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2017民间文学1课堂第8小组研讨 [打印本页]

作者: 2015213729    时间: 2017-10-7 10:54     标题: 2017民间文学1课堂第8小组研讨

大家好,这里是2017民间文学1课堂第8小组的研讨帖。
组员:王一凡、向雅迪、徐颖、阳开娇、沈婉莹、彭安琪、刘敏、陈启苗
除了我们本组的成员之外,也欢迎其他同学和各界同好来这个帖子中与我们一起交流。
我们小组将在论坛中进行研讨过程和研讨成果的持续更新,欢迎大家予以批评和指正。

[ 本帖最后由 2015213729 于 2017-10-7 22:34 编辑 ]
作者: 2015213729    时间: 2017-10-7 11:40     标题: 调研方案大纲

民间文学1课堂第8小组调研方案
关于武汉经济繁荣地区实体类书店儿童图书分类的调查报告


组长:王一凡
组员:徐颖,彭安琪,刘敏,阳开娇,沈婉莹,陈启苗,向雅迪
调研时间:2017.10.1-2017.11.20

一、调查背景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少的阅读纸质类的图书。对儿童也是如此,在越来越刺激的网游的诱惑下,在越来越精致的动画片的迷幻中,儿童阅读纸质书籍的情况堪忧,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尤其对儿童来说,对其今后的成长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调查目的

1、了解武汉经济繁荣地区实体类书店儿童图书分类及销售现状。
2、找出实体书店儿童类书籍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提高与网络动画等媒介进行竞争的实力。

三、调查对象

1、武汉商业繁荣地区所开的书店,推荐:创意城西西弗书店、楚河汉街、光谷、江汉路步行街等。
2、书店管理人员、书店中阅读的儿童及其家长。

四、调查内容

(一)实地考察
对武汉繁荣商业圈内的部分书店进行考察,对儿童类的书籍的种类进行系统的分类与整理。

1、对书店儿童类书籍进行分类、形式特点等
2、拍照等
3、向书店管理人员了解情况

(二)实地采访

采访内容:儿童所喜爱的图书种类、各类销售情况及存在问题等
采访对象:工作人员,儿童、家长等。
采访问题:待定

(三)数据分析

1、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
2、儿童类图书的形式、类别、特点。
3、        销售情况及存在问题。
4、对实体书店少儿图书的情况建议与总结。

五、研究方法

1、实地调查:以参与观察书籍类别特点和与相关群体交流的方式来收集武汉经济繁荣地区实体类书店儿童图书分类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定向分析。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对研究对象有深刻、直观的印象,又能保证调查资料的科学性、忠实性和整体性。
2、文献研究:查找现存文献资料,包括相关论文、整理儿童类书籍分类研究成果,以帮助深入探讨分析。

六、调查安排

10.01~10.20 实地调查
10.21~10.23 数据整理
10.23~10.25 数据分析
10.25~11.01 撰写报告
11.01~11.10 整理材料,准备汇报

七、 小组分工

1、        实地调查,数据整理:5人,徐颖、沈婉莹、刘敏、陈启苗、彭安琪
2、        数据分析,撰写报告:2人,王一凡、向雅迪
3、        汇报成果,小组展示:1人,阳开娇

[ 本帖最后由 2015213729 于 2017-10-7 22:38 编辑 ]
作者: 向雅迪    时间: 2017-10-7 21:50

默默报个道,找到组织,欢迎大家对我们小组的研究进行批评指正。
作者: 2015213729    时间: 2017-10-7 22:30     标题: 欢迎大家踊跃发言

大家讨论的内容可以是我们课堂上遇到的问题,不懂的,或感兴趣的。也可以是调查任务的进度以及遇到的困难。也可以是对我们小组工作合作的建议,总之,大家积极发言啦

[ 本帖最后由 2015213729 于 2017-10-7 22:38 编辑 ]
作者: 2015213729    时间: 2017-10-13 19:31     标题: 太白金星的形象讨论

明中期 《西游记》问世以来,太白金星的形象逐渐固定下来,变成了一位鹤发童颜慈祥和气的男神,列属玉帝身边的文臣一班,善于观察和揣摩别人的心理,凭借高超的交际手段和口才,常作为玉帝的钦差,到处平息战争和冲突,缓和紧张的气氛,担当着谈判家,巡阅使和传令官的角色,是一个很受欢迎的仁厚善良的老神仙哦。
      据说,在遥远的古代,金星是一位女神哦(*@ο@*) 哇~~~~那么太白金星这一形象是怎样变化来的呢?这一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为什么太白金星在西游记中老是替孙悟空说话,他是不是很有城府呀?
      本次讨论完成时间是本周日晚22:00,欢迎同学们在贴中积极讨论~~~~
作者: 刘敏    时间: 2017-10-14 23:58     标题: 报道帖

悄咪咪地来报个道,小组的大家加油啦

[ 本帖最后由 刘敏 于 2017-10-15 00:04 编辑 ]
作者: 刘敏    时间: 2017-10-15 00:01     标题: 西西弗书店调查

【西西弗书店实地调查】

主题:[七十二阅听课]儿童体验馆

给0-12岁孩子的7个阅读主题:
0-3岁初识世界 认识,模仿,好奇
3-6岁心智培养 品格,智力,情商
6-12岁放飞阅读 想象,感情,思维
0-12岁知识探秘 视野,科学,人文
0-12岁卡通动漫 乐趣 奇想 活力
0-12 岁艺术萌芽 爱好 美感 创造
0-12 岁绘本天堂 故事 温暖 陪伴

具体分类:
入园准备 咿呀学语 认知学习 亲子互动 情商品格
入学准备 规矩和礼貌 朋友交往 兴趣培养 国学启蒙 智力开发(这部分图书占总体图书的比重较大) 图画故事
少儿名著 国内名家 少儿冒险奇幻 少儿文学 传统美德故事
少儿百科 启蒙百科 少儿漫画 国内原创动漫 少儿艺术 动漫品牌

书店概况:整个书店的儿童类书籍都是属于比较畅销的类型,基本上没有小众图书,而摆放的书籍大都色彩鲜艳、形式丰富,有图画书、触摸书、立体互动类的书等各种类型,而书本大都较薄。

书籍分布:进门就是畅销书版块,其余部分按照不同专题分类摆放

店内阅读情况:进店内阅读的孩子非常多,并且大都有家长陪伴,店内阅读氛围也很好,许多小朋友都坐在一边的地上
安静地阅读,书店一个角落还有一位妈妈在给孩子低声地讲着书上的故事。

具体问题:1、由于孩子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大概最多只能维持半个小时,因此儿童故事类书籍大都比较薄,且插图较多。
2、孩子读书比较偏向于故事、漫画类,而家长比较偏向于给孩子买一些名著类。

[ 本帖最后由 刘敏 于 2017-10-15 00:03 编辑 ]
作者: 二班徐颖    时间: 2017-10-15 00:27     标题: 太白金星形象探究

太白和金星虽然名称不同,但是指称的都是金星。对太白金星的描写,最早应见于《诗经·小雅·大东》:“东有启明,西有长庚”,这里的“启明”和“长庚”都指的是;之后的《九叹·远游》里也说,“结琼枝以杂佩兮,立长庚以继日”,这里的“长庚”也是指太白金星,从这两则资料来看,金星在先秦的文学作品中并没有被神化或者人格化,还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星体。随着古代天文学进一步发展,人们对天体的观测和了解日渐增多,金星得到了古人的高度重视,对其运行规律、异常变化在 《史记·天官书》中有着十分详尽、较为准确的记录。而在占星术中,太白金星代表武将,主刑杀,是一个主战的星神,其出现往往和战争息息相关,异常的变化常常预示朝纲不稳,或者天下将有兵灾战乱。到了晋朝,《晋书·天文志》中记录: “凡五星盈缩失位,其精降于地为人。……太白降为壮夫,处于林麓……”这大概是太白金星幻化成人形的较早的记录了。
而后到了唐代,各类传奇文本里开始出现太白金星的形象,都是成年男性形象,其中尤以李太白的谪仙故事最具代表性。与传奇故事不同的是,在宗教领域中,太白星神更多的是以女性形象出现,被高度人格化,是一个或弹弦酉冠,或跨凤翔洋的女神,如 《梵天火罗九曜》称: “西方太白星……形如女人,头戴酉 ( 鸡)冠,白练衣,弹弦”;在宗教绘画和雕塑作品中的金星女性形象则更为直观,如阎立本 “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梁令瓒 《五星及廿八宿神形图》、张淮兴 《炽盛光佛并五星神》绢画等。
明代以来,宗教方面,太白金星在继承了前代形成的女神形象,而李白的谪仙故事在这一时期经文人的创作加工,增加了丰富的细节描写,故事情节更加完整,又增加了太白金星的男神形象。一直到神魔小说的大量兴起,特别是《西游记》广为流传之后,太白金星才以老汉的形象位列仙班,鹤发童颜,仙风道骨,背一角天书;常化形老叟,鬓蓬松,须稀朗,手持拄杖,项挂数珠。

可以说,太白金星经历了从普通星宿到幻化成形,至男女神形态并存,而后在以《西游记》为代表的神魔小说的描写下确定了其仙风道骨的温和老者形象。其形象变化的原因具体应该有如下两点,第一点就是,《西游记》等神魔小说是以人间的朝廷来虚构神仙的朝廷的,而古代就鲜有女性朝廷官员,而太白金星作为玉皇大帝身边的近臣,女性形象恐怕不甚合适,这应该是其在男权社会的必然取向;第二点,自元代以来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都被激化,人们不喜战争而渴望和平,所以主战的太白金星转变成调和各处关系的温和老者正迎合了大众向往和平的心理。

至于说他在《西游记》中为孙悟空说话,我倒不认为他是城府深,他本身被人们寄予的希望就是和平,他所做的表面上看是为孙悟空说话,又何尝不是在为玉帝和其他大仙找台阶下。他作为传令官,不止上传下达,还疏通上下关系,我认为这是他良善心地的展现,与他温厚老者形象是非常吻合哒。
作者: 向雅迪    时间: 2017-10-15 23:10

在《西游记》中,太白金星是个多次和孙悟空打交道的好老头。起的基本上都是好作用。他的主要职务是玉皇大帝的特使,负责传达各种命令。
孙悟空闯地府、闹龙宫,玉皇大帝正要发兵征讨,太白金星替悟空说情,建议封悟空为管理御马的弼马温。孙悟空二反天宫时,又是金星出面为招安使,封悟空为齐天大圣,管理蟠桃园。后来,在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路上,长庚星多次暗中帮助师徒四人战胜黄风怪,扫荡狮驼洞,是个和善的好老头。
《西游记》中能赢得孙悟空敬重的人少得可怜。对于大权在握的玉帝,他呼之为玉帝老儿;对于太上老君,几乎回回拿他开涮;对于如来,也只是畏他而非敬他,嘲笑如来是“妖怪的外甥”;只有观音菩萨和太白金星让悟空敬重。悟空对于太白金星的敬重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太白金星高超的交际艺术和朴实的人格魅力。太白金星不仅让悟空敬重,更让读者喜欢。吴承恩老先生刻画太白金星值得我们特别留意,我们知道在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中,阻挠取经大业的妖怪很多都是天上神仙的坐骑、童子、宠物等等,而太白金星是绝对没有这样不良记录的。
太白金星的周旋能力无疑是出众的,这使他能胜任招安的“钦差大臣”。悟空“打劫”龙王、欺负阎王,惊动了天庭,玉帝下令围剿花果山,是太白金星立刻启奏,建议招安孙悟空。
取经路上唐僧被抓到陷空山无底洞中,那女妖精本是托塔天王的干女儿,悟空知道事情真相后就到天庭状告托塔天王教女不严。玉帝又让太白金星随悟空去找托塔天王对质,太白金星知道悟空爱憎分明、知恩图报,让悟空给自己个面子,悟空果真答应。
由此可见,太白金星这个人物的安排,是作者精心设计的解决矛盾的关键,在许多重要环节上,都需要这个善解人意的老头出现。其作用不容小看。
在我看来,太白金星是一个很圆滑的人,这里的圆滑说的并不是贬义,如果把太白金星的这种性格放在现代,也是十分能吃得开的,他能处理好上级与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这种处事艺术无疑值得我们借鉴。因此,至于说他是不是城府深,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作者: 彭安琪    时间: 2017-10-18 09:26     标题: 太白金星形象讨论

《西游记》中能赢得孙悟空敬重的人少得可怜。对于大权在握的玉帝,他呼之为玉帝老儿;对于太上老君,几乎回回拿他开涮;对于如来,也只是畏他而非敬他,嘲笑如来是“妖怪的外甥”;他更是把天宫的神仙呼来唤去。只有观音菩萨和太白金星让悟空敬重。悟空对于观音菩萨的敬重是源于对她的帮助和指引,而对太白金星的敬重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太白金星高超的交际艺术和朴实的人格魅力。太白金星不仅让悟空敬重,更让读者喜欢。吴承恩老先生刻画太白金星值得我们特别留意,我们知道在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中,阻挠取经大业的妖怪很多都是天上神仙的坐骑、童子、宠物等等,而太白金星是绝对没有这样不良记录的。

太白金星的周旋能力无疑是出众的,这使他能胜任招安的“钦差大臣”。悟空“打劫”龙王、欺负阎王,惊动了天庭,玉帝下令围剿花果山,是太白金星立刻启奏,建议招安孙悟空。

大天尊宣众文武仙卿,问曰:“这妖猴是几年产育,何代出身,却就这般有道?”一言未已,班中闪出千里眼、顺风耳道:“这猴乃三百年前天产石猴。当时不以为然,不知这几年在何方修炼成仙,降龙伏虎,强销死籍也。”玉帝道:“哪路神将下界收伏?”言未已,班中闪出太白长庚星俯伏启奏道:“上圣三界中,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奈此猴乃天地育成之体,日月孕就之身,他也顶天履地,服露餐霞,今既修成仙道,有降龙伏虎之能,与人何以异哉?臣启陛下,可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圣旨,把他宣来上界,授他一个大小官职,与他籍名在箓,拘束此间。若受天命,后再升赏;若违天命,就此擒拿。一则不动众劳师,二则收仙有道也。”玉帝闻言甚喜,道:“依卿所奏。”即着文曲星官修诏,着太白金星招安。

太白金星的这席启奏是很符合玉帝当时心理的:一方面玉帝不愿意出兵争斗;另一方面面对龙王和阎王的告状,也想给手下做主出气,太白金星的招安策略正好化解了玉帝的尴尬。太白金星承认悟空是天地孕育,既是天生就应该招之为天庭所用,这使招安变得理所当然。所以玉帝甚喜,立即批准。应该说,太白金星是很会拿捏玉帝心理的,使得招安计划顺利实施。而从语气上,让玉帝觉得是站在他的角度去招安,宣扬天庭的神威,肯定他的绝对领导地位。而太白金星一到花果山马上进行角色转换,放下“钦差大臣”的架子,抓住悟空喜欢肯定他名头的心理,张口闭口大王,把悟空弄得高兴地要设宴款待,并马上答应跟着太白金星去天庭接受招安。其实招安是一件看似简单,实际上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主要是由于悟空生来就没有等级观念,对社会权力缺乏认识,你想他连“水利局局长”龙王都敢“打劫”,根本不会把什么“钦差大臣”放在眼里。如果太白金星按照规矩办事,以施恩的方式对悟空招安,是不会行得通的。必须以平等和谦恭的语气请悟空到天宫做官,他才会接受。不这么做招安是不会成功的,甚至“钦差大臣”都会挨悟空的棒打。而抓住悟空天性好胜,喜欢别人奉承,利用他的性格弱点,就能把事情办成。太白金星对悟空的心理拿捏得非常准确,以出色的交际艺术化解了一场争斗。第二次的招安,也同样取得了成功。

太白金星能够招安成功,在于他出色地担当起调停人的角色,而不是狐假虎威的钦差大臣。他在玉帝面前歌颂赞扬玉帝,又在悟空面前奉承夸赞悟空,表面上看似“欺骗”,实际上是一种必要的外交手段。在他的成功调停下,玉帝和悟空化干戈为玉帛,这样做对双方都有好处。

取经路上唐僧被抓到陷空山无底洞中,那女妖精本是托塔天王的干女儿,悟空知道事情真相后就到天庭状告托塔天王教女不严。玉帝又让太白金星随悟空去找托塔天王对质,没想到托塔天王把自己几百年前收干女儿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认为是悟空诬告,命人捆住悟空,经过哪吒提醒才想起来。这回被悟空逮个正着,悟空死活不饶他,非要到玉帝面前讨个说法。托塔天王只得求太白金星说情。太白金星知道悟空爱憎分明、知恩图报,让悟空给自己个面子,悟空果真答应了,对托塔天王既往不咎。让悟空从玉帝那里“撤诉”,太白金星是如何办到的呢?

金星道:“一日官事十日打,你告了御状,说妖精是天王的女儿,天王说不是,你两个只管在御前折辩,反复不已,我说天上一日,下界就是一年。这一年之间,那妖精把你师父陷在洞中,莫说成亲,若有个喜花下儿子,也生了一个小和尚儿,却不误了大事?”行者低头想道:“是啊!我离八戒沙僧,只说多时饭熟、少时茶滚就回,今已弄了这半会儿,却不迟了?老官儿,既依你说,这旨意如何回缴?”金星道:“教李天王点兵,同你下去降妖,我去回旨。”行者道:“你怎么样回?”金星道:“我只说原告脱逃,被告免提。”行者笑道:“好啊!我倒看你面情罢了,你倒说我脱逃!教他点兵在南天门外等我,我即和你回旨缴状去。”天王害怕道:“他这一去,若有言语,是臣背君也。”行者道:“你把老孙当什么样人?我也是个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岂又有污言顶你?”天王即谢了行者,行者与金星回旨。
作者: 向雅迪    时间: 2017-10-20 16:50     标题: 关于家乡民间特色手工艺产品的介绍

我国有着悠久的手工业传统,并且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文化多元,各个地方的手工业各具特色。所以手工艺产品之中不仅凝聚了手工艺人的匠心,还体现了当地的文化和特色。所以本次的讨论就是介绍家乡特色手工艺产品,并介绍与其相关的文化。例如广西的绣球。绣球是壮族特色手工艺品,是壮族男女用来传情的信物。在绣球背后还有相关的传说,绣球精致的外形还体现了壮族姑娘高超的绣工和壮族独特的刺绣文化。
我的家乡在湖南怀化,我们那里最具特色的手工艺品就是————斗笠。湖南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且雨季漫长。又加上南方农业所占比重大,多水田,斗笠本身轻便易携带,既可遮阳又可挡雨,是农民下田的首选。但是随着现今经济的发展,农业比重逐渐降低,斗笠逐渐在大家的视野之中消失。可是曾几何时,斗笠还是每家必备的用品,家家户户都有一两个织斗笠的好手。或许斗笠最终要跟众多手工艺产品一样被束之高阁,被遗忘在岁月的长河里。
作者: 欧阳    时间: 2017-10-20 18:54     标题: 调查地点补充

关于调查地点的补充
   除了计划中提到的大型书店以外,我觉得更可以关注针对儿童的图书书店,比如我们学校创业学院那个店,店面不大,但是图书较多,针对性比较强,也可以做一个参考。
作者: 欧阳    时间: 2017-10-20 19:07     标题: 回复 2# 的帖子

调查地点补充

关于调查地点的补充
   除了计划中提到的大型书店以外,我觉得更可以关注针对儿童的图书书店,比如我们学校创业学院那个店,店面不大,但是图书较多,针对性比较强,也可以做一个参考。
作者: 欧阳    时间: 2017-10-20 19:12     标题: 回复 11# 的帖子

湖北恩施手工艺品——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是土家语。“西兰”是背面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作为土家文化的沉淀物,西兰卡普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及鲜明的民族特点。主要表现于题材的选用、纹式风格、色彩运用等方面。西兰卡普多以丝、棉、麻为原料,一般以红、蓝、青三种颜色为经线,纬线可以自由选择颜色。用古式织机、挑花刀采取通经断纬、反面挑织的方法手工挑织而成。西兰卡普构图大方、织工精巧、花样丰富,色彩鲜明热烈而古朴,被称为土家文化的活化石。西兰卡普的图案题材广泛,基本定型的传统图案已达几百种以上,例如:植物花卉、动物、生活物品、几何图案、文字、吉祥图案等,是体现土家人与自然关系的生动艺术写照。
    西兰卡普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少可以上溯到距今四千多年的古代巴人时期。作为土家族先民的古代巴人,除从事农业生产外,还善于纺织,其“桑蚕、麻”成为贡品。因而“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华阳国志·巴志》)秦汉时期,土家族地区的纺织业有所发展,所职的“布”成为纳贡之名品。三国时期,在蜀国诸葛亮“今民贫国虚,决敌不资唯仰锦耳”的决策下,土家族地区的人民逐步掌握了汉族先进的染色技术,编织出五彩斑斓的“土锦”。唐宋时期,随着土家族地区与汉族经济交流的增多,土家族地区的纺织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女勤于织,户多机声”的社会风气。改土归流后,土家族西兰卡普的挑织技艺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土家族姑娘,从不便随其母操习挑织技艺,姑娘长大出嫁时,还必须有自己亲手编织的西兰卡普作品作陪嫁品,因而这种工艺得以发扬光大。
  西兰卡普可以看做为土家文化的沉淀物,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及鲜明的民族特点。主要表现在题材的选用、纹式风格、色彩运用等方面。
  西兰卡米的图案题材广泛,内容几乎涉及到土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基本定型的传统图案已达一百二十种左右。以植物花卉为题材的,有九杂梅、莲花、牡丹花、韭菜花、藤藤花等;以动物形态为题材的、有阳雀花、燕子花、虎皮花、巴毕花、猫脚迹等;以生活物品为题材的,有桌子花、椅子花等;以几何图案为题材的,有单八勾、二十勾、二十四勾、四二八勾等;以文字类为题材的,有万字花、王字花、喜字花等;以吉祥图案为题材的,有凤穿牡丹、鹭鸶采莲、双凤朝阳、二龙抢宝、喜鹊闹梅等;由此可见,西兰卡变的题材选用与土家人生活习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体现土家人与自然关系的生动艺术写照。
  西兰卡变的装饰纹样风格独特,构图中多采用浪漫主义的概括、变形、夸张等手法,巧妙地将各种动和静的形体,自然纹样和几何纹样有机地结合,使整个图案既富有生活情趣,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西兰卡普在色彩运用上,既有唐代五彩缤纷的强烈对比,又有潜代素雅大方的色调调和,土家人尚红、黑色,因红色系暖色,代表光明,黑色为冷色,象征庄重,故西兰卡普以红色为主,以黑色为辅,间之经黄蓝白色参差点缀。设色古艳厚重,斑斓多彩,对比中调和,素雅中见多彩,华而不俗,素而不单,给人以明快、活泼和生机。
  西兰卡普作为土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上既体现了以继承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工艺为内涵的品格,同时又体现了以融合各民族先进文化因素为外延的社会与时代特征。它在传播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因子来丰富发展自己。如土家西兰卡普的“福禄寿喜”、“富贵双全”等汉字题材的织锦图案,就是体现汉土文化交流的织锦工艺品,使西兰卡普不断步入更高的艺术品位。

[ 本帖最后由 欧阳 于 2017-10-20 19:14 编辑 ]
作者: 欧阳    时间: 2017-10-20 19:20     标题: 回复 5# 的帖子

太白金星的原型是东方朔,《史记》记载,他是一个诙谐且非常聪明的人物。他与《西游记)关系最密切的两点,一是说他乃太白星临凡,一是他偷食王母的蟠桃。托名班固的《汉武故事》中说:“东郡送一短人,长七寸,衣冠具足.上疑其山精,常令在案上行,召东方朔问。
朔至,呼短人曰:`巨灵,汝何忽叛来,阿母还未?’短人不对,因指朔谓上曰:`王母种桃,三千年一作子,此儿不良,已三过偷之矣’。”这是将东方朔与王母和蟠桃挂钩的第二环,出现了东方朔偷食蟠桃的情节。按照故事的演化规律,东方朔演化为太白金星,所以在后期的故事中,偷食蟠桃的人物也应该是太白金星。可是在《西游记》中偷食蟠桃者变成了孙悟空,因为在《西游记》的故事结构中,天界秩序井然,众神循规蹈矩,太白金星是不可能去偷吃蟠桃的,所以必须安排我们的主人公孙悟空来完成这个任务。可是原始故事的原型又不能置之不理,所以就把太白金星设置为偷桃贼的引导者和包庇者的角色.
作者: 刘敏    时间: 2017-10-20 19:50     标题: 太白金星形象讨论

