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嘉兴端午节俗的历史渊源及其当代影响

嘉兴端午节俗的历史渊源及其当代影响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 [日期:2010-06-21] 来源:嘉兴市社科院文化研究所课题组

  对端午的相关研究有着久远的学术流脉。本课题从地域视角入手,以嘉兴端午节俗为个案,分析嘉兴端午节俗的历史渊源,梳理嘉兴端午节俗在其形成和普及流布过程中的民俗事象;探讨嘉兴端午节俗在当代社会中的文化表述、发展方向及其重要影响。

  一、嘉兴端午节俗流变的历史地理元素

  研究民俗事象的共时差异,从地域角度入手分析是一个不可忽缺的视角。在论述嘉兴端午节俗的历史渊源前,有必要首先厘清嘉兴的历史流脉和地理沿革。

  考古发掘与史前文化研究证明,嘉兴是距今七千多年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代表,著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马家浜文化类型,就是以1959年发掘于嘉兴南湖乡天带桥马家浜遗址命名的。[①]早在七千多年前,嘉兴人的栽培稻生产就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原始农业已经成为主要的食生产门类。

  嘉兴自古是吴地重镇和腹地,嘉兴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吴风越韵”之称。汉以后至唐五代归属苏州府管辖,至宋始为嘉兴府。《吴郡图经续记·卷上·封域》[②]、《四库全书·至元嘉禾志·卷一·沿革》[③]、万历《秀水县志·卷一·方域》等都有明确记载。古时嘉兴东南大桥附近有胥山,相传春秋时,吴国名将伍子胥在此练兵,故得名。旧时,山上有伍子胥庙。而在嘉兴市郊洪合乡至今仍留有北为吴国南为国的“国界桥”。嘉兴在地理环境上兼得吴越山水并累积而成以吴俗为主流、江南水乡为特色,独特性与多元性并存的民俗民风。这是嘉兴端午节俗历史流变的历史地理元素。由此可以见:嘉兴端午节俗在宋之前与以苏州为代表的吴地端午节俗有着天然不可分的历史渊源,这将避免我们在考察嘉兴端午历史渊源时与吴地端午节俗叙述上的某种重合性。

  二、嘉兴端午节俗的历史渊源

  考察嘉兴古代地方志和地方笔记可以发现,嘉兴端午节俗延续了古代“恶月“的禁忌风俗。万历《秀水县志·风俗》卷、崇祯《嘉兴府志·卷三十五·里俗》卷、光绪《嘉兴府志·卷三十四·风俗》和清乾隆中叶嘉兴人项映薇(1730-1789)《古禾杂识·卷一》等地方史料中都有明确记载。从上述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避恶”是嘉兴古时端午的核心元素,体现出端午的本义。

  从地域与地缘角度观之,嘉兴端午节俗的渊源流脉与闻一多先生的观点最为接近。闻一多《端午的历史教育》和《端午考》两文对端午的起源作过深入考辨。他从图腾主义的研究理论和视角出发,认为端午起源于吴越民族的图腾祭。[④]嘉兴地处吴越交界,市境地处太湖流域,为水乡泽国,河湖纵横交错,其人“以舟代车”,生活“一日不能废舟楫”,这给舟船制造和龙舟竞渡创造了条件。嘉兴农村盛产稻作,唐代嘉兴农业即发达,《全唐文》记载文学家嘉兴人李翰《嘉兴屯田纪绩颂并序》:“嘉禾在全吴之壤最腴。故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⑤]给裹粽食黍提供了方便。而这正是嘉兴端午两大主要活动历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汉末魏晋南北朝时端午由禁忌向节日方向转变。汉代以后,上古传说和记忆逐渐出现历史化、伦理化倾向,与端午有关的一些历史人物的传说也见于记载,在吴地出现了五日纪念伍子胥的节俗。《史记·伍子胥列传》有详细记述。吴越故地每到端午也就有了龙舟竞渡、“迎伍君”等习俗。《吴越春秋》、《越地传》、《吴郡岁华纪丽》等都记载了此说。嘉兴自古至今,一直坚持“端午祀伍”说。光绪《嘉兴府志》记载:1765年(乾隆三十年),乾隆弘历第四次南巡,重游烟雨楼,龙舟竞渡掀起高潮。当时嘉兴诗人马学乾(生卒年不详)在烟雨楼上目睹其盛况后,赋诗《烟雨楼观竞渡》,诗中亦有南湖竞渡“我禾风俗近荆楚,中天节合倾城欢。不迎三闾迎伍相,千秋往辄谁辛酸?”之说。[⑥]诗中“伍相”即伍子胥。而从上述史料的梳理,可知龙舟竟渡在嘉兴一直流传,到清代端午竞渡还被看作是纪念“伍相”的一项民俗活动。

