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17民间文学2课堂第1小组研讨

2017民间文学2课堂第1小组研讨

TOP

新人报道

终于找到组织了

TOP

来报道

TOP

课程研讨题目讨论

假期期间我们要确定一下课堂调研的选题,老师上课举的例子有以下几个,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1.儿童成长歌谣
2.地方传说中的成长主题(木兰传说)
3.与地方小戏有关的民间文学故事
4.校园传说和记忆
5.印度传说《五卷书》《佛本生经》
以上例子供参考,大家想一下有哪些题目,可以在下面提出来~最好是能够反映某个成长的主题

TOP

秦罗敷与罗敷庙

地址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
传说 秦罗敷生于扶沟县蔡河之畔的王家村。罗敷姿容秀美,心灵手巧,每每出行皆会受到乡邻的驻足欣赏。后 罗敷嫁与一个名叫秋胡的人,秋胡成亲不久便离家到鲁地为官。几年后,秋胡返家,路遇一名姿色秀美的女子,便出言调戏。罗浮返家看到秋胡后才知道,那个在桑园里调戏他的登徒子就是她的丈夫。罗敷羞愤之下投河自尽。村民为纪念她,为她修建罗敷庙,且将其神像位居首位,其余诸神像皆在其下。
相关材料 汉乐府《秋胡行》记载:“秋胡,传说即罗敷之夫,家淮阳,纳妇五日而游宦(外出为官),三年休官还家。其妇采桑于郊野,归至而不识其妻,见而悦之,乃赠金相戏……”
             汉乐府《陌上桑》
            曹操、李白、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都有赞美罗敷的诗篇。唐朝大诗人李白有一首《日出东南隅行》,赞美罗敷说:“秦楼出佳丽,正值朝日光。陌头能驻马,花处复添香。”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也写道:“野店东头花落处,一条流水号罗敷。芳魂艳骨知何在,春草茫茫墓亦无。”元杂剧又把秋胡戏妻的故事推上舞台,即《秋胡戏妻》,又名《桑林传》,至今还有京剧《桑林会》不断上演,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尚小云都曾饰演过秦罗敷,并且作为自己的保留剧目。
相关遗址 罗敷庙
特殊性  在村里人一直为自己村里出了这位勤劳美丽、忠贞善良的罗敷姑娘而自豪,把她放到最高地位来祭祀。罗敷的庙宇一直在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如来佛祖、观世音菩萨、人祖伏羲等全神庙的上首,即罗敷庙、全神庙一字并列,而罗敷庙在东居上首,全神庙在西居下首。这在全国也是罕见的。秦罗敷在村里人心中的地位由此可见。

TOP

从指环王探究中土世界神话传说

我们可以把《指环王》和《霍比特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梳理出一条中土世界第三纪元末年魔戒圣战时期的线路,而且《指环王》主角的经历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成长的主题。
不过具体的还没有想好,大家有对这部作品感兴趣的可以来商量一些具体的思路呀~

TOP

地方传说中的少数民族神话传说

在少数民族中有很多神话传说,我觉得这些可以作为我们的取材,然后在这些神话故事中提炼出一个母题进行研究,或者我们先确定一个母题,然后再去找神话故事。
个人觉得这方面材料很多,所以比较方便开展研究,空间也很大,可供选择的主题也很多。
(也可以不限制在少数民族,这只是一个思路)

TOP

回复 6# 的帖子

个人感觉《指环王》和《霍比特人》要研究的话,可能需要去把小说看了,但是分别有好几部,可能不太好实行。电影和原著多多少少也存在一些差距吧~

TOP

黄陂十景的传说

秦罗敷和罗敷庙很不错,但是据说要实地调研……感觉略远,武汉有没有就近的民间传说之类的?武汉三大传说之类的。之前老师有谈到学长学姐有做过黄鹤楼的传说,是实地调查哒。