金星作为天空中除日、月以外的最明亮的星体,在先秦时期就进入到了人们的视
野当中,是中国古老的星神之一。它不但是宗教当中的一位天界星神,而且在历代子史典
籍、文学作品中也多有出现,且形象多样、职能不一。

太白金星的形象演变
( 一) 先秦时期
对太白金星的描写,最早见于 《诗经·小雅·大东》 一篇,曰: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毛传》称金星为 “明星”,注此句曰: “日旦出谓明星为启明,日既入谓明星为长庚”,宋代 《诗集传》 亦注: “启明、长庚,皆金星也。以其先日而出,故谓之启明。以其后日而出,故谓之长庚。”又《尔雅·释天》曰: “明星谓之启明”,郭璞注:“太白星也,晨见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太白。”《诗经》 之后的 《楚辞》 中,也有对金星的描写: “结琼枝以杂佩兮,立长庚以继日。”《九叹·远游》王逸注: “长庚,星名也”此亦为太白金星。
从这两则资料来看,金星在先秦的文学作品中并没有被神化或者人格化,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星体。由于出现在天空的时间、方位不同,金星的名称不同: 黎明前即日出之前,金星出现在东方,谓之“长庚”; 黄昏后即日落之后,金星出现在西方,谓“启明”。
除 此 之 外,金 星 还 有“太白”、“明星”等不同的名字。
( 二) 秦汉时期
由于受到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和原始崇拜的深刻影响,秦汉以来,统治者十分重视对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自然事物的祭祀。具体到金星,《史记·封禅书》记: “雍有日、月、参、辰、南北斗、荧惑、太白、岁星、填星 ( 辰星) 、二十八宿,……之属,百有余庙”。其中的 “太白”即指金星。可见,早在秦始皇时期,太白金星就和其他一些重要星辰被视为神灵,进入庙宇,接受拜祭。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金星被神化的资料。
占星术中的太白金星代表武将,主刑杀,是一个主战的星神,其出现往往和战争息息相关,异常的变化常常预示朝纲不稳,或者天下将有兵灾战乱。
( 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进一步发展,太白金星除了继承在前代诗文中的特点之外,诗人常常用它闪烁夺目的光亮来比喻女子的发饰和妆容,如 “敛色金星聚,萦悲玉箸流” ( 南朝梁·武陵王萧纪 《闺妾寄征人》) 等等。
除诗歌外,《晋书·天文志》中记录: “凡五星盈缩失位,其精降于地为人。……太白降为壮夫,处于林麓……”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将太白金星人格化的资料。由这则资料来看,太白星神因过降地为人,幻化成一个男性的形象。
( 四) 隋唐五代时期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中国几百年的分裂和战乱,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唐传奇是这一时期文学领域的一大特色,其中也不乏和太白金星有关的传奇故事,如杜光庭 《神仙感遇传》 记张士平故事、谷神子《博异记》记张遵言故事等等。此处的太白金星主要以神异性的人的形象出现,是一个男性形象,如张遵言故事中的苏四郎,张士平故事中的书生。其职能主要是下凡扶危救难、解救困苦。
与传奇故事不同的是,在宗教领域中,太白星神更多的是以女性形象出现,被高度人格化,是一个或弹弦酉冠,或跨凤翔洋的女神,如 《梵天火罗九曜》称: “西方太白星……
形如女人,头戴酉 ( 鸡)冠,白练衣,弹弦”; 《七曜攘灾诀》记: “金,其神是女人,着黄衣,头戴鸡冠,手弹琵琶。”较之这些文字记述,宗教绘画和雕塑作品中的金星女性形象更为直观,如阎立本“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梁令瓒 《五星及廿八宿神形图》 等等,金星均作女相,与经书记载无异。
( 五) 宋元时期
道教方面太白金星仍然是一个被人格化的星神,《太上飞步五星经》 提及它 “姓浩空,讳寥凌,字振寻”等等。但是,金星的形象与前代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云笈七签》之《日月星辰部·总说星》将太白配以夫人,曰:“夫人名飚英字灵恩。”由此可知,此时期道教中的太白金星出现了男神的形象。
不过,金星的女神形象在这一时期仍然存在,且有 着 一 定 的 地 位 和 影 响。如《宋人星宿图卷》、永乐宫壁画等多处宗教艺术创作中,金星依然以女神的形象出现,并且与前代基本无异。
( 六) 明清时期
明代以来,宗教方面,太白金星在继承了前代形成的女神形象,如 《水陆道场神鬼图像》、《仇英款星宿神形图》等。
太白金星故事在明清小说中的重大创新性发展,集中体现在神魔小说方面。就已知资料来看,太白金星在明清神魔小说中以老汉的形象位列仙班,鹤发童颜,仙风道骨,背一角天书,常化形老叟,鬓蓬松,须稀朗,手持拄杖,项挂数珠。
戏曲方面,除《西游记》系列的戏曲外,其他如《玉塔山》、《小将军打猎》等多部戏剧作品,均有提及太白金星,且其形象和职能未有变化。
至此,太白金星发展到如今众所周知的男性老头形象。

太白金星形象和职能的演变原因:
首先,元代末期,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导致了农民起义的大规模爆发,波及全国。在文学上,长时间的战乱使得渴望和平这一心态在文人中有很明显的表现,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何太白金星这一历来主战的星神,在明代开始,逐渐演变为一个爱好和平,平息战争冲突,指点迷津的神仙。
其次,一来,金星在占星术中是代表战争的星神,而现实中供奉、祭祀这一 “战神” 的群体以男性为主,如天子朝臣、将帅士兵等等。二来,在封建社会时期,朝廷成员以男性为主,历朝历代鲜有女性官员出现。而在 《西游记》等神魔小说和戏曲当中,作者以现实社会中的朝廷为蓝本,建立了小说戏曲当中的虚幻的天界朝廷,塑造了一系列的天子朝臣的人物形象。金星作为玉帝身边的一位重要近臣,女性形象显然已不再合适。这也许是金星在世俗化过程中出现了男性化倾向的重要原因。

太白金星很有城府么?
我认为不是得,这是由太白金星自身的形象决定的。在天庭之中,太白金星是玉帝
身边的近臣,有着过人的智慧和高超的口才。一方面,金星继承了前代传奇故事中已有的 “扶危救难”的职能。如 《西游记》中,金星多次搭救唐僧师徒,等等。另一方面,金星作为一名“谋臣”,本着 “万事从宽”的原则,发挥聪明才智,出谋划策,致力于平息冲突、缓和矛盾,成为了一个爱好和平、慈祥和蔼的神仙形象。这一点在《西游记》、《后西游记》、 《喻世明言》等多部小说中均有体现。
作者: 刘敏    时间: 2017-10-20 20:08     标题: 湖北襄阳民间特色手工艺产品——孔明灯

孔明灯又叫天灯,俗称许愿灯,又称祈天灯。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手工艺品,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 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年年。一般在元宵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施放。
孔明灯来源于诸葛亮。据说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所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另一种说法则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孔明灯用于通风报讯,使身边人逃离险境。清朝道光年间,先民由大陆福建省惠安、安溪等县传入台湾的台北县、平溪乡、十分寮地区,即基隆河的上游。据十分寮地区父老前辈的口述表示,早年于前清年间十分地区闹过土匪,由于地处山区,所以村民都向山中逃过,待土匪走后,留守在村中的人,就在夜间施放天灯做为信号,告知山上避难的村民,可以下山回家了,也借此种方式向村民报平安。由于当日由山上避难回家的日子,正是农历正月十五即是元宵节,从此以后,每年的元宵节,十分地区的村民便以放天灯的仪式来庆祝,且向邻村的村民互报平安。也因此十分地区的村民又称天灯为“祈福灯”或“平安灯”。
选择晴朗无风的夜晚,一人拿住灯底的左右侧,另一人用酒精将脱脂棉浸透后点燃,直到双手感到孔明灯有上升之势,即慢慢放开双手,孔明灯便徐徐飞起,上升高度可达1000m左右。
作者: 二班徐颖    时间: 2017-10-20 23:51     标题: 回复 11# 的帖子

我的家乡湖北仙桃其实是有很多特色工艺品的,比如皮影、糖塑、剪纸雕花、贝雕、邓氏麦秆画等。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仙桃贝雕和麦秆画,接下来我就为大家介绍这两种手工艺品。

湖北仙桃的手工艺品之一——仙桃贝雕
仙桃淡水贝雕,选用淡水贝类的贝壳,运用装饰手法,吸收中国绘画及玉、牙、木、石雕等传统艺术表现技巧,巧妙地运用其天然色泽、纹理、形状,经剪取、车磨、抛光、堆砌、粘贴等工序,精心雕琢成平贴、浮雕、镶嵌、立体等多种形式和规格的工艺品。仙桃淡水贝雕以贝雕船的制作最具特色,在全国的同行评比中已经引起了同行的重视。1985年,仙桃淡水贝立体贝雕《音响多功能立体贝雕黄鹤归来图》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1983年仙桃淡水贝立体贝雕《龙凤舟》获北京首届中国国际旅游博览会获玉牌奖,2007年,仙桃淡水贝立体贝雕《黄鹤楼》荣获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百花杯”金奖,2008年《黄鹤楼玉龙舟》获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其中《玉龙黄鹤舟》作为贝雕工艺一绝已被人民大会堂湖北厅收藏。

湖北仙桃的手工艺品之二——麦秆画
麦秸画,可上溯至隋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仙桃麦杆画大致形成于清同治年间,湖广沔阳州举子邓绰堂(字雅儒)进京殿试,候榜期间盘缠告罄,于郊外取材制作麦杆画于市,王公大臣争相购买,聚京举子莫不惊羡。故进士及第,钦点翰林,编修闲暇研磨此画技艺,日趋完美,形成一门独特的艺术秘传于子嗣。辞官归田后回祖籍,开始在仙桃流传,并逐步形成与仙桃地区风俗习惯,大众审美相适应的邓氏麦杆画。同时,麦秆画能保质上千年,不老化、不褪色,可用于家庭、办公室、宾馆、饭店和娱乐场所等。仙桃麦秆画大胆吸收剪纸、贝雕、树皮画、羽毛画、书法、国画、烙画等诸多艺术元素,制造出了既有传统技艺,又有现代审美意识的浅浮雕麦杆画。在表现内容方面,它取材广泛,上取帝王将相,流云飞月;下取庶民百姓、花鸟虫鱼,形象表现不拘一格,构图完整繁茂,以俗为雅,形神兼备,惟妙惟肖,显示出独特的艺术效果。其艺术底蕴古朴典雅,端庄秀丽,栩栩如生,充满了浓郁乡土气息。
作者: 2015213729    时间: 2017-10-21 10:03     标题: 回复 11# 的帖子

我的家乡是河南商丘。
商丘人心灵手巧,民间工艺美术品种繁多,如剪纸、刺绣、编织、石刻、木刻、泥塑、面人、焰火等,能工巧匠辈出。

商丘剪纸。豫东剪纸多取材于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反映民风民情,汲取皮影、泥塑、木偶、刺绣、民间印染传统工艺的营养。商丘市夏邑县火店乡马庄村的剪纸艺人邹素云,因剪龙闻名海内外,被誉为“中华龙女”。她以纯朴的感情将心中之龙趣味化、感情化、人格化,她的剪纸构图新颖,剪法娴熟,不勾不描,随心所欲,一剪而成。1995年5月,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期间,她的剪龙作为世妇会礼品在北京展出,引起轰动。

商丘手绣。商丘手绣分刺绣、彩绣、平绣、勒绣、刁平绣等。自古以来,商丘人民就有植桑养蚕、织帛绣花的传统。因古有宋国、宋州、宋城之称,故商丘手绣亦称“宋绣”。北宋时,宋绣曾风靡汴梁。抽纱刺绣产品织工细致、技术精湛、图案美观、色彩素雅,主要产品有生丝台布、刁平绣、棒锤花边、归德花边、万丝绸被面、富丽丝台布、礼拜帽、勾针衣、床罩及各种装饰品等。

丝织挂毯。丝织挂毯是以彩色丝线为主要原料,用手工拴结编织的工艺品。丝毯织成后,经过片剪,花纹清晰,丰满秀丽,光泽性好,富有立体感。毯面上的图案像浮雕一样鲜明突出,历经百年不变质。商丘的丝织挂毯,早在1930 年旧金山国际博览会上,就以“做工精细、技艺超群、品质优良、式样美观、经久耐用”的特色一举成名。

宋州柳编。宋州柳编始于宋代。宋州柳编所用柳条枝均匀细长,坚韧洁白,适于制作各种日常用具和工艺果篮、屏风、壁篮、野餐篮、毛巾篮、航空箱、婚礼箱、座椅、书架等。宋州柳编制品工艺讲究,古朴天然,能洗涤,不变形,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更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作者: 沈婉莹    时间: 2017-10-22 00:42     标题: 太白金星形象讨论

太白金星是天空中除日、月以外的最明亮的星体,因此,它较早地进入到古人的视野当中,频频出现在人们的笔下。有关太白金星的记述和描写主要集中在子史典籍、宗教文献和艺术作品、文学作品这三个方面。
演变过程及原因:
金星在先秦的文学作品中并没有被神化或者人格化,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星体。由于出现在天空的时间、方位不同,金星的名称不同:黎明前即日出之前,金星出现在东方,谓之 “长庚”; 黄昏后即日落之后,金星出现在西方,谓之“启明”。除此之外,金星还有“太白”、“明星”等不同的名字。
由于受到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和原始崇拜的深刻影响,秦汉以来,统治者十分重视对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自然事物的祭祀。早在秦始皇时期,太白金星就和其他一些重要星辰被视为神灵,进入庙宇,接受拜祭。秦汉时期文学的代表——汉赋中,对太白金星的描写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来,多用“启明”、 “长庚” 来代之早上或晚上的时间。二来,常用太白暗示战事频繁。
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进一步发展,太白金星除了继承在前代诗文中的特点之外,诗人常常用它闪烁夺目的光亮来比喻女子的发饰和妆容。
隋唐五代时期太白金星主要以神异性的人的形象出现,是一个男性形象,如张遵言故事中的苏四郎,张士平故事中的书生。其职能主要是下凡扶危救难、解救困苦。因李白的豪侠之气与太白金星的主战特点有相近之处,人们自然地将二者联系在一起,创造出金星被贬,投胎人间而化成李太白的谪仙故事,而这个谪仙故事在后代的诗词创作中也被多次提及。与传奇故事不同的是,在宗教领域中,太白星神更多的是以女性形象出现,被高度人格化,是一个或弹弦酉冠,或跨凤翔洋的女神。
宋元时期太白金星仍然是一个被人格化的星神,但是金星的形象与前代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来,经书继承了历代占星术中金星的功用;二来,道经中金星的职能更加功利化和世俗化,与百姓日常生产生活联系起来。
明代以来,宗教方面,太白金星在继承了前代形成的女神形象。李白的谪仙故事在这一时期经文人的创作加工,增加了丰富的细节描写,故事情节更加完整。其次,小说中多有描写利用太白金星占卜国事的情节。最后,太白金星故事在明清小说中的重大创新性发展,集中体现在神魔小说方面,太白金星在明清神魔小说中以老汉的形象位列仙班,鹤发童颜,仙风道骨,背一角天书,常化形老叟,鬓蓬松,须稀朗,手持拄杖,项挂数珠。太白金星主要以谈判家、传令官、巡阅使的身份存在。

太白金星并不是有城府,只是他知道孙悟空只是一个未加管教的泼猴,本质不坏,也不是作恶多端的妖怪,他帮助孙悟空只是想给孙悟空些机会,让天庭能多一员除恶向善的神仙。
作者: 沈婉莹    时间: 2017-10-22 01:05     标题: 新疆民间特色手工艺品介绍

新疆的民间手工艺品品种繁多,丰富多彩,有花帽、地毯、民族乐器、花毡、土陶器、铜器具、服饰、刺锈、小刀、铁器、艾得来斯绸、木勺、木碗、木雕、建筑彩绘漆画等。喀什的地毯纹样细腻、色彩淡雅和谐;而和田的地毯粗犷有力、色泽艳丽,毯面光泽平滑,种类繁多,对比强烈,毯板挺实柔和。英吉沙小刀做工精巧,民族特色浓郁。喀什的维吾尔族花帽做工精细,色彩艳丽,而阿克苏和莎车等地制作的维吾尔花帽古朴大方;喀什土陶器较为粗犷大方,色泽清淡,英吉沙土陶则精工细作、色彩明快。
新疆民间手工艺品的丰富性、多样性、多面性,主要和新疆的地理位置,以及新疆多民族聚居的特点有关,与新疆主要的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其历代信奉过的宗教、接触过的文化、所生活的地理环境以及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新疆民间手工艺品巧妙吸收了其他民族,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的图案,而且也将周边各国的适合纹样融于本民族的图案中,极大地丰富了本民族的工艺美术,形成了一种别具一格,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
作者: 沈婉莹    时间: 2017-10-22 08:40     标题: 回复 11# 的帖子

新疆民间特色手工艺品
新疆的民间手工艺品品种繁多,丰富多彩,有花帽、地毯、民族乐器、花毡、土陶器、铜器具、服饰、刺锈、小刀、铁器、艾得来斯绸、木勺、木碗、木雕、建筑彩绘漆画等。
喀什的地毯纹样细腻、色彩淡雅和谐;而和田的地毯粗犷有力、色泽艳丽,毯面光泽平滑,种类繁多,对比强烈,毯板挺实柔和。英吉沙小刀做工精巧,民族特色浓郁。喀什的维吾尔族花帽做工精细,色彩艳丽,而阿克苏和莎车等地制作的维吾尔花帽古朴大方;喀什土陶器较为粗犷大方,色泽清淡,英吉沙土陶则精工细作、色彩明快。
新疆民间手工艺品的丰富性、多样性、多面性,主要和新疆的地理位置,以及新疆多民族聚居的特点有关,与新疆主要的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其历代信奉过的宗教、接触过的文化、所生活的地理环境以及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新疆民间手工艺品巧妙吸收了其他民族,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的图案,而且也将周边各国的适合纹样融于本民族的图案中,极大地丰富了本民族的工艺美术,形成了一种别具一格,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
作者: 沈婉莹    时间: 2017-10-22 09:12     标题: 外文书店(中南路)实地调查

儿童区图书分类主要分为:
绘本读物(电影故事,经典读物,故事)
注音读物
文学读物(占据板块最大,此类图书最为丰富)
少儿百科

另外因为是外文书店,儿童区外还有少儿英语区

在进门推荐书架处,儿童类图书主要分为:
故事类,文学类(小说、散文),工具类(练字、阅读、日记、学习方法),益智类(脑筋急转弯,成语故事),双语故事书,双语绘本。

该书店儿童图书总分类:
1.启智认知类(拼音认读,常识认知)
2.益智类(脑筋急转弯,数字游戏,逻辑游戏,语言游戏)
3.故事类(电影故事,童话故事,动画故事)
4.文学类(散文,小说(经典名著)简易版)
5.工具类(分级阅读,练字描红,双语图书,手工制作,美术资料图典)
6.科普类(动植物,人体结构,物理,地理)

其他:
该书店儿童图书区挂有儿童学习数字,学习英语,认识颜色形状的挂图。
图书旁摆有一些可爱的玩偶吸引儿童。
除此外,还摆有全套的十万个为什么,百科全书,中国童话等。

图书特点:
色彩丰富,书本轻薄,封面往往画有生动可爱的主人公形象。而主人公形象多有影视中的动画形象出现。

销售情况及存在问题:
据了解,该书店儿童图书的销售情况,一般学龄前儿童会以绘本为主。
而其他稍大些的儿童的喜好以童话,漫画,故事类为主,但是家长的选择会偏向于文学类读物。

店内阅读情况:
许多孩子席地而坐,阅读着书籍,阅读的书籍主要有故事类,益智类,漫画类为主。而家长一般坐在一旁,做着自己的事情。

问题:
文学类读物不能引起儿童的喜欢,主要是老师和家长偏好,购买给孩子,让孩子进行阅读。

[ 本帖最后由 沈婉莹 于 2017-10-22 09:14 编辑 ]
作者: 二班徐颖    时间: 2017-10-22 10:16     标题: 光谷书店调查

【光谷书店实地调查】
儿童区书籍分类:
一、低龄儿童区:
1、智力开发:基本都是智力测试XX题、学前数学、学前英语、学前拼音这几种图书类型,从封面到插图都是卡通动物、小猫小狗小鱼小虾之类,色彩鲜艳,不重线条,很童真,有些英语读本还采用了一些比较有名的冰雪奇缘一类的动画作封面,很吸引人也比较有特色。
2、识字卡片:大都是笔记本类型识字卡片,材质是撕不坏的塑料纸,内容基本都是关于食物、动物、数字、交通工具、国旗、谜语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认知的;也有部分是睡前故事、弟子规、千字文、增广贤文的小卡片。这些识字卡片插图等还是以卡通为主,颜色鲜艳能吸引小朋友,不过封面似乎开始与内容有了一些相关性。
3、看图童话:比较简单的是一些漫画,包括喜羊羊与灰太狼、蓝精灵等比较有名的动画;还有一些拼音认读的小故事;比较高阶一点的有比较经典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也有国内作家的,比如杨红樱系列、小马宝莉系列,还有一些历险记、冒险故事等;还有一些就是儒家经典的少儿改写版。这一类的书插图仍然是卡通,不过封面开始出现Q版人物形象,开始有了线条感。
4、手工制作:大都是贴纸书、图画填色书、迷宫格子,以卡通萌物居多,也有经典故事改编的绘本。
5、故事书:一千零一夜、名人故事、伊索寓言、成语故事、少儿版四大名著还有唐宋诗词的集子。插画不再是简单的卡通,加入了人物形象描绘,色彩也没有早先那么鲜艳,封面开始与内容相关。
6、名著导读:一系列少儿改写版中外名著,比如《爱的教育》、《双城记》、《莎士比亚戏剧集》、鲁迅的《呐喊》等。插画与封面比较正式,都与内容相关。
二、少年儿童区:
1、儿童科普:内容大都是十万个为什么、动物世界、地球与宇宙等等。
2、儿童文学:童话、外国作家的小故事,例如《帕丁顿熊》、简单的青春文学,例如曹文轩《青铜葵花》。插画与封面不再是简单的漫画或卡通,开始有意地设计,以吸引年龄较大的儿童,作品内容开始向青少年偏斜。

阅读状况:店里的人流量很大,地上坐了很多小朋友和家长,但是很少有安安静静读书的小朋友,要么是在听父母大声读故事,要么就吵吵闹闹乱翻书。地上还散落着一些店员没来得及回收整理的图书,书架上图书摆放的也不是很整齐。

随机采访:
观察店里一些带小朋友过来买书的家长及他们与导购的交谈之后,我随机采访了一下我身边的一个小朋友,他叫蒋东宏,今年六岁,以下是节录。
我:喜欢来光谷书店吗?
蒋:喜欢,有好多小朋友,很好玩。
我:都喜欢些什么书呀?
蒋:(扬了扬手里的漫画)喜欢托马斯(小火车)和光头强。
我:妈妈平时会给你买这些吗?
蒋的妈妈:(无奈地笑笑)平时给他买很多的故事书,他都不看,非要来这里看!