  有关嘉兴端午节俗单独记载始见于唐代。此时,嘉兴已建制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域。在唐宋时期的诗文中,均有记载嘉兴端午节俗文字。《全唐诗》载唐时嘉兴诗人殷尧藩(780~855?)《七律·端午》(卷492-23):“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⑦]过端午的重要内容:插艾、喝蒲酒;过端午的主要景致:似火榴花;过端午的人生感慨:佳节难得,生命不永,嘉兴端午节俗的核心元素在诗中已有较完备体现。

  宋代海宁词人朱淑真(约1131年前后在世)亦作《端午》一诗云:“纵有灵符共采丝,心情不似旧家时。榴花照眼能牵恨,强切菖蒲泛酒卮。”[⑧]诗中灵符、采丝、榴花、菖蒲和泛酒,都是嘉兴地区端午节俗的主要事象。

 明清时,嘉兴端午节俗活动达到鼎盛。一方面经济继续发展,尤其是出现了较为发达的商业和兴盛街市,另一方面古籍文献资料丰富,地方志的辑录和整理也颇为繁荣,万历《秀水县志》、明万历年间李日华(1565-1635)《味水轩日记》、崇祯《嘉兴府志》、光绪《嘉兴府志》、《古禾杂识》等地方志和笔记保存了大量的嘉兴端午节俗信息,相当完整体现了嘉兴端午节俗的风貌和独特的端午事象。

  民国以来嘉兴端午节俗遗风尚存。今人丰子恺(1898-1975)《端阳忆旧》[⑨],庄一拂(1907-2000)《和鸳鸯湖棹歌》[⑩],等对嘉兴端午节俗亦有详细记载。

  综上所述,嘉兴端午节俗的历史渊源从四五千年前的图腾祭开始,秉承仲夏禁忌这一端午本义,至汉末魏晋南北朝由禁忌向历史化、伦理化倾向转变,至隋唐至宋元开始兴盛,至明清达到鼎盛。时间跨度几千年,内涵形式不断充实提高,经历了一个由单一性质即禁忌节日向兼有纪念性质的节日转变过程。

  三、嘉兴端午节俗的民俗事象

  嘉兴端午节俗形式多样,事象繁杂,与其他地域相比,又呈现出鲜明的稻作文化与蚕桑文化特色。

  嘉兴端午节俗形成一整套完备的祈求平安、辟邪攘灾之习俗:包括妇女健符、悬钟馗像、佩香囊、缠百索、跳傩戏、采药草、燃熏苍术、悬挂菖蒲、艾叶、大蒜、屋宅喷酒辟邪、插桃柳葵花等。《古禾杂识》、明万历辛丑1601)年进士、嘉兴人项鼎铉《呼桓日记·卷之一》、明末嘉兴才女叶小鸾(1616-1632)《疏香阁词》中《临江仙·端午》、万历《秀水县志·风俗》[⑪],崇祯《嘉兴府志卷三十五·里俗》[⑫],光绪《嘉兴府志·卷三十四·风俗》[⑬]等都有详细记载。

  嘉兴端午节俗照例要“泛蒲”。“泛蒲”是嘉兴端午的一大特点。崇祯《嘉兴府志卷三十五·里俗》、《味水轩日记》则记载了万历年间三次“泛蒲“的活动、光绪《嘉兴府志·卷三十四·风俗》[⑭],《古禾杂识·卷一》[⑮],《古禾杂识》丰子恺《端阳忆旧》[⑯]亦有记载。

  旧时嘉兴在五月端午时,也采撷各种药草以为入药,除了菖蒲和艾草外,捕蟾则是嘉兴端午药俗的又一项重要内容。《呼桓日记·卷之一》中介绍取“蟾酥法”。五月捉取蟾蜍的习俗,文献上所见甚早。《淮南子》、《吴趋风土录》等有载,旧时嘉兴端午即有蟾蜍入药之说。

  古时吴地是端午节龙舟竞渡的发祥地。嘉兴江河纵横,湖泊遍地,水域广阔,自古以来龙舟竞渡一直是端午节俗主要的信仰习俗和民间赛事活动。有关龙舟竞渡的记载亦见于各类府志和诗文笔记。《呼桓日记·卷之一》记载了当时鸳鸯湖竞渡声势之大,场面之广的盛景,《古禾杂识·卷一》记载南湖观竞渡胜景,清嘉庆嘉兴诗人张燕昌(1738-1814)、清乾隆嘉兴诗人朱麟应(生卒不详)《续鸳鸯湖棹歌》均有载。

