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丁雄飞]超越西方文化左派

[丁雄飞]超越西方文化左派

丁雄飞   发表于东方早报 2013-05-26 02:21

  继《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文化与社会》等书之后,雷蒙德·威廉斯《漫长的革命》的中译本也在今年出版了。翻译之事,一眼难尽:一方面,一些胆子大且下手快的,勇于炮制低劣的译文;另一方面,豆瓣上喜欢挑事的,故作惊人之语,诋毁译者的劳动。而倪伟老师所译《漫长的革命》,却是好评如潮。不仅其译文明白晓畅,更重要的是,全书术语还准确统一。后者对于理论著作尤为重要:当读者感受到同样的中文表述对应的是同一个英文单词,便对译者产生了信任感,进而就敢于通过这些关键表述来判断上下文义,甚至绘出相关的理论地图。

  《漫长的革命》初版于1961年,乃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四篇关于文化生产过程的理论论文,讨论了作为创造性过程的艺术、文化的概念,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包含四个系统的社会形象;第二部分是七篇关于英国文化史的社会学论文,涉及教育体制、读者大众、大众报刊、标准英语、英语作家、戏剧形式、当代小说;第三部分是威廉斯对1957年到1959年英国形势的回应,他希望从经济、民主、阶级、文化等方面,揭示其时实际存在的感觉结构。总体上看,“文化”是关联全书的核心概念。

  此书对连续性和整体观的强调,令我印象深刻。比如,对于艺术的讨论,威廉斯便把经验-形式-意义、共同的-个人的、继承-创造这三组概念作为辩证的整体看待,而把对艺术形式的接受和传播作为连续的过程看待。又比如,对于传统的分析,威廉斯重视存在于当代的选择性传统,因为“建立与以往路线并存的新路线,破坏或是重新勾画现有的路线”常常就是“一种激进的当代变革”。还比如,对于革命者和改革者的区分,威廉斯认为后者拥有一个社会的成员意识,“他们真诚地想改变总体生活方式的这一面或那一面,但这种愿望与对这一总体生活方式所包含的一般价值的坚持并不相悖,也与其对社会的根本连续性和统一性的坚定主张协调一致”。于是,我们自然能够联想到,为什么甘阳要把威廉斯作为突破口,来“超越西方文化左派”了。

  在威廉斯上世纪七十年代接受《新左派评论》的访谈中,关于此书讨论得最多的就是“感觉结构”这个概念。感觉结构是溶解一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的溶液,是对某个特定地方和时代的生活性质的稳固感觉,是关于生活中内在共同因素的具体经验,是一般组织中所有因素带来的特殊的、活的结果,因此,是一个时代的文化本身。老实说,这个概念并不清晰,有时候,限定它的是正在写作新文化作品的一代人;有时候,它就是关于书面作品的形式和手法。而感觉结构和意识形态、无意识、阶级的关系,总不甚清楚。即便在讨论1960年代英国时,威廉斯会提到对民主和身份的感受,但似乎都过于笼统。

  感觉结构与艺术作品形式的关系,似乎能够让我过渡到杰姆逊的《可见的签名》这本书。在这本书的长篇结论里,杰姆逊以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来连续地阐述电影形式的历史,也就是说,把资本主义文化三个基本阶段的历史逻辑与电影的形式相联系。而这本书所分析的电影个案,大多处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此,它们都与其时杰姆逊对于作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后现代主义的一整套判断,息息相关。

  杰姆逊在他书的开篇说,“视觉本质上是色情的”,“最严肃的影片必然从克制自己过火的努力中获取力量”。这或许是赵薇的《致青春》收到不少好评的原因,因为我们带着对“色情”的期待,却看到了不少的“克制”。尤其是,在最后半小时发挥功能的韩庚,来了一句爱情是“摸石头过河”,而女主角则反驳道“爱一个人应该像爱祖国、山川、河流”,接着便是山川、河流等“风景的发现”的镜头。这里,难道会有什么关于新兴文化的感觉结构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