然后我又采访了一位在智力开发书架那边转了很久的一位爸爸,姓杨,小朋友今年虚岁四岁。
我:您过来给小朋友挑启蒙书吗?
杨:对啊,数字啊英语啊这些要从小学的,不能让他输在起跑线上。
我:小朋友还小,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识字卡片啊之类的?
杨:我正在考虑呢,不知道哪种适合他。我看那边那几个小孩子跟我家的差不多大,都拿着这些智力题在看,我看我也给我儿子也买这些算了。
我:那边书架有千字文啊三字经啊弟子规啊之类的,是古代的启蒙书呢,您觉得怎么样?
杨:我小孩才四岁不到,看不懂那些吧!(笑)

具体问题:
1、人流量太大,周围很嘈杂,没有一个非常适合小孩子读书的环境;坐在地上的小朋友和家长很多,书架之间穿行很不方便;
2、图书摆放不整齐,分类页不是很明确;
3、从图书的摆放整齐程度来看,智力测试、学前英语、拼音、识字卡片等实用类的书摆放最乱,应该是过来翻阅的人很多使得收拾不及时;而一些儒家经典、中外名著却摆放得非常整齐,应该是来翻阅的人比较少。经典文本不受重视,应当药引起重视。
4、家长不了解适合孩子的启蒙书,书籍本身和书店也没有明确的标明适宜的年龄段,这是很不利于儿童发展的。
作者: 彭安琪    时间: 2017-10-22 22:40     标题: 【南京路物外书店和江汉路新华书店实地调查】

随着全民阅读的普及和越来越多家长对孩子阅读的重视,实体书销售一同回暖。

感觉每家书店的少儿读物区域都有不少家长正在精心选购图书。书店工作人员表示,每到周五晚上和周末,还会有不少孩子在家长陪同下来选购喜欢的书籍。童书销售量是在上升的。

原创儿童文学类图书比较受家长青睐,像是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笑猫日记》、曹文轩的儿童文学,适合送给孩子做礼物。而销售好一些的一般是绘本类图书,那种带有图画的小故事,比如小猪佩奇的。

现在绘本类图书大多只有十几页的硬卡纸,内容多点的能有二三十页,孩子很快就会看完,很多小朋友会在书店里坐着看得津津有味。

年龄越大,看的书文学性越强,涉猎范围越广。但大多数孩子更喜欢轻松有意思、故事性更强的书籍。
作者: 欧阳    时间: 2017-10-23 16:26     标题: 创业学院“非借不读”少儿书店调查

整个图书空间分为三个部分,一个为书库,一个为阅读空间,还有一个工作人员办公室。因创业学院空间有限,少儿图书数量繁多,图书的分类不是特别清楚,分类相对而言比较粗糙。

从书架上的图书来看,主要涉及漫画、颜色识记、图画类书籍,同时还有很多适合少儿阅读版本的文学类书籍。

主要分类:
1.儿童科普:内容大都是十万个为什么、地球等图集等等。
2.儿童文学:童话、外国作品等,这类文学作品读物采用儿童化设计,采用丰富的图片代替文字,使得阅读变得简单有趣。每页搭配少量的文字部分,切合儿童的阅读兴趣。
3.儿童益智:图书加拼图、脑筋急转弯等。
4.工具类:有幼儿拼音挂图、描红字帖、小型字典、作文好词好段积累、成语大全等。

店内阅读情况:进店内阅读的孩子根据时间段有较大差异,书店专门设立阅读区,大部分孩子没有家长陪同,因为教职工子女较多,因家长还在工作,有时候就会把孩子送到那里去看书。
书店主要采用注册会员孩子去阅读的形式,也可以登记借走。

具体问题:
1、由于孩子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很难保持安静;
2、图书分类比较杂,工作人员少,收拾整理不及时。而且收益较少,后期可能进行改革或者是更彻底的操作。
作者: 二班徐颖    时间: 2017-10-28 15:34     标题: 关于家乡特色的民间故事或民间传说的介绍

大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国幅员辽阔,想必各地流传的民间故事或者传说有不少,那上一次讨论我们就见识了大家家乡的特产,这次咱们就来聊聊各自家乡独具特色的传说故事吧~可以是神鬼故事,可以是名人轶事,当然也可以是在当地盛行的传说,这些没有限制,只要能代表地方特色就好啦~

我的家乡是湖北仙桃,很多人第一次听到“仙桃”二字就会问我们那里是否盛产桃子,其实不是,关于“仙桃”这一名称的来历还有几个不同版本的故事呢!
一、唐代贞观年间,回纥使臣缅伯高,奉国王命令,携一只仙鹅到唐朝进贡,途径沔阳境内,不料仙鹅展翅逃遁。仓促间,缅伯高只抓住一片鹅毛。无奈,他只好硬着头皮将鹅毛进贡唐太宗,并奏曰:“仙鹅贡唐朝,山高路远遥。沔阳鹅逃遁,倒地哭嚎啕。上奏唐天子,请饶缅伯高。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不仅没有怪罪缅伯高,还回赠了一些中原特产。后来,人们把仙鹅逃走的地方取名叫“仙鹅逃”,又称“仙逃”。久之,就由“仙逃”变成了“仙桃”。
二、传说孙悟空大闹蟠桃会时,将王母娘娘那五百年开花、五百年结果的仙桃饱食一顿后,还带了一些下凡,不慎失落一个在仙桃境内,这里就长出了一片桃林,结的桃子又红、又大、又香、又甜,人们吃了可以廷年益寿。“仙桃”由此而得名。
三、有一仙女路过沔阳一个小镇,只见这里景色秀丽,人杰地灵,就想试试这里的人心如何,于是挑了一担桃子在此叫卖。买者甚多。她问:“你们买桃子给谁吃?”青年人说:“孝敬老人的。”老年人说:“是给小孩的。”仙女一听,连声称赞这里的人都具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她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吃上桃子,便将没有卖完的桃子往地上一掀,顿时这里就长出了十里桃林,随之开花、结桃。人们见了都高兴地说:“这是仙人仙法长仙树,仙女仙花结仙桃。”大家除把树上的桃子摘下来分给每家每户外,还赠送给过往行人。从此,这个地方就取名叫“仙桃”了。

哈哈哈,想不到我的家乡还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呐~
作者: chqnqimiao    时间: 2017-10-28 19:36     标题: 回复 2# 的帖子

街道口西西弗书店调查
儿童区书的形式 主要有书本,漫画,绘本,可以动手画,涂色的画本,手工制作的东西,(大富翁)桌游 ,游戏指南比如“我的世界”,还有拼图。其中绘本有英文的,许多漫画也是中英文双语的。
来这里看书的主要是孩子,青少年,以及家长给孩子买书。去调查的时候看到有很多小孩子都捧着书席地而坐,很认真的在看书。
书的特点:
形式丰富,很有趣。比如,图片加文字;贴上不同材质的东西,可以触摸;用较火的漫画来教孩子,寓教于趣;
有一些折纸,手工的东西
内容简单明了,易懂有趣,简短;因为小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
内容上,有一些书为小孩子入学做准备,涉及情商培养,情绪管理,国学,智力等许多知识
不同人群喜欢的不同:
小朋友喜欢的(有趣的,简单的,漫画)比如《折耳兔瑞奇》 父母喜欢的(偏向文学名著)
女孩子喜欢形式可爱的,比如像小包一样的书
比较火的书 《小猪佩琪》 《植物大战僵尸》
不同国家的绘本风格不同(澳洲,美国 日本 英国 欧洲各国)(日本比较写实 韩国比较可爱 欧洲各国的色彩比较清新)
儿童区的书并不像我以前想的那样会很幼稚,很多书用一种贴近生活的方式来讲述一些知识。比如绘本《小威向前冲》就讲述了一个精子小威成为一个小孩的过程。(精子也有住房,也有街道,也有学校,像人一样。讲了男性女性的身体构造。细胞的遗传性---小孩子继承了小威的特征)
作者: chqnqimiao    时间: 2017-10-28 21:38     标题: 回复 5# 的帖子

在我国本土宗教——道教中,太白金星可谓是核心成员之一,论地位仅在三清(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之下。形象为一位童颜鹤发的老神仙,经常奉玉皇大帝之命监察人间善恶,被称为西方巡使。
太白金星的形象由单纯的星辰形象(先秦);被神化,到在占星术中成为凶神,主刑杀(秦汉);再到用其光亮比喻女子的发饰妆容(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中,是一个神化作人的男性形象,宗教领域里,更多是女神的形象(隋唐);道教中,太白金星男神,女神形象并存,但是太白金星的能力,职位更加清晰(宋元);在宗教中,仍是女神形象,但在神魔小说中,以老汉形象出现,职能也更加明确(明清)。
我们对太白金星的印象主要来自于明清时期的小说,尤其是《西游记》。而在这一时期的小说中太白金星的主要职能是:
1谈判家
在天庭之中,太白金星是玉帝身边的近臣,有着过人的智慧和高超的口才。一方面,金星继承了前代传奇故事中已有的 “扶危救难”的职能。如 《西游记》中,金星多次搭救唐僧师徒。另一方面,金星作为一名 “谋臣”,本着 “万事从宽”的原则,发挥聪明才智,出谋划策,致力于平息冲突、缓和矛盾,成为了一个爱好和平、慈祥和蔼的神仙形象。这一点在《西游记》、《后西游记》,《喻世明言》等多部小说中均有体现。
2传令官
常奉玉帝差遣,传达旨意。《西游记》中金星奉旨下界招安孙悟空的情节最为人所熟知。此外,诸如《混唐后传》中金星奉旨送鞍辔、盔甲与丁山;《薛家将》中玉帝差金星送仙丹下凡解救胡凤娇等等,均是代表性情节。
3巡阅使
金星作为玉帝身边的文臣,司巡报人间善恶之职,是沟通天界和人间的 “西方巡阅使”。如 《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中,金星向众仙报洲江西省四百年后有蛟蜃之妖为害一方之事。
我觉得太白金星的形象在宗教中的变化不太大,在文学作品中的变化则比较大。太白金星的形象由星体逐渐被神化,然后逐渐人性化,世俗化。而这些变化主要与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在先秦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人们对耀眼的金星有一种敬畏感,自然就被神化了。五行学说兴起之后,认为秋天的肃杀之气重,而太白金星正是在秋天傍晚时出现于西方。有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太白金星被认为是主刑杀的神。后来,在宗教中,教徒总是希望能够得到庇佑,宗教为了抓住教徒的心,所以把太白金星进一步神化,人化,而且职能也更加具体。太白金星今天的形象主要是在明朝时固定下来的。元明之际的战争使得人们渴望和平。所以人们喜欢的神肯定也是爱好和平,能够守护他们的神。那么太白金星成为一个鹤发童颜总是调解争端的神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城府有两个引申意思,一个带有贬义一个带有褒义。一个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另一个则是形容人的胸怀很宽广,很有包容性,很能理解和体谅别人的感受。我只看了《西游记》,所以对太白金星的形象的认识也是基于《西游记》。我觉得太白金星是有城府的,但是是褒义的那个城府。因为太白金星要传达玉帝的指令,又要调解各种争端,如果他一点城府都没有的话,那他就不能很好的胜任这个职务。另外,如果他是心计深沉的人的话,感觉就不太会得到别人的信任,也同样无法胜任自己的职务。
作者: 刘敏    时间: 2017-10-28 23:00     标题: 襄阳民间传说故事——金华小姐困襄阳

襄阳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金华小姐困襄阳,猪吃白米人吃糠,
猪吃白米刀下死,人吃糠糟保家乡。
这首歌谣讲述的是襄阳民间的一段《金华小姐困襄阳》的故事:

 当年,辽阔中原战乱不断,民不聊生。金华小姐为救民于水火之中,揭竿而起,撵走了襄阳府的狗官,夺下了襄阳城,被百姓们拥戴为王。

  朝廷立即调动千军万马攻打襄阳。由于力量悬殊,金华小姐的人马被分割在襄阳城内和万山里。她们左冲右突,多次拼杀,终究未能突出重围。不过襄阳城池坚固,防守严密,朝廷的兵马轮番强攻,也是久攻不下。官军便仗着兵强马壮粮草足,就里三层外三层地把襄阳城围了个严严实实,采取“围而不打”的战术,还将万山通往襄阳的各路口严密封锁,切断了援兵、粮草之路,企图把金华小姐和所属将士困死在荒山孤城里。

  金华小姐面对强敌,临危不惧。她走街串巷,访贫问苦,安定民心,并披挂上阵鼓舞士气,发动城里的男女老少,同仇敌忾,一直坚持了三年零六个月。终于有一天,粮草所剩无几,兵民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金华小姐眼见这样下去,襄阳城将不攻自破,便找来军师和众将官商议。

  经过三天三夜苦苦思索,想出了一条虚张声势、瞒天过海的退兵计。

  这天正是中秋节,金华小姐一面下令全城百姓张灯结彩,敲锣打鼓过佳节,一面悄悄组织几名水性好的“水猫子”出奇不意从汉水里潜回万山里,向义军首领密授金华小姐的巧计。于是,万山里的义军在黄家湾找来几十航磨,在东面最高的山顶上支好,每盘磨上套匹毛驴,磨眼里插上各路将官的旗帜,在驴尾巴上绑上鞭炮,猛一点燃,几十匹毛驴围着磨盘飞快地转起来。义军乘机从朝廷兵马不备的地方向襄阳城运动。

  金华小姐在城楼上一见万山的一座山岭上旗帜招展,立马传令,把仅有的粮草拿出来,让人马吃饱,整装待命。

  午时三刻,金华小姐把所剩的大米倒进石槽里全喂了猪,随后又将猪腿上绑了千响鞭炮,赶出城外。

  官军起先看见山头上军旗晃动,像有千军万马。一阵阵山风吹来,只听得呼呼声的磨响,以为义军又在磨面筹粮。他们对襄阳城久围不破早就腻烦了,见过中秋节时,城内敲锣打鼓,更增思乡之情,看到从城里跑出了大肥猪,争着上前去逮。可是他们杀猪却都傻了眼:猪肚子里尽是白米!

  这下子,军营里议论开啦!

  兵士们说:“我们把金华小姐围困了三年零六个月,人家还有白米喂猪,可见城里的粮食多得很。这城看来别想攻破了。”

  将校们也说:“现在万山里的山岭上战旗飞扬,襄阳城岿然不动,又加上粮草充足,防守严密,破城是无望了。”

  这样,军心浮动,丧失了斗志。

  猛然间,只听得金鼓咚咚,讷喊阵阵,金黄小姐一马当先,率领倾城的兵马杀出城来。

  早就散了心的朝廷兵将在义军的夹击下,已经溃不成军,抱头鼠窜了。

  百姓们高兴地编了这首歌谣。
作者: 欧阳    时间: 2017-10-29 20:48     标题: 回复 26# 的帖子湖北恩施传说——土家女儿会

关于湖北恩施土家女儿会的传说
恩施“女儿会”源远流长,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这儿地远山深,男女之间是没有拘束的,他们在劳动中唱歌跳舞,倾吐爱情、私订终身,尽情地过着自由自在的田园牧歌生活。后来,有十姓人从山外攀藤越崖,登上海拔1700余米的石灰窑,这十姓人是张、薛、李、滕、杨、田、覃、曹、黄、王,他们分割居地,挽草为界,搭棚建屋,立户创业,号称“十个棚”,到了明代末年,薛姓中有一人被推为“乡士”(有学问、能号令一乡之众的人),薛姓多女少子(今石灰窑薛姓已绝),膝下有九女,薛姓教女,严守闺门,平时不许外游。儿女由父母包办订婚,无见面之机,只等适龄,拜堂后方能相见,此时,“十个棚”的儿女结姻,多由父母包办,女发男纳八字庚贴。
有一年,薛乡士到山外远游,于七月十一日回到家里,全棚为乡士大办筵席,庆贺他云游归来,薛乡士很高兴,一边饮酒,一边畅谈沿途见闻,酒酣兴尽之时,把他最钟爱的幺女珍妹唤至身旁,吩咐道:“明天就是月半节了,一早,你和姐姐们穿上新衣服,上街玩一天,观赏秋景,只等这一天,平时不得离棚”。九姐妹喜从天降,三更起身,五更打扮,只见她们头缠印花折叠帕,身着红绿花边衣,腰围黑色金线绣花巾,脚穿镶花小鞋,手戴亮闪闪的玉镯,打扮得像花儿一样。出得门来,山寨的小伙子远观近望,不离左右,以山歌相追,以眉目传情,九姐妹均在这天相中了如意郎君,直至踏月而归。尔后,每到七月十二这天,她们就梳妆打扮,穿着一新,偷偷溜出家门,与邻里姊妹相邀上街,连续数年如故,积之成习,人们便称农历七月十二日为“女儿会”。
那时候,女孩儿的命太苦,一年四季苦守在家,除了干活就是守在家门口,来客不能露面,吃饭不能上桌,没有半点自由,姑娘们时刻盼望着那一年一度的“女儿会”,七月十二这一天,劳累了一年的女儿们戴上最漂亮的首饰,穿上层层不同颜色的镶边衣裳,里长外短,层层翻新成笋壳状,这叫“节节高”,表示富有和美观,并用花背篓背点土特产上街赶集,女儿云集,争奇斗妍,吸引着众多的年轻后生,后生们在集市上装作一副闲散悠然的模样,一双眼睛却滴溜溜地转,相中了一位妹子便连忙走拢去打招呼:“哎,妹子,这梨子好多钱一个?”妹子抿嘴一笑,于是便讲起价钱来。聪明的小伙子就说:“哎呀,好妹子,这梨子是金砣砣还是银蛋蛋?”妹子毫不马虎:“我说这位大哥哎,要的是价,还的是钱,一年梨树长多高?一树梨子结多少?我费的功夫你知道?这价码还嫌高?”就这样讲着价,斗着智慧,探着深浅,要是价儿还不下来,说明妹子看你不上眼,小伙子赶快知趣走开,要是那价码儿越来越低,小伙子的希望就越来越大,价儿降利一半时,小伙子得赶忙把梨全买下来,替妹子背上背篓,妹子自然会跟你走。
土家妹子以歌见美,以歌为媒。“歌儿唱得好,凉水点燃灯”、“一不是爱你人才好,二不是爱你家富豪,爱你会唱歌打锣鼓”。那时候,寨子周围长着好多好多的树,林子里还有许多洁净美丽的石头,有情有意的青年男女便来到密林深处,选个石凳凳双双坐下。不久,林子里便飘出一串串迷人的山歌……
很多年过去了,这样的女儿会如今也已变成了土家族盛大的民族节日。

[ 本帖最后由 欧阳 于 2017-10-30 09:16 编辑 ]
作者: 欧阳    时间: 2017-10-30 09:08     标题: 介绍一种你家乡特色的民俗文化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本周的讨论题目又来啦!

本次想跟大家聊一聊家乡特色的民俗文化,无论是民俗礼仪,还是民俗禁忌,还是其他民族特色文化,都欢迎大家来分享。如果家乡特色文化有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是极好的选择哟!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发言哟!给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了解你的家乡文化!

[ 本帖最后由 欧阳 于 2017-10-30 09:33 编辑 ]
作者: 欧阳    时间: 2017-10-30 09:10     标题: 回复 31# 的帖子我家乡(湖北巴东)的民俗文化——土家撒尔嗬

关于土家撒尔嗬
“撒尔嗬”是土家语,实际上是一个衬词,因为每一段歌后面都要用它来和,久而久之,“撒尔嗬”就成了这种歌舞的代名词,它的汉语名字叫“丧鼓舞”或者“打丧鼓”。顾名思义,“撒尔嗬”是土家族人在办丧事特别是“喜丧”时,在逝者灵堂前既唱且跳的一种歌舞。有3000多年历史的土家族人是一个乐天知命,敢于笑对生死的独特民族。啼哭着来到人间,欢笑着离开尘世,这就是土家人的人生。
巴东县野三关镇是撒尔嗬的发源地,是民间流传“跳丧”舞的故乡。土家族祖先巴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家中老者死后就流传“跳丧”。最早记载撒尔嗬起源的历史文献应为《隋书·地理志》,其记:“南郡、夷陵……清江诸郡多杂蛮左”, “其土人则又不同,无哀服,不复魄。始死,置尸馆舍,邻里少年,各持弓箭,绕尸而歌,以扣弓箭为节,其歌词说平生之乐事,以至终卒,大抵亦犹今之挽歌也。”
撒尔嗬的演唱啊形式是一人执鼓领唱,众和。执鼓者,是有声望的长者,也是能歌善舞的能手,他以鼓点指挥舞蹈,以鼓点变换曲牌。据有关史料记载:“家有亲丧,乡邻来吊,至夜不去,日伴亡。于枢旁击鼓,唱俚歌哀词”。这种祭祀歌舞,在古代巴人之后裔土家族的聚居区,世代沿袭,千古不绝。无论哪家死了老人,村民们闻讯而至,通宵达旦。这叫做“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打不起豆腐送不起情,跳一夜丧鼓陪亡人”。
撒尔嗬的鼓点子及舞蹈动作因地域不同而稍有差异。按跳丧格局大致可分“四大步”、“么连嗬”、“摇丧”、“打丧”、“哭丧”等20多个类型。按模仿形象动作分,有“凤凰展翅”、“犀牛望月”、“猛虎下山”、“虎抱头”、“猴子爬岩”、“狗撒尿”、“狗连裆”、“燕儿含泥”、“乡姑筛箩”等。
撒尔嗬作为一种民族舞蹈,无论是音乐、舞蹈还是歌词内容,都少有悲凄之感,音乐高吭欢快,舞步健美勇武。歌词内容十分广泛,回忆民族起源、讲述民间故事、叙述父母得到养育之恩等,歌舞者看到什么就唱什么,想到什么就唱什么。歌词多呈四句七言,四、三式,上下旬,也有“五句子”保持着古代巴歌“竹枝”、“杨柳”等曲牌格律形式,内容古朴。每唱完一首,最后大家高声合唱一句“跳撒尔嗬喂”,或“解忧愁噢”,粗犷的歌声和明快的曲调扫去了死者家里悲痛凄婉的气氛,人们用欢歌和鼓乐致哀,为死者家人驱散扰愁。跳丧的唱腔分高腔、平调,节奏鲜明,巴东的鼓点子主要是3/4节拍,建始是2/4节拍,其中6/8拍较为普遍。跳丧有歌有舞,舞的成分更重。整个舞场均随掌鼓人的鼓点和唱腔随时变换曲牌、节拍和舞姿。当唱到感情交融时,掌鼓者还会绕开鼓座加入舞者行列,时而用鼓锤在鼓上敲击节拍。
撒尔嗬是一种歌舞性很强的民俗祭祀表演活动。其舞姿刚健、古朴、豪放、粗犷,尤其是跳“燕儿衔泥”,更为妙绝。只见一人丢一手帕在地下,另一人叉开双腿下大腰,随着鼓点的加快,双手后翘煽动双翅,嘴拢地面衔起帕子。撒尔嗬还有一套一套的花样,如建始的“四人穿花”,来凤的“雪花盖顶”,巴东的“摇丧”以及将各套动作各抽一段重新组合的“四合一”固定格式等,巴东跳丧舞中难度较大的是“燕儿含泥”的动作。
湖北巴东野三关的黄在秀是“撒尔嗬”的传承人,黄在秀除了忙于传艺和参加各地表演活动外,便是继续挖掘,整理“撒尔嗬”的曲牌,搜集、记录有关文字资料达十多万字。他撰写的《撒尔嗬沿流沿革初探》,被《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以“撒尔嗬”为主题的电视专题片“虎啸清江”(央视拍摄)在中央电视台“九洲方圆”栏目播出,其中“撒尔嗬”表演也由黄在秀等承担。《凤凰卫视》还慕名对其进行过人物专访。在多年的从艺生涯中,黄在秀始终在为弘扬民族文化,而任劳任怨地奉献,对撒尔嗬表演进行了改变和创新,开始招纳女表演者,带出来几百徒弟,有老人,也有小孩。在传艺和参加表演之余,他下力气进行了撒尔嗬曲牌的挖掘、整理。今天,在他们的努力下,撒尔嗬已经越来越发扬光大,充满勃勃生机。
作者: 刘敏    时间: 2017-10-31 22:48     标题: 回复 31# 的帖子 民俗文化

1、穿天节
时间:正月二十一日

地点:襄阳

介绍:
宋朝人庄绰(字季裕),曾任襄阳县尉,与米芾有交游。他在《鸡肋编》写道:"襄阳正月二十一日谓之穿天节,云交甫解佩之日,郡中移会汉水滨,倾城自万山泛绿舟而下。妇女于滩中求小白石有孔可穿者,以色丝贯之,悬插于首,以为得子之祥。"这里写下了"倾城"出动"泛绿舟",而且妇女们都成了主角,成了"女神";玉佩太少,穿天石可以取代;得石可得子,得子能给妇女带来好运,人人祈盼遇上好运。这则记载说明:在1千年前的宋朝,襄阳人已形成了自己的仪式和道具独特的民俗节日穿天节。
此为襄阳古代特有的节令。穿天石是汉江石的一种,即有孔眼的小石头,古时已被赋予了文化内涵。公元前977年,西周初期,昭王攻楚在汉水被溺死时,他被二侍女延娟、延娱"夹拥王身,同溺而死"。"数十年间,人于江汉之上,犹见王与二女乘舟戏于水际"。"江汉之人,祀于江湄"。"暮春上巳元日(按:三月三),禊集于祀间"。该事《列仙传》等均有记载。襄阳百姓为纪念此事,每年的正月二十一日这一天(郑交甫遇神女的日子)倾城而出,云集万山脚下,然后顺江而下,沿江捡拾穿天石,系上细绳佩戴以避邪。这项活动逐步演变为穿天节。

2、三月三
时间:三月三

地点:龟山

介绍:襄阳城西四里有龟山,俗称宫山。因山上建有真武庙,故又有“小武当”、“小顶山”、“真武山”之称,襄阳居民讹音称“周公山”。襄阳旧俗,谓三月三来游,可免灾。离城西二十余里有诸葛亮耕读之地——隆中。每逢三月,牡丹盛开,襄阳人争相观赏,故又有“阳春三月,隆看牡丹”之俗。建国后,真武庙毁,去真武山消灾迷信风俗也废,而春游隆中的风习犹存。与旧时不同之处在于不仅是去观赏牡丹,而且演变为对青少年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活动。