  清光绪《嘉兴府志》记载:1765年(乾隆三十年),乾隆弘历第四次南巡,重游烟雨楼,龙舟竞渡节赛事活动在民间又掀起高潮。当时的诗人马学乾、吴锡麟(1740-1806)在烟雨楼上目睹其盛况后,分别在《怀玉山人诗集》和《自怡集》中撰写了《烟雨楼观竞渡》、《五月南湖观竞渡》两首诗,记载了当时“南湖观竞渡”的盛况。清代陈元颖(1690-1774)《砚农文集》载《烟雨楼观竞渡赋》一文记载有关龙舟竞渡的场景。

  南湖龙舟竞渡时除了赛舟外,还流行“做胜会”,即豪门贵族或游客在南湖龙舟竞渡时投放鹅鸭于水中,由参与竞渡的龙舟,入水争夺以为娱乐。《砚农文集》有关《烟雨楼观竞渡》描写,烟雨楼观竞渡诗》亦载有描写南湖“做胜会”时游船聚集,男女喧哗,管弦杂沓。投鸭於河,龙舟之人争入水相夺,以为娱乐的繁华热闹。

  端午期间,嘉兴与龙舟竞渡相关的还有“踏白船”等水嬉活动。踏白船是嘉兴百姓在清明和端午期间的赛船习俗,遍及各县。清光绪《嘉兴府志》、明代崇祯《嘉兴县志》、《和鸳鸯湖棹歌》等有载。

  端午食粽是嘉兴人家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目前所看到的嘉兴粽子的明确历史文录,是明万历《秀水县志·风俗》。此外崇祯《嘉兴府志·卷三十五·里俗》、光绪《嘉兴府志·卷三十四·风俗》、《古禾杂识》等均有记载。

  在嘉兴传统端午节俗中,端午除了吃“五黄”外,还有吃“煨蛋”的习俗,丰子恺《端阳忆旧》具体记载了桐乡石门一带这一习俗。

  旧时养蚕缫丝是嘉兴人赖以生存的生产活动,其民俗也带上了明显的蚕乡特色。《嘉兴市志》记载了嘉兴端午“戴蚕花”的习俗,为蚕乡女子特殊时尚。

  综观嘉兴端午节俗的历史探究,可以发现,嘉兴作为吴地重镇,其端午节俗与吴地端午节俗有着天然的共生性;而嘉兴独特的端午节俗不是在端午核心元素的差别,而是体现在不少变化元素的细节变异。

  四、嘉兴端午节俗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当代影响

  从上述文献史料分析可以看出,嘉兴端午节俗是沿着数千年历史进程累层、混沌整合演化的产物,它与本地区先民的全民参与、集体记忆及对此节日的文化认同息息相关,体现出鲜明的嘉兴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

  浓郁的原始信仰和地域属群认同特色。嘉兴端午节俗驱瘟攘灾的核心元素与人类早期的原始信仰观念息息相关,嘉兴端午事象中悬神符、佩健人符、跳傩(nuo)戏等明显地有受灵魂原始崇拜的信仰观的影响,是人们避邪消灾的护生态度的体现。而吴地端午起源和端午龙舟竞渡节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更传递着原始图腾崇拜的意义,图腾崇拜所追求的目标是部族成员间的政治向心力、文化认同感和部族凝聚力。嘉兴端午节俗也保持了端午的这种原生性。

  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人们在端午食角黍、祭蚕神、“谢蚕花”,前者早在12世纪时就已呈现令人艳羡的繁荣景象,而后者这一原生态民间信仰,更是我国独有的端午民俗事象,表现出了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

  强烈的民间原始正义特色。嘉兴端午节俗是英雄崇拜的节日,它以集体参与的狂欢方式彰显着民间原始正义挺拔的价值内涵,张扬着民众内心深处对自己所属部族的依恋与热爱的文化因子,展示着对忠诚、正义和清明等文化精神的向往,它既包括了国家本质上对忠诚的要求,又显示出地域属群内部固有的认同意识,具有极大的平衡与协调的张力。

 生动的民间狂欢特色。嘉兴端午习俗发端于民间,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嘉兴端午节俗所包容的系列符号系统,与百姓的生活起居紧密相连,具有先天的实在性、参与性和亲融力。这种集体狂欢的形式可以暂时消泯人与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的等级,在集体狂欢中形成新型的人际关系。

  要强调的是,嘉兴端午节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核心要素依然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基质,即勤劳勇敢、爱国爱乡、温良恭俭、崇文尚智等核心价值标准。这样的文化精神才是嘉兴端午不可分离的基质,并由此去增建属群共同信仰与道德基础,提升区域文化的内聚力与对外的竞争力。

