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整理与研究”研讨会召开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整理与研究”研讨会召开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整理与研究”研讨会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图谱研究》新书发布会召开

  


       2017年3月4日,上海社会科学院民俗与非遗研究中心与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联合召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整理与研究”研讨会,会议由上海社科院民俗与非遗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蔡丰明、秘书长毕旭玲主持,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副所长王光东,上海市文广局非遗处葛永铭分别代表文学所与上海市文广局致辞。上海社科院行政处处长钱伟萍、人事处处长钱运春、哲学所副所长黄凯锋、科研处副处长李宏利,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张黎明、杨莉、林静,上海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高春明、日本东京都立大学教授何彬、上海师范大学非遗传承与研究中心主任陆建非、复旦大学教授郑土有、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田兆元、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徐赣丽、上海大学教授耿敬、黄景春,东华大学教授柯玲,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教授赵李娜,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黄江平、助理研究员程鹏等近3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文学所王光东副所长在为本次会议的致辞中,介绍了文学所非遗研究的相关情况,并提出与各高校、各机构继续深入交流与合作的希望。上海市文广局非遗处葛永铭的致辞则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上海市非遗保护工作的成绩和相关情况。他指出,当前上海的非遗资料整理等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与其他非遗资源大省相比,上海在在非遗资料收集整理以及非遗的数字化工作进程方面还比较滞后,因此他提出,希望专家学者多参与非遗保护的专项资金项目的申请。
       本次会议还进行了社科院民俗与非遗研究中心聘书颁发仪式。中心聘任钱伟萍、黄江平为副主任,聘任何彬、陆建非、徐赣丽、耿敬、黄凯锋、钱运春为特约研究员。



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图谱研究》成果发布

       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是蔡丰明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与资源图谱研究》的成果发布。该项目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目前已经完成七成以上的研究任务,并有20多万字的成果发表,基本上实现了项目申报时所订的预期目标。在此次会议上,蔡丰明发布了该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图谱研究》。该书共汇集了课题组以及其他相关专家学者撰写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其图谱编制方面的论文共18篇,其内容主要可以分为4个方面:一是有关非遗资源图谱编制的基本理论研究,如非遗资源图谱编制的本质内涵与内容构成、非遗资源图谱编制的原则、特点与方法、非遗资源图谱的类型划分与空间结构、非遗资源图谱的功能价值等等;二是有关非遗资源图谱编制的技术研究,如非遗资源地图与GIS制图技术研究、非遗资源图谱化与信息图谱绘制技术研究等等;三是有关非遗资源图谱编制的个案研究,如人物传说类图谱研究、盘古神话分布研究、民间剪纸发展与现状研究、端午民俗传承研究等等;四是有关国外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介绍,如德国的民俗地图与地理研究方法、日本的民俗地图制作及推广等等。编者希望通过这些方面的研究与介绍,能够充分反映出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中的最新成果,以及课题组在这方面的研究心得与基本思路。


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整理与研究学术联盟”的倡议

       在此次会议上,上海社科院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蔡丰明研究员提出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整理与研究学术联盟”的倡议,并提出了建立联盟的一些具体设想,包括召开成立大会,定期组织学术会议,以及建立以项目为中心的学术联盟体系等等。倡议书全文如下: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整理与研究学术联盟”倡议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人类丰富多元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方式,蕴含着各个族群与民族所特有思想情感与精神价值。自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末提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以来,一场具有世界性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已经在世界各国蓬勃展开,其声势之大,范围之广,都达到了不可估量的程度。它势必会对人类文化的发展进程产生深刻的影响,成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史上的一段光辉历程。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其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都极为丰富,自21世纪初以来,中国在政府的积极主导与社会的广泛参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得轰轰烈烈,蓬勃兴盛,至2016年时,我国已经挖掘整理出非遗资源100多万项,其中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作名录体系的39项,国家级代表作名录体系的1372项,全国四级代表作名录项目近90000项,成为当今世界上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这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来所创造的文化财富与生活财富的珍贵结晶,也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创造精神与生活智慧的集中反映,作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为此感到光荣与自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中华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日新、厚德载物的“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赋予了中华民族以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面对我国如此丰厚浩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我们一方面要予以百倍的敬重与崇仰,对其进行有力的呵护,另一方面也需要从科学的、学术的角度出发,对它进行进一步的整理、总结、归纳、提升,使它更具有系统性、规范性与学理性。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积淀,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有了十分悠久的历史,但是作为一种学术研究对象,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又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我们对它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我们对它的认识还较为肤浅,这就需要我们下更大的功夫和花更多的力气,从系统性、整体性的学术视角出发,对现有的非遗资源进行深入细致的整理、探索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保护体系与理论方法体系。
    为此我们倡议,各个关心非遗事业、重视非遗事业的高校、研究单位以及政府部门联合起来,建立起一个具有共同目标与强大合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整理与研究学术联盟,在非遗资料整理与研究的领域开展更多的联合研究,并通过学术研讨、项目设置、信息交流、基地共建等方式,搭建广阔的非遗研究与交流平台,开展非遗资料的积累、储存、保护与运用工作,使非遗保护与研究工作能够达到更为有序有效、系统完整、科学规范、深入全面的程度。
    我们希望,以上倡议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与呼应,并且尽快地付之于实际行动。