比如说黄陂十景的传说?感觉比较容易操作。

TOP

武汉市内的可能如果要实地调查的话,操作起来可行性比较高。
个人推荐的是   武汉三传说之一的 古琴台知音故事;黄冈东坡传说;还有神农架关于神农氏的传说故事(1990年出版的《神农架民间故事集》一书,就收录了与神农氏有关的传说故事几十篇)

TOP

卓刀泉传说

流传于洪山,讲述的是关羽驻兵今卓刀泉,因天旱无水,兵干马渴,关羽一急之下,卓刀于地,顿时水涌成泉,后来人们便把此泉取名为“卓刀泉”的故事。
这一民间故事为武汉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类),具有研究的价值,也有一定基础资料,同时距离较近,便于操作。但是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虽有可能不多。

TOP

“贱三爷”的故事

主要内容:“贱三爷”是生活在明朝中期汉阳县的民间机智人物,他豁达豪爽、机智幽默、聪明能干,兼有舍己为人、扶危济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品德,并具有“越是狠的越不怕”的豪气。他没有固定职业,干过百行百业,他斗地主豪绅、奸商高利贷者、流氓地痞从不手软,帮助穷苦人从不吝啬,宁可自己挨饿受冻也要资助受苦难的人。他到处行侠仗义,为民除害,在民间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故事与传说。
特征:“贱三爷”的故事具有极鲜明的汉味文学的特色,乡音乡情乡缘特别令人亲近。“汉味文学”由“贱三爷”源起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贱三爷”乐观豁达的性格,有着武汉人火热的情怀,他那不惧恶势力的斗争精神,是武汉人耿直勇敢性格的表现。
专家点评:“贱三爷”故事根植于民间,人物鲜活,语言具地方特点,有着深厚的文学底蕴和艺术价值。“贱三爷”的故事涉及武汉地区许多民间风俗习惯,是研究保护武汉民俗、民间文化的好资料。

TOP

少数民族神话传说

查了一下资料,发现我国少数民族有不少的民间传说,故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觉得我们可以从少数民族传说入手,或选定几个民族,或从传说中找到一个母题展开研究。比如广西壮族“三月三”的传说  (居住在桂西一带的壮族,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家家户户都用嫩绿的枫叶、红兰草等煮成的红、黄、蓝、紫、白五色的米饭,人们在门楣上和房屋周围插上一枝枝枫树叶,在村头寨尾搭起布棚,在布棚下摆上五色的米饭等供品,男女老少围着布棚唱歌,赶歌迂,老年人还把染色的熟鸡蛋装在小网兜里,挂在小孩的胸前,男女青年在赶歌迂时,还要“碰蛋”。)还有苗族的蚩尤的传说,以及湖北本地的土家族传说《洪水淹天》(土家族洪水神话。相传远古时候,世上出了五个狠人,都有孝心。母亲害了三年六个月的病,想吃雷公肉,五兄弟商量引诱雷公下凡,捉住了雷公。娘十分高兴,叫儿子们去买佐料。五兄弟去后,雷公利用其弟妹罗公罗娘的无知,讨得了火和水,用火烧化了铁柜,上天报告了玉皇大帝。玉帝听后大怒,下了七天七夜大雨,洪水齐天,地上的人都被淹死,唯有罗公罗娘躲在瓜里得救。太白金星为他俩做媒成亲,经过滚磨子、甩竹子、绕着山包转等周折,二人成亲以后,生下一个肉球。天神叫他们砍碎。拌三斗三升沙子甩出去的成了客家,拌三斗三升泥上甩出去的成了土家,拌三斗三升树苗甩出去的成了苗家。甩到哪里哪里就有人,人类从此繁衍。这则神话在土家地区广泛流传,用土家语传颂时,则将罗公罗娘说成“补所雍尼”,即弟弟妹妹。)地点也近,方便我们进行调研。