  自20世纪末期以来,嘉兴端午节俗在市场化的运作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端午事象与仪式的现代性转换回应着端午文化传承中固有的活动方式,可以说这些仪式是对传统端午节俗的现代主义表达。在我们看来,嘉兴端午节俗在当代的演化,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首先,作为具有强大民间影响力的传统节俗,嘉兴端午节俗自身蕴含了无比丰富的文化内容和品牌潜能,为其当代市场文化的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方面利于作为一种人文旅游来发展,另一方面也利于从市场品牌的角度来进行多途径的经济文化开发,既不抛弃传统,坚守端午的“核心元素”,又发展端午的“变动元素”,积极拓展和发掘新的文化内涵,从而在广泛的民众生活、审美和文化传承的基础上为实现市场扩张提供良好条件。

  其次,在逐步构建嘉兴端午节俗当代形态的同时,探寻当代城市文化的基本走向与有效模式,为创造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包括民俗在内的城市文化提供一种思路。就嘉兴端午节俗来说,其传统具有极强的文化整合力,从部族文化认同到英雄崇拜再到全民狂欢,背后体现的是一种深远的区域文化认同,即对一个区域集体心理的依恋,对力量、道德、智慧、情感等的肯定,对社会繁荣安定、生活安祥幸福的期待和憧憬。它不仅有着历史内涵的丰富积淀、传承空间的广阔延展,还有着久远的承继历程和众多的实践群体,呈现出民俗传统的模式化与习俗惯制的影响力;发挥了很好的城市文化整合作用,以达到区域文化认同。

  因此,要使嘉兴端午节俗有效传承,一要识别与守持其“根”,二要不断发现与开拓新生长点,二者缺一不可。

  为了挖掘嘉兴端午节俗文化价值的当代体现,做到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调适。

  (一)挖掘嘉兴端午节俗多种物质文化载体的文化意义

  通过端午节特有的物质载体文化意义的挖掘,并且加深对端午节物质文化层的理解,以体现端午节俗的当代意义。重点是以开发、宣扬端午节日纪念物为载体,突出嘉兴端午节俗的核心意象。

  (二)丰富嘉兴端午节俗行为文化的娱乐方式

  加强、拓展端午节日的娱乐性与公共性是彰显嘉兴端午节俗当代性的重要途径。改良和创新端午节日形式,必须遵守活态保护的原则。加强端午节日的吸引力和娱乐性,创造出一些新的活动形式,注入到传统当中。

  (三)提炼嘉兴端午节俗的精神文化内涵

  端午节的精神文化内涵包括有助于激发民族自豪感、有利于促进民族认同、有益于增进民族向心力等三个方面,它是端午节不可分离的核心,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活动进行展示,在传统活动里,唤起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从而成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纽带。嘉兴在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活动中,要充分挖掘端午节俗中这种精神文化内涵,增强全民的凝聚力,从而提升城市的文化品牌和影响力。

  (四)加强政府对嘉兴端午节俗的重视

  政府在端午当代价值实现中应起到主导作用。地方政府机构要主动实施,行使政府职权介入民俗事象的管理。首先政府应组织专家学者挖掘并弘扬端午节文化的丰富内涵,使其成为有本之木。其次组织举办端午节庆活动,安排丰富的节庆项目。端午节庆活动是文化空间符号,是民俗文化集中展示的舞台。嘉兴完全可以创办“端午文化园”,以彰显嘉兴作为浙江省端午文化基地的地位,从而推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强化传统的生机活力。

  注释:

  [①] 《马家浜文化》:张扣林主编,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年9月版,P9

  [②] 《吴郡图经续记》,(宋)朱长文撰,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7月看版,P142

  [③] 《四库全书·至元嘉禾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P70

  [④] 《闻一多全集》第一卷,闻一多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P221

  [⑤]《嘉兴文献史料》,嘉兴市图书馆网站

  [⑥] 《怀玉山人诗集》,(清)马学乾撰,嘉兴图书馆馆藏图书

  [⑦] 《全唐诗卷492-23》,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⑧] 《端午诗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5月版

  [⑨] 《丰子恺散文》,丰子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

  [⑩] 《庄一拂诗文集》,嘉兴图书馆馆藏图书

  [⑪] 《万历秀水县志》,嘉兴图书馆馆藏图书

  [⑫] 《崇祯嘉兴府志》,嘉兴图书馆馆藏图书

  [⑬] 《光绪嘉兴府志》,嘉兴图书馆馆藏图书

  [⑭] 《光绪嘉兴府志》,嘉兴图书馆馆藏图书

  [⑮] 《古禾杂识》,(清)项映薇撰,嘉兴图书馆馆藏图书

  [⑯] 《丰子恺散文》,丰子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