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读后感] 菊花与刀

菊花与刀

等级制度根深蒂固的日本,每一个人的身份都是明确固定的。下级的生活保障有赖于上级的恩惠,每一级都忠实于他的上级,处于等级最高地位的人便是他的最大“恩人”。民众在各种强制和禁令中学会严格遵守秩序,按照规则在自己的活动范围中行使相对的自主权。等级的尊严和权威是被绝对拥护和维持的,任何“不忠”与“反抗”的行为都是要受到惩戒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专制”和“独断”的崇尚。事实上,日本人对等级并不是积极的支持。敦使人们严守规矩的,是源于内心的“羞耻感”。任何嘲笑和诽谤,以及来自社会甚至家庭的一丝否定都会使他极度的沮丧。日本是一个“为他”的文化,强调的是别人的肯定和认可,因此,“名声”对日本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清除自己名声上的污点,就如同擦拭佩刀上的锈迹。抹去那些杂秽,以使纯洁的本性闪亮发光。”所有“不真诚”的行为和言辞都会引起他们的极度愤怒。所谓“真诚”,是指“热忱地遵循一条道路,那条道路是由日本的规则和精神标志出来的。”而“不真诚”可以认为是指否认或者轻蔑他们所坚奉的信念和信条;他们绝不允许任何人对自己的行为和能力进行批评,人和工作完全等同,这些指责被自动生成为对他本人的批评。对经过谨慎审视之后做出的判断或者决定,日本人认为,他们的所有言行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再三斟酌之后做出的选择,是全面而且是最佳的,任何不以为然、不以为意的态度和言语都会使他们感到受辱,被嘲笑。愤怒激化“雪耻”心理。“雪耻”有两种方式:外向扩张型指向他人的“复仇”行为;内向自敛型指向自我的自新行为。在前明治维新时期,由于法律和社会秩序等方面的规定并不完善、严谨,“仇杀”被视为美德,因为这种行为的因由是正义的,这是符合正义标准的。日本人关于“正义”的定义,是以“羞耻心”为核心的,使人蒙羞是不正义不道德的行为,只有雪耻,正义才能得到伸张,受到“羞辱”的人心理才会平衡。除了外向的武力报复之外,内向的自我克制也是他们维护自己名声的重要方式。他们从小被教育要“自重再自重”。“自重”的意思是要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各种方案和策略,恰到好处的努力,察言观色以得到别人的认可。任何有违“常识”的行为都是错误的,他们必须限制自己的言行。在日本,“恩”是社会伦理的基础。“报恩”成为日本人生活的核心使命。日本是一个人际关系世界,各种伦理关系推动着人们的行为进展。“恩”可以分为“义务”和“情义”两种。这里所说的“义务”并不是指西方文明中与“权利”相对的“义务”的意思,它是一种心甘情愿并且无偿无条件的回报。这种回报对于“天皇”是“忠”,对于父母则是“孝”。“义务”所要求的服从是绝对的,不允许任何忤逆。“情义”是指“不是心甘情愿的但是又是要做的”,包括对社会的责任,对其他亲友的“友情”。情义带来的人情债是不必须的,但是却常常是沉重的负担。义务和情义的冲突是十分常见的,无法保全二者的情形下,“死”成为唯一的解脱。出来报恩之外,“人之常情”的消遣和娱乐也是十分重要的。他们把不耽误妨碍正常要事的“自由生活”看做是享受,是仅次于生命要务的,因此也可以说是生命的附属品,诸如睡觉,吃饭,性。这些都被认作是正常而自由的。日本人具有强烈而明确的秩序和分类意识,他们把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生活大小事划归入不同的圈子,整个社会的和谐运行便是依靠这些圈子之间的平衡和牵制。个体生活是以平衡各个圈,各道程序为核心的;对个人的评价不是以其完整的人格形象来分析的,而是以他在各种关系中的行为表现来评定。换句话说,日本人是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是指向他人,指向外界的。所有的行为都是要符合他人的期望,而自我期望往往是被忽略的。任何考虑到个人私欲的行为和思想都是可耻的。日本人从小接受到的童蒙教育的断层,使得他们具有双重两面性:幼年时的骄纵与肆意妄为延伸为成人自由领域中的大胆放纵;在渐渐成长过程中被要求的服从和克制约束,致使他们压制自我的个性,并且在“情义“”义务“和“常情”发生冲突的时候,选择放弃个体的享乐。日本人在这种自我监视和被监督中,承受着沉重的负担。他们从孩童时代就被训练要观察自己的行为,并设想别人可能的反映和评价。在“观我”和“自我”的双重模式下,日本人体会不到灵魂提升的快乐和轻松,而“忘我”,让“我”死去,得到的是自由。“我的精力和注意力可以自由地直接用来实现我自己的目标。在我和我的目标之间,已经不存在带着恐惧负担的观察者自我。随之而去的,还有紧张而疲劳的感觉和压抑的倾向”。禅宗所讲述的“圆通”的境界,无疑给重重矛盾和冲突中犹疑挣扎的日本人带来新的方向和路途。

TOP

日本文化的特质或者性格有很多民俗事象的显现,例如歌舞伎、山口组、文身、动漫文化(宫崎骏、岸本齐史等)、阴阳道、柔道、武士等等,本尼迪克特的研究方式虽然说大体是正确的,但缺乏在日本本土田野调查,这也是为后人留下的学术空间。
不知你读的是不是商务印书馆的版本《菊与刀》?

TOP

回复 2# 的帖子

是上海三联书店版本的。后来又结合看了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这是日本人自己写的对于日本精神的阐释,这两本书结合看,觉得还可以,但是仍然有一些不太明白的地方。比如:日本人性格中的双面性到底是源自什么?若说是由童蒙教育的影响,那么这种教育方式又是怎么形成的?对日本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影响因素我觉得并没有进行较为明白的说明,不过也可能是我没有读出来。不知道,你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

TOP

一个民族的性格形成是一个综合立体动态积淀的过程,我们这里所指的准确说是大和民族,不包括琉球人和阿伊努人等族群。我个人觉得大和民族不仅仅是双面性,双面性或多面性很多民族都有,比如汉族、哈尼族、回族、苗族、傣族等。大和民族的文化性格更像是错置、嵌套型的,即两种或几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性格有机统一。至于原因,我能想到的有生态环境的有限性、民族地理的特殊性、高纬度群岛的气候条件、稻作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交融、多元宗教和哲学的杂糅、语言文学的封闭性等。我自己研究过日语的应诺词,表yes是hai,表no是ya,这和大多数ya类诺词语言是正好相反的,这就证明他语言上的错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