TOP

武汉地标性建筑的传说

查资料的时候发现武汉本地有很多传说,如果选定这个的话可能很方便我们实地考察进行调研。比如黄鹤楼的传说,黄鹤楼,武汉的标志性建筑就有一段神话可表:  相传一位仙人化作人形在黄鹤楼中饮酒,不料仙人袋中银两不多,但店主并没有深究。仙人感谢店家的大度,于是在墙上画了一只鹤。并告诉店主,为了报答店主留下只黄鹤,您只需拍手4下,黄鹤便可在空中起舞供大家娱乐,但你要切记,黄鹤只为大家而舞。说完,仙人离去。店家按仙人留下的方法一试,果然黄鹤起舞。大家纷纷欣赏。有一大官闻讯,包下整个地方,命令店家让黄鹤起舞。无奈,店家无奈拍手4下,黄鹤从墙上浮现出来,步履沉重的飞舞。接着,金光一现,店家看见当年那位仙人回来,仙人说道:“黄鹤起舞,不能只为独乐。”说完,驾云离去,黄鹤也跟随离去。
还有蛇龟二山的传说等等,我们可以选题为武汉地标性建筑的传说。

TOP

九天玄女

在上古神话传说当中,九天玄女是与战争有关的,但是关于九天玄女形象的起源颇有争议,有人认为是起源于玄鸟,《诗经·商颂·玄鸟》中有此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也有人认为九天玄女其实就是黄帝战胜蚩尤时候出现的女魃。事实上,九天玄女同时具备了战争女神、丹药女神、房中术神、生育神等多种神职功能,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九天玄女的形象进行了更进一步的丰富和刻画。
整体来看,九天玄女的形象可以分为神话传说形象、宗教形象、文学作品形象以及民间传说形象。

1.神话传说形象

(1)在神话传说中九天玄女的形象比较简单。最典型的形象描述是玄女生商和黄帝大战蚩尤中对九天玄女的描述。在玄女生商的描述中,玄女就是一只鸟,也就是“玄鸟”,此时其形象基本没有脱离鸟形。
(2)在皇帝大战蚩尤的传说时,九天玄女的形象已经从完全的鸟形形象变成了半人半禽的形象,在《山海经》中,对九天玄女的描述被认为是和女魃的描述混杂在一起,“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魑。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卅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魑,雨止,遂杀蚩尤。”很多学者认为这段描述里的女魃其实就是九天玄女,并且后来女魃和玄女形象的分离也据此而来。
(3)在隋朝时期的神话故事名著《黄帝问玄女兵法》中,将九天玄女描述成了一个鸟身人首的形象。
        通过对多个神话当中九天玄女的形象进行分析,可以认为此领域中九天玄女的主要司职是战争女神,由于我国上古时期和商周时期很多历史是和神话传说相互联系的,因此战争也就和神话联系到了一起。九天玄女通常是作为正义一方的战争女神形象出现的,例如帮助黄帝战胜蚩尤、帮助商族统一天下等等,及至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部分历史战争已经有了文字记载,但是依然有相关的神话传说将九天玄女和站长联系到一起,例如有传说认为越国之所以可以吞灭吴国,就是因为九天玄女化身为南山处子暗中授予越王兵法的缘故。

2.宗教形象

九天玄女的宗教形象是九天玄女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最初的九天玄女形象和宗教的相关形象并无太大关联,但是随着道教的兴起,九天玄女的形象被逐渐的统一到神话传说体系当中。并且道教作为我国本土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天生具有一定的锲合性,因此九天玄女的宗教形象清晰,并且地位非常高。道教中对九天玄女的圣号有多个,例如“九天玄姆圣姆天尊”、“九天紫府玄祖大天尊”、“九天玄祖元君大天尊”等,从这些圣号中可以看出,九天玄女的地位非常高。
(1)有一种说法是九天玄女是西王母的徒弟,而西王母在道教则具有非常超然的地位。但是在道教中九天玄女的形象并不是怪异的半人半禽的形象,随着宗教的美化和人民的信仰,九天玄女的形象已经变成了一个宝相庄严衣袂飘飘的仙女,并且这一形象不仅仅在宗教里使用,也符合了人民大众的审美需求,在历朝历代都被当做文学形象而出现在各种小说、演绎中。至于九天玄女在宗教当中的司职,也有着不同的说法,最普遍的说法就是九天玄女是代表天地在人间惩凶除恶、维护正义的使者,不仅播撒福音,同时还化身为多种多样的形象来实现宣传教义的作用。
(2)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九天玄女除了扮演正义女神的角色,同时还扮演了丹药女神和房中术神女神。对于丹药女神,有记载为九天玄女采集天地精华炼制丹药,练成三颗之后,一以祭天,一以襄地,一以自受,在道教中因此将九天玄女当做炼丹制药的始祖来供奉。而房中术女神的起源则比较早,被认为是西王母派遣玄女、素女授予黄帝房中术,其中的玄女指的便是九天玄女。房中术在道教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古人认为通过房中术可以达到修炼养生、延年益寿的作用。在葛洪的《神仙传》中,道教重要人物张道陵就非常善于使用房中术。而在汉代时期,房中术作为一种道教方术已经非常流行。

