任邓伟志。中心的宗旨是就人口迁移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为政府出谋划策。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出现了大批人口迁移,移民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中心的专家学者将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对移民工作进行长期追踪,以使社会学研究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
中心曾参与崇明三峡移民办工作,进行个案访谈。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工程移民比较研究与社会融合”。
妇女研究中心
1998年12月成立,由校妇委会、社会学系及有关院系热心于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教师和干部组成,副校长李友梅、社会学家邓伟志任研究中心顾问,中心主任胡申生、副主任张钟汝(兼秘书长)、丁佩莉。
妇女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妇女学理论的研究、妇女社会地位、婚姻家庭、上海市郊城市化与农村妇女研究。中心根据上海市妇联提出“要开门编规划,提高社会参与度”的要求,力克群雄,出色完成了《上海市妇女发展“十五”规划和2015 远景规划》这一重大课题,并且积极配合高校素质教育和女性成才教育,完成市教育系统妇工委交办的“女性学”进课堂等各项任务,为推动上海市妇女理论研究和我校妇女工作的开展作出贡献。
承担的课题有“城市化中的妇女问题”、“性别理论丛书”、“上海失地女农民的研究”、《女性与恋爱》等。曾组团出访法国、德国、意大利,探讨妇女权益保护问题。并在本市各区举办相关专题讲座。
2000年妇女研究中心被评为“上海市妇女理论研究先进集体”。
公共政策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
2003年成立,主任邓伟志。在校、院领导的支持下,2008年主要开展了以下一些工作:1)出版著作:主要出版了《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和《地震灾害与救灾公共政策》两本学术著作。前者主要介绍国外在社会企业、养老保障、住房、移民教育、反贫困等领域政策措施和具体实施方法;后者则主要针对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状况,详细列举了国外和台湾地区抗震救灾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2)编写简报:中心根据教师正在从事的有关社会问题和社会管理的研究课题,编写了第一期“社会管理与公共政策动态简报”,内容涉及大学生就业、廉租房政策、流浪儿童政策等议题。3)开展研究:中心承担的研究课题有:和谐社会指标研究、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机制研究、老年人人户分离状况及相关管理政策研究、上海市廉租房政策及其改善研究、养老福利设施社会化政策评估、公益创投项目的评估指标研究等。


民俗学(030304):
上海大学民俗学专业属于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的二级硕士点。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是全国四个社会学国家重点学科之一,是上海市优势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之一,建有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办有大陆高校社会学唯一一本专业学术刊物《社会》。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特别是在组织社会学、社会网络与社会分层、社区研究等方向拥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学者;师资来源合理,海外背景的教师占全部教师的30%。近五年以来,本学科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教育部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10余项,其他课题100余项,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00多篇,专著40多种,参与中央和省市级政府部门的决策咨询30余种。
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同国外知名社会学学术机构建立了广泛而深远的学术合作、人才交流和学生交换关系,为本专业学生的海外深造创造了良好条件。本学科在未来会特别加大海外深造和海外田野调查研究的资助力度。除上海大学和国家层面的各种奖学金以外,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还专门设立了"费孝通奖学金",实施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培育计划,通过奖学金、学术论文评奖、项目资助等方式激励和支持一心向学、具有培养前途的优秀研究生的成长。
  民俗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上海大学民俗学专业主要研究民间文艺、民间习俗的发生与社会功能,民俗的开发运用,中外民俗比较以及社会风俗建设等问题。本方向培养新闻出版方面的文化工作者,社区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社会工作者,民俗开发的策划人员,外事人员,以及民俗学研究的研究人员。
研究方向:社会民俗、文艺民俗、环境民俗学
往年报考及录取人数统计:
时间  报考人数  推免人数  录取人数
2012    9          0         4
2011    23         1         5
2010    17         0         4
2009    13         0         4
2008    24                   4
2007    35                   5
往年初/复试参考书目:
初试:
民俗学   《民俗学概论》   钟敬文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概论》 黄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复试:
西方民俗学理论 《西方民俗学史》 孟慧英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文化人类学     《人类学通论》   庄孔韶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注:2013年复试为综合考试,不指定参考书目

[ 本帖最后由 ymmelon 于 2013-1-25 12:02 编辑 ]

TOP

踩踩,增加人气,吼吼吼~
房东家的网络不给力,每天早上都要去敲房东的门,让他检查无线路由~

TOP

期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