[ 本帖最后由 刘敏 于 2017-11-24 21:26 编辑 ]
作者: 沈婉莹    时间: 2017-11-1 00:52     标题: 回复 26# 的帖子

新疆民间传说
       提起新疆,大家一定会想到诱人的新疆美食,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女孩,美丽的手工地毯和服饰,珍贵的和田玉……作为产出地,新疆的玉确实声名远扬,而在这里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新疆关于玉的传说。
      维吾尔族人民历来崇玉爱玉,谚语说:“宁做高山上的白玉,勿做巴依(地主)堂上的地毯。”而在新疆维吾尔族民间就有这样一种说法,说玉是美丽而善良的姑娘的化身。相传古代于田国的玉河畔,居住一位技艺绝伦的老石匠,带了一个徒弟。
         在六十岁生日那天,他于玉河中拾到一块很大的羊脂玉,精心琢成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玉美人。老石匠情不自禁地说:“我要有这样一个女儿多好啊!”结果,这玉美人变成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姑娘,拜老石匠为父,取名叫塔什古丽(玉花)。
         不久老石匠去世,塔什古丽与小石匠相亲相爱。可是,当地一位恶霸,趁小石匠外出,抢走塔什古丽,妄图强迫成亲。塔什古丽不从,恶霸就用刀砍她。她身上发出了耀眼的火花,点燃了恶霸的府第,而自己化成一缕白烟,向故乡昆仑山飞去。
         小石匠得知后,骑马去追,沿路撒下了小石子,成为后人找玉的矿苗。
作者: 沈婉莹    时间: 2017-11-6 23:19     标题: 回复 31# 的帖子 新疆民俗文化

生活在新疆这片土地上的世居民族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等十三个民族,各族丰富绚丽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形成了灿烂的新疆文化。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两种新疆民俗文化:
1.麦西来甫
  麦西来甫是维吾尔族民间流行的一种传统歌舞娱乐形式,以舞为主,配以歌唱,节奏明快,热情奔放。按形式和内容大致分,有习俗舞、执具舞、模拟舞和劳动舞等。习俗舞流行最广,其中包括“青苗舞”、“米丽斯”、“赛乃姆”等曲目。青苗舞多在冬春季举行,先由一家农民在碗中种上小麦,待青苗长出后,主人挨户邀请男女老少来家中聚会、玩乐。
  舞者手持绢花,边歌边舞,围者席地而坐,以掌击节,助以歌唱;同时有唢呐、手鼓等器乐奏鸣,造成热烈气氛。这种歌舞也常被婚礼、节庆利用,出现在街头巷尾,庭前院中,深受群众欢迎。
2.阿肯弹唱
  阿肯弹唱是哈萨克族人民悠久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每逢阿肯弹唱会,远近的人们身着盛装,骑着骏马,弹着冬不拉载歌载舞来到鲜花盛开的的草原上,各路歌手登场献艺,听众们喝彩助威,经常是通宵达旦一连数日地尽兴。
  阿肯弹唱有两种形式:一是阿肯怀抱冬不拉自弹自唱,这种弹唱多是演唱传统的叙事长诗和民歌;二是对唱,有两人对唱,也有多人对唱。对唱的特点是即兴创作,具有赛歌的性质,把雄辨和唱诗结合在一起,既富生活气息,又生动活泼。他们所唱的内容大致可分为颂歌、哀怨歌、情歌、习俗歌、诙谐歌五大类。
  哈萨克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优美动人的诗歌是哈萨克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最集中的表现。阿肯则是诗歌的创作者、演唱者和传播者,无论是婚丧嫁娶、宗教典礼、生活习俗等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传统演唱。
  阿肯弹唱是哈萨克草原上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每逢节日喜庆、婚嫁礼仪都要举行隆重的阿肯弹唱,随着旅游业的兴起,阿肯弹唱作为一种民俗风情旅游成为主要内容之一。
作者: 沈婉莹    时间: 2017-11-9 22:15     标题: 家乡饮食文化介绍

从曾经有过的甜粽子、咸粽子之争,饺子、汤圆之争,可见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是有着差异的。不同的地区因为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的影响,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接下来,就请小伙伴们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家乡的美食及关于其来源的传说吧。
作者: 沈婉莹    时间: 2017-11-9 22:37     标题: 回复 36# 的帖子 新疆美食介绍

馕:馕就是大家心中像一个大饼一样的东西,不过它比饼要厚些,也要脆些。关于馕的来历,有着这样一种传说:很久以前,在炎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有一个叫吐尔洪的牧羊人被太阳烤的实在受不了了,就把他老婆放在盆里的一块面团像戴毡帽一样严严实实的扣在了头上。面团凉丝丝的很舒服,但是没多久头上的面团就被烤的像面饼一样硬。后来,吐尔洪被红柳根绊了一下,面饼掉了下去被摔碎了,吐尔洪被香喷喷的面饼吸引,便捡起一块儿放进嘴里尝试,结果香脆可口,十分好吃。于是吐尔洪便在自家院里挖了一个大坑,四壁用黄泥抹实,在中间烧起红柳根,等炭火通红时,把和好的面团贴在壁上,不一会儿就香气四溢了,这样即使天阴,吐尔洪也能吃到香气喷喷的面饼了。这就是新疆馕的来历。
拌面:新疆的拌面,用新疆方言来讲又叫“拉条子”。拉条子是将炒好的菜,倒入煮好的面中拌匀,颜色诱人,味道好极了。据说,“拉条子”的来源是这样的:因为古时候人们运送货物时都要用骆驼将货物通过茫茫戈壁运到西域,所以那些经常跑运输的人常年往来于丝绸之路,在外的游子总是不由的想念家乡的饭菜,所以吃了一路干粮的骆驼客们,到了迪化,也就是现在的乌鲁木齐,总会做些家乡菜来慰劳下自己,而这些人中常有山西一带的骆驼客,所以他们把拉面技艺带到了新疆,因为他们以菜拌面,所以称之为拌面。
作者: 二班徐颖    时间: 2017-11-12 11:33     标题: 回复 32# 的帖子

我的家乡湖北仙桃其实是有很多习俗的,但是因为地处中部,吸收了南北方的文化,所以有些习俗可能并没有什么特色,我就简单说说两个稍微特色一点的。
一、仙桃清明穿木屐
  木屐,即木制的钉鞋,雨天出门时穿。
  相传春秋时,晋文公重耳为纪念介之推(一说介子推)抱树焚死,便以该树制成木屐,这是2000多年前的事。
  沔阳(今湖北仙桃)龚台是久负盛名的木屐村,清末该村龚宗云从南方买来木屐样品,就挨家挨户自制。木屐制作简单,两块弧形面子,两个木底板,八颗铁脚钉,百颗小铆钉就行。
  龚台人制作木屐,是就地取材利旧利废,木屐面子,解放前是手工割牛皮的硬面子,后用机械做废帆布的粗糙面子,现用电炉压废橡胶成光滑美观的软面子。木屐底多用柳树,原用手工砍,后用机械削。木屐脚钉,原由铁匠打的方块钉,又重又易脱落,现用机械生产,既耐用又不脱落。
  改革开放后,龚台人家家生产木屐,畅销仙桃、洪湖、监利、天门、汉川等地。旧时木屐是一种雨具,现在虽有雨靴,但很多农民仍喜欢穿它,尤其是清明时节雨纷纷,人们扫墓、踏青穿着它,稳稳当当,再泥泞的田埂,如履平地。

二、三月三,荠菜(地菜)煮鸡蛋
  “三月三,荠菜(地菜)煮鸡蛋。”在湖南湖北等地,每逢农历三月初三,都有荠菜煮鸡蛋的习俗,说吃了荠菜煮的鸡蛋,一年当中腰腿不疼、头不疼。
作者: 二班徐颖    时间: 2017-11-12 11:40     标题: 回复 39# 的帖子

仙桃美食介绍——沔阳三蒸
沔阳三蒸是一个形成于600多年前并被不断打磨的成熟菜品,是一个被广泛认同并带动了一个产业链的餐饮名牌。它是江汉平原家喻户晓的农家菜,又是湖北十大名菜之一,是鄂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代表作。2010年10月,沔阳三蒸进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报国家地理商标。
沔阳三蒸是以水产类、禽畜类、蔬菜类为主要原料,以粉蒸为主要技法,多种蒸菜技法(清蒸、扣蒸)并用,制成的系列菜肴,因其起源于沔阳而得名。
所谓三蒸,就是粉蒸肉、粉蒸鱼、粉蒸青菜。这只是早期的分类,发展到后来,又分成这样三大类:1、水产类:以粉蒸鲶鱼、粉蒸青鱼、粉蒸鳝鱼为代表;2、畜禽类:以粉蒸肉、珍珠丸子为代表;3、蔬菜类:以茼蒿蒸螺蛳、太极蒸双蔬、粉蒸莲藕为代表。
沔阳三蒸有其自身的鲜明特点:1、取材广泛,操作简单,适合大众制作;2、融稀、滚、烂、淡于一体,集色、香、味、养于一身。粉香扑鼻,肉类肥而不腻,鱼类嫩而不腥,蔬菜淡而不寡;3、原汁原味、不损营养,符合现代养生理念。
“沔阳三蒸”其所以受八方食客的青睐,主因有两个:一是其烹饪技法暗合了中华美食的“滚、淡、烂”原则,二是其独特的地方食材的无可替代性。“沔阳三蒸”所蒸之珍馐,因猛火之功,袭秀水之气,先以滚烫夺人,加之其调和之料多以清淡为主,立意中和,于水火里得中庸,尽可攻,退可守,又因火候周到,所蒸之物,无论硬软,具能绵软,舒坦口齿。因其滚,能激血脉,因其淡,能调六味,因其烂,能见本色,由此可见“沔阳三蒸”之精髓也。
“沔阳三蒸”在沔阳民间宴席上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粉蒸排骨、粉蒸牛肉、粉蒸青鱼等。一般蒸菜在上桌时都使用扣碗翻扣装盘,勾芡浇汁,所以有“三蒸九扣”之说。酒席上的蒸菜以稀、滚、烂、淡见长,稀主要是指粉蒸素菜要以好汤和匀,稠稀适中,不可过干;滚就是温度的要求,“一滚三鲜”;烂就是成菜后的质感要求;由于粉蒸菜是满口菜,要求口味宜淡不可咸。“沔阳三蒸”总的特点是:粉香扑鼻、鲜嫩软糯、原汁原味、食而不腻。
在民间有一个传说,说“沔阳三蒸”起源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他主管后勤的妻子张凤道(一说为潘氏)非常体察军情(起义军常行军打仗吃夹生饭、盐水菜,多有患消化道病症者),在起义军攻陷沔阳县城后,为犒劳兵士,她亲自下厨,别出心裁,将肉、鱼、藕分别拌上大米粉,配上佐料,装碗上甑,猛火蒸熟。蒸出的肉、鱼、藕味美质融,兵士啧啧称赞。起义军吃上这样好的饭菜后,士气大振,经常常打胜仗,柴桑一战,大挫元军,促成了陈友谅在九江称王之举。
还有的传说讲,清乾隆游江南,品尝到了民间三蒸,蒸莱便进入御膳坊,既而诞生了珍珠丸、珍白九等名贵蒸菜,这是“三蒸”的大发展。
清代、民国,武汉三镇不少餐馆挂“沔阳三蒸馆”招牌。后来,“三蒸”发展到了北京。北京虎跑坊有餐馆悬牌“湖北三蒸馆”。据符号老人讲,一日,东北军少帅张学良在护卫簇拥下,途经虎跑坊,见“湖北三蒸馆”,不知何谓“三蒸,便进馆品尝,大饱口福后题联:一尝有味三拍手 十里闻香九回头。
“蒸菜大王、独数沔阳,如若不信,请来一尝”的歌谣就曾广为传诵。后来沔阳三蒸制作越来越精细、高档,诞生了蒸珍珠丸、蒸白丸、粉蒸肉等名贵蒸菜,进入全国各地大小餐馆。反倒是其传统做法逐渐消失,除了仙桃及周边地区农家还保留。
作者: 2015213729    时间: 2017-11-12 12:57     标题: 回复 32# 的帖子

河南商丘民俗文化:庙会文化
庙会文化由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发展而来,其内容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图腾、祖先等的崇拜或纪念,并成为社会文化的一种方式和组成部分。火神台庙会是商丘最为古老和盛大的庙会,简称“台会”,老百姓又称其为“朝台”。它是由人们对祖先阏伯(火神)的祭祀演变而成,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正月初四至初八,许多前来参加祭祀和庙会的人们,为阏伯添土圆坟并以敲打木棒石块、吟诵悼念之词等古老的方式祭祀阏伯。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台的人越来越多,香火越来越盛,至唐代已发展成相当隆重的庙会。据考证,火神台庙会至清代乾隆年间最为盛大,影响深广,声名远播。除火神台庙会以外,在商丘还有白云寺庙会、芒砀山庙会、玉皇庙会、伊尹墓庙会和木兰庙会等。
作者: 2015213729    时间: 2017-11-12 13:02     标题: 回复 39# 的帖子

河南商丘特色美食:
商丘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亦是中华古老饮食文化的荟萃之地。商丘是中华烹饪鼻祖伊尹的诞生地,烹饪汇古今于一炉,地方特色各类名吃有千余种之多。商丘菜法取乎自然,用料真实,原汁原味,有色香味浓之誉,无华而不实之嫌。所用器皿也是大盘子、大碗,看上去大开眼界,吃起来大气磅礴。其中比较有特色的、足以尽显中原传统烹饪技艺的菜肴有砂锅羊肉、子衣炖甲鱼、乌鸡炖子衣、垛子羊肉、虫草炖葫芦鸡腿、炸八宝葫芦鸭、葱烧梅花参、翡翠鱼肚、三秋烤河鳗、三秋酸辣汤等。还有开花烧饼、葱油饼、胡辣汤、油茶等一些特色小吃也是远近闻名,令人回味无穷。

1、商丘水激馍。相传创于明代。制作方法是将硬面馒头切成寸许长、指头般粗细的馍锭儿,干后放入40度左右的热水中浸透,再放入滚油中炸成金黄色,捞出后放入糖汁中,成品色泽鲜艳,香甜可口。因糖汁中有水,馍炸好后要放在水里激一下,所以叫“水激馍”。
2、虾子烧素。是明清时古城归德的一道名菜。制作方法是用温油将面筋炸透,撕成块状,然后加入虾子、香菇、银耳、鸡鸭汤,用文火煨汤收汁。虾子烧素色、香、味、形俱佳,具有浓厚的豫东风味——色重、香浓、汤厚、火透。
3、啥汤。以肥嫩羊肉、牛肉、鸡丝为主要原料,配以大麦仁及多种佐料。制作方法是头天晚上将白条鸡、牛羊肉洗净放入甑(将木桶套在锅上)内,改文火煮熟,次日早上将煮好的汤浇开勾芡,食用时放入小磨香油、胡椒,撒上韭黄或蒜苗花,喝起来不腥不膻、原汁原味。
4、魏庄麻糖。魏庄麻糖是梁园区双八镇的传统特产。迄今已有 200 多年历史,以甜、香、松、脆四大特点而久负盛名。麻糖粗细均匀,芝麻沾满不露皮,两端封口不通气,不粘牙,食之酥脆,香甜适口。大有丰酱菜。创于明末清初,其著名产品松月牌白糖豆腐乳,色泽金黄微赤,腐块匀称整齐,质地细腻,香气浓郁,软硬适中,不腐不烂,咸淡适口,味道鲜美,在河南省同类产品中被评为第一名,并被评为部优产品。
5、景家麻片。曾被清朝康熙皇帝列为贡品。景家麻片选料精良,制作精细。采用上等精粉、小磨香油、白糖及其它优质原料制作而成。麻片雪亮透明,香甜酥脆,食之爽口,老少咸宜。   
6、鸡爪麻花。鸡爪麻花因形似鸡爪而得名,产于柘城县安平镇。清朝雍正年间曾被列为贡品。鸡爪麻花成品嫩黄、油光透亮、香脆酥焦、风味独特。存放半月仍酥脆如故;浸放在开水里十几分钟,仍香酥不减。据当地百姓称,折下鸡爪麻花一股可当纸枚点燃,一根鸡爪麻花可照明走一里路。
7、虞城黑京果。又名大蜜京。清朝嘉靖年间曾被列为贡品。虞城黑京果以江米、白糖、蜂蜜、香油、桂花等为原料,江米经粉碎、发酵,加入配料,油炸制成黑京果,具有酥甜可口、入口即化、甜而不厌、香而不腻的特点。
8、麻花庄麻花。清朝初期,张氏家族于民权县镇南一公里定居,以炸麻花为生,因其麻花制作精细,有酥、香、脆的独特风味,乾隆年间被列为贡品,并将张氏居住之地名为“麻花庄”。
9、贾寨豆腐干。已有200多年历史,清末曾被列为贡品。产品以优质黄豆作干料,辅料有草果、凉姜、桂皮、丁香等10余种。加工时成块的豆腐挤压出水,放入鸡汤锅里蒸煮而成。豆腐干为正方形薄块,色泽黑红,五香味浓,是佐餐下酒的佳品。
10、冉家糟鱼。清乾隆年间列为贡品。冉家糟鱼选择夏邑城湖鲫鱼为原料,整鱼不去鳞片,剖腹去内脏,经腌制、油炸、放入多种佐料精工焖制而成。其香味浓郁而醇正,骨酥刺烂形不变,为宴席佐餐佳品。
作者: 向雅迪    时间: 2017-11-12 13:19

湖南怀化饮食文化介绍篇:
怀化自古就有全滇门户、全楚咽喉、火车拖来的城市之称,是湖南省面积最大的一个地级城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山区城市。检索怀化的美食,就不得不提到芷江、黔城、新晃、安江、溆浦这些地方。“芷江鸭”是风靡湘西的传统名菜,不但“肥美”,而且在“炮制”功夫上具有独特的工艺。明师精制的成品,观其色则红白蓝黄黑五色俱全,品其味则香甜五味俱全。其拌料更是五花八门,各有其美。拌以“广荷”与“毛豆子”的鸭子是侗家待客的家常菜,板栗鸭更是席上的珍品。还有侗家酸萝卜也是侗族的一大特色之一,作为下饭小菜再适合不过了,有酸的有甜的。
作者: 向雅迪    时间: 2017-11-12 13:26

湖南怀化民俗文化:
侗家“酒”文化:
纵观我国酒文化的历史,酒不仅以物质形态出现,更重要的是以精神文化形态的呈现,它渗透到宗教、风俗、礼仪、军事、政治、文学等各个方面,对社会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酒之普及,可谓深入千家万户。无论是种种习俗还是接待贵客,酒在其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酒已经成为每一个民族社交生活的核心媒质。
在侗乡,接人待客,非酒莫属。“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仪”,这是天经地义的老古礼。侗家人饮酒时非常讲究酒礼酒规,酒礼渗透到宗教祭典、人生礼仪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侗族酒俗,若按照人生礼仪事项,可分为“讨八字酒”“结婚酒”“三朝酒”等;按照生产生活划分,则有“老庚酒”“安碑酒”“晒谱酒”等。在传统民族节日和外来节日里,如“侗年”“萨玛节”等也各有酒风酒俗。
侗族人喝酒不离歌,酒是歌的助兴剂,由此衍生出了丰富多彩的酒歌。边喝酒边唱歌不仅是一种娱乐的方式,也是侗族人相互交流、增加了解的酒俗。男女青年相聚相饮,可以借酒歌表达彼此的志向及爱恋;朋友之间相聚相饮,可以增进感情,以歌抒怀,驱赶内心的寂寞与忧愁;不同辈分之间相聚相饮,可以传授知识,讨教问询,谈今摆古,其乐融融。侗族的酒歌有很多种,按照不同的酒席名目唱不同的酒歌,孩子满月酒唱满月歌,男女结婚酒唱新婚,生日过寿唱祝寿歌等,不同的酒歌表达不同的礼俗。
侗族民间酒具的制作与运用,是侗族酒文化的构成要素之一,表现了侗族利用自然及改造自然的能力、水平和特色,充分体现出侗族对生存环境的认知以及审美的趣味。侗族使用的酒具一般有木制酒具、竹制酒具、酒葫芦、兽角杯、陶制酒具、金属酒具、石制酒具。这些酒具证明了侗族酒文化的源远流长。
侗族人民平常多以饮酒消除疲劳,大部分男子晚餐都要少量饮酒。侗家各种节日多,红白喜庆多,社交往来频繁,家家户户热情好客,人们总是以酒待客,以酒为乐。家家都会自酿自烤土酒。在侗乡,以籼米、糯米、小麦、小米、玉米、高粱、甘薯以及水果等原料酿成以下颇有知名度的侗酒:侗乡米酒、甜酒、广西三江鼓楼重阳酒、镇远报京侗家小米酒、天柱侗家奇液、黎平包谷酒、天柱五蛇酒、剑河翁萨酒、榕江侗乡蜜酒、湖南通道“苦酒”等。酒在侗族饮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分量。饭桌上可以无肉,不可以无酒。侗族人喝酒不离歌,欢聚不离酒。
作者: 欧阳    时间: 2017-11-12 19:53     标题: 回复 39# 的帖子

土家茶油茶汤
  土家油茶汤是一种似茶饮汤质类的点心小吃,香、脆、滑、鲜,味美适口,提神解渴,是土家人传统的非常钟爱的风味食品,故有民谚曰:“不喝油茶汤,心里就发慌”,“一日三餐三大碗,做起活来硬邦邦”,“一天不喝油茶汤,满桌酒肉都不香”,同时,喝油茶汤又是土家人招待客人的一种传统礼仪,凡是贵客临门,土家人都要奉上一碗香喷喷的油茶汤款待。
  土家油茶汤是土家传统四道茶(白鹤茶、泡米茶、油茶汤、鸡蛋茶)中制作最考究,代表礼遇最高的一道。用该汤待客是千百年来土家人沿袭下来的最高待客礼遇。
  土家族人好客,每当客人来到寨子,主人就用油茶汤招待。喝油茶汤不用筷子或汤匙,而要连渣带汤一起喝下去。喝油茶汤需要一定的技巧,否则汤喝完了,而残渣留在碗底,只好以手代筷,就未免尴尬了。会喝油茶汤的人,在喝汤的同时,连同油炸茶叶、苞米花、桃仁等均匀喝进口里。其奥妙是边喝边不停地使汤“浪”动,随着汤的浪动,食物漂浮起来就可趁机喝掉。油茶汤不仅饱腹,而且是重要的绿色食品和饮料,营养价值高,能防病治病,常喝能壮身延寿。
  
传说:
  由于土家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对于油茶汤流传下来的说法也众说纷纭。据传,油茶汤是土家放牛娃在茶山里摆“家家”而发明的。他们在山上拾得一捧油茶籽,放在瓦罐中炒出了茶油,再摘来茶叶放入油中一炸,兑上山泉水,加入随身带来的炒苞谷,越吃越有味。尝到了这种自制的美味,放牛娃们就常在山中做这种最原始的“油茶汤”;后来,此事传到大人中,大人们试着用铁锅、茶油、茶叶等对这种做法加以改进,久而久之就做成了土家族地区常喝的油茶汤,从此油茶汤便在土家族地区流传下来。另一种说法是,大约在明代,土家族人民经常遭受侵扰,1建统治阶级围攻。到了大年三十这天,人们家中只剩下了一些粗茶叶、茶油、玉米、蒜苗了,于是只好用这些东西烧一锅“油茶汤”过年,从此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油茶汤起源于汉代。因为相传汉将军马援伏波当年驻扎酉阳,因当地多瘴气,使士兵的健康受到威胁,将军便用合茗叶、茱萸、芝麻等研成末,再加盐制成汤,供士兵饮用以防瘴气。 后来当地百姓纷纷仿效,渐成习俗,遂演变成今天的“油茶汤”。早在清嘉庆二十三间(1819)纂修的《龙山县志》上也有清楚的记载:“有所谓油茶者,取黄豆、苞谷、芝麻、米花、腐干、干松茹、腊肉饤,以脂油炮炒之,撩起;下水,油锅内加茶叶,煎数沸,酌碗中,泡诸物饷客以示敬。”
  后来当地百姓纷纷仿效,渐成习俗,遂演变成今天的“油茶汤”。“油茶汤”味道鲜美,既能作为食品充饥,又能作为饮料提神。土家族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土家儿女爱唱歌,只因烧了油茶汤喝……”

[ 本帖最后由 欧阳 于 2017-11-12 19:56 编辑 ]
作者: 2015213729    时间: 2017-11-12 20:04     标题: 课堂作业

