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网络直播】中国民俗学会2011年年会:第二会议小组直播报道(2011.10.30下午)

【网络直播】中国民俗学会2011年年会:第二会议小组直播报道(2011.10.30下午)

我们的 目标是超越1000贴,多者不限
六六大顺

TOP

好!!

TOP

第二组 地点:国际会议中心一楼大堂东会议室

上半场 14:00-15:40    主持人:王卫华   评议人:陈连山

发言人:

施爱东 龙图腾的终结
余敏先 中国洪水再生型神话的生态学意义
方 川 《淮南子》“鼓舞”与淮河流域的花鼓灯艺术
高 健 兄弟的隐喻——中国西南地区同源共祖神话初探
刘 捷 《五臧山经》神灵体系的构成与信仰记忆的博弈
张紫云 浅析武当山道教对吕家河民歌之影响


15:40-15:50    中场休息

下半场 15:50-17:30    主持人:彭伟文   评议人:高荷红

发言人:

王焰安 历史记忆与现实适应——对一则客家民俗传说的解读
柳倩月 言下大悟:作为口传法宝的《坛经》
张虎生 海市蜃楼:流行歌曲中的西藏叙事
赵珊珊 中国牛郎织女故事在韩国的传承和变异
郭俊红 戏曲演出的内外机制与牛郎织女叙事内容的改写
张 帅 民俗学、人类学视野下儿童拍手游戏及其游戏中歌谣的研究——以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洼子村为例
六六大顺

TOP

更新:尹虎彬老师做评议人
六六大顺

TOP

龙图腾的终结


摘要:龙是东方社会的虚拟生物,图腾是西方学术的空泛概念,一个是备受尊崇的神奇动物,一个是原始愚昧的代名词。日本侵华期间,出于爱国主义的时势需要,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虚拟物,被热心学术救亡的知识分子强行糅合在一起,生产出一个唤做“龙图腾”的想象共同体、一个有“教育价值”的“谎”。1980年代,在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浪潮中,通俗文化的“龙的传人”与精英文化的“龙图腾”一拍即合,在全世界华人圈激发出强烈共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是,“龙图腾”终归是一个由现代学者在特定时代出于特别政治目的而包装出来的时尚概念,难以经受学术的追问和时间的考验。
关键词:图腾主义,泛图腾,龙图腾,民族主义,学术救亡,闻一多
作者:施爱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00732)。
六六大顺

TOP

中国洪水再生型神话的生态学意义

余敏先[摘要]洪水再生型神话在世界各地流传都极为普遍。中国南方山地少数民族对此类神话的传承更为广泛。这一类型的神话是洪水神话和人类重新繁衍的神话的复合。这些神话包含了非常鲜明的生态思想,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生态观,行善施惠的精神生态观及自然选择中的人口生态观。理解神话的生态思想对平衡当下的生态建设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洪水再生型神话   自然生态观    精神生态观    人口生态观

六六大顺

TOP

施老师正讲的时候断网了,特别热闹,粉丝们都来围观了。
六六大顺

TOP

叶老师、巴莫老师、菅丰老师、黄景春老师等等老师们都来捧场了。
六六大顺

TOP

补充:因为断网,所以补充一下施爱东老师的一些讲话要点

老师先讲了写作背景,此文是其龙文化研究系列的第二篇。
本文有两个重点概念:龙和图腾
作者认为,中国的龙图腾是20世纪80年代学者建构出来的,并进行了相关的学术史回顾。
最后作者得出自己的观点:图腾与龙图腾皆为虚构
六六大顺

TOP

各个民族的洪水再生神话无论异文多少,大体上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叙事结构,不管叙事的内容如何丰富,异文的情节元素如何变换,但基本上都遵循一条较为稳定的叙事顺序,即:发洪水的起因——逃生——洪水遗民即兄妹二人——探测天意——兄妹婚——生怪胎——繁衍人类。
六六大顺

TOP

作者认为,不管洪水灾难起于何种原因,但归根结蒂都是人的行为触犯了某种规律而导致的结果,重新建立一种和谐平衡的生态秩序是神话对当时生活状况的一种遥远的渴望。但是古老神话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对于当代人们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修炼自我精神、关注人口生态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六六大顺

TOP

《淮南子》“鼓舞”与淮河流域的花鼓灯艺术


内容提要:花鼓灯是以民间舞蹈为主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其有很多理论问题值得探索。文章从《淮南子》对汉代“鼓舞”美学特征的记载,分析了花鼓灯艺术与鼓舞的关系,重点探索了花鼓灯艺术的起源之谜,指出花鼓灯艺术起源的时间不会晚于西汉。
关 键 词:《淮南子》
鼓 舞
花鼓灯


六六大顺

TOP

花鼓灯是汉族民间舞蹈的代表作品,也是淮河流域最具影响力和传播价值的民间艺术。
六六大顺

TOP

花鼓灯艺术内涵丰富,灵动活波,是融合了舞蹈、民间音乐、歌谣、戏剧、武术、体育技巧等多种元素的综合性民间艺术。有很多理论问题值得探索,比如花鼓灯起源于什么时候?花鼓灯后场小戏是如何发展成推剧的?原生态花鼓灯舞蹈传人如何培养等等。花鼓灯究竟起源于什么时候,一直是困扰花鼓灯理论研究者的一个难题。
六六大顺

TOP

在《淮南子·修务训》中对汉代“鼓舞”审美特征,有这样一段较为完整的描述:
今鼓舞者绕身若环曾挠摩地扶旋猗那动容转曲便媚拟神身若秋药被风发若结旌骋驰若骛木熙者举梧据句枉自纵好茂叶龙夭矫燕枝拘援丰条舞扶疏龙从鸟集搏援攫肆蔑蒙踊跃。且夫观者莫不为之损心酸足,彼乃始徐行微笑,被衣修擢。夫鼓舞者,非柔纵,而木熙者非眇劲,淹浸渍渐靡使然也。
六六大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