3.文学作品形象

九天玄女形象作为文学形象出现的时间较长,并且不同朝代的文学形象当中九天玄女形象变化较大。
(1)在汉朝刘向的《列仙传》中,九天玄女的形象是一个化身为妙龄女子的形象;
(2)到了晋代葛洪的《神仙传》中,九天玄女的形象已经非常清晰,但是该作品中九天玄女的主要描述是在房中术方面;(3)在唐代杜光庭的《墉城集仙录》中,九天玄女的形象和神话传说较为统一,是以皇帝的师傅形象出现的;
(4)在宋朝的《太平广记》、《夷坚志》中,九天玄女的形象依旧和宗教、神话传说中的形象较为接近,但是人物描述大多较为华丽;
(5)在元朝的《宣和遗事》中,九天玄女已经开始出现在小说里,成为了一个较为普遍且统一的人物形象;而在明朝时期,由于这一阶段的文化高度发达,小说、戏曲等数量众多,其中的代表作《水浒传》、《红楼梦》中均有九天玄女的形象描述。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在元朝之前,九天玄女的文学作品形象更加贴近于神话形象和宗教形象,但是在元朝之后,九天玄女的形象开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一个高高在上的上仙,变成了一个保护英雄,关心天下大势的参与者,这一点在《水浒传》、《平妖传》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在《水浒传》中,宋江在遭遇官兵追捕遇险时,藏身地突然有烟火发生,遮掩了宋江的踪迹,宋江因此避过祸患,而在后续的描写里,九天玄女更是直接向宋江传授了无字天书和仙界食物,并且叮嘱宋江要替天行道,对《水浒传》的剧情推动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水浒传》中,对于九天玄女的形象描写非常的清晰,描述其外貌为“头给九龙吃凤髻,身穿金缕绛绢衣,蓝田玉带曳长据,白玉圭璋擎彩袖。脸如莲尊,天然眉目映云环;唇似樱桃,白在规模端雪体。犹如土母宴蟠桃,却似嫦娥居月殿。正大仙容描不就,威严形像画难成。”在后续的剧情发展当中,九天玄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平妖传》中,九天玄女也是以英雄保护神的角色出现的,并且九天玄女对小说的作用更加明显,不管是玄女授书还是亲手消除仙姑法力,都是非常重要的描述。
到了清代之后,九天玄女的形象在英雄保护神的基础上进行了分化,在《薛仁贵东征》中,九天玄女继承了英雄保护神的角色,在授予薛仁贵五件法宝之后,一直暗中帮助薛仁贵平定辽东,而在《金台全传》、《子不语》、《续济公传》中,九天玄女的形象则多出了积分奇幻色彩。从上述描述可以发现,九天玄女在文学作品的形象基本上是和英雄形象联系到一起的。但是在传统文化中普遍认为女性是会带来战败厄运的,笔者认为之所以明清时期众多文学作品均选择九天玄女作为征战沙场的英雄的保护神,一方面是和九天玄女历来是英雄保护神的角色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英雄的战斗是符合天意、符合民心的,九天玄女在这里还扮演者母亲的角色。

——选自苗贤君《九天玄女在中国文化当中的形象演变》

TOP