{关于成长的考验}
根据格林童话中“十大经典童话”分析成长的要素,成长所需的品质,和如何应对成长,结合自己的经历,进行讨论。
《白雪公主》
《青蛙王子》
《睡美人》
《狼和七只小羊》
《灰姑娘》
《小红帽》
《大拇哥》
《穿靴子的猫》
《勇敢的小裁缝》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作者: 沈婉莹    时间: 2017-11-12 23:13     标题: 回复 46# 的帖子 成长

1.成长总是要克服种种困难,经历许多挫折,在克服中才能成长。就像《穿靴子的猫》中的小儿子经历了许多磨难以后,才获得了成长,得到了他所想要的。而白雪公主若没有经历恶毒皇后的欺负,也不会那么快得到成长。小红帽也是在受到狼的欺骗以后,才学会不要乱跑,不要轻信他人之言。生活中的我们也是在不断的或大或小的困难中成长起来的,或许是一次考试,或许是一次失去,而我就是在失败与失去中,懂得努力,懂得独立,懂得珍惜。
2.成长缺不了人生导师。七个小矮人就是白雪公主的人生导师,教她懂得不要轻信别人,教她成长。而我的人生导师就是我的家人、老师和朋友,小时候他们教我什么是好的,教我什么是不好的,教我独立,教我成长,长大了我的人生虽然是自己做选择,但是却少不了他们的指导。
作者: 2015213729    时间: 2017-11-13 15:38     标题: 【成长启示】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启示:乐于助人、不求回报、懂得知足、不要贪得无厌、贪婪会失去一切。
我的故事:小时候有小公主的情绪,认为我喜欢什么爸爸妈妈就一定要给我买,不然的话就闹情绪。我的芭比娃娃玩具、毛绒小动物很多很多,可是还是要买。记得有一天,我喜欢上了一个小海马的玩偶,一定要妈妈买,还坐在地上哭,我妈妈这一次没有惯着我,而是把我扔在那里,自己回家了。当我回家之后,发现,我之前的布娃娃全部被妈妈送给了邻居,一个也没剩下。很崩溃,难过了闹腾了好久。
成长因素:不要贪得无厌,懂得知足,懂得感恩
作者: 2015213729    时间: 2017-11-13 18:31     标题: 调查大纲【修改方案】

实践背景
一、        实践目的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少的阅读纸质类的图书。对儿童也是如此,在越来越刺激的网游的诱惑下,在越来越精致的动画片的迷幻中,儿童阅读纸质书籍的情况堪忧,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尤其对儿童来说,对其今后的成长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了解武汉洪山区街道口实体类书店西西弗书店儿童区图书分类及书籍特点。
2、调查西西弗书店儿童类书籍的销售情况,找出热销书籍,及其共同特点。
3、分析热销图书热销原因,找出实体书店儿童类书籍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提高与网络动画等媒介进行竞争的实力。

二、        实践意义

1、        了解高校辐射地区,儿童的阅读偏好,填补这一调查领域的空白。
2、        有利于儿童和家长更加理性的选购儿童类书籍,给儿童以更好地成长。
3、为实体书店找到一条更好发展的商业道路,对如何增加儿童类纸质书籍的市场竞争力有一定的启示。
4、如何更好的发挥儿童纸质书籍优势,与网络书籍及电子游戏等进行竞争,提供一定的启示作用。

调查方法
一、        书店选定

本次调查的书店选择武汉洪山区银泰创意城的西西弗书店。
7月8日,国内知名连锁书店——西西弗书店落户武汉。据了解,这是西西弗继宜家荟聚店后登陆武汉的第二家店,门店位于珞珈创意体验城B1层,同时开业的还有其旗下咖啡品牌矢量咖啡。西西弗华中首店入驻武汉,为武汉实体书店的发展打开了新篇章,也将一股文艺之风注入武汉。据公开资料显示,西西弗书店始于1993年,典出古希腊神话中的著名悲剧人物西西弗斯,寓意在沉默中坚定,带着一代人的文化梦想和精神抱负,不断地向上。
不同于传统书店的框架,西西弗还颠覆打造了“商业+文化”的独特经营模式。西西弗旗下拥有park书店、矢量咖啡、“不二生活”创意空间、“7&12阅听课”儿童阅读体验空间、《唏嘘》杂志五个子品牌,经营范围涉猎图书零售、咖啡饮品、文化创意产品等多个文化领域。其中,“矢量咖啡”就是西西弗“商业+文化”的产物之一,顾客可以直接把书带进咖啡厅里阅读,咖啡厅里会售卖意式咖啡、美式蛋糕等产品;“不二生活”是西西弗的创意空间区域,里面会陈设一些文创类产品,比如,绿植、本子、手链、手袋等;“7&12阅听课”则是专为0-12岁的孩子打造的儿童阅读体验空间,孩子们可以在自己的专属区域参加趣味课堂,分享动人故事。
西西弗书店所在的银泰创银城属于街道口商业圈,同侧坐落着武汉大学、对面是华中师范大学,以及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地理位置较为重要和特殊。

二、        实地考察

1、对西西弗书店儿童区的图书进行分类,以及明确其各类图书的内容、形式特点。
2、设定某一时段,(小学同学晚上放学后2个小时左右),小组成员去书店调查儿童翻看、购买的书籍,以及新书的上架情况。
3、找出热销的儿童书籍中的故事内容或形式是否有共同之处,以及热销书籍之所以这样编排的目的,找出书店所面临的销售难题。

三、        现场交谈

1、        与店长、经理、儿童区图书负责人、收银员等书店人员进行交谈,注重说话的艺术,双向的需求,面对面的深化感情。
2、        与前来书店阅读和购买书籍的家长儿童进行亲切的交谈,找出儿童及家长的阅读偏好,购买偏好,及对纸质书电子书等相关问题的看法等。

四、        班级问卷

在武汉西西弗书店(银泰创意城店)最近的小学,华师附属小学找一个班级发放设计好的纸质问卷。题量设计在2分钟之内,选择特定的时间段,限时5分钟之内收回问卷,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找出最受孩子们欢迎的热销儿童书籍,并初步猜测原因。

注:
1、        考虑到小学生没有手机,因此发放纸质问卷。
2、        发放问卷的同时准备好给小朋友的礼品,比如糖果、书籍等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五、        撰写报告
1、        对相关领域的调查文献资料进行一定的搜集和整理,找出调查领域的空白处,进行有针对性的,有创新的调查研究和思考。
2、        整理实地调查、现场交谈、班级问卷的数据和内容,深入的分析背后的原因,以及应对的对策。达到本次实践的目标要求。

时间&分工

一、        时间安排

11月01日—11月19日:完成实地考察和现场访谈的记录和整理工作。
11月19日—11月26日:完成小学某班级问卷调查,并整理分析数据。
11月26日—11月30日:整理材料查找梳理相关文献,撰写调查报告。
11月30日—12月初   :制作演示文稿小组沟通讨论,准备班级展示。


二、        小组分工

1、        实地调查,数据整理:3人,徐颖、沈婉莹、刘敏、陈启苗、彭安琪
2、        设计问卷,班级调查:2人,(待定)
3、 梳理资料,撰写报告:2人,王一凡、向雅迪
4、 汇报成果,小组展示:1人,阳开娇
作者: 欧阳    时间: 2017-11-13 19:17     标题: 回复 46# 的帖子关于成长

关于成长,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学会独立,学会坚强。
下面的例子是我亲眼所见的一个同学的故事,高三那年,同学给我打电话,说他在我学校旁边的医院里,他爸爸在厂里出了意外,现在正在抢救,问我能不能抽空出去陪陪他妈妈。他是家里的独子,当时22岁。当他爸爸出了事故的时候,家里的顶梁柱倒了,他是妈妈的依靠,他表现出我们无法感知的成熟。因为医疗费用昂贵,又急需手术,他一一给他的表哥打电话借钱,一边安抚身边的母亲,一边还忙着跟医生嘱托。手术过程中,他一直在跟厂里的老板协商赔偿的事情……那是我在那之前从来没有见过的冷静的一面。印象中的他,是一个搞怪、逗比的调皮蛋,也不爱学习,光喜欢玩的男生。但是,那一天,我觉得他像个男子汉,一夜之间承担起一个家庭的重担。经过几个月的治疗,他的父亲康复得不错,家里回到从前的平静。

可惜,好景不长,6月底我们相约在外面玩的时候,他接了一个电话,突然就皱起了眉头,他爸爸又一次出了车祸,县医院不敢能接收,我们直接赶到州医院预定病房,挂了急诊,等待他们从县医院转过来,救护车还没停稳他三步并作两步,跑到车门口,和医生一起抬起担架,送往急诊室,他没有哭,一滴眼泪都没有,只是头上滚下来豆大的汗珠,几个月里父亲经历两次大难,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为什么上天要这样?让我爸爸两次受伤。他独立坚强的面对家里的这样大的变故,没有多余的抱怨,没有胆怯,勇敢的面对现实,并采取行动维护自己和家庭的利益,这大概就是一种成长吧,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将要面对的难题。
作者: 向雅迪    时间: 2017-11-13 22:00     标题: 关于成长

成长是一个充满挫折与挑战的过程
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成长的道路上总会布满各种荆棘。灰姑娘与白雪公主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她们都有一个对她们不好的后妈和一个不关心他们的父亲,身处于这样的家庭之中,缺少爱的关怀,却让她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拥有了一颗善良的心灵,这是她们成长中遇到的挫折之一,假如,灰姑娘的后妈对她特别好,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灰姑娘遇见王子的故事了。
我的成长中也有着许多的挫折与挑战,初中时,数学成绩很好,甚至考过好几次满分,但是物理成绩却一言难尽,因此,物理老师因为这件事请我去办公室喝过几次茶,那可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被请喝茶啊,对我来说可以说是一次很大的挫折了,但是,自从那几次之后,我就发奋学物理,有不懂得经常向物理老师请教,以前不去问是因为惧怕,但自从跟物理老师面对面交谈之后觉得没什么可怕的,胆子也渐渐大了起来。最后毕业考试,物理成绩异常地好,假如当初物理老师没有找我,我可能物理永远得不到提高,也永远无法迈出问老师问题的那一步,这就是一种成长吧。
作者: 彭安琪    时间: 2017-11-15 08:23     标题: 回复 11# 的帖子

我是湖北武汉的,在个人对武汉的认知中,专门属于武汉的民间手工艺我还不知道。

但我知道有一种天门的手艺,叫做天门糖塑。

天门糖塑起源唐代兴于明代,2008年,天门糖塑入选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祖辈起,肖家便是正宗的糖塑传人,47岁的肖木平是目前这一技艺最年轻的传承人。

糖塑担子后面,糖塑师傅经过“捏”、“吹”、“拉”、“塑”等动作后,将麦芽糖变成了栩栩如生的猪八戒。小小的麦芽糖在师傅手里变成孙悟空、十二生肖等卡通形象,惟妙惟肖。
作者: 彭安琪    时间: 2017-11-15 08:32     标题: 回复 27# 的帖子黄鹤楼的传说

很早以前,有个穷苦的老婆婆在武汉的蛇山上摆了个小茶摊。老婆婆心地善良,远近的穷苦人都愿意到她的茶摊歇脚喝茶。一天早上,老婆婆看见一个道士昏倒在地上,她连忙把他扶起,给他擦脸。道士醒后,老婆婆请他喝茶。道士说他已经三天没吃饭了,哪有钱喝茶啊!老婆婆就冲了茶又掏钱买了两个烧饼给道士吃。道士吃了饼、喝了茶,站起来笑着说:“好心必有好报。”说着用手一指,只见金光一闪,老婆婆揉揉眼睛一看,小茶摊变成了好大的一座茶楼。道士又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说:“你拍三下,它就会下来跳舞。”说完就不见了。老婆婆的茶摊变成了茶楼,大家边喝茶边看黄鹤跳舞,高兴极了。茶摊的生意越来越好了。
黄鹤会跳舞的消息传到一个地主的耳朵里,他想:如果把黄鹤弄到手,就发大财了! 一天,财主带人来到茶楼就喊:“我家会跳舞的黄鹤丢了,听说在这里,快还给我!”老婆婆向墙上一指,说:“有本事你拿走!”财主一看,原来是幅壁画。财主红着脸低着头溜走了,招得满堂的茶客哈哈大笑。县太爷听说此事,他想把黄鹤献给皇帝,自己好升官发财。县太爷带人来到茶楼,大家正兴高采烈地欣赏黄鹤跳舞。县太爷一看到黄鹤,也顾不得做官的尊严了,直朝黄鹤扑去。不等县太爷近身,黄鹤一抖翅膀,飞回到墙上去了。县太爷连忙拍手,手都拍肿了,黄鹤仍然在墙上一动不动。县太爷气的快疯了,下令说:“连墙一起给我搬回府去!”县太爷在县衙里又烧香上供,又作揖磕头,可是黄鹤还是一动不动。县太爷气坏了,叫人涂油漆盖上,油刷了几遍,黄鹤照样出现在墙上。县太爷又叫人用火烧,大活烧了好久,黄鹤依然完好如初。 突然,黄鹤眨眨眼睛从墙上飞下来,县太爷喜出望外,连忙抱住黄鹤的腿。黄鹤飞起来了,飞上了天。县太爷也跟到半空里,他的乌纱帽都被风刮掉了。飞呀飞,县太爷低头一看,黄鹤正飞在波涛汹涌的长江上空。县太爷吓坏了,全身发抖,一松手,从半空中掉到长江里淹死了。黄鹤飞回茶楼,老婆婆坐到黄鹤身上飞向了远方。以后,人们就在这茶楼的地方建起了黄鹤楼。如今它又以崭新的姿态,矗立在长江边上。
作者: 彭安琪    时间: 2017-11-15 08:33     标题: 关于黄鹤楼的传说

1、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可谓脍炙人口,其中有一联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武汉现今仍然有晴川阁和鹦鹉大道等地名印证此典故,此外,还有人据此衍生出一段仙鹤草的故事,说是当初有只仙鹤受伤了流血不止,幸得鹦鹉洲上有种芳草可以止血,这种芳草此后遂得名“仙鹤草”。
龙牙草在中国历史典籍中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当时名叫“狼牙”,也叫牙子,主治“邪气、热气、疥瘙、恶疡、疮痔、去白虫”。至于为何叫狼牙,大约是“根黑若兽之牙”的缘故,后世的《千金方》《肘后方》中使用的都是狼牙一名。仙鹤草一名见于典籍则始见于清代的《伪药条辨》。

2、有一本叫做《极恩录》的书中曾经记载过这样的一个故事: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位道士常来店里喝酒,但经常拖欠酒钱,辛氏倒不因为他不付钱就有任何怠慢,依然每天提供给他酒喝。为了感谢她的千杯之恩,道士有一次在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并且说它能够下来为来客起舞助兴。从此这家酒店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辛氏也因此攒下了一大笔财富。过了10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后来在这块地上盖起楼宇,起初叫“辛氏楼”,后来为了纪念这位道士以及他的仙鹤,将其改名为“黄鹤楼”。另外一本《报应录》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3、 很早以前,有个穷苦的老婆婆在武汉的蛇山上摆了个小茶摊。老婆婆心地善良,远近的穷苦人都愿意到她的茶摊歇脚喝茶。一天早上,老婆婆看见一个道士昏倒在地上,她连忙把他扶起,给他擦脸。道士醒后,老婆婆请他喝茶。道士说他已经三天没吃饭了,哪有钱喝茶啊!老婆婆就冲了茶又掏钱买了两个烧饼给道士吃。道士吃了饼、喝了茶,站起来笑着说:“好心必有好报。”说着用手一指,只见金光一闪,老婆婆揉揉眼睛一看,小茶摊变成了好大的一座茶楼。道士又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说:“你拍三下,它就会下来跳舞。”说完就不见了。老婆婆的茶摊变成了茶楼,大家边喝茶边看黄鹤跳舞,高兴极了。茶摊的生意越来越好了。
黄鹤会跳舞的消息传到一个地主的耳朵里,他想:如果把黄鹤弄到手,就发大财了! 一天,财主带人来到茶楼就喊:“我家会跳舞的黄鹤丢了,听说在这里,快还给我!”老婆婆向墙上一指,说:“有本事你拿走!”财主一看,原来是幅壁画。财主红着脸低着头溜走了,招得满堂的茶客哈哈大笑。县太爷听说此事,他想把黄鹤献给皇帝,自己好升官发财。县太爷带人来到茶楼,大家正兴高采烈地欣赏黄鹤跳舞。县太爷一看到黄鹤,也顾不得做官的尊严了,直朝黄鹤扑去。不等县太爷近身,黄鹤一抖翅膀,飞回到墙上去了。县太爷连忙拍手,手都拍肿了,黄鹤仍然在墙上一动不动。县太爷气的快疯了,下令说:“连墙一起给我搬回府去!”县太爷在县衙里又烧香上供,又作揖磕头,可是黄鹤还是一动不动。县太爷气坏了,叫人涂油漆盖上,油刷了几遍,黄鹤照样出现在墙上。县太爷又叫人用火烧,大活烧了好久,黄鹤依然完好如初。 突然,黄鹤眨眨眼睛从墙上飞下来,县太爷喜出望外,连忙抱住黄鹤的腿。黄鹤飞起来了,飞上了天。县太爷也跟到半空里,他的乌纱帽都被风刮掉了。飞呀飞,县太爷低头一看,黄鹤正飞在波涛汹涌的长江上空。县太爷吓坏了,全身发抖,一松手,从半空中掉到长江里淹死了。黄鹤飞回茶楼,老婆婆坐到黄鹤身上飞向了远方。以后,人们就在这茶楼的地方建起了黄鹤楼。如今它又以崭新的姿态,矗立在长江边上。
作者: 彭安琪    时间: 2017-11-15 08:44     标题: 武汉特色食品:热干面

作为一个武汉人,我特别爱吃热干面,但很少人知道热干面的真正做法,顺便吐槽一下,学校里的热干面一点儿也不好吃。

正宗的热干面:

第一个就是葱!葱不能光洗干就切,应该在盐水里泡个五到十分钟,一是杀菌,二是因为,盐水泡过的葱颜色很清冽,你一天没用完的葱,第二天卖,还可以是青翠的颜色,口感也是清脆的!

第二个就是胡萝卜!切成条,不放水,用酱油、盐、五香粉、尖辣椒腌制四到五天,再用纱布把水挤出来,切丁备用,现在很多热干面用白萝卜代替,加防腐剂和色素,这个就不好吃了!

生抽老抽3比1:生抽三份,老抽一份,调好了,备用!现在的酱油没有以前的酱油好吃,以前酱油是用黄豆酿的胚油,黄色的,现在的酱油会用焦糖配色,口感没有以前的醇厚了。

香醋:必须用香醋哦!如何选香醋呢?就是把瓶子摇一摇,有气泡凝而不散的,就是好香醋,和酒一个道理。

辣椒油:最好自己做!买来辣椒粉,把油烧开后,静置一下,然后倒在辣椒粉上,这个油一定不能是沸油!,要不就辣椒就成黑渣了,还要同时加点儿盐,这个到底什么温度倒,这就是老师傅的手艺和感觉了!

热干面要给白胡椒。

小磨香油:先把芝麻把成酱,再加百分之八十的开水,再慢慢用葫芦捣,这个芝麻皮和肉就慢慢成渣沉到下面,油比水重,就会慢慢浮在表面,这个是热干面最重要的调料!不能用麻油来调热干面,那个是直接榨出来的,不香!但是现在的小磨香油很难买到好的,基本上都是调合的,要是你你在菜场上看到有人现捣小磨香油,就可以搞一点。

芝麻酱就是应该用黄色的!而且不能用水调,越调越干,用芝麻油调芝麻酱,这个酱油才能调合的好,调起来不断线!真材实料,才算香!

热干面继承人表示,推荐使用陈克明的面,他的面里面有食用盐和魔芋粉,有些热干面,为了减少成本,不放盐,因为盐会腐蚀设备,现在的面都用机器嘛,所以不放盐,还有这个魔芋粉原来我父亲是用的蛋清,后来用了魔芋粉来代替,为的就是让面爽滑,而不加盐,只加碱的面吃起来会烧喉咙。

水要宽(就是多的意思)火要大,面要适量,要不煮成一锅。
作者: 2015213729    时间: 2017-11-22 08:12     标题: 回复 55# 的帖子

哎呀,学校的热干面感觉还好好吃的呀,几乎天天早上吃呢,在哪里可以吃到正宗的热干面?蔡林记的是最正宗的吗?
作者: 刘敏    时间: 2017-11-24 19:53     标题: 回复 37# 的帖子

襄阳大头菜

  襄阳大头菜,又名孔明菜、诸葛菜,以芥菜为主要材料经过特殊工艺腌制而成,在襄阳俗称"咸菜","襄阳大头菜",也"芥菜",“蔓茎”之称,具有2000多年种植史,为中国四大名腌菜之一,是湖北省襄阳市的特产,以襄阳市襄州区东津镇、双沟镇和枣阳蔡阳乡的宏宝集团所产大头菜最为有名。其菜质之脆嫩,味之鲜美,香之浓郁,具有下气消食、利尿除湿、解毒消肿之功效,十几年来屡获省、部及全国名优产品称号,被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赞为"中国一绝"。2007年9月6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襄阳大头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据《中国风物志》记载,襄阳大头菜为诸葛亮隐居襄阳隆中时所创,民间素有诸葛菜、孔明菜之美称。据说诸葛亮居住隆中时,每当寒冬腊月,他就把称为“蔓茎”的野菜挖回来凉拌下饭。有一次诸葛亮出门访友,临走前做了一盘蔓茎丝,数天后回家,见没有吃完的蔓茎丝无异味,就试尝了一下,一吃感到又脆又嫩,非常可口,立即悟出了其中的奥妙。新鲜蔓茎用盐多腌一些时间就能变成美味佳肴。

  襄阳大头菜制作一般要经选料、初晒、拌料、复晒、加料、密封和腌制等工序加工而成。加工后的大头菜存放越久味越香。腌制后的大头菜呈黄褐色,甘咸适中,香而微酸,脆嫩可口,生吃、炒吃均可,切丝与肉丝共炒,其味更美。它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纤维素、铁、锌、钙、磷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入口脆嫩味美,生津开胃,酱香浓郁,并具有下气消食、利尿除湿、解毒消肿之功效。

  襄阳牛肉面

  襄阳牛肉面是襄阳人最喜欢的早餐,它特点是这一辣二麻三鲜,味道可口,回味悠长,久食不厌。很多襄阳人如果三两天不吃牛肉面,感觉口中无味,食欲大减。牛肉面做法简单:水开后将面下入锅内,煮开后捞起,加香油凉拌。吃时,撮一把放入搭勺,伸进沸水中冒热,然后加上熬好的牛肉、牛杂,辣子及其它佐料即可。吃牛肉面时,再喝一碗襄阳黄酒,惬意而舒服。



  襄阳牛肉面、襄阳牛杂面最讲究的一是味香,二是味厚,三是有回味。汤要好喝、牛肉要好吃。配料下粉面熬红油、卤牛肉、牛杂。襄阳的牛肉面吃的品的是面,面是搁了碱的,但不过分,没有苦涩,只透着面香;前一晚备好了面过了水,放油拌好,摊在大大的竹簸箕里;第二天一清早架起两口大锅,一锅白汤是开水,咕咚咕咚冒泡,水汽腾腾白雾雾的冉冉上,另一锅是红汤,是老板清早用牛油牛杂放香料、辣椒熬出来的,上面浮着红汪汪的辣油,飘着青青的蒜苗段,纹丝不动。吃面的来了,喊上一声,二两面,一碗黄酒。老板抄起一团面,丢到长柄的竹笊篱中,再抓一把脆生生的绿豆芽,沉到滚滚的白汤里,不慌不忙地抖几下。老板的手势很好看,手腕上下颠动,手臂却不起伏,隔个半分钟,小手臂一扬,竹笊篱在空中划过一道小弧线,面稳稳地落在碗里,再兑上红汤,爱吃辣的人,老板给你多加一勺辣油,完了齐齐地端到桌上;如果你到襄阳,赏了水镜庄的景,怀了隆中的古,那么千万不要忘了品品襄阳的牛肉面。

  襄阳黄酒

  襄阳黄酒色似乳汁,香气好,味微酸甜,略带酒味,其酒精度因加浆稀释,一般只有2-3度。其使用原料是糯米,又继承了古老传统的制作方法。黄酒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硫胺素、核黄素,特别是碳水化合物和尼克酸含量,每百克中分别达到78.9克和2.6克,因而这种酒营养价值很高,很适合老年人饮用。黄酒因含有大量糖、氮浸出物,具有相当高的热量,酒精度极低,故而一不伤肝,二不伤胃,而且又可加速体内血液循环,增强骨骼,还有舒筋活血和增进食欲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还可将其作为烹调菜肴的味料或解腥剂,以及医药上的辅料和药引子。现为据说系诸葛亮妻子黄月英所创的“茅庐春”和樊城机坊街酿制的“一二三”黄酒最为上乘



