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西北民族大学民俗学研究生毕业论文

西北民族大学民俗学研究生毕业论文

2007届

姓 名            汤顺霞
学科、专业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
研究方向      民族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论文题目      苦水高高跷及其二月二龙抬头社火的调查研究

汉文摘要
    苦水高高跷是甘肃永登地区苦水街村“二月二龙抬头”社火中保留的一个传统社火节目,是祖辈相传的一门民间表演艺术。从元末明初开始,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它经历了明、清、民国到新中国成立至今的长期传承发展时期,它结合一年一度的苦水街“二月二龙抬头社火”进行表演。高高跷的表演是一项充满刺激的高难度、危险性较大的表演项目。苦水高高跷2006年5月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至今还没有人系统的研究过,对苦水高高跷的介绍只散见于报端,没有更多的文献记载。
本文以苦水高高跷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民俗学原理,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 对永登地区踩高高跷的苦水村作为调查对象,了解高高跷所生存的土壤。对苦水村高高跷的制作、表演服饰、表演内容以及与“二月二龙抬头”社火的关系,高高跷的传承发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从民俗审美的角度解读“二月二龙抬头”社火中高高跷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本文借鉴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艺术层面的视觉感受,探寻高高跷得以生存的文化空间,在信息时代如何更好的保护和继承传统的民间艺术。
本文通过对苦水高高跷的调查研究,首先关注高高跷产生发展的地域、人文环境及生态文化空间,结合当地的文史资料,清晰描述历史上永登地区的概貌,探析不同地域的民众汇集对当地地域文化的形成和丰富。从而更进一步的了解苦水高高跷传承到现在的具体社会环境。其次对高高跷进行基本描述,以时间为顺序,描述苦水高高跷形成的渊源演变及其表演程式。重点描述“二月二龙抬头”社火的表演内容以及与高高跷的关系,社火会是如何组织高高跷进行表演的。深度解读苦水高高跷的文化内涵与体育竞技、戏剧及宗教、娱乐价值以及苦水高高跷的现状与传承。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永登高高跷这一民俗事项承载着当地文化与历史的民间表演艺术,理当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和保护。

关键词:苦水高高跷,二月二龙抬头社火,传承,文化内涵

姓名                  杨玉凤   
学科、专业  民俗学(含民间文学)

研究方向      民间文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论文题目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张家川回族婚俗新释
汉 文 摘 要
    婚姻习俗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民俗事象,不同的民族对婚俗的认识与选择不同,所以在婚姻习俗的仪式和形式上都有所不同。回族的婚姻习俗保留了伊斯兰教的基本特征,同时又吸收了中国汉文化的传统习俗的影响,形成了地域性的差异。
一直以来,学界对婚姻习俗的研究都是从婚姻的仪式和事象的描述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但是忽略了女性主体性研究和多样性表现的研究。笔者选择自己的家乡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为调查地,把婚姻中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进行了充分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引入女性主义的性别分析视角,重新审视了民族地区的婚姻习俗,挖掘历史上被漠视了的女性民俗及她们在婚姻中的活动和经验,以进一步对婚姻习俗的研究进行补充。
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绪论,写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并且对相关理论和概念做了详细的界定。第二章论述了张家川回族婚姻形成的自然文化和人文环境的背景,为论文下面的论述做了铺垫。第三章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讲述了张家川回族的传统婚姻事象并作了细致的分析,并且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对婚姻习俗中的女性民俗的传承和文化内涵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提出了民俗控制在女性婚姻中所发挥的功能,同时也分析了民俗造就了张家川民族地区婚姻稳定性。第四章里讲述了张家川婚姻习俗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也发生着变化,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但是在整个民俗系统的变迁过程中,变化的仅是民俗的外表及事象,始终不变的是人们的生存需求。同时,作为一种群体性的文化存在,人类的这种生存需求与心理的满足向来是特定的“俗制”规约下才得以完成。所以,我们说,在变化的民俗事象的背后,始终不变的是可以满足人类文化的生存需求与心理需求的“俗制”。

关键词:女性主义,女性民俗,回族婚俗,

姓 名            张志

学科、专  民 俗 学(含:中国民间文学)

研究方向      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论文题目    道情戏从悦神到悦人的发展衍——以晋北右玉道情的传承变迁为
汉文摘要


    道情作为道教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传统宗教艺术形式,有其独特的内涵与价值。目前,它遍布中国20多个省市,以其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现了大半个中国的民俗、语言、音乐等差异,是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品种。

