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学术交流】我专业研究生获交流基金资助参加暑期学习概览

【学术交流】我专业研究生获交流基金资助参加暑期学习概览

  2016年暑假,我专业2014级、2015级10位同学获研究生院学术交流基金资助分别参加了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暑期学校,华东师范大学“性别与民俗”暑期学校,华东师范大学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北京师范大学第六届中国社会治理论坛,浙江师范大学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吉首大学西南地区的民族、历史与生态暑期学校以及南开大学公益慈善与社会创新暑期研究班等学习交流。
  学术交流基金需提前填表申请,获批后后期报销需准备邀请函(须主办方红章,传真等无效)、课程表、总结、论文复印件、往返交通与住宿票据等材料,发票抬头开“辽宁大学”(区别于辽宁大学研究生院等)。

辽宁大学学术交流基金申请表下载:

辽宁大学研究生院相关链接:http://grs.lnu.edu.cn/info/news/show/23887.htm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緣聚珠海: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中山暑校學習心得)

  每一個行為背後或許都有著明確的動機,從沈陽到鄭州,從鄭州到廣州、珠海,幾乎縱貫整個中國,這麼長的行程,加上長江中下游的強降水等客觀因素以及其它各種安全考慮,父母都很擔心,并勸說不行就不要來參加了。那麼究竟是什麼支撐你排除種種困難、跋山涉水參加此次暑校呢?
  首先是因為人類學課堂上導師要求選譯2015年《人類學年度評論》上的一篇論文:《the archaeology of ritual》,比較符合此次暑校考古、信仰等方面的主題;其次是正在參與著一項文化部社科基金委託項目,對民間信仰有一定的關注和思考。
  也許是因為自身中文和民俗學的專業背景和知識結構,在這場以考古為主題的暑校,能夠與各位老師、同學對話的無外乎儀式、信仰以及形式分析等方面;話說回來,也積累不少考古方面的專業知識,掌握了一些從事學術研究的方法,并培養了跨學科研究的意識。
  具體來說,比如民俗學一般將"deposits"譯為“遺留物”,而考古學則譯為“遺存”;民俗學將"contextual"譯為“語境”,而考古學則譯為“情境”;民俗學將"peformative"譯為“表演”,而考古學則譯為“展演”等等。研究方法上,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郭靜雲老師“白紙法”“自行不取名”以及研究當中的問題意識。“白紙法”就要對教科書等上面的觀點進行懸置,找到自己的興趣點,保持好奇心和持久的熱情;“自行不取名”是與學界進行對話的基礎;而問題意識則體現出寫作的學術價值與貢獻,別人隱藏了什麼、誤解了什麼,自己又有哪些新的論證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課堂和小組討論中分別向孫隆基教授、郭靜雲教授和周廣明研究員提了四個問題,張江華教授、劉志偉教授由於時間等問題,沒來得及發問。
  孫老師“古印度文明的二度奠基”講座中提到了朝聖節的時候,不同種姓、上千萬人一起到恆河洗澡,孫老師感覺有點矛盾。在當晚的小組討論中有幸和孫老師交流了一下觀點,就是伊利亞特將世界分為“神聖”與“世俗”兩個方面,在神聖世界的時空範圍里,世俗世界的等級、財富等界線均被抹除,所有人享受著暫時的平等,有種狂歡的性質。在之後的討論中,還有同學提到了特納的閾限理論,包括脫離、轉變與合入等三個階段。孫老師最後還是認為有種不潔的成分。
  二是在小組討論中關於形式分析向郭靜雲老師請教的問題。普洛普在《故事形態學》中通過對民間故事的研究歸納出7個角色和31種功能,黃咨玄老師“藝術即語言”的講座中也提到了對於埃及墓室浮雕的分析,問題就是有沒有類似現成的框架對圖像進行解讀?郭老師說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分析出其中的核心成分與多元成分,并推薦閱讀《天神與天地之道:巫覡信仰與傳統思想淵源》一書,黃老師在講座中也提到了三本相關書目:《觀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視覺的轉向(that visual turn)》和《art as language: Wittgenstein Meaning and Aesthetic Theory》。
  另外,還在課堂上向郭老師請教了一個關於“信仰”的問題。一方面,郭老師講到商王祈求避禍……掌握事物的正道;另一方面,民眾基於對自然和人生的認識,設立了一些配合自然規律的信仰與禁忌。問題是官方與民間對於信仰的認識有何不同?之所以問這個問題是因為,比如根據民俗學者的研究,官方逐漸將龍神聖化、王權化,皇帝也被稱為“真龍天子”,而在民間,龍則有善惡之分(白龍、黑龍),民間的社火也廣泛存在舞龍、舞獅等現象,似乎是對龍的輕蔑和不敬。郭老師認為明顯的階層區分出現在漢代,有大量的文獻可供考證;在上古時期,貴族的信仰更有器物可考且流動性更大。在之後的問答中,有老師推薦了《不同維數時空和生命的美》一書。
  在周廣明研究員“關於考古學的另一種解讀”講座中,老師提到不同行為在考古遺存中的物質編碼問題,也並不是所有的行為都會被編碼。聯想到《the archaeology of ritual》一文,核心觀點就是思考考古學對於人類學基本理論"ritual in its own right",從物質過程的角度對儀式進行研究。因此就向老師請教如何通過物質編碼反觀人類的行為及儀式?有沒有具體的路徑可尋?周老師推薦了倫福儒《考古學:理論方法與實踐》,還有一本《考古學思想史》。
  張江華老師以及劉志偉老師的講座是印象最深刻的。張老師講題是《“福”的生產、交換與分配——廣西壯族社會中的集體與個人》,首先引入斯科特《農民的道義經濟》一書,指出農民掙扎在生死線上,追求的是風險最小化,并形成相應的互助互惠原則。張老師通過福的生產、交換與分配,指出在一般社會中,也存在著道義經濟:認為自己的成功歸結于集體的“福”;當其他人落難的時候,自己則有責任提供幫助。沒來得及問的問題是考慮到國家的非遺等建設,學者、官方的介入對於當地信仰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因為老師擔心儀式可能會消失。據自身經歷可知,兩者的介入可能會使儀式更加完整。
  劉老師講座中多次提到了民俗學,感覺終於找到了“同道中人”;“透物見人”“從俗看民”,考古學與民俗學對於民眾生活、民眾欲求、民眾習慣等方面的關注似乎具有某種很強的相通性。

7月12日於珠海盛龍酒店
10月23日修改於B3宿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