  襄阳金刚酥

  作为襄樊的特色小食品,金刚酥有200多年历史。主要原料是面粉、食糖、麻油及少量食碱。发酵后,掺揉制成马蹄形饼,然后放入特制的大烘炉内焖烤4个小时。其色焦黄、香脆、不沾牙齿、落口后“酥口易化”,牙不好,无牙者都可食用。



  当年的金刚酥是在木炭炉、大缸里烤出来的,光焖烤就要花3个小时。现在的金刚酥已启用了红外线烤炉、和面机、封口机、打码机等现代设备,但主要工艺流程还是凭经验来控制,口味保持了原有的风貌。
作者: 刘敏    时间: 2017-11-24 21:21     标题: 回复 46# 的帖子 关于成长

《勇敢的小裁缝》的故事中,小裁缝机智勇敢,他乐观积极,不管面对什么困难与危险的境地,都没有埋怨和沮丧甚至害怕,他总是以积极的态度迎难而上,并且运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扬长避短,一次次地化险为夷。小裁缝面对困难的态度是值得我永远学习的。
初中的时候,我被选为班级的文艺委员,文艺委员的任务其中有一项是要负责设计班级后墙的黑板报。接到这个任务的我一开始很害怕自己弄砸,因为我以前既没有设计过黑板报,也不擅长画画。小裁缝即使面对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时,也没有丧失信心,而是运用智慧,扬长避短。后来我找了一本介绍黑板报设计的书,并在班级里按我平时的观察,发掘出了几个画画好看的同学,又找了几个字写得很好的同学,说服了他们和我一起办黑板报。我画画不好,就画了一些简单的花边,设计了整个黑板报的大致框架,并主动负责一部分板块的的书写。在一群小伙伴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黑板报成功地制作了出来,并在考核中评为了优秀,同学们很开心,我心中也充满了自豪感。面对困难时,只有乐观面对,迎难而上,才有可能克服困难。

[ 本帖最后由 刘敏 于 2017-12-18 18:58 编辑 ]
作者: 欧阳    时间: 2017-11-27 16:13     标题: 回复 57# 的帖子

久闻了襄阳的牛肉面,但是没有吃过;孔明菜吃过一次,便携装的,感觉做小菜搭配点饭,口感特别好,尤其忙起来的时候很方便
作者: 彭安琪    时间: 2017-12-4 11:17     标题: 回复 56# 的帖子

广埠屯的蔡林记不好吃,现在蔡林记加盟太多就味道参差不齐 了。
黑芝麻酱特别难吃,白芝麻磨的才好吃~我有一次去汉阳永旺蔡林记还挺好吃
作者: 彭安琪    时间: 2017-12-4 11:45     标题: 回复 46# 的帖子

我认为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真诚、善良,明辨是非,这样才会变得更有智慧。
如今面向儿童的格林童话也是教会孩子们有善良、真诚、勇敢等品质。
而我认为,在善良的同时要有自己的是非价值,不然白雪公主这样的善良就是愚蠢,一次次的被人陷害。

小时候,应该是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我在路边看到了一个很可怜的老爷爷,他没饭吃,于是我将包里带的饼干全部给了他。他很不耐烦,特别凶地说:“我不要,我要钱!”将我给他的饼干全部丢掉了。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认为街边的乞丐都是骗子。实际上,很多乞丐也都是骗子,甚至收入颇高,依靠别人的善良赚钱。而很多你不知道的、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却并不在街头。

所以以后帮助这些人的时候,我都会辨别一下,我更喜欢通过官方渠道去捐赠钱财物品,帮助困难的人,而不是盲目的相信骗子。
作者: 彭安琪    时间: 2017-12-4 11:51     标题: 【书店实地调查图片】

书店实地调查图片
作者: 彭安琪    时间: 2017-12-4 11:51     标题: 【书店实地调查图片】

书店实地调查图片
作者: 刘敏    时间: 2017-12-4 20:06     标题: 民间歌谣

我们在课堂上刚刚学习了民间歌谣的内容,民间歌谣内容广泛,品类众多,有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生活歌、情歌、历史传说歌和儿歌几类,我们大家可以来说说自己家乡的歌谣,想必也是很有趣的。
作者: 刘敏    时间: 2017-12-4 20:31     标题: 回复 27# 的帖子

突然发现襄阳还有一个与赤松子和炎帝少女有关的传说,且在相关古籍中也有记载,觉得很有意思,
是关于岘山的古迹传说:
岘山为赤松子洞府道场。大朱山(海拔353米)以巍峨挺拔、风光秀丽而闻名,因与小朱山(海拔303米)南北相依对立,古有“双朱相偎”之说,被列为岘山胜景。传说赤松子居住在襄阳大朱山的石室中,能够在烈火中行走,随风雨自由上下,神农常问道之。有一日游历到蔡阳在湖畔小憩,梦到了赤龙卸下角伏身而来,之后不久炎帝少女就慕名来到襄阳,居住在小朱山岩洞中,追随赤松子修仙。赤松子常在大朱山悟道石上传道与炎帝少女,并在小朱山炼丹化玉。最终两人在朱山赤松神陂升仙得道而去。至今大朱山和小朱山还有两位仙人当年修仙遗迹。赤松子为雨师,所以襄人为了求雨,在大朱山和小朱山相连的赤松神陂上建了雨师殿祭拜赤松子和赤灵仙子来求雨。
悟道石
由大朱山峰向北,羊肠小道穿梭岩间,有华山之险、黄山之峻。行数百米,有块巨岩悬空,岩平如观景台,称为悟道石,传赤松子在此传道解惑。一般大家早上登山,从扁山下来走到这儿后,正好是休息和吃午餐的时间。与扁山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不同,这一块石头十分平展,可供游人在上面休息、眺望和就餐,不知什么时候被人刻上了卧佛石几个大字。
神陂
襄阳有神陂两处都与赤松子有关,一处位于大朱山和小朱山相连的山坡上,据说赤松子及炎帝少女就在里双双飞升(《路史》载:炎世赤松迹在襄阳),云“赤松神陂”。另一处在枣阳古蔡阳界,传说赤松子在这里梦到了赤龙卸角(炎帝大女儿赤灵放弃富贵荣华),习凿齿《襄阳传》蔡阳界有赤松子亭下有神陂即南都赋所谓“松子神陂”者也。(也有说赤松子是在蔡阳松子神陂飞升,赤灵仙子是在襄阳赤松神陂飞升。而金华赤松是东晋咸和三年出生的黄初平飞升处,非上古炎黄时期赤松子。)
古籍记载
《路史》:赤松子,炎帝时诸侯,老居襄阳石室,帝尝行弟子之敬。《列仙传》:赤松子迹在襄阳。《神仙传》:炎帝少女追之俱仙去。《南都赋》:松子神陂,赤灵解角。
《神仙传》云:赤松子服水玉神农时为雨师教神农入火至昆山上王母石室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俱仙去及高辛时复为雨师。
《列仙传》云赤松子舆者黄帝时啖百草花不食谷至尧时为木工旧传谓黄帝师赤松或云帝喾师之一云尧时为官师犹火师龙师今道家有黄帝问赤松经而张良欲从赤松游故代以为仙赤松子迹在襄阳平阳或云石室非也有说别见。
作者: 刘敏    时间: 2017-12-4 21:32     标题: 回复 64# 的帖子 襄阳的歌谣

(1)
上次讨论民间传说,我讲了一个金花小姐困襄阳的故事,讲述了金花小姐被困襄阳,与襄阳人民一起同仇敌忾,运用智慧保卫襄阳的故事。忘了的同学可以翻上次的帖子看看呐
关于这个故事里有一个歌谣,襄阳百姓们在成功保卫了襄阳后,高兴地编了一首歌谣,歌颂金花小姐:
金黄小姐困襄阳,
猪吃白米人吃糠,
略施巧计破重围,
胜过天兵和天将。
关于这首民歌,知网上也有一个相关的考证的论文,名字叫“民歌《金华小姐困襄阳》故事考”。上面根据民歌,对传说进行了考据,证明是确有其事的。下面附上这首歌的曲谱。
(2)襄阳image
高一那年,襄阳政府为了宣传襄阳,原创的唱诵襄阳的歌曲,歌词唱出了襄阳的特色,个人认为曲子也蛮好听的啦,听的时候能引起回忆。
襄阳images

演唱:王铮亮&金小鱼
作词:刘冰
作曲:李志辉
编曲:李志辉

一段斑驳旧时光
化作一阙城墙
凝固了岁月 筑起了希望
心弦的记忆 谁会珍藏
荆襄一脉楚源长
一丛烽烟已渐凉
等候一场寻访
庐内听风雨 庐外看沧桑
千年的故事 谁来传唱
轻摇羽扇又何妨
这里是襄阳
几盏黄酒暖人心肠
这里是襄阳
一碗面里闻到馨香
Fire in the hearth is cold
Time with it passion stole
庐内听风雨 庐外看沧桑
Ancient stories told
In temple halls
轻摇羽扇又何妨

这里是襄阳
几盏黄酒暖了心房(temple halls)
这里是襄阳
一碗面里闻到馨香(saintly echo calls)
这里是襄阳
绿影中映出何人模样(In a past lives we were here)
这里是襄阳
朝圣的足音依然回荡(Fire in the hearth is cold)
这里是襄阳 This is xiangyang
绿影中映出何人模样(In a past lives we were here)
这里是襄阳 This is xiangyang
朝圣的足音依然回荡(Fire in the hearth is cold)
这里是襄阳 This is xiangyang
这里是襄阳
The paradise that lives dreams
不曾离开的天堂
附上歌曲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gwNDM2ODI4.html
作者: 彭安琪    时间: 2017-12-4 21:44     标题: 关于家乡的结婚风俗

关于家乡的结婚风俗

结婚风俗就是结婚的礼节。中国古代有“六礼”之说,现今部分地区也有这个习俗,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实际上各地区民间约定成俗的婚礼习俗并不完全为这六礼所限,它将相亲、订婚阶段的过程简化,比如,将请期(商定迎娶日期)并于纳吉(送礼订婚)中。
而亲迎之后的合卺(新郎新娘喝交杯酒)、闹洞房和婚后的“回门”等仪礼过程受到更加的重视。

大家的家乡有什么特别的婚礼习俗吗???
作者: 刘敏    时间: 2017-12-4 23:01     标题: 回复 67# 的帖子 襄阳婚俗

提亲及过大礼时下当一对恋人决定结婚,通常邀请双方长辈见面。由男方家长向女方提亲并赠送礼物,即旧时所称纳采和纳征。过大礼的礼品通常包括各种在中国文化中表示吉祥的食品,物品。如茶叶,发菜等。女家收下聘礼,婚约正式成立。双方家长并讨论婚礼形式,日期及地点。婚前习俗礼仪双方家长见面以后,两家开始分别向外宣布婚讯,召手准备。新娘的父母邀请亲友时要向亲友邻居分发男家过大礼时送的喜饼以示女儿要出嫁。女家开始准备女儿的嫁妆,并要在婚前同清单一起送到男家。男家则举行“安床”仪式。婚礼当日庆典结婚当日清晨,女家为女儿举行上头仪式,男家为新郎举行“加冠礼”,均表示儿女已长大成人,从此将要成家立业了。新郎于是率领众亲友去女家迎亲。在女家门前,照例要被女方的众朋友姊妹故意阻拦。男方只有正确回答所有问题,并交足够开门利是才被容许迎娶新娘。于是一对新人和众亲友一起去拜见男方父母。新娘并敬茶给公公婆婆及男方亲友婚礼后礼仪婚礼后第二天,如果新人同公婆同住,新娘应该起早做饭给公婆。

襄阳还有“闹婚”的风俗,主要是闹公公。公公要拖个板车,把新娘子媳妇拖到酒店里来举行结婚典礼、宴请各位嘉宾。要把公公化妆成一个烧火佬,头戴一顶高高的绿帽子。上面写着烧火佬三字,身穿蓑衣,肩挎一个大大的吹火筒,背一个背篓,背篓里放个火钳,脸化妆成一个三花子的样子,戴一个没有眼镜片的眼镜,以滑稽好笑为目的。而且前有打锣开道的,后有拖绳不让走的,放鞭炮凑热闹的人十分多。
作者: 二班徐颖    时间: 2017-12-5 23:46     标题: 回复 67# 的帖子

仙桃的结婚风俗

1、陪十姊妹:结婚当天,在男方迎亲队伍来之前,新娘出嫁要“ 哭团圆”又叫“ 陪十姊妹” ,这是一种是哭嫁形式。新娘子的父母邀请近亲中的未婚姑娘9人,连新娘共10人在新娘的闺房围席而坐,吃新娘在家的最后一顿饭,席上一律是红碗红筷。首先由新娘哭“ 十摆” ,新娘哭“ 一摆” ,厨师在桌上摆一样菜,摆完后,其余九姊妹轮次哭,最后又由新娘哭“ 十收” ,厨师再一样一样将酒菜收进,菜收完,陪十姊妹活动即告结束。其实现在嫁女多过于喜庆,很少有真哭“十摆”“十收”的,但形式仍在。
2、迎亲:
婚嫁仪式中最热闹的当属迎亲。男方迎亲队伍中,放鞭炮的在前面开路,结亲的队伍就向新郎家相反的方向走了,因为回男方家是不能走同一条路的,一定要绕个圈,意在接的新姑娘不是“半转”(傻瓜的意思)。离男方家还有近两里路的时候,“送亲”的就得停下了,接着由公公开始背媳妇了(按照仙桃民俗,“叔”字辈的亲戚都要背新娘,这些背新娘的人称为“扒灰佬”,扒灰佬有“正宗”和“水货”之分。正宗是指新郎的父亲即公公,水货是指其他叔字辈的亲戚。并且当日公公婆婆都要“化妆”,公公脖子上挂火剪,表示要“下得厨房”,婆婆挂上两个醋瓶子表示吃醋。)公公这时候在众人的嬉闹下面红耳赤的被亲戚按在了车门口,新娘的脚是不能着地的,公公就得蹲在车门口,背上媳妇后,在众人的牵引下就开始吹吹打打往家里走了,鞭炮声、锣鼓声、嬉闹声,声声入耳,很是热闹。除了亲戚朋友外,围观的乡亲也很多,很久没见到这样的婚礼场面了,能跑得动的都出来了,一百多号人浩浩荡荡往新郎家走去。
3、宴席:仙桃过去和现在,家逢男婚女嫁的喜事,都要操办婚宴,接“知宾”先生帮助安排客人入席,这是知宾的职责。知宾一般由知晓宾客礼仪的“明白人”担任,他依据亲朋关系、辈份高低、年纪大小、桌面的摆法,开席时,安排宾客“对号”入座。嫡亲舅、姑、姨父坐上席席首位,其他表亲、同辈朋友则按其长幼座序陪主宾入席。
作者: 欧阳    时间: 2017-12-13 22:40     标题: 回复 64# 的帖子

《六口茶》歌词
男:喝你一口茶呀,问你一句话:你的那个爹妈噻在家不在家?
女:你喝茶就喝茶呀,哪来这多话,我的那个爹妈噻已经八十八
男:喝你二口茶呀,问你二句话:你的那个哥嫂噻在家不在家?
女:你喝茶就喝茶呀,哪来这多话,我的那个哥嫂噻早已分了家
男:喝你三口茶呀,问你三句话:你的那个妹妹噻在家不在家?
女:你喝茶就喝茶呀,哪来这多话,我的那个妹妹噻已经上学哒
男:喝你四口茶呀,问你四句话:你的那个姐姐噻在家不在家?
女:你喝茶就喝茶呀,哪来这多话,我的那个姐姐噻已经出了嫁
男:喝你五口茶呀,问你五句话:你的那个弟弟噻在嫁不在家?
女:你喝茶就喝茶呀,哪来这多话,我的那个弟弟噻还是个奶娃娃
男:喝你六口茶呀,问你六句话:眼前这个妹子噻今年有多大?
女:你喝茶就喝茶呀,哪来这多话,眼前这个妹子噻今年一十八
大意是一个小伙到一位姑娘家讨茶喝,为了和姑娘多说上几句话,借口问姑娘的家人在不在家,最后才问姑娘芳龄多少。通过讨要茶水喝的形式,姑娘小伙间的情谊也渐生渐长。《六口茶》的整体唱音与“没有就没有新中国”的音调几乎一样。
《六口茶》的产生具体源于何时何因,典籍中鲜有文献资料记载,尚无从考证。据恩施市文化馆馆长甘武介绍,2001年在恩施州民族礼堂参加活动时第一次听到这首歌;2002 年,又听到一位名叫谢小平的民歌手演唱,于是将其记录下来并编人2005年由中共恩施市委、恩施人民政府所出的一本内部民歌集内。可以确定的是,《六口茶》的原唱者是恩施市白果乡金龙坝村螃蟹阡的魏明清老人。在恩施地区开展旅游活动后,经过当地民众、导游、游客的口耳相传,《六口茶》才逐渐风靡恩施,乃至全省、全国。

“情歌”:以歌为媒的婚恋习俗
《六口茶》是以男女对唱的形式来演绎的,在青年男女的问答中展现出一对青年男女相互试探与挑逗、追求与接纳的唯美画面,便成为恩施地方民族民间情歌。男青年从父母开始把女子所有的家人都问了一遍,女子欲拒还迎,表面上责怪男子,实质上却暗示男子现在家里只有自己一个人,有谈情说爱的私密空间。男青年最后一问后,女子道出自己十八岁的年龄,则意味着该是出嫁的年纪了,可以接受对方的追求。
情歌的产生是由特定的生产关系与婚姻制度决定的,《六口茶》源于恩施民族民间的婚恋观:向往自由恋爱,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这首民歌中,男青年含蓄中带着些许羞涩,勇敢中伴着一丝腼腆,与小妹娃”的矜持与智慧相得益彰,配合得天衣无缝,情趣盎然。这是恩施地区土家婚恋习俗的生动体现。
作者: 欧阳    时间: 2017-12-13 22:52     标题: 回复 69# 的帖子

湖北恩施也有陪十姊妹的习俗,举办婚礼的家庭把亲属姊妹约到一起,名曰:让大家玩一玩,意味着女子出嫁,以后跟姊妹在一起玩耍嬉戏的时候变少了,让大家聚一聚
作者: chqnqimiao    时间: 2017-12-19 21:11     标题: 回复 11# 的帖子

家乡民间特色手工艺品
说起恩施的手工艺品,我想到的就是花背篓,但我不确定这个是不是恩施独有的。花背篓一方面很实用,可以在赶集的时候背货物或者背小孩子。另一方面是很好看。背篓有四方,上宽下窄筒型的,也有圆的。因为是编织而成的,所以背篓上还有彩色的条纹,很好看。
作者: chqnqimiao    时间: 2017-12-19 21:22     标题: 回复 27# 的帖子

这个故事是关于我们那里的一座桥。那座桥最初只是一根大木头。人们在放置木头的时候老是放置的不合适,后来有一条龙从江里飞出来,一下子托住桥,把木头放在了最为合适的地方。于是这座桥就叫云龙桥。这座桥后来又增加成三根木头,后来又修了一座石桥在原来的地方。再后来,因为旅游的发展,又把石桥改成了风雨桥的形式。
作者: chqnqimiao    时间: 2017-12-19 21:35     标题: 回复 32# 的帖子

说起民俗,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打锣鼓。恩施“花锣鼓”由鼓、锣、钹、小锣(也叫勾锣)加唢呐组成。而鼓则为单面鼓,也叫作盆鼓,这种鼓仅一面有鼓皮,另一面空心,打击时音色明亮清脆,其鼓面直径不足20厘米。在我们那里,我感觉一般办丧事的时候请别人来打锣鼓。一般办丧事的时候会“整酒”,整酒的时候就要给主人家送礼,当然现在一般是送钱。但是,如果有人请了一队人来打锣鼓,那么这也算是他送的人情,也是要记上账簿的。我感觉一般是又亲戚关系的才会在长辈去世时请人打锣鼓。打锣鼓时的唱词我总是听不清,感觉很模糊,给我一种神秘的感觉。后来问过大人之后,我才知道一般是唱这个人生前的好事等等。
作者: chqnqimiao    时间: 2017-12-20 20:13     标题: 回复 37# 的帖子

腊肉是我们那里经常吃的一种食物。我们家里的人,像我爸妈,外公外婆都喜欢吃腊肉,而不喜欢吃新鲜肉,因为觉得新鲜肉有一股腥味。我小的时候不喜欢吃腊肉,后来也习惯了。我觉得可能是口味和食物互相影响。腊肉的制作方法很简单,一般是在杀猪之后,把猪肉分部位切好。然后用盐码好。如果有不同口味的话也可以加其他的东西码。把肉风干几天之后进行烟熏。如果想要肉有香气,可以在熏得时候在火堆里加上松柏枝等。过年的时候,会把腊肉切成几大节,和糯米一起蒸再加上一些调料,就成了美味的年饭。关于年饭里的腊肉是大块大块的我记得好像还有一个传说。就是土家人在过年这一天,其他部落的人攻打过来,他们只能避到山上。匆忙中只带了几块腊肉。最后,他们就把腊肉切成大块大块的分食了。
作者: chqnqimiao    时间: 2017-12-20 21:44     标题: 回复 46# 的帖子

  《青蛙王子》中小公主刚开始答应了青蛙只要青蛙帮她捡起她的球她就和青蛙做朋友,但是当青蛙捡起了公主的球后,公主却反悔了。公主在答应青蛙的时候就是不诚恳的。她嘴上答应了,心里却觉得青蛙只能和青蛙在一起,怎么能和人做朋友呢?小公主让我想到了我自己。我经常会因为像没有考虑清楚或者难以拒绝别人等种种原因答应一些我做不到或做不好的事。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我自己非常的痛苦,事情最后也没有做好。后来小公主抛弃青蛙回到了家里。没想到,青蛙也跟随她来到了她家。小公主不想让青蛙进来。她的爸爸却在了解了整个事件后,让她把青蛙请进来。公主的爸爸之所以要让公主把青蛙请进来就是因为青蛙曾经帮助过公主,所以他认为公主不应该鄙视青蛙,而应该报答青蛙。这时候公主的爸爸就像生活中的父母,老师等人一样。他作为长辈,教育小孩子要诚信,要遵守自己的诺言,要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最后公主还是听爸爸的话,把青蛙请了进来,但她还是没有从心里接受青蛙做自己的朋友。最后青蛙要求和她一起睡觉时,她拒绝了,并且把青蛙摔在了墙上。在这里公主其实不仅没有报答青蛙,反而还伤害了青蛙。但在童话中,最后青蛙还是变成了王子,和公主幸福的在一起了。我搜索《青蛙王子》时发现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就是在青蛙提出要求时,公主思索了一下之后答应了。当青蛙把球捡起来后,公主转身就走了,却因为青蛙的请求亲了青蛙一下,于是青蛙的诅咒被破解了,青蛙变成了王子,两个人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这两个版本虽然中间的情节有一些差别,但它们所揭示的在成长过程中所需的品质都是一样的,即讲诚信,知恩图报。这样做了后就会有好的结果,比如公主就和王子幸福的在一起了。但我觉得,讲诚信的重要前提是在做出承诺之前一定要慎重地考虑。如果做出的承诺本身就不好,那带来的结果也不会好。而如果在考虑再三后,做出了承诺,那么就要完成自己所承诺的事,即使这可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记得有一次,我为了爸妈带我出去玩,就答应他们回来之后写一篇游记。当时我心里只是想应付一下。结果回来时,爸妈真的要我写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文思枯竭,完全写不出来,就想耍赖。但爸妈还是要我写。最后我还是完成了自己的承诺,写完了游记。现在我很庆幸当时爸妈逼我完成了游记。因为很多时候,当你完成不了自己的承诺时,耍赖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你能做的只有去想办法解决它。
  我爸爸每年都会去看望他的三姨。因为爸爸小的时候家庭条件很不好。读书的时候生活费经常不够,那个时候,三姨帮了他很大的忙。所以即使过了很多年,他也还是记得她的恩情。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很多事。我觉得,对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要心怀感恩,并在有能力时回报他们。另外,我认为不要轻易做出承诺,要考虑自身的承受力。而一旦做出了承诺,就要尽力去完成它。
作者: chqnqimiao    时间: 2017-12-22 23:16     标题: 回复 64# 的帖子