其中晋北地区由于宗教文化历史悠久,在道情的流入、传播中,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晋北道情,它在形成之初即被裹上了宗教外衣,奉为“神戏”,因而蕴涵着浓郁的宗教色彩。而后,在历史的发展中,晋北道情虽然由于宗教的发展以及城乡民间各类民俗仪式的实用性需求而突破了道教思想的羁绊,成为演唱内容无所不包的民间艺术形式,但是从晋北道情的伴奏乐器和众多曲目中,我们还是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宗教文化的痕迹。这不仅是研究晋北地区道教历史文化衍变的依据,也是研究晋北地区民众民俗心理演变的佐证。


然而,作为晋北地区一个与道教文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同时又是长期生存于晋北民间,有着鲜明乡野气息的地方宗教文化形式,它与民俗文化的联系、它的宗教意义的研究及文化价值的探寻却至今鲜有人涉及。故本文即以民俗心理内涵研究为切入点,力求对置于道教文化大背景中的以右玉道情为代表的晋北道情展开较为深入、细致、全面的研究,来进一步认识道情与道教文化、晋北文化之间微妙联系的文化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希望能够通过对道情发展衍变所折射出的民俗心理文化进行尝试性的考察,进而挖掘一个新的视角,对我国地方宗教文化和三晋文化的研究做一点微薄的贡献。




[
关键词]:民俗心理,道教,晋北道情,文化空间,发展



姓名              白 洁
学科、专业  民俗学(含民间文学)
研究方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
论文题目     岁时节日中“旺火”习俗的调查研究——以山西省柳林的“火炉则”为个案
摘要
      本文从民俗学的视角出发,以山西柳林岁时节日中“旺火”习俗为研究个案,通过对这一习俗形成的生存环境、历史起源及发展历程的描述,探索它的文化渊源和人文价值,分析“旺火”习俗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和社会功能。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往对“旺火”这一民俗事项的研究侧重于静态的、描述性的记录,而本文将其放置于山西柳林这一特定的文化空间与仪式空间中,对“旺火”仪式情景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剖析“旺火”仪式与俗民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并对“旺火”习俗的发展进行反思。
【关键字】:旺火,火炉则,渊源和发展,象征意义,仪式解释


姓 名               王鹏飞
学科、专业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

研究方向    民族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论文题目   音乐的宗教—四川梓潼洞经音乐的调查研究
汉文摘要:
    梓潼洞经音乐是流传于四川梓潼地区的一种宗教音乐。它最初起源于梓潼地区的文昌祭祀活动中对《道藏》的经典《玉清无机总真文昌大洞仙经》的谈演,随仪奏乐是洞经音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梓潼洞经音乐,它的起源发展和梓潼地区的文昌帝君信仰崇拜紧密联系,她在庙观里形成以后,逐渐的向民间扩展,成为民众民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梓潼洞经音乐,经过唐宋时期短暂辉煌以后,在近代,逐渐地走向了衰败。以前在梓潼地区广为盛行的洞经音乐,在解放时期频于灭绝。上世纪八十年代,梓潼的洞经音乐在梓潼被重新发掘并开始谈演。梓潼的洞经音乐之中的“三老”:乐师是“老人”,他们的平均年龄都在六十以上;曲子老,曲子都是唐宋时期遗留下的曲子;乐器老,她所使用的乐器也都是以前的老乐器。由此她被学者们称为“音乐的活化石”,是研究音乐发展及其历史文化的活材料。由于梓潼洞经音乐具有的独特的文化属性,以及它面对当下社会的脆弱性,她也被国家文化部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
本文应用细致的田野调查方法,对梓潼的洞经音乐进行了研究,完成了自己的“民俗志”。文章全面清晰地对梓潼洞经音乐的生存环境、洞经音乐的谈演经籍与曲子乐器、她的谈演的主要的仪式、以及洞经音乐的组织等项目作了考察,结构出了梓潼洞经音乐的全貌,希望能为这个领域以后的研究抛砖引玉。

关键字梓潼,洞经音乐,调查研究



论文原文见附件

[ 本帖最后由 狄道流珠 于 2013-6-9 20:49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2008届




    研究生姓名    赵  丹      

导师姓名、职称     马自祥 教授




    论文题目(汉文)  内蒙古“查玛”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 ——以呼和浩特大召寺为个案