   
       该倡议得到了与会学者的热烈响应。一些来自高校的专家学者表示,在非遗开发的教学和研究中跨学科的研究越来越重要。目前,上海不少大学都有非遗研究力量,通过联盟可以将这些研究力量积聚起来。而积聚的对象还可以包括区县文化馆。大家通过共享资料,然后进行非遗产业开发将是一条产学研的好路径。

       在会议研讨阶段中,与会专家学者和来自政府非遗保护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还就“非遗资源的整理与研究”展开了深入讨论,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三、 非遗资料的收集问题

       上海非遗保护协会会长高春明提出了加大对非遗相关新媒体的资料的收集整理问题;上大黄景春教授以汝南地区梁祝传说为例,说明上世纪三套集成的资料收集比较粗糙,遗漏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张黎明主任指出,在全市的非遗资料普查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比如有些区县上交的普查资料是经过文化馆、文化站的相关工作人员“加工”过的二手资料。因此在近期的代表性传承人的记录工程中要采用学术专员专门指导制度;华师大徐赣丽副教授则认为,目前包括非遗资料收集方面的非遗理论并不完善,非遗资料的收集和普查人员缺乏专业方法指导,华东师大可以对这些人员提供方法上的培训。
       上海非遗保护中心林静认为,在曾经的非遗资料普查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普查资料人工加工的问题。因为普查是专业领域,而当时的从业者不专业。二是当时的标准不准确,前期准备也不充分,因而造成了普查结果不尽如人意的状况。虽然曾试图进行补救式的普查,但所需人力物力太大,很难进行;葛永铭介绍说:曾覆盖全国的非遗普查在2011年左右结束。此后进入两年左右的总结期。国家非遗法和上海非遗地方条例都鼓励进行非遗调查。希望专业团队查缺补漏,继续发掘;黄凯锋研究员认为:非遗资料的收集应该扩大到民俗学之外的历史、法学、经济、哲学等学科,现在是跨学科进行非遗研究合作的好时机,可以在社科院民俗与非遗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力量;黄江平副研究员认为:相比文献资料,田野调查资料更重要。目前申报非遗的项目有一部分不是在前期普查中产生的,比如三林老街民俗活动,其中的城隍庙会等都是当代生长出来的。她还指出:对濒危项目资料的挖掘是非遗资料整理的重点;柯玲教授回顾了国家文件的相关规定,指出非遗资料的工作重点是档案和数据库。她对非遗资料的主要内容及其载体进行了归纳整理,指出非遗资料的特点包括多样性、自然语言丰富、领域知识碎片化、数据结构各异;李宏利副处长认为:非遗资料整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而蔡丰明研究员主持的国家重大项目所做的样本在非遗资料的收集整理方面提供了非常好的案例,具有示范意义。非遗资源散落在历史、宗教、经济等各学科的研究范围内,对其归纳总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程鹏博士认为:非遗资料收集整理的目的性很强,但非遗本身又在不断发展变化中,需要不断跟踪。学者进行跟踪式的全面搜集整理的可能性不大,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是基于研究兴趣,研究项目的暂时研究。大型的、长期的搜集需要政府牵头。