  提起恩施的歌谣的话,我一下子想到了《六口茶》,《龙船调》,《黄四姐》等,我准备介绍《黄四姐》。
  民歌《黄四姐》至今已传唱150多年,起源于建始县三里乡,是抗战时期“省立六高”所在地。《黄四姐》民歌为群众喜闻乐见,自娱性很强,表演者为一男一女或二男二女,演唱时配以简单的舞蹈,以风趣诙谐的表演腔调和表演动作表现土家人对婚恋的开明态度。
  建始高坪、三里、红岩是恩施州通往宜昌的门户,早在清雍正七年(1729年),高坪、三里和红岩就已出现市肆,商业一度繁荣。清末,一批汉帮客商每年春秋两季从宜昌、沙市、武汉等地来贩卖洋布、针线、丝帕、裹腿、头绳等商品,在施南府境内肩扛布匹,手摇铃鼓,走街串巷叫卖,或下乡赶场,深入到农家屋场兜售货物。
  很早以前,三里老村寨子就居住着120多户黄氏家族。一天,来了个俊俏的外地货郎哥,黄氏众姐妹围住他要买针头线脑,货郎哥非常乐意,日后便隔三差五来寨子,慢慢与黄氏姐妹相熟。货郎哥时常打情骂俏挑逗黄氏姐妹,其中一个姑娘叫黄幺姑,在家中排行第四,长得漂亮水灵,货郎哥特别欢喜。一来二去,黄幺姑也对货郎哥产生了爱慕之情,不久,两人相爱结婚。
  尔后,人们便把货郎哥送给黄幺姑定情物这一段编成喜花鼓《货郎哥》传唱。他们婚后得子办喜酒庆贺,前来贺喜的亲友又将《货郎哥》改编成《黄四姐》。
  歌词是:
男:黄四姐
女:你喊啥子?
男:我给你送一个丝帕子
女:要你一个丝帕子干啥子?
男:戴在妹手上,行路又好看,做客有人瞧,我的干妹子
男:黄四姐
女:你喊啥子?
男:我给你送一根金簪子
女:要你一根金簪子干啥子?
男:插在妹头上,行路又好看,做客有人瞧,我的干妹子
男:黄四姐
女:你喊啥子?
男:我给你送一件绸衫子
女:要你一件绸衫子干啥子?
男:穿在妹身上,行路又好看,做客有人瞧,我的干妹子
男:黄四姐
女:你喊啥子?
男:我给你送一对金戒指
女:要你一对金戒指干啥子?
男:戴在妹手上,行路又好看,做客有人瞧,我的干妹子
男:黄四姐
女:你喊啥子?
男:我给你送一双丝袜子
女:要你一双丝袜子干啥子?
男:穿在妹脚上,行路又好看,做客有人瞧,我的干妹子
女:哎呀我的哥,你送上这么多!
男:东西这个少了些,你不要这么说。
作者: chqnqimiao    时间: 2017-12-22 23:28     标题: 回复 67# 的帖子

  陪十姊妹在姑娘出嫁前一天晚上举行,入夜,摆放着姑娘陪嫁物品的堂屋里红烛生辉,香烟缭绕。两张朱红桌子摆在堂屋中间,桌上放有糖食果饼和葵花、板栗、核桃、花生等干果,预示新娘早生贵子。被邀的9位土家未婚女子围桌而坐,陪新娘唱十姊妹歌,谓之陪十姊妹。在欢闹声中,两位年纪小的“陪姑娘”端着酒杯两步一叩首的走向神台,将杯中的酒洒在神台前,即“安席”,其意思是将家中的喜事告诉家神听歌看热闹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挤得水泄不通。歌声通宵达旦,直到新娘出嫁前一个时辰才降下帷幕。
  陪十姊妹有一定的程序。先由唱姊妹歌内行的人唱“开台歌”。然后大家开始唱。演唱内容十分丰富,有对旧制度的抨击,有对媒人的揶揄,有对旧情的抒发,有对亲情的怀念,有对妇女的赞扬,有对未来的憧憬。唱词长短成句,格调清新,褒贬分明,有历代相传的,也有即兴创作的,大都富有诗韵和乐感。在演唱过程中,姑娘们常以“十”为题,创作有“十要”、“十唱”、“十想”、“十爱”、“十杯酒”、“十二月”等,把哭唱的内容不断拓宽和延伸。姑娘触景生情,消夜时,她们就唱赞厨师手艺和席面的内容。新娘还要唱“斟酒歌”来答谢众姐妹,感恩祖德和回报父母养育之恩。歌词内容比如:点燃红烛灯花开,九姊九妹陪我来。团圆桌上来结拜,胜似同娘共母怀。今晚我把酒来斟,辞别大堂祖三代。女是娘的罗裙带,长大成人知好歹……
  我想起我哥哥结婚的时候,我虽然没有看到嫂嫂那边哭嫁的情景,但是我和姐姐作为哥哥的妹妹,要给新人倒茶,然后就得到了哥哥给的红包。感觉整个婚礼都很热闹,喜庆的感觉。
作者: 沈婉莹    时间: 2017-12-24 17:36     标题: 回复 64# 的帖子 新疆的民间歌谣

新疆的民间歌谣与其他地方的歌谣有着相似之处,但也极具新疆的地方特色。
搬运工谣·乌鲁木齐
我本住在西河坝,
老哇台上是我家;
有人说我像叫化,
其实我是一朵花。

生下男娃老蒋的·乌鲁木齐
生下男娃老蒋的,
生下女娃厨房的,
吃钱多少保长的,
吃饭多少甲长的。
作者: 沈婉莹    时间: 2017-12-24 19:01     标题: 回复 67# 的帖子 婚俗

如果说新疆和其他省相比有什么比较特别的,那应该就是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所以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维吾尔族结婚时的婚俗礼仪。
       维吾尔族青年男女在结婚之前,要举行订婚礼,然后再择日正式举行婚礼。婚礼的前奏是举行宗教仪式,由一位阿訇主持,将醺了盐水的酿块馈赠给予一对新人分吃,象征同甘共苦和永不分离。在这个仪式结束之后,才正式举行婚礼,婚礼一般在下午举行,高潮是“掀盖头”,来宾争相目睹新娘的容貌,夸赞新娘的美丽,说起掀盖头,我就想起了一首歌,大家可能听过,如果没听过的话,也可以去听听试试,这首歌是王洛宾创作的《掀起你的盖头来》。“掀盖头”时乐队奏起音乐,人们翩翩起舞,直到深夜。这一天,主人要用大锅准备抓饭、茶点和糖果来招待贺喜的客人。
        维吾尔族妇女的衣著很讲究,她们的裙子、背心、外套、裤子都要用各种图案花纹加以装饰。各种衣服多用绸缎、丝绒制作,再用金银彩线绣上花,俏丽而明艳。南疆的妇女流行穿长外衣,领口常常加戴一条饰带,用彩色几何图案编织。
    婚礼这天,新郎新娘跟亲属会在新房合影留念,这时人们正装出席,男的穿西装打领带,女的穿套装,太热的话就会穿衬衫打领带,男方要准备给姑娘一套质量较好的衣料、一些盐、方块糖和五个馕(有的地区带7个或9个馕),作为见面礼。礼品中的盐和馕都含有深刻的意义餐后还要举行“麦西来甫”歌舞游戏。从前,人们只跳民族舞,如今是各种舞一齐上,几乎是人人参加,尽欢而散。
作者: 2015213729    时间: 2017-12-29 15:31     标题: 回复 64# 的帖子

民间歌谣:河南商丘
说俺反,俺就反,
拿着杆子在了捻。
城外捉住大财主,
城里又把青妖端。

咸丰二年半,
捻军到河南
穷了多少富家子,
富了多少穷光蛋。

红军到俺庄,
地主遭了秧。
穷人分田地,
分衣又分粮。
还分牛和羊,
穷人喜洋洋。
作者: 2015213729    时间: 2017-12-29 15:33     标题: 回复 67# 的帖子

商丘的结婚风俗

在新人行拜礼时,年轻人可以用鞋油、机油、柴油、锅底灰涂抹在新郎及其父母的脸上以表同喜,抹得越多,祝福越长久。

进了洞房先是合礼,然后新娘“装新”,开始闹一会洞房,还唱洞房歌“新娘,贺新郎,一进洞房喜洋洋,左脚进门生贵子,右脚进门省凤凰”“手持灯烛亮堂堂,看看新娘好嫁妆,高的柜,矮的箱,不高不矮象牙床,象牙床上卧鸳鸯,鸳鸯成对凰成双”新房内欢乐祥和。吃喜酒婚嫁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五六十年代基本是没有送亲人,所以不存在娘家人吃喜酒一说。

送亲人吃了喜酒后,将已经准备好的红手巾发给每个人,里面有瓜子、糖果、花生、肥皂或香烟。晚上由嫂嫂掌灯并说祝福的话帮弟媳整理新床被,同时新人晚上要同吃女方回亲时礼篮里带的挂面或水饺,长长久久,含贺福意。再晚一点开始真正的闹洞房,此时不分长辈晚辈,闹得越厉害,意味着新婚夫妇日后的日子越红火。以前闹新房特别热闹,而后随着农村业余生活的丰富,闹房缓了下来,直到现在年轻人多出外打工,闲居家里的年轻人比较少,闹房就淡了。等闹新房的人走了,还有“听房”风俗。 婚后第一天,新郎新娘依次向长辈行见面礼。三天夫妻回门省亲,当天返回。六天后娘家人来看望新娘,十二天娘家接走新娘,称“回门”,至此,婚嫁结束。

1、在河南地区,嫂子给将嫁的妹妹梳头,这有两种情况,一是梳成髻,即媳妇头,意味着妹妹将成为人家的媳妇。一是还按闺女的发式梳,即梳长辫子,意即妹妹是待出阁的闺女,等到婆家后,再由婆家嫂子或者婶子大娘挽成髻。给姑娘梳头时有歌。在豫北长坦县,其歌词为:“前拢七、后拢八,婆家娘家一齐发。婆家发了二顷半,娘家发了二顷八,走到半路发庄嫁。”
2、订婚要给订礼 双方家人吃饭 。

3、准备结婚的前一个月吧,男方要带上足够的钱去给女方买衣服、首饰之类,衣服要买好几套,在婚礼时候穿。

4、结婚的前几天两家人要在一起商量婚礼的细节。

5、婚礼当天新郎要在婚礼当天的早上去接新娘,越早福气越多。

6、新娘有弟弟或者侄子“把轿门”,男方家要准备足够的红包给把轿门的,要是把轿门的不放行,新娘是不会“下轿”的。这个“把轿门的”还拿着新娘陪嫁的柜子箱子等的钥匙,一串钥匙要给一个红包。 7、新娘进去新郎家之后,开始拜天地高堂、对拜等,完了之后 司仪会主持新娘“改口”就是喊“爸、妈” 新郎家长要给“改口费”

8、入洞房,大家回避,新娘换衣服之后,新郎的妹妹或者侄女端一脸盆水给新娘,新娘可洗手示意,然后给妹妹或者侄女红包。

9、然后大家闹玩一番,基本都是拉着新郎打油,给新郎新娘伴娘伴郎脸上涂抹煤黑,这些人要机灵闪躲,要不弄到衣服上很让人心疼的。

10、然后开饭,大吃一顿酒席。河南婚礼酒席有三八场,分别是八个热菜、凉菜、汤。 八八四,貌似减少4个汤或者凉菜。 八碗四,最薄的席了,八个热菜,4个凉菜。 结婚当天算起,第三天女婿要回门,就是回到新娘的娘家在摆桌请客。
作者: 向雅迪    时间: 2017-12-29 20:44

民间歌谣:
湖南怀化
说到民间歌谣忽然想起来一首花鼓戏,虽然不是发源于我们市,但是一直在我们那里广为流传,特别是一首《刘海砍樵》,一应一答的形式觉得很有趣。歌词如下:
我这里将海哥 好有一比呀
胡大姐——呃~
我的妻——啊?
你把我比作什么人罗嗬嗬
我把你比牛郎不差毫分啦
那我就比不上罗嗬嗬
你比他还有多咯呃
胡大姐你是我的妻咯荷荷
刘海哥你是我的夫哇
胡大姐你随着我来走罗嗬嗬
海哥哥你带路往前行罗
走罗~行啦
走罗~行啦
得儿来得儿来得儿来
我这里将大姐 也有一比呀
刘海哥——呃~
我的夫——啊?
你把我作作什么人啦
我把你比织女不差毫分啦
那我就比不上啊
我看你恩俨像着他罗嗬嗬
刘海哥哥你是我的夫哇
胡大姐你是我的妻咯荷荷
海哥哥你带路往前走哇
我的妻你随着我来行罗嗬嗬
走哇~行咯荷荷
走哇~行咯荷荷
得儿来得儿来得儿来
作者: 向雅迪    时间: 2017-12-29 20:50

怀化结婚习俗
关于接亲:
男方迎亲队伍算上新郎人数应该是单数,这样的话回来的时候算上新娘就是双数了。在男方车队到来之前,娘家的井盖也要用红纸盖上,单元门贴喜字。当车队到达娘家,婚礼跟拍、婚礼摄像可以先进去拍摄新娘家的实况、新娘子卧室的实况、娘家准备等迎亲队伍,在门口等着不用上楼。伴郎拿着手捧花和胸花和新郎一起上楼,伴郎把其中两朵交给新郎,佩带给新娘父母胸前,并改口(此刻新娘应该是一直在里屋的卧室床上坐着等待)然后这个同学把新娘手捧花交给新郎,新郎在新娘卧室门口敲门,伴娘向新郎提问。这个时候新郎出发前口袋里装面额数100元的红包就该发挥作用了,给娘家伴娘的过门费,答不上来就给一个红包。开门后,新郎把手捧花交给新娘,并说老婆我来娶你了,然后俩人互戴胸花。此刻,新娘父母将热乎的鸡蛋面条端上来,新人吃面拍照。录像别闲着,一定要把这些有趣的环节记录下来。之后新郎将新娘抱下楼(之前新娘一直光脚丫),然后穿上鞋。头车坐新娘新郎,副驾驶做伴娘。第二辆车是新娘父母,副驾驶是伴郎负责车队管理的人安排好娘家亲属进入车内后,在上车指挥车队出发。新郎的父母和同学提前到达新房,同学负责贴喜字、盖井盖、放礼花筒。其中一个同学留在新房看守,把新房钥匙给这个同学,等吃团员饭的时候,叫他过来一起吃。其他同学放完礼花筒后速度去往酒店等待下一次燃放礼花。要把所有的礼花交由其中一个同学保管,并发放。管理燃放礼花的同学要随时与伴郎取得联系,以便尽早做准备迎接婚车的到来。车队到达,新娘给公公婆婆戴花改口,双方父母握手合影,新人和父母合影。新房里准备茶水,准备糖。新人到了,喝茶,吃糖。之后下楼赶往酒店,头车坐新娘新娘,副驾驶做伴娘。第二辆车是新郎的父母,副驾驶是伴郎。第三辆车是新娘的父母。负责车队管理的人安排好各家亲属进入车内后,在上车指挥车队出发。
作者: 向雅迪    时间: 2017-12-29 22:44     标题: 家乡的谚语

大家来讨论一下各自的家乡的有特色的谚语吧。
作者: 向雅迪    时间: 2017-12-29 22:49     标题: 怀化民间传说故事

在湖南湘西,每到阳春三月,便有一种当地人称为“阳雀”的鸟,来到这里的山上,站在大树的最高处,引吭高啼“李贵阳”。因而人们都把“阳雀”鸟叫着“李贵阳”鸟,这种鸟的叫声声声悲戚,泣诉着一个悲惨故事。
相传古时候,在湘西大山中住着李老汉一家三口,妻子张氏,膝下一儿名唤李贵阳,李老汉两口子对儿子李贵阳平日痛爱有加,张氏每次杀鸡,鸡腿鸡肉都留给儿子李贵阳吃,李老汉夫妻只吃些鸡头鸡杂。不料李贵阳五岁那年,母亲张氏不幸病故。
李老汉中年丧妻,为抚养儿子,他续娶一房刘氏。不久刘氏生下一子,取名李贵阴。
那后娘刘氏生性奸馋懒惰,在以后的岁月里,她对自己的孩子李贵阴百般宠惯,而对李贵阳常常虐待打骂。稍不满意,就不准李贵阳吃饭。刘氏每次杀鸡,鸡腿都留给自己儿子李贵阴吃,而将鸡肠子留给李贵阳吃。李贵阳看着鸡肠,想起自己去世母亲的痛爱,就将鸡肠挂在园笆上,走过来哭一场,走过去哭一场。数九寒天,刘氏还逼着小小年纪的李贵阳上山砍柴,衣衫单薄的李贵阳冷得直发抖。李老汉虽心疼儿子,但他怕惧刘氏,一再迁就姑息。
刘氏的孩子李贵阴长大懂事后,对母亲虐待哥哥李贵阳也看不惯,时常偷偷给哥哥送饭吃,背着母亲给哥哥送寒衣。李贵阳虽感激弟弟李贵阴,但惧怕刘氏打骂斥责,而谢绝弟弟帮助。
过了几年后的阳春三月,李老汉身患重病卧床不起,就在李老汉性命攸关之际,后娘刘氏为了独吞家产,让她的儿子李贵阴和李贵阳各带三升麦子种到荒山中去播种。声称谁种的麦子先出苗谁就先回家,麦子不出苗的不许回家。李贵阳就和弟弟李贵阴一起,各带了三升麦子种上了荒山。
李贵阴种下了三升麦子种,不久,麦苗长出后他就先回了家。谁知后娘刘氏给李贵阳的种子却是已经炒熟的麦子,李贵阳不知是后娘刘氏的计谋,以为麦苗没长出来不敢回家。可怜的李贵阳在山上日夜想念亲娘放声啼哭。而深山里豺狼出没,没有人烟,李贵阳从此一去再未回家,最终葬身于狼腹。李老汉闻讯,怒气攻心,不久与世长辞,后娘刘氏和她的儿子李贵阴独占了家产。
谁知弟弟李贵阴与他母亲不同,也是一个善良正直的男儿,当他得知同父异母的哥哥李贵阳是被母亲所害的真相后,良心很是不安,对母亲极其抱怨。他便每天上山寻找哥哥李贵阳,满山遍野呼唤哥哥“李贵阳”的名字。日久天长,李贵阴遍寻哥哥不着,仍坚持呼喊“李贵阳”。最终,李贵阴在寻找李贵阳的山中吐血而亡,他化作一只阳雀,仍然不断呼唤着“李贵阳、李贵阳”。
从那以后,每年阳春三月,李贵阴变成的阳雀都满山遍野来找寻哥哥,声声悲戚的呼唤着“李贵阳”。人们常听见最多的呼唤是“李贵阳、李贵阳”,那是弟弟在寻找哥哥;而有时叫“李贵......”,那是弟弟李贵阴已叫得声嘶力竭;有时又叫“我,李贵阴”,那是他告诉哥哥李贵阳,弟弟李贵阴寻找哥哥来了,叫哥哥出来见他。
而那被呼唤的李贵阳却也已化作了一只穿山甲(湘西当地人称作山鲤鱼),钻在土洞里不肯出来。他因怕连累弟弟李贵阴,任凭弟弟每年叫得啼血而归,也不肯兄弟相见。
最奇怪的是,当地的春天里,虽然四处都可以听到这种阳雀鸟的“李贵阳”叫声,无论白天黑夜不停的叫着,却很难看到过它神秘的娇容。
如今,湘西一带仍到处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李贵阳,李贵阳,有钱莫讨后老娘。前娘杀鸡留鸡腿,后娘杀鸡留鸡肠。鸡肠挂在园笆上,过来过去哭亲娘。
李贵阳,李贵阳,有钱莫讨后老娘。贵阴贵阳去开荒,三升麦子都种上。炒熟麦子不长苗,后娘害死李贵阳。
李贵阳,李贵阳,有钱莫讨后老娘。前娘后母不一样,想起亲娘痛断肠。李贵阴,好心肠,声声啼血李贵阳。”
作者: 欧阳    时间: 2017-12-30 11:53     标题: 回复 78# 的帖子

据我所知,土家陪十姊妹传说还与廪君和盐池神女有关,据说他们结为夫妇后生下了十个女儿,但是廪君与盐池神女的故事版本不一,无法考证
作者: 欧阳    时间: 2017-12-30 12:20     标题: 回复 85# 的帖子

恩施本土乡民日常生活情景在每一句或土得掉渣、或雅俗共赏、或耐人寻味的谚语、歇后语、地方方言中缓缓展开,仿若身临其境的对话。如:“说得人和意也和,衣裳裤儿愿意脱”,既道出了为人处世的大道理,也透露着土苗人民鲜明的洒脱性格,寓哲理于趣味性语言中。语言之精妙,正在乎其蕴含的日常生活的哲理智慧。

类似的搜集整理很多,又如“称二两棉花纺一纺(访)”、“人亲水也甜,喝口凉水管三年”、“歪锅配偏灶,一套配一套”、“吊起腊肉吃光饭,何事都要讲自愿”、“出门不弯腰,进屋没柴烧”、“天气变化多,野兽过山坡”,都是在恩施人日常口头交流中脱口而出的谚语。再如这些歇后语,“垭口上谈心——风言风语”、“脚踩风箱嘴吹号——两头出气”、“小娃哭糖果——硬要”、“针头对锥子——尖到一起了”、“奶娃嗍指头——混嘴”、“剃头匠磨刀——荡来荡去”,将生活哲理描绘得惟妙惟肖,一句一个生活场景,将人带到乡里民间的记忆中。


[ 本帖最后由 欧阳 于 2017-12-30 12:21 编辑 ]
作者: 沈婉莹    时间: 2017-12-30 12:41     标题: 回复 85# 的帖子 乌鲁木齐有特色的谚语

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民汉杂居,和睦相处,不同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使乌鲁木齐汉语方言有其显著的地域特色。作为这种特色的重要载体,乌鲁木齐谚语显示出别具一格的风格。乌鲁木齐谚语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像“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等传统谚语,也在乌鲁木齐人民的口头使用着。
        而乌鲁木齐本地所产生的有特色的谚语大多也都通俗浅近且非常容易上口。如:
  三伏天穿皮袄,有呢;三九天穿衫子,抖呢。
  该细的地方不细,受穷呢; 该出的地方不出,丢人呢。
     会说的两头瞒,不会说的两头传。
  跟上做官的当娘子,跟上宰猪的翻肠子。
       这些谚语都极具新疆的地方特色,语言风格也受着新疆方言的影响。
       除此外,乌鲁木齐谚语还有一个很独特的表现形式,即将旧有谚语形式拉长、寓意夯实。比如:
  一个臭皮匠,肚里没主张 ;两个臭皮匠,互相有商量;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媳妇不说话,好像没有理。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乌鲁木齐的马路年年挖。
作者: 沈婉莹    时间: 2017-12-30 13:05     标题: 回复 79# 的帖子 新疆乌鲁木齐特色歌曲

上回给大家介绍了新疆特色的民间歌谣,也给大家推荐过一首具有新疆特色的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这回我想给大家推荐另一首具有新疆特色的歌曲,这首歌曲是一首极具新疆乌鲁木齐地方特色的歌曲——《堵成马了》。
       《堵成马了》是在我高中时期曾经很流行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既表现了乌鲁木齐作为一个现代城市的交通拥堵情况,也在歌词中幽默的倡导低碳生活,而且这首歌不仅是用新疆方言所创作的,用新疆方言唱出来的,而且在歌词中还提及了多个乌鲁木齐具有代表性的地名。
       下面附上歌词,如果大家对这首歌感兴趣,可以去听听。
  堵成马了
作词:何方
作曲:马可谦
演唱:杨超
哦吼!绿灯哎,你想谁的呢?快点撒!
呵呵呵呵!老婆,你看那个
直行道上人家打的转向灯!呵呵呵呵呵
听我指挥哦听我指挥
现在离合器半连动
昂 挂上一档 加点油门 走 昂 好
哎 转向灯咋不关掉 哦哟喂
我红山去了嘛红山堵 我二道桥去了嘛二道桥堵
我八楼去了友好堵 我西大桥去了公园堵
我大巴扎去了嘛大巴扎堵 我医学院去了嘛医学院堵
我赶时间去机场 迎宾路堵
接朋友吃抓饭 和田街堵
堵成马了诶
堵成马了!我离合器片子都踩碎了嘛!
堵成马了!哦!谁在BRT道里面跑的呢唉!
堵成马了!幸亏我的车是加气的!
堵成马了!唉!中山路的歹妹子太多了!
交通道路的畅通 需要你我他共同zi持!
zi zi zi zi zi持 zi持!哦 哦 哦吼
我八楼去了友好堵 我西大桥去了公园堵!
我红山去了嘛红山堵 我二道桥
(喂 唉?哦吼)
喂,你好!喂,你好!我报个路况!嗯·
请讲
我嘛 刚从红山下来
那个红山嘛 堵得满满的
一个苍蝇都飞不过来嘞
还有那个友好 也是刚刚上来
一个自行车都过不去了!
哎呀!我看这个车嘛!是开不成了嘛!
唉!一天到黑堵成撒了你说!
好不容易贷款借钱买了一辆车
清早起床老婆上班孩子闹着要赶考!
为了加气老婆跟我发火去追BRT
我像个傻瓜坐在车里为加气排着队
终于轮到我了人家中场休息
我咬紧牙关打开油盖加了半箱油
心想这下就可以不再迟到了
我飘逸 我冲刺 我来到市中心
我去 大伙都在车里打着毛衣
等着合影 堵成照片了
照片了 照片了 照片了 照片了 照片了
堵成马了!我在车里憋得不行了!
堵成马了!我撒时候才能到家呢!
堵成马了!哎
友好堵成辣皮子了哦!
堵成马了!西大桥红灯太长了!
堵成马了!我骑着自行车回家啦!
堵成马了!哎哟 跑车也得堵这啊!
堵成马了!后悔开车出门了吧!
堵成马了!八点我就到家了!
堵成马了!到处都是停车场,还不收费哦
堵成马了!大巴扎,红山,你都去过了吧!
堵成马了!爸爸,你咋还不走撒?
堵成马了!听我指挥,开门下车!啊 啊?
低碳生活每一天,你也不开车,他也不开车
我就可以开车了!哈哈哈哈哈!
作者: 彭安琪    时间: 2017-12-30 16:31     标题: 回复 67# 的帖子

