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李子贤】云南大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重镇

【李子贤】云南大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重镇

作者:李子贤

笔者1959年9月考入云南大学中文系首届招生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1963年毕业后分配到云南大学中文系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任教。半个多世纪以来,笔者不仅参与了云南大学少数民族文学这一特色学科的建设,而且见证了这一特色学科在云南大学可喜的发展及所取得的辉煌业绩。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新中国建立以来,随着多次对云南少数民族口承文学的大规模发掘,业已表明云南是一个世界罕见的口承文学的宝库。云南少数民族口承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开展对云南少数民族口承文学的田野调查与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包括少数民族口承文学研究与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研究。真正意义上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是新中国建立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逐步开始的。虽然在20世纪上半叶已有学者关注少数民族的口承文学,如人类学家关注少数民族的神话及相关的民间信仰,文学家关注民歌及创世史诗,民俗学家关注少数民族的民歌、祭词及相关民俗事象。上述研究虽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有交叉,但并非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而且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也不可能将少数民族文学作为研究对象而形成一个专门的学科。这一学科的形成至少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对全国少数民族口承文学的系统调查并搜集到相关资料;二、如何让一些在历史上只有口承文学的民族逐步培养出本民族的作家、诗人。三、立足于田野调查,借助于民族学、民族史、民俗学、宗教学、文化史等相关学科的理论,逐步探寻一条建构中国本土化的少数民族文学理论框架的路径。这一切,只有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能够基本实现。即便是今天的少数民族口承文学研究,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民俗学研究。因为只有各民族一律平等,少数民族口承文学登上了大雅之堂,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重视,才有可能对少数口承文学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深入研究。

云南大学中文系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在这一学科领域中起着引领的作用,尔后逐步成为了这一研究领域的重镇。20世纪50年代,云南大学中文系就开设了《人民的口头创作》等课程。云南大学中文系师生曾参与了1958年大规模的采风,不仅搜集到了各个少数民族大量的口承文学资料,整理出版了傣族民间叙事长诗《娥并与桑洛》等作品,而且还参与编写了《白族文学史》(公开出版)、《傣族(德宏)文学史》(油印本)等著作。在此基础上,云南大学于1959年首次在全国设置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并开始招生。在1966年以前,曾先后招收了三届学生,为云南省培养了一批从事少数民族口承文学搜集、整理、研究的专业人才,其中有不少学生成为了这一学科领域的知名学者。值得一提的是,著名文学家、云南大学校长李广田先生,也以满腔的热情、科学的态度参与到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整理与研究中来。他整理的傣族民间叙事长诗《线秀》堪称整理作品的范例,他提出的一些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学术见解,至今仍有其现实指导意义。

1978年,云南大学在中文系成立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翻开了云南大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新篇章。时任中文系系主任的张文勋教授对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工作给予了全力的支持和具体的指导。该室的研究者以民族学、民族史、民俗学、宗教学、文化史等学科为理论支撑,率先在全国开始了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1980年上半年,受教育部的委托,为全国19所高等院校开办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师资培训班”,就贯彻了这一学术理念。尔后,在中文系陆续开设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民俗学概论》、《神话研究》、《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讲》、《宗教学概论》、《少数民族原始文学》等初步形成了学科体系的选修课。30多年来,以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室为核心,在校内形成了一支研究少数民族口承文学的学者群,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这大致体现在:

一、云南拥有极其丰富的口承文学及相关民俗文化资源,对这些文化资源的深入开掘及准确把握的唯一途径,就是田野调查。云南大学中文系有着田野调查的优良传统,早在20世纪30、40年代,一些曾在云南大学中文系执教的相关学者,就在云南开启了田野调查的先河。20世纪50年代云南大学师生进行的采风,就承接了这一学术传统。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云南大学中文系的师生都还安排至少一个月的田野调查实习,这在全国高校中是十分罕见的。在20世纪60年代,云南大学中文系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教研室就曾将多次田野调查获取的珍贵资料选编为21册《云南少数民族文学资料集》(油印本)。诚然,占有丰富的田野调查资料,是提升少数民族口承文学研究水平的必备条件,这就是在包括口承文学在内的民族文化研究中,深耕本土文化是首先要做好的功课。然而,占有丰富的田野调查资料并非就一定能提升研究水平。因此,形成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不断寻求少数民族口承文学研究的理论支撑,并具备一定的国际学术视野,才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路。30多年来,云南大学的少数民族口承文学研究者,就是沿着这么一条学术思路苦苦耕耘,上下求索。

二、1983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学科专业教材《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朱宜初、李子贤主编),该书荣获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颁发的“最佳著作奖”。

三、出版了十多部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的学术著作。其中重要的有:《民族民间文学散论》(朱宜初著)、《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学——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李子贤主编,李子贤、秦家华、傅光宇、李从宗等著),该书于2004年荣获云南省文艺界最高奖——“第四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文艺评论类一等奖,同时,获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奖: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第二届学术著作奖二等奖,该书已被收入《云南文库•学术名家文丛》;《探寻一个尚未崩溃的神话王国——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神话研究》(李子贤著),该书被杨利慧教授在其《神话与神话学》中列为“中国神话研究范例”,该书已被收入《云南文库•学术名家文丛》;《云南地方文学史》(张福三主编)、《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张福三、傅光宇著)、《走出混沌:民族文学的文化思考》(张福三著)、《云南民族文学与东南亚》(傅光宇著)、《创世之光》(傅光宇著)、《西南民族节日文化》(黄泽著),该书已被收入《云南文库•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神话学引论》(黄泽、黄静华著)、《岁时民俗与古小说研究》(李道和著)、《干将莫邪传说研究》(李道和著)。

四、已在国内外相关学术刊物发表了数百篇学术论文。有相当数量的论文获得学界好评,不少论文获奖,有的论文被收入《20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

五、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与美、韩、日、泰等国及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展开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其中,有一些学者曾多次应邀出国、出境进行学术访问或进行国际合作研究;曾接待许多国际知名的学者来访;曾多次举办有较高层次和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六、自1983年起,朱宜初、李子贤教授就在我国较早地开始招收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据初略估计,近三十年来中文系已培养民间文学、民俗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硕士研究生百余名,博士生数十名。

进入新世纪以来,老一辈的学者老当益壮,仍默默地在这一领域进行耕耘。新一代的学者承前启后,在推动着这一学科进入新的高度和新的领域。段炳昌、黄泽、李道和等教授已成为了领军者,他们的成果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近年,云南大学中文系已获得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授予权。
sa-wa-dee-krab

TOP

师兄,李老师这篇文章是什么时候写的·?

TOP

这篇文章是李老师前几天为校庆,应云大教授会之邀而作。
因还没有发表,所以我就没贴出具体信息。
sa-wa-dee-krab

TOP

如果结合云南民族文学整体来论述就更有说服力了,尤其是云南省民族文学界而言,云南社科院、云南民族大学及云南文联等学术组织、单位也是重镇之一,尤其是当下云南各民族文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而不再局限于一两个研究单位内。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有幸见到李老师,真的受益匪浅。

TOP

李老师古稀高龄还活跃在田野作业一线,真是敬佩!!!

TOP

李子贤老师正在写一篇大文章,回顾他50年的田野作业史。他从1962年到今天一直没有间断田野调查,在世界上也属罕见。今年他去了韩国济州岛、云南曲靖等地。

TOP

标题

期待!
尹虎彬老师说钟敬文一个人就是一个学术共同体。
李老本人就构成了国内民俗学重镇!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