    中文摘要


    “查玛”是藏传佛教的大型法事活动,是内蒙古地区一种特殊的宗教文化现象,起源于西藏的“羌姆”。作为蒙藏文化长期交流的产物,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及文化价值。任何民俗现象都是由它外在的表现形式及内在的文化内涵两方面构成,因此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主要关注两方面内容,一是通过藏传佛教传播的历史轨迹,来追寻“查玛”的来源、内容及表演过程,二是通过对“查玛”的表现形式的分析,来挖掘其中的艺术特征、象征意义及民族文化内涵。


    本文主要由绪论、五个章节及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及本文写作过程中用到的相关概念。第一章,着眼于“查玛”的基本情况及内蒙古呼和浩特大召寺“查玛”的生存环境。第二章,利用深描的手法介绍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大召寺“查玛”的表演过程及其艺术特征。第三章,运用象征理论阐释“查玛”的象征体系。第四章运用跨文化的比较法和文化记忆的理论,分析“查玛”所蕴含的独特的多民族文化内涵。第五章是对“查玛”目前生存状况的反思及提出的相应的保护方案。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重点介绍了“查玛”对内蒙古民族舞蹈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查玛”,表现形式,艺术特征,象征意义,文化记忆






  研究生姓名    张 燕 霞      

导师姓名、职称       郝苏民  教授




    论文题目(汉文)山西省岚县“岚城面塑供会”民俗活动的考察研究 ——以面塑供品为中心


    中  文  摘  要


    “岚城面塑供会”是山西省岚县岚城北街俗民纪念“民间神医仙姑”的一项民俗活动,于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日举行。其起源时代无从可考,但据俗民群体相传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如此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民俗活动却不受重视,历代典籍都疏于记载。近年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而民俗活动只有在产生它的环境中才能生存;只有涵盖一定的民俗内涵才能发展;只有符合俗民的感情需要才能传承。在这样的情况下,“岚城面塑供会”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应文化多样性的发展需求,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本选题以解释人类学深描理论,民俗学民俗符号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理论为指导,对“岚城面塑供会”进行考察研究,并以面塑供品为研究中心。在大量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下四方面的研究:


    一、“供会”民俗的展演与复写。这部分主要对与“供会”相关的口承语言民俗、“供会”的组织方式、“供会”的活动过程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


    二、面塑供品的制作与特点。本章主要探讨了面塑供品的制作以及其造型色彩方面艺术特点。


    三、面塑供品的民俗所指。面塑艺术在“岚城面塑供会”这一民俗活动中是作为传情表意的民俗符号而存在的,因而其指向的是俗民群体的内心诉求,是世代相承的民俗文化。并且,不同的面塑供品造型不同指向的民俗意义也不尽相同。


    四、“供会”民俗的传承与保护。这一章节是对“供会”民俗的传承方式,历史演变,传承机制的总结与概括,以及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一些保护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岚城面塑供会,面塑供品,艺术特点,民俗所指,传承保护






   研究生姓名     付  培

       导师姓名、职称     马自祥  教授




    论文题目(汉文)  内蒙古准格尔旗漫瀚调传承变异调查研究


    汉文摘要


    漫瀚调是产生并流行于内蒙古西部准格尔旗一带的一种地方民歌。它是以蒙古族短调民歌为母体,融入汉族民歌而形成的独特歌种。主要特点即兴演唱。漫瀚调所反映的是特定时代、特定地域或某一个体、某一类型人群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和主人公特定的思想情绪。


    本文以准格尔旗为个案,综合运用民俗学、人类学的相关理论进行综合研究,通过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综合的角度详细分析漫瀚调产生的社会背景,研究漫瀚调传承现状、变异规律,阐释漫瀚调在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因素下的传承模式,探寻漫瀚调独特的艺术风格及其与俗民生活的密切联系,挖掘“人”在漫瀚调传承与发展中的作用,力图真实地再现漫瀚调在民间的真实存在状态以及对民众的真正意义和价值,通过阐述准格尔旗漫瀚调在民间的生存状态和面貌,探究准格尔旗漫瀚调的发生发展规律。


    漫瀚调在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过渡的过程中,其传承和演变值得我们仔细品味。本文尝试发现一些规律性现象并对其进行初步探讨,希望能有助于对漫瀚调的保护和传承发展。


    关键词:漫瀚调,艺术风格特色,传承,变异






研究生姓名        

李垚        

导师姓名、职称        郝苏民 教授




    论文题目(汉文)濒危中的“凉州贤孝”