1取吉日 (拣日)

拣日结婚,择日是将男女双方的时辰八字推出最吉利的日子。通常是指为「注册」及「接新娘」等仪式择吉日举行。若这些仪式不在同日进行,多以接新娘、过门当日为准。



2. 过大礼

订亲最隆重之仪式,约在婚礼十五至二十天前进行。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携带礼金和多种礼品送到女家。

时至今日,由于这种传统婚嫁礼仪繁琐需时,甚少会采用全套「三书六礼」仪式,多化繁为简,最广为重视的便是过大礼这一环。

物品 男家 (过大礼) 女家 (回礼)

礼金 通常已决定了一吉祥的数目,存于利是封内,丰俭由人。 一定要茶叶及生果

礼饼(嫁女饼)一担 由于现时加多了西饼,故无须一担(即四百个)之多。过礼时只须象征式带八个来便足够,代表心意。其中需准备龙凤礼饼两对,男女双方各一 对。其它以唐饼咭及西饼咭代替,又或以利是代替。 男方礼物的一半或若干(可用利是代替)

海味 分四式、六式或八式,通常每款分作两包,不论斤数,丰俭由人,但必须有发菜,其它包括: 瑶柱、鲍鱼、,冬菇、鱿鱼、鱼翅、蚝豉、海参、虾米、鱼肚等,可以利 是代替。 莲藕、芋头、石榴各一对

三牲 鸡或鹅两对,两雄两雌﹝如父母不全,一对便足够﹞,猪肉三至五斤起双飞﹝即一片相连开二﹞,也可以利是代 替。 双喜贺帷巾

鱼 鱼一对,大鱼或鲮鱼,取其有腥﹝声﹞气。 给女婿的西装、长裤(长命富贵)或衣料、皮 带

椰子两对 取其有爷有子, 父亲健在用两对,否则一对即可。 扁柏,利是,芋头,姜

酒两对 洋酒或米酒四支 银包(内有利是)、鞋一对(同偕到老) 、袜两对、利是两封(上写:五代同堂,百子千孙)

四京果 荔枝干、龙眼干、合桃干及连壳花生。 回聘金、茶、煎堆及大发松糕

生果 取其生生猛猛之意 有头生菜

茶叶,芝 麻 因茶树不能移植,必要用种子种植,所以以茶叶做礼物,祝种植不移之子,暗寓女子坚忠不渝,即喻为 [油麻茶礼]。 回门大甘蔗

帖盒 俗称礼金盒,内有莲子、百合、青缕、扁柏、槟榔两对、芝麻、红豆、绿豆、红枣、合桃干、龙眼干,另有红豆绳、利是、聘金、饰金,以及龙凤烛一双及对联一幅。 槟榔一个(余数全回给男家,指一郎到 尾)

可一切从简,以利是代替,写上「过大礼大利是」。如代替猪肉的「猪肉金」、代替衣料的「衣料金」。但一些重要的礼品,应尽量亲自携来,包括:龙凤饼一对、唐饼数个(约八个)、龙凤烛一对、对联一幅及生果等。

聘礼中物品寓意吉祥,数量则必须成双,忌用单数。

女家收到男家聘礼,并不是全部收下,其中属于男家福分的物品,则需要回礼礼饼。

为避免奔波采购,可购买一些中式饼家有售的精装过礼锦盒,因己齐备过礼所需的重要物品

礼品中不可送手帕,因有分手之意。

嫁女饼

根据中国传统,结婚派饼是不可轻率的一环,是显出对该婚礼的重视和隆重程度。男家过大礼时送的礼饼(嫁女饼),女家会分派给亲朋好友隆重其事,所谓派「嫁女饼」,向亲朋好友宣布女儿将出嫁的喜讯。派礼饼可就亲疏长幼辈份而定派饼数目,亦可分四式、六式及八式,取其成双成对的意头。
作者: 彭安琪    时间: 2017-12-30 16:33     标题: 回复 64# 的帖子

 在武汉,所有的能算得上是民谣或者顺口溜的文化——绝对,我说是绝对是出不了书的!按照咱大清国政府的说法“没有一点积极意义”、一点也不合啥“主旋律”的!它在现在不合,他在过去也不符合任何具有积极意义的、冠冕堂皇的场所!最重要的是所有的歌谣极具攻击性,大家不妨听听————
    
  一、武汉的民谣:
    
  (湖北大鼓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顾 客:“下面的老师傅”
    面老板:“呃”
    顾 客:“来一碗热干面”
    面老板:“好!”
    面老板:(对下面的下手)多把点盐少把点油,多把点姜葱不要大蒜头,新鲜的鼻舔(鼻涕)炒腊肉!
    
  此段民谣的特点是用湖北大鼓的腔调来唱,非常的幽默,唱腔韵味十足!大家都模仿湖北大鼓专家张明智的腔调来唱,不过这基本上是从小在武汉生长的人才会唱!
    
    (儿童歌谣)
  ————“乡里伢,喝糖茶,打臭屁,窝蝌蟆(青蛙)”
  注解:在武汉生长的小孩子们,几乎每个家长都会教他这句带着浓厚地域歧视色彩的歌谣,大家就是在这种武汉人天下第一的环境中长大!
    
  (儿童歌谣)
  —————“好哭佬,装鬼嚎,丢到河里被狗咬”
  注解:儿童之间对好哭的小朋友的一种调侃,谁要是爱哭,就叫他“好哭佬”
    
  (儿童歌谣)
  —————“河南胯胯,挑担粑粑(大粪的意思),粑粑泼了,流到他老家!”  
  注解:这是前几天(7号)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五一长假的时候带着他的孩子到深圳来玩,唱给我听的!小孩才两岁!聪明伶俐,背诵这首歌谣的时候字正腔圆!赢得大家一片掌声!他父母是像教唐诗那样来教他这首民谣的!河南胯胯——武汉人对河南人的蔑称。
    
  (儿童歌谣)
  ————“‘白水城’的屁,震天地!穿过了太平洋来到意大利,意大利的人民拿起武器,赶走了“白水城”的大臭屁!”
  注解:武汉小孩子很小就被教育得爱调侃那些放臭屁的人,谁只要是放了臭屁,大家都要调侃,记得我小时候我后座的一个叫“白水城”的小朋友老是爱放屁,所以只要他一放屁,大家就一起围着他唱起这歌谣!这个歌谣一般在7、8岁的时候唱。
    
  (儿童歌谣)
  ————“白水城的爹,呃,白水城的妈,他,白水城的爸爸盘鸭鸭!”
  注解:这首歌谣是纯粹的骂人的歌谣,很小的时候就听着隔壁的小孩带着我们一起骂另外一个老爱放屁的小朋友。
    
  (儿童歌谣)
  ————“白水城的妈真拉呱,洗脚的水塌巴巴”
  注解:大家看这句话知道形容那位经常被人欺负的小朋友又挨骂了,主要是形容这位叫“白水城”的小朋友很邋遢。“拉呱”武汉话,很肮脏的意思;“塌巴巴”—巴巴,武汉的一种早食,需要挞的方式来煎煮。“洗脚的水塌巴巴”——用洗脚的水来做巴巴这样的食品!
    
  (成人歌谣)
   ————“胖子胖,打麻将;该我的钱,不还帐;左一棒,右一棒,打得胖子不感犟。”
  注解:主要是调侃胖子的歌谣
作者: 彭安琪    时间: 2017-12-30 16:35

武汉老童谣

◎翘气古怪
翘气古怪,上街买菜;买的么菜?买的翘气古怪。
▲翘气:因受委屈而生气。这个词看得我特别亲切。那些为一点点事情喜欢赌气的女孩子会被称作翘气包,疼爱的成分要多过嘲笑。

◎伢伢洗澡
前拍拍,后拍拍,伢伢洗澡不吓吓。
▲拍读音pe,吓读音he,在武汉方言里读出来是押韵的。

◎虫虫飞
虫虫飞,虫虫走,虫虫不咬伢伢的手。

◎六月六
六月六,六月六,姆妈带我拜舅舅;舅妈要我吃臭肉,一吃吃得满嘴油。
▲六月六:天贶(kuang)节,民间认为这一天是晒衣物的日子,汉阳鹦鹉洲一带举行“磨子会”,要吃肉以示庆祝。
▲姆妈:妈妈的意思,读音其实接近恩妈。
▲臭肉:矫情的说法,为了表达亲近。

◎丫头
丫头丫,丫黄瓜;黄瓜苦,丫萝卜;萝卜辣,逞倒丫头杀。
▲逞:借字,音cen,意思是按、压。

◎点点窝窝
点点窝窝,牛屎拖拖,猫子吃饭,狗子唱歌,唱的么歌,唱的棉花董大哥。

◎姑娘谣
汉口的姑娘生得傲,麻纱裤子穿一套;红缎子鞋,皮底铰;燕子头,反镜照;新市场里买戏票,三层楼上靠一靠。
▲瞧瞧时髦的汉口姑娘!

◎妖精
妖精妖精得了妖精病,请了妖精医生来看病,妖精医生说冇得病,咕噜咕噜锤,咕噜咕噜叉,咕噜咕噜三娘娘管金叉。
▲这是武汉人玩“划头”游戏时念的一首歌,配合手势念出。

◎好垃坬
一个伢的妈,好垃坬;洗脚的水,调粑粑,身上的圪子搓麻花,围桶盖子敬菩萨。
▲这是一首儿童间互相嬉骂的歌谣,在实际言语中,“一个伢”常被替换成对方的名字。读来不雅,但是保留了很多方言俗语。
▲垃坬:邋遢
▲圪子:身上的污垢
▲围桶:马桶

◎扇子
六月天气热,扇子借不得,虽说是朋友,你热我也热。

◎肚子饿了
肚子饿了,肚子饿了,要吃馍馍,要吃馍馍!哪个叫你不吃,哪个叫你不吃?冇得蛤蛤,冇得蛤蛤!
▲这是一首流行于武汉沦陷(1938年10月)期间的儿歌,根据两只老虎的曲调填词。民国初年全国曾经流行用这首曲子唱出“打倒列强、除军阀”,而后又出现多个填词版本。唔,所以你可以试着唱出来。
▲蛤蛤:铜板,泛指钱,武汉称铜蛤子,蛤蛤,蛤儿,读音go。

◎好吃佬·好哭佬
好吃佬,卖灯草,卖到河边狗子咬。狗子狗子你莫咬,我把钱你去过早。
好哭佬,卖灯草,卖到河边狗子咬。狗子狗子你莫咬,我把钱你去过早。
▲灯草:过去用做油灯的灯芯,轻便价廉,卖灯草比喻人不会有出息。
▲过早:武汉人有在外吃早餐的习惯,叫做“过早”。


◎黄鹤楼
黄鹤楼,层层高,雕龙画凤好花描。年年有个端阳节,王孙公子真逍遥。白纸扇,手里摇,手扶栏杆往下瞧:观音矶,水飘飘;采莲船,碧玉箫,细锣细鼓只管敲。
▲花描:鲜艳悦目。

◎月亮
月亮走,我也走,我跟月亮提笆篓。笆篓破,接菱角;菱角尖,杵上天;天又高,万把刀;刀又快,切芹菜;芹菜青,换口针;针又秃,换块肉;肉又薄,换个锣;锣又响,换个桨;桨来划,换个瓜;瓜又甜,好过年。

◎忙年
二十四,打扬尘;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年办足;二十七,年办毕;二十八,把蜡插;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桃花谢;初一早,年拜了。

这些民谣用武汉话读实在是很有韵哈哈哈哈哈哈哈
作者: 刘敏    时间: 2017-12-30 17:27     标题: 回复 85# 的帖子 襄阳民间谚语

“新三年旧三年,补补连连又三年”。几千年来,中国是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农民的生活模式就是自给自足,当温饱问题得不到解决时,只有靠节衣缩食度日,因此人们穿衣就倡导了上述谚语。
     “南京到北京,买主没得卖主精”。因为卖主对货物的进货渠道、产品质量、价格多少、存放时间、销售趋势等等都比买主清楚,吃亏上当买主自然没有卖家清楚。
     “人老三不才,尿尿打湿鞋,迎风流眼泪,吭咔屁出来”说得相当真实形象。因为人老了各种器官都衰老退化了,失去了自我控制能力。
     “只有孙娃子大过爷,没有侄儿子大伯伯”。在一个家族中大房的辈小,幺房的辈大是规律,大房的孙子大过幺房的爷字辈皆属正常,而侄儿子的父亲岁数本身就小于他的伯父的岁数,那么他的岁数绝对大不过他的伯父了。
     “满堂的儿女,赶不上半路夫妻”儿女虽好,但是他不能日夜陪伴、照顾空巢父母;而半路夫妻却能做到互相体贴,嘘寒问暖,互相照顾,相濡以抹。
     “芒种打禾夜插秧”。春争日,夏争时,芒种那个档口麦子收了要脱粒,割罢麦子腾出了田块要赶紧插上秧苗,不然错过了农时,为了不误季节,只有白天打禾,夜晚插秧。
     “猪四狗三,猫怀两单”这都是指的怀孕时间(月),“两单”是为了押韵,意思两个一个月。
“嘴上无毛做事不牢”年轻没长胡子办事不老练。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我们襄樊地区到了“清明”节不会再下雪了,到了“谷雨”节也不会再下霜了。
    “酒多无德”喝酒要适可而止,喝多了、醉了就会改性,没准就会做出出格、出轨、缺德的事情来。
     “年箫月笛当面笙,三年的胡琴不好听”指的是学习演奏这几种乐器的时间、功夫。
“空腹不喝酒,五更不沾妻”空腹喝酒肠胃里面没食物,酒精很快就进入了血液,对内脏直接有伤害;在没有时钟记时的时期,人们把夜晚分成五个更次来记时,五更即天快亮了,行了房事得不到充足的休息会影响身体健康。
“生意不成仁义在”主要倡导和气生财,即使生意做不成也不能丧失仁义。
“娇儿不娇活,娇儿不娇书”儿女看的再娇,在干活方面不能娇惯,从小就应该教他(她)做力所能及的活,养成一种良好的勤劳品质,以免成人后好逸恶劳五体不勤;读书也是如此,要严格管教,不能放纵,不能因为看的娇而听之任之。
“三早当一工”提倡勤劳,起三个早干活就顶一天的工夫。
“男人长街走,带着老婆一双手”“民国”以前,人们的穿戴都是靠手工缝制,结了婚的男人从头上到脚下的衣帽鞋袜当然是靠妻子缝制,从款式到功夫都能看出妻子的手头。
“前不栽桑,后不插柳”以前农村、现在也还有人这么讲究,在住宅的前边是不栽桑树的,在住宅的后边也是不插柳树的,因为人们迷信了谐音,“桑”即“丧”,“柳”即“扭”,出丧是往前边出,是怕死人的意思;后边柳,是怕后儿后孙扭了、歪了、不务正业走了歪门邪道。
“不识黑”不识字,有时也还作对一种事件的不了解,不明就理也比喻不识黑。
“宁往下边走一千(里),不往上边走一天”我们这里说上边就是北方,下边就是南方,往下边走一千正是富饶的江南鱼米之乡环境好,生活好;而往上走一天就到了较为贫瘠的河南。
“上床的夫妻下床的客,出了房(卧室)门假装认不得”这是旧礼教的家规,出了房门夫妻之间再也不准轻浮。
“今儿里不住点儿,明儿里晒破脸儿”今天下一天雨,明天就可能是好天气。
“在人上找人说话,在人下背人说话”在人上找人说话表示地位高的人平易近人,在人下背人说话就是地位低的人怕地位高的人不理会自己或者是用鼻子哼一下给自己难堪。
作者: 刘敏    时间: 2017-12-30 17:32     标题: 襄阳老童谣

桃花开、杏花落,枣树开花吃馍馍
月亮宝宝算一算,舅舅来了做啥饭,烙煎饼、蒸馍馍,一个一个又一个

过年年,有肉肉,吃肉肉,饱肚肚。
大字不出头,两边蹬轱轮,三天不吃饭,饿的坨罗转……
推磨拐磨,一升面做两个,爹一个,妈一个,爷爷没得灶里摸,摸个胡萝卜
拍拍胸,不伤风,拍拍背,不驼背。
摇啊摇,摇啊摇,
一摇摇到外婆桥,
外婆喊嗯好宝宝,
果一包,糖一包,
吃过蜜枣还有糕。


大字不出头,两边蹬轱轮,三天不吃饭,饿的坨罗转……
娃们娃们都来玩,玩到黑了我管饭,啥饭?绿豆稀饭缠泥鳅,娃们吃了屙泥鳅.~


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赶牲口。 一牵牵到老河口,又吃油馍又喝酒。 开开花园看石榴,石榴树上一对花斑鸠。 捡砖头,冲斑鸠,斑鸠屙了个大豌豆。
老表老表,下河洗澡; 洗的白,上不来; 洗的黑,气的哭。
老表老表,下河洗澡。碰到乌龟,爬起来都跑
“金瓜瓜,银瓜瓜,家里瓜棚结瓜瓜。瓜瓜落下来,砸到小娃娃。娃娃叫妈妈,妈妈抱娃娃。娃娃怪瓜瓜,妈妈哄娃娃,娃娃娃娃不哭了。”
拉锯,扯锯,我吃馍馍,你吃屁。。。
切萝卜切萝卜,切切切;包饺子包饺子,捏捏捏;客人来了,咚咚咚;客人走了,piapiapia;好孩子好孩子,摸摸脸;坏孩子坏孩子,打屁股。

“喂喂喂,你是谁,你是中国滴大老肥”
“大头大头,下雨不愁。别人有伞,你有大头。”
好吃包 长不高 长高了 好绊跤 绊一跤 又一跤 头上绊个大火包
xxx,大坏蛋 偷人家萝卜当炸弹 到处炸个稀巴烂 你说他坏蛋不坏蛋
点脚(jue)斗脚(jue),三盘轱辘,轱辘南,轱辘北(bie)……
学我艺,不成器,拉个猪娃跟你睡,睡不着啃你脚,你脚没得肉……
屁放的响,长大当警长;屁放的臭,长大当教授!
小河流水哗啦啦 两口子吵架要分家 小红小红你别哭 隔壁有个李大叔 李大叔脖子粗 说话像个老母猪
▲ 听着大人们说着有节奏的顺口溜,天真的我们也会张嘴来学,惹得大人们哈哈大笑,那时的时光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奢侈。


小燕子飞,五阿哥追,尔康爱上夏紫薇,不要脸的皇上爱香妃,皇后是个乌鸦嘴,容嬷嬷好,容嬷嬷坏,容嬷嬷是个大坏蛋
✘✘✘的屁,震天地,一屁震到意大利,意大利的国王爱看戏,这么大的钢管震的这么细,八十岁的老妈妹(儿)震成玩具,高大的机器人震成小蚂蚁……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烤鸭挂眼前,口水流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
张飞,飞啥,飞机,机啥,鸡毛,毛啥,毛择冬

你拍一,我拍一,一只小猫穿花衣。你拍二,我拍二,两只小猫肚子饿你拍三,我拍三,三只小猫去爬山。你拍四,我拍四,四只小猫看电视。你拍五,我拍五,五只小猫捉老鼠。你拍六,我拍六,六只小猫出街遛。你拍七,我拍七,七只小猫开飞机。你拍八,我拍八,八只小猫吹喇叭。你拍九,我拍九,九只小猫喝杯酒。你拍十,我拍十,十只小猫站得直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拉线我就跑,轰的一声,学校炸飞了!
乒乓球比赛,阿姨叫我买菜,我买了一堆烂菜,阿姨找我妈,我妈不在家,阿姨找我爸,我爸打电话,阿姨找我奶,我奶喝牛奶,阿姨找我爷,我爷擦皮鞋,阿姨找老师,老师告校长,校长的命令是: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白牙,四不许放屁崩爆米花。
▲课间的10分钟总是休息不够,跳皮筋,踢毽子,不管做什么,都有一段顺口溜,都有同学陪伴

123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
马兰开花二十一,
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
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八三五六,三八三五七,
三八三九四十一
……


一四七,坐飞机
二五八,慢慢爬
三六九,最后走
▲ 吃完中午饭,早早的来到学校, 三五好友一起,奔跑打闹,说着流传在校园间的段子,一片欢声笑语。
作者: 二班徐颖    时间: 2017-12-30 21:37     标题: 回复 46# 的帖子

【关于成长】生活不易,我们从牙牙学语的小孩子变成如今的大学生,不止是年龄在增加,心智各方面都在成长。所以成长才是一个人一生都在追寻的东西,但既然是成长就要有披荆斩棘的勇气,就好像《大拇哥》里的大拇哥,他虽然身量狭小,但他敢于去闯荡世界,敢于和强盗做斗争。不论结果如何,至少他的勇气与志向值得我们敬佩、学习!
作者: 二班徐颖    时间: 2017-12-30 21:45     标题: 回复 85# 的帖子

湖北仙桃有很多很土的谚语,可惜的是很多我都不知道怎么翻译成普通话,有的就算是翻译了也失了韵味。我就选一些翻译过来的还比较有特色的吧。
男也勤,女也勤,一生到老不求人;男也懒,女也懒,不缺筷子就缺碗。
    捆绑不能成夫妻。
    一夜夫妻百夜恩。
    家和万事兴。
    上床的夫妻下床的客,出了房门不认得。
    外头有个好铪扒,屋里有个好别篓。
    满堂儿女,赶不上半路夫妻。
    有福同享,有祸同当。
    天上下雨地上流,两口子打架不记仇。
    两口子打架现说起。
    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
    寡妇门前是非多。
    不等三年满,也要等两年半;不等两年半,也要等坟土干。
    只有粑粑粘面,没有面粘粑粑。
    只有藤缠树,没有树缠藤。
    好马不吃回头草,好女不配二丈夫。
    砍的没得车的圆,插的没得栽的青。
    田要深耕,子要亲生。
    一人有福,带连满屋。
    树大分杈,人大分家。
    厨房里杀猪堂屋里卖,好人不好外。
    打虎要靠亲兄弟,打仗要靠父子兵。
    爷有不如娘有,娘有不如怀里揣的有。
    好儿不争分家田,好女不争嫁时衣。
    养儿不知娘辛苦,养女才报娘的恩。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千年的港,万年的河;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人人都望子孙强,个个都望家富豪。
    人老不值钱,牛老不耕田。
    家有老,千般好。事要好,问三老。
    孝顺不分真假,忤逆不分亲疏。
    天下只有不是的儿女,没有不是的父母。
    送得父母才是子,杀在盘中才是鸡。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
    娘有儿心,儿无娘心。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媳妇子出来讲道理。
    养儿不教如养猪。
    为人若忤逆,屋檐水滴在旧窝里。
    婆婆背里背个鼓,背地里说媳妇;媳妇背里背个锣,背地里说婆婆。
    嫂嫂有样,姑姑赶上。
    九子十八孙,七十二岁上孤老坟。
    孝顺姑娘路上跑,忤逆媳妇床前坐。
    人身都是父母养,时时不能把父母恩情忘。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