四、非遗资料的整理与保存问题

       高春明认为现在上海非遗各项工作在表面上都红红火火,但实际上有很多问题,首先应该针对已有的非遗历史资料、田野资料,建立一个资源库;钱运春处长作为钱氏家训非遗资料的主要整理者和钱氏家训传承人,以自己的实践为例,讲述了钱氏家训资料的收集整理过程。他认为,目前中国非遗资料的整理过程中出现了缺钱、缺人、缺思路的问题,他提出可以通过会议、祭祀、展览等方式进行非遗资料的整理;郑土有教授认为:本次会议提出资料整理问题很及时,这也是一项迫切的工作。上世纪三集成中区县卷没有及时出版,其资料几乎完全散失。所以非遗资料工作的重点是保存,整理好了以后如何保存更重要;黄景春教授认为:非遗一手资料的整理很重要,要分门别类存储;徐赣丽副教授认为:非遗资料的整理保存中数据的建立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建立之后的共享; 张黎明主任谈到市非遗中心进行非遗资料的整理和保存的困难,因为人员少又不是独立法人,所以市非遗中心并没有独立的档案室进行资料的整理与保存。
       钱伟萍处长曾担任过市群艺馆副馆长,对非遗资源普查资料比较熟悉,她认为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共享前期普查资料;杨莉介绍说在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数字化抢救记录工程中,市非遗中心去年完成了10名传承人的资料整理,包括录音、录像、笔录,文献资料等,建立了传承人的专项数字化档案;林静介绍说:大多数普查资料进入数据库以后没有进行过整理和归类,普查的价值打折扣。普查是申报的基础,但目前的普查缺乏专业调查报告,仅有申报表、录像片和其他辅助资料,这些资料来源于项目保护单位,容易失真。她建议:是否可以由专家出一份田野调查报告,以鉴别申报材料;柯玲教授总结后认为:非遗资料整理的三个必备动作是建立档案,建立数据库,建立基于web平台的非遗资料管理系统。她还对非遗档案的概念、意义,非遗档案的归档范围,非遗档案工作体系与编研利用,非遗档案管理与应对问题的策略等理论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黄江平副研究员提出,可以通过横向课题、纵向课题等方式对非遗资料进行整理研究


五、非遗资料价值的发掘、积聚研究与成果呈现问题

       陆建非教授介绍了上师大非遗研究中心所做的一些工作,比如制作了上海第一张非遗传承电子地图,建设了上海高校非遗展示的平台,印刷内部刊物《非遗传承研究》,发布了《上海中小学非遗传承研究报告》。他还提出创建一本非遗专业刊物,并利用自媒体和多媒体工具呈现非遗研究结果的建议;何彬教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整理与研究——从民俗地图实践应用谈起”为主题,介绍了用民俗地图的方法将非遗数据具体化、可视化,并提出建立图谱库和网站的建议;徐赣丽副教授认为目前高校民俗学研究生田野调查课程经费短缺,可以简单设立一些项目,鼓励研究生进行田野调查。或者与其他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加速田野调查成果转化。上海都市的非遗特点值得关注,探讨城市化的非遗如何建构上海城市文化符号是有价值的课题;黄凯锋研究员建议在上海开辟一些非遗线路,并提出研究都市非遗在沟通历史性和现代感,沟通农耕文化和现代文化中的特殊作用,以及研究非遗文化如何参与上海大都市建设的课题;钱伟萍处长指出:目前申报成功的非遗项目已经很多了,如何保护和传承是将来非遗工作的重点;杨莉介绍了市群艺馆作为江南丝竹保护单位所做的工作,比如去年挂牌22家保护基地,成立了丝竹乐团,聘请了艺术顾问,进行了数字化档案库整理,组织了大型展示交流活动等;耿敬教授认为:非遗形态多种多样,非遗传承人的种类也不少,资料发掘中最重要的还是操作。而在实践操作层面,学术专员制度将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但在学术专员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保护思路的一致。要注意保护的对象不是文物,而是活态的项目;李宏利副处长以具体的实践案例说明:非遗保护的关键是行动,理论和学科的建设可以缓行;毕旭玲秘书长介绍了社科院民俗与非遗中心近期的工作,指出利用非遗年度发展报告、非遗公众号以及专报等形式呈现非遗研究成果的重要性,这些成果在团结非遗研究队伍,锻炼学生方面,培养后备力量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

       会议的最后,田兆元教授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此次会议体现出上海民俗学界团结协作的精神。上海民俗学拥有姜彬和罗永麟等前辈开创的民俗学传统。华东师大和社科院是上海乃至江浙地区非遗工作的母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图谱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整理与研究学术联盟”将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彰显了上海非遗研究、管理队伍的形象,还能使大家共享研究资料,互相帮助,共同促进上海非遗保护和研究的发展进步。而在未来,联盟还应该有企业、保护单位、传承人、媒体等方面的参与。项目、经费、人员、媒介是联盟的四大要素。他还进一步提出:目前进行的非遗工作,大量是资料整理,而不是研究。研究应是对现有资源的开掘,研究是对文化遗产的推进和推介。非遗不仅需要资料整理,更需要研究,应通过研究确立非遗的独特价值。




                          

  上海社科院民俗与非物资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2017年3月5日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