—人类学视角对“凉州贤孝”的调查与研究




    摘要


    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之间的“凉州”自古是丰饶富足,多民族融合之地。本文对植根于凉州这片古老土地上的曲艺形式—“凉州贤孝”以及“凉州贤孝”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受到何种冲击,以何种面貌生存的问题进行描述。“凉州贤孝”作为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名城武威一种特有活态文化形式,从贤孝艺人和听众角度去研究和分析贤孝的生存空间和植根于古凉州的一种文化生态的生存现状。


    文章的第一部分介绍选题的背景和缘起;本论文的基本框架以及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介绍凉州贤孝的主要概况。第三部分介绍“凉州贤孝”的艺术及其音乐特征。从音乐,伴奏乐器,唱词等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凉州贤孝” 的生存现状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因为任何文化现象都与活生生的人打交道,无论调查何种文化都与承载它的地理,社会,人息息相关,包括当地的民俗和传统的思维方式。这一部分对“凉州贤孝”的艺人、场所、听众,传承等现状进行描述,并对文中描述的现象进行分析,最后在文中的结尾提出个人对于这些现状的观点。


    关键词:凉州贤孝,传承,艺术特征,保护






   研究生姓名      周 方 圆      

导师姓名、职称     马自祥  教授




    论文题目(汉文)     南阳民间鼓吹乐班的民俗学解析


    汉文摘要


    鼓吹乐从服务于统治阶级到扎根民间,历经两千多年的时代变迁,如今早已脱离了最初的原貌。本文所提及的鼓吹乐专指以唢呐为主奏乐器的民间演奏形式。它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成为时下民间分布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音乐形式,离不开作为其生存载体的民俗活动,更离不开其传承主体民间鼓吹乐班。


    本文首先通过对乐班的组建、技艺的传承、乐器配置、演奏形式和演奏曲目这几个方面的描述,勾勒出南阳民间鼓吹乐班的概貌。其次以鼓吹乐班最常参与的民俗事件——民间丧葬为例,详细记述乐班在一次田野个案中的具体活动,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其文化内涵与功能。


    此外,本文将民间鼓吹乐班作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力求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做进一步的探讨:鼓吹乐班的演奏可以看作是一种听觉的民俗符号,像丧葬这类传统民间礼俗对鼓吹乐班的需求则是俗民对习俗规则的自觉遵守,以及乐手在同一民俗事件中也往往“扮演”着不同的民俗角色,这三点是本文对民间鼓吹乐班这一研究对象进行民俗学学科角度“再认识”的一种尝试,也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之一。


    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新事物的层出不穷和人们需求的不断变化,鼓吹乐班仍然能够在民间占有一席之地,必然有其存在的社会价值,当然更离不开乐班自身为求生存所做出的努力调适。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萎缩已成必然之势,民间鼓吹乐班如何继续传承下去,是我们必须慎重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民间鼓吹乐班,田野个案,听觉符号,习俗规则,民俗角色,自我调适






     研究生姓名      褚智慧      

导师姓名、职称  文化   教授




    论文题目(汉文)   山西省文水县“文水鈲子”的民俗主体与

民俗传承调查研究




    汉文摘要


    文水鈲子,诞生于文水岳村,其兴盛发展与文水县“接姑姑”祈雨仪式密不可分,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祭祀文化的缩影。中国深厚的农耕文化为文水鈲子的产生提供了深厚的背景环境,无论是俗民群体还是俗民个体都在其民俗养成的过程中受到了习俗惯制的约定,并在文水鈲子流传的过程中受到相应的制约。其中麻衣仙姑的民间信仰和元宵节习俗,为文水鈲子的百年流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存动力。文水鈲子的音乐表达、表演形式以及其中表达的巫术观念在其民俗模式中都有着鲜明的反映。随着时代的变迁,文水鈲子在民间艺人的传承以及表演形式、演奏技巧、曲牌等方面也必然顺时应势,力图适应社会的需要,满足现代民众的需求和认同。


    本文以山西省文水县文水鈲子这一民间艺术为研究对象,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迎送麻衣仙姑这一民间习俗为主线,运用民俗学的相关理论对文水鈲子进行阐释,主要从其民俗主体、民俗模式、民俗传承变化等方面分析探讨,力图对文水鈲子产生变迁的原因进行深入考察,从而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文水鈲子,民俗主体,民俗模式,民俗传承,认同与需求






    研究生姓名   郜翠平         

导师姓名、职称       文化 教授




    论文题目(汉文)   记忆与口述:山东鄄城谢家砖塑的艺术特色探究


    汉文摘要


    雕塑艺术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技艺的主要形式之一,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历久弥新,传承不衰。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雕塑艺术的形式逐渐多元化,并衍生出一种兼具实用和欣赏的民间技艺---砖塑。山东鄄城谢家砖塑艺术——这一建筑装饰艺术在民间传承发展,独具特色,在民众的生活中影响深远。本文试图从民俗学的学科角度,对民间这一传承久远、但鲜有文献记载的民间艺术,借助记忆的相关理论和民俗学的相关知识,通过对技艺主体即砖塑艺人的多次交流和笔者的访谈记录,来探讨谢家砖塑艺术的传承特色,工艺特色及艺术特色,特别是这种砖塑艺术在民众生活和观念中的价值和作用。它在民众观念中所体现的精神寓意和文化内涵、、孕育的价值观念、体现的多元信仰等都在民众精神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慰籍作用。由此可看出任何一种艺术都不是单纯的形象存在,而是深蕴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载体。本文在田野和访谈的基础上试图解决这样几个问题,谢家砖塑艺术产生的时代背景,谢家砖塑传承的特色及工艺制作的特色,谢家砖塑的艺术特色等,从中可看出这一建筑艺术在房屋装饰中的观念和思想,从中体现了民众生活中的各种生活理念,反映民众即民俗主体的多元生活观和理想价值观。


    关键词:记忆,口述,砖塑,艺术特色,艺术传承,工艺制作,民俗观念






    研 究 生 姓 名    陈宇菲   

导师姓名、职称     郝苏民 教授




    论文题目(汉文)   乞巧中的女性文化研究

——以甘肃西和乞巧民俗为例




    摘 要


    流传在甘肃省东南部西和县境内的乞巧民俗,由于其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而成为独具


    地域性的民俗事象,它于每年农历的六月三十开始到七月初七日结束,历时七天八夜,是我国境内保存的最为完整的七夕节日民俗。西和乞巧源于古代先民对自然星辰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崇拜,后演化为对秦人始祖女修的崇拜,随着牛郎织女传说故事的融入,乞巧民俗丰富和完善起来,西和乞巧发端于秦代,在农耕文明的土壤中孕育成长,到唐宋时期达到繁荣的鼎盛时代。现今,西和乞巧已形成一整套完整而规范的礼仪程式,包括迎巧、祭巧、娱巧、唱巧、拜巧、送巧等一系列过程,乞巧姑娘们希冀通过一年一度的乞巧节向巧娘娘求得“聪慧灵巧”,也可乞子、乞美、乞年。西和乞巧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民俗文化,在民间文学、民间艺术和民间信仰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表现,这些文化的创造者是女性,表现者也是女性,从女性视野的角度出发探讨乞巧中映射的女性心理,说明乞巧对女性的审美、欲望表达和性别的认同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西和乞巧对当地女性而言具有维系、教化和调节的社会功能,它是当地人民的文化记忆,经过数千年的洗礼,它已成为集传承性、集体性、类型性、地域性和自发性等特点的古老民俗,它世代流传,其中,“巧头儿”成为乞巧传承的关键人物。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如何正确保护和利用乞巧民俗文化,使传统与现代共存,对于保护和弘扬我国传统民间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乞巧,西和,巧娘娘,女性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研究生姓名       郑 绚     

导师姓名、职称     贺 卫 光 教授




    论文题目   民族地区民俗文化保护及其民俗旅游研究

——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例




    摘 要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裕固族的主要聚居区,也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特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多民族杂居造就了丰富多采民俗文化。肃南县有得天独厚的旅游条件,尤其是丰厚的多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成为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业的资本。本文借助民俗学、旅游学等原理,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肃南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及发展提新的观点。


    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 绪论 引用文献资料分别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以及在民俗学、民俗旅游、裕固族研究等的相关文献,进行理论综述。


    第二章 论述了民俗与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与旅游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民俗旅游的概念、类型、特点及分类进行了阐述,说明了民俗旅游是旅游业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三章 首先简略地介绍了肃南县的概况,接着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肃南民俗旅游的优势,对肃南丰富的民俗文化以及旅游资源进行了归纳分类,综合分析了肃南县在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肃南县民俗旅游的开展现状。


    第四章 从全局出发,综合分析民俗文化在民俗旅游开发中的应如何进行保护。分析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策,肃南县应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大力发展民俗文化。


    第五章 结论。


    关键字:肃南县、民俗旅游、民俗文化保护、原真性

TOP

怎么能求到西南民大的研究生论文

我发现论坛里面关于西南民大的材料好少啊,为什么没有前辈们来分享呢?我倒是很想分享,无奈我实在是水